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兩百一十八章 段煨叔侄
    蕭關,自古以來一直是關中四大險關之一,它是關中地區抵禦北方異族侵犯的最後防線,如果被異族突破了蕭關,異族的兵鋒就可以直壓長安城。

    當江達一行在五月十日中午來到蕭關之前時,江達禁不住為蕭關的宏大及險峻所折服,江達認為堅固險要的陳倉比起蕭關而言,就如同單薄的少年和孔武有力的壯年一般。

    蕭關城門沒有關閉,可是來往行人全部都要接受嚴格盤查,因此放行的速度異常緩慢,導致城門前邊聚集了漫長的長隊。蕭關的氣氛有些緊張,城頭之上不時走過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整齊的盔甲甲片嘩啦之聲隨著空氣傳到城下人們的耳中。

    蕭關這一切表現並不出江達的意料,他逐漸減緩馬速,低聲和楊文商量幾句,馬上扯開喉嚨大叫道:「急報!匈奴人大規模寇邊!北地郡危在旦夕!

    呼叫三遍之後,江達抬起頭裝作不經意的瞥了兩眼,眼光犀利的他看到,城上幾個瞭望垛口中隱隱閃動著弩箭的金屬光澤,江達不禁暗暗稱讚蕭關守將的謹慎。

    江達嘴角微微翹起,幾乎和他猜想的一樣又出乎他的所料,他呼叫完畢後不到三個呼吸,城頭之上就出現了一個青年軍官。他沒想到此人聽到急報後會如此快速的出現,他心中立刻認定,這個青年軍官對待匈奴入侵很重視,這種人絕對值得拉攏。

    「仲才兄,這次匈奴人寇邊難道令兄也抵擋不住?」青年軍官附在城頭向下一看,他當即皺眉向楊文問道。不等楊文回話,他接著命令城下的守軍為楊文讓開道路,盡快放楊文幾人進城。

    青年軍官認識楊文,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在青年軍官的命令下,城下負責盤查路人的守軍馬上驅趕出一條道路。江達跟著楊文進關途中低聲詢問楊文此人是誰,楊文告訴他,青年軍官就是前太尉段熲的小兒子段信,江達一聽段信是涼州三明之一段熲的後代,立刻明白了段信對待匈奴人不尋常的態度。

    他們一行剛剛進城,就看到段信早就從城頭跑了下來,有點氣喘的段信顧不得寒暄,立即就匈奴人進犯北地郡的事情詢問起來。江達見段信得知匈奴二十幾萬大軍寇邊時臉上咬牙切齒的恨意,及得知匈奴人是想通過蕭關進犯三輔時牙關的咯咯聲,江達就認定他對段信的猜測絕對沒錯,心中頃刻間就形成一個計劃。

    在楊文講述完畢,江達忽然來到段信面前,用手整理一番衣冠後躬身行了一個大禮,就在段信驚愕不解時,江達真誠道:「方纔那一禮是我敬給段太尉的,敬給威名赫赫的涼州三明。如果不是他們三位在涼州期間四處征伐異族,如果不是他們屢屢以弱擊強,以朝廷近幾十年的財力估計真會放棄掉涼州之地。」

    段信見江達如此盛讚他過世的老父親,心中也頗為高興,當下站立不動道:「感謝足下如此褒贊家父,信在這裡代替家父愧領了。不過死者為大,信就不還禮了。」

    「本該如此。」江達再次正衣冠拜道:「這一拜是在下為公子對待匈奴人的態度而拜。公子聽說匈奴人入侵漢地而恨得咬牙切齒,這是在下今生第一次見到,為此當得在下這一拜!」

    段信爽朗一笑,正冠回拜道:「謬讚了,這還要感謝家父自幼對信的教導。」

    在段信詫異之中,江達正衣冠又拜道:「在下不才,願意代替三輔父老求公子一事。希望公子把守好蕭關,無論何人前來蠱惑,公子都不要給匈奴人打開蕭關,公子可能辦到?」

    「想不到我你居然如此小看於我!你聽好了,我段信今天在此起誓,關在人在關落人亡!如違此誓,死後不得葬入段氏祖墳!」段信聽聞江達之言臉色攸變,當即情緒激動立下重誓,而後臉上閃過一絲覺悟之色,乜視著江達問道:「看來你也不是一個簡單人物,竟然還會用激將法陰我,說說你叫什麼?」

    江達見段信中計,也不在乎段信的陰陽怪氣,正色道:「在下驃騎將軍手下暫住匈奴特使江達是也!公子千萬別責怪在下不相信公子,敢問公子,你可知道這次匈奴進犯的幕後黑手是誰?」

    「不就是董卓嘛,早先我就聽說他準備買通匈奴人謀取并州,看來他得知了驃騎將軍來到了三輔,就讓匈奴人改變方向而進犯三輔。」段信苦笑著拍拍江達的肩膀表示理解,一改方才態度,對待江達明顯熱絡了許多,隨後認真對江達拜道:「驃騎將軍帳下的人物氣度果然不凡,原來你就是那個捨命將這個情報帶回來的壯士,此舉當得我段信一拜!」

    江達回拜中,心裡也是大大驚歎於世家的情報渠道,對於段信的能力也忍不住高看了幾分。隨後倆人把手言歡,談笑中向蕭關守將段煨那裡行去。笑談中,江達得知蕭關守將段煨這些天正好生病臥床不起,心中對於將匈奴人抗拒於蕭關之外的信心更足了。

    段煨是段熲的弟弟,他和段熲雖然是親兄弟,但是他卻沒有他哥哥身上過人的軍事才華,用平庸這個詞語形容他也不為過。

    段煨軍事才能一般,可是誰讓他是段熲的弟弟,有句話叫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用在他身上倒也是很貼切。他十幾歲就跟著哥哥段熲征戰四方,雖然沒有立下傲人的戰績,可是幾十年下來也算是熬到了食邑兩千石的校尉位子上。

    段煨不是沒有風光過,他親眼看到他哥哥段熲的大起大落,最後段熲名聲盡毀落得個服毒自殺的下場。幾十年歲月的煎熬磨礪,無數次的擊打困難,打去了他一身的稜角,讓他學會了一切以自我利益為中心,讓他變得比河裡的鵝卵石還要圓滑。

    段煨打仗不怎麼地,可是不代表他的腦子不好使,老奸巨猾就是形容他這種究竟風霜磨礪之人的。為了生存下去,他在上司董卓面前一直表現的很忠心,為此他早就得知了董卓謀取并州的野望。

    在別人主動請纓征討劉謙時,不過他卻一直裝傻充愣,他主動向董卓討到了看守楊奉不讓楊奉入侵三輔的軍令,隨後就來到蕭關優哉游哉的過日子。

    如果有些人因為此舉小看他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幾十年的經歷告訴他,從同是姑臧城出身的老狐狸賈詡輔佐劉謙及劉謙出道後種種表現上看,劉謙這小子絕對不是一個省油燈,最後究竟是鹿死誰手還不好說,他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觀望。

    不久後,他就得知劉謙攻取潼關和消滅郭汜的消息,他判斷劉謙取勝的把握極大,不過他依然保持著觀望,沒有巴巴的找到劉謙效忠。

    當段信找到段煨時,老奸巨猾的段煨此刻病得已經下不得榻。聽完段信的匯報,段煨心中先是感歎他的先見之明,而後見段信非戰不可的神情,他頓時感到一陣頭疼。段煨為了勸醒侄兒,就拿出許多大道理試圖說服段信不摻乎此事,最好的辦法是兩個人以給段煨尋醫為名遠離蕭關,可是年少氣盛的段信如何能夠聽得進去,發誓一定要與蕭關共存亡。

    段煨見勸說無效,又認真考慮一下把守蕭關拒敵的可能性非常大,就點頭答應了段信的要求,就把全權交給了段信。見事情安排交代清楚,大病未癒的段煨躺在馬車上,在段信的送別中前往長安城尋找良醫去了。而江達幾人也告別段信,為了盡快找到劉謙求來援軍擊敗匈奴人,幾人快馬加鞭朝陳倉方向而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