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三卷 展翅 第一百二十六章 許攸的誓言
    東城司空府內,袁紹的書房之中,袁紹手中握著一卷書冊,眼光卻沒有在書冊上面。

    )他微閉著雙目正在思考,借助劉謙之亂如何為他謀取利益。

    袁紹可能思考的太過投入,他沒有注意到,一直以來的忠心小弟許攸此刻的神情。許攸的表情十分豐富,時而激動時而深思,時而皺眉時而翹唇。

    忽然,就見許攸怕案而起,大步來到袁紹的面前。這下子把袁紹嚇了一跳,許攸非比尋常的舉動十分不符合許攸平時的為人。

    「子遠,什麼事讓你如此激動?」袁紹壓下心中的不快,用關切的口吻問道。

    「本初還記得我當年廢帝之事嗎?」

    「記得。這正是我一直高看子遠的原因所在。」

    「那麼你還記得我當年立下的誓言嗎?」

    袁紹聞言心中咯登一聲,他怎麼會忘掉許攸當年立下的慷慨誓言,不過他從來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他不相信世上有人敢去做逆天之事,哪想到眼前蹦出一個劉廷益。

    袁紹站起身,來到許攸身前,拉著許攸的手道:「許多年前的事了,還提做什麼?而今正值革鼎之際,朝廷正需要子遠這般人才,這正是我們大展手腳的良機。」

    「對不起了本初,當年立下的重誓而今猶在耳畔,許攸身為男兒絕對不會食言。我這就去劉謙府上拜他為主公,劉謙此人行事頗對我的口味。本初,告辭了!無須挽留!」

    袁紹只有傻傻的伸出手臂,久久保持著拉人的姿勢,遺憾的看著許攸漸漸消失在他的眼光中。

    南城劉府門前,賈詡等人佇立在雪花飛舞中,迎接劉謙的歸來。

    劉謙翻身下馬,來都賈詡面前,低著頭說道:「舅舅,我又讓你失望了。」

    賈詡拉著劉謙的手,微笑道:「你做的很好,我為你自豪!」說話間拉著劉謙來到大廳中。

    待眾人坐下來,賈詡道:「昨天小魯肅曾引用老子之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這番話說的很好。

    當時我就想罵他,既然你知道這些道理,你還鼓動劉謙兵變?你想讓劉謙功成身退嗎?

    好了,不逗你們了。你們認為黨人和何進還能容下劉謙嗎?現在放在我們眼前只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功成身退,暫時避開黨人和何進的鋒芒。

    另一條就是動用大軍,將黨人和何進置於死地,不過其下場是天下必然大亂。其實只要劉謙掌權,天下早晚都會震盪一次,以他的年紀閱歷,只有用殺伐手段才能震懾四方,不過,現在和未來卻又不同。

    眼下,忠心於劉謙的部隊還沒有成型,時機不是很好,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沒有站在道義最高點。治國還需要文人,問題是劉謙不想要一個殘破的國家,故此,怎麼籠絡文人就成了當今最大的問題。

    想要站在道義制高點,想要脫離雒陽城的渾水,以退為進不愧是最好的辦法。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制。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得之,必固予之。這才是爭取天下之道!

    廷益這次受何顒之事選擇退出雒陽,只會對我們有益絕對無害——」

    「稟報少爺,門外自稱荀彧荀攸者來訪!」

    「荀彧荀攸來訪?這些人平時清高之極,現在來訪要為何事?」劉謙忍不住小聲嘟囔出聲。

    「估計是好事,反正不是壞事?」小魯肅壞壞一笑。

    「走!去看看!」

    劉謙讓家人打開東角門,還沒走到門旁叫說道:「稀客!稀客!兩位駕臨鄙宅,劉謙榮幸之至。」

    荀彧兩人並沒有進門,很是鄭重的整理一番衣冠,隨後躬身行禮道:「荀公達(荀文若)替天下人謝過驃騎將軍的大義,昏君下台宦官得除,廷益你功在千秋!」

    「不敢當!不敢當!兩位趕快起身,劉謙當不得如此大禮。」

    荀彧笑道:「當得。今天我們叔侄二人也要投在你的門下,不知歡迎否?」

    「你們,你們!當然歡迎,歡迎之極!有兩位前來幫助劉謙,劉謙自信能夠開創一個比文景之治,還要輝煌的年代!」

    荀彧轉首對著荀攸道:「我贏了!」

    荀攸訕訕回道:「小叔技高一籌,小侄甘拜下風。」

    劉謙見兩人風趣,就詢問兩人事情的原委,知道答案後很是慚愧的一笑。

    原來,劉謙這次主動讓權,讓他們兩人覺得劉謙不是貪戀權貴之人,是一個真正為了大漢考慮的君子。因此對劉謙倍加讚賞,萌動了投靠劉謙的念頭。

    在這個時候,問題又出來了。清高素然是一個提高名聲的最佳途徑,可是一味清高下去,沒有偉大的志向,跟著他混的人,混到最後也不會有多大前途。讀書人追求的是封侯拜相,光耀門楣,如果沒有前途,為什麼也跟著劉謙混?

    荀攸的意思是再觀察一下,隨後決定也不遲。而荀彧則認為,劉謙這次採取的是以退為進戰略,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劉謙的勢力還小,正是需要人才之極,以劉謙善於納諫和為人果斷為由,眼下是投靠劉謙最佳時機。

    大家剛回到客廳不久,許攸以劉謙老鄉的身份前來拜訪,之後,許攸很是莊重的拜劉謙為主公。

    通過今天幾人的來訪,劉謙的心情從沉悶變得開朗。劉謙也將自己手中的能量,透漏給大家一點,這更引起他們三人的興趣,心中對劉謙的敬意再次拔高三分。

    事後,劉謙通過和賈詡不斷的商討,決定了三人的去向。

    荀彧叔侄的去向,賈詡和劉謙沒有多大爭執,以吏治為長的荀彧自然是新洲別駕的最好選擇。荀攸以計謀見長,再說他官拜黃門侍郎屬於天子的侍從,正好和小魯肅前後呼應,做好小天子的思想工作。

    關於許攸兩人的分歧比較大,按照賈詡的意思,想讓許攸負責暗隼衛的內衛。未來內衛將發展到一個新州,憑劉貝的能力根本不再適合,而許攸的能力自然在劉貝之上,再加上許攸是南陽郡本地人,有許攸負責暗隼內衛最為合適。

    劉謙堅決不同意許攸留在南陽郡,他的意思是想讓許攸去西域,利用許攸的計謀拉攏分化西域的各個勢力。最好是相互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讓西域自己亂起來,之後漢軍就能夠找便宜,最後讓西域變成大漢一個直轄州。

    賈詡認為西域的事情隨後再考慮,當前應該以本土為主,不應該貪多嚼不爛,最後兩邊都處理不好。劉謙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可是他怕許攸的貪婪,歷史上許攸就是因為過於貪婪,被對手抓著小辮子,最後投降曹操。

    更重要的是,劉謙深受羅貫中的毒害,對許攸這個人一直都很有成見。認為許攸此人不老實,就愛搞窩裡鬥,影響組織內部的團結,總想將許攸弄出去,而西域對劉謙而言距離夠遠。讓許攸的才能在西域盡情展現,使勁禍害那些蛇鼠兩端的白種人。只要許攸能搞出成績,金錢隨便揮霍,以後隨便滅一個小國,成本就賺回來了。

    兩人爭論了半天之後,還是賈詡做出了讓步。當然,賈詡的讓步是有代價的,劉謙必須放棄原來的張揚大婚,將大婚的地點從雒陽城轉到西鄂。劉謙咬牙切齒了半天,為了內部的安寧,他還是點點頭。

    商議之後,劉謙立即召見了許攸,先是大力讚揚許攸的能力,然後描繪許攸任務的艱巨性和必要性。在劉謙雄偉的氣魄和為大漢開疆闢土的美好展望下,許攸接過了為大漢開闢新州的任務。

    「劉謙為什麼不派其他人,這不是證明我的能力得到劉謙的肯定?我剛剛投效劉謙,他就將這麼大的事情交託給我,袁紹的氣度和劉謙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我的能力終於有了施展的空間,讓雒陽城中那些庸碌的小人們看看,我的能力遠遠在他們之上,知我者劉謙也!」

    許攸暗下決心,一定讓歷史書寫下,大漢第十五個州是許攸開創的局面,未來身登雲台閣和開國二十八宿並列。

    忙完許攸之事,劉謙自然想到了闊別半月的李冰,從昨天分開後到現在還沒有見到她。而後自然又想到李冰光滑的嬌軀,心中頓時一片火熱。應小劉辨的要求,離開雒陽之前晚上要到宮中宿值,眼下就是相會的良機。

    「老朽恭喜大人榮升驃騎將軍!」

    「賀主公陞遷之喜!」

    「恭賀主公!」

    劉謙回首一看,原來是華佗和負責看守華佗的魏延等人。

    「先生是來和我告辭是嗎?」

    「正是。」

    「不行!國家需要先生的醫術。」

    「是大人需要老朽的醫術吧。」

    「隨你怎麼想,反正以後你就是我的私人醫生,工價任你開口。」劉謙見華佗面有難色,壓住笑意肅聲道:「當然治病救人也是善事,這樣吧,你除了負責我和下屬的身體康健之外,也可以到南陽郡開設的醫院中坐堂授徒,你教授的徒弟越多大漢的子民就越有福氣,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這這這,也好。」

    「文長送送先生,不能虧待先生,哦,對了,二皇子傷情如何?」

    「諾!二皇子已好大半,估計是沒有大癢。」

    劉謙還沒說話,就聽門子大呼:「皇后懿旨,傳少爺即刻進宮!」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