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三卷 展翅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
    劉謙虎著臉從宣明殿走出來的時候,天色漸近黃昏。WEnXUeMi。CoM劉謙正要帶著典韋到小劉辨那裡,勸說小劉辨勒石為戒,從此杜絕**和宦官干政,為大漢消除百餘年的隱患。典韋低聲告訴劉謙,馬荷在宮外已經等候了一個多時辰。

    劉謙壓抑住心中的怒火,轉身向宮外走去。原來溫玉軟香的下午時光,被何皇后與何進給弄沒了。更使劉謙生氣的是,劉謙早上剛剛答應離開京城,何皇后何進中午就問他討要軍權。雖然上午商定離開雒陽後,就把軍權交給何進,隨後坐觀何進和黨人之間的爭鬥,但是何進之舉還是鬧得劉謙很不愉快。何皇后和何進熱情的拉攏及許下的許多好處,在劉謙眼中和小丑的鬧劇一樣可笑,劉謙心中終於有一絲後悔,後悔沒有採納賈詡的建議刺殺何進。

    白茫茫的雪野中,一輛朱紅嬌艷的輅車孤零零的停在風雪裡,雪花亂飛的車窗中,一張瘦弱的嬌容上沾滿了雪花。

    馬荷清瘦的小臉上寫滿了關懷,大眼睛中蕩漾出粼粼愛憐的波光,此刻,她眼中除了劉謙再也容不下其他東西。

    帶著幾分甜笑的大眼睛中,兩行青淚隨著眼角一直流到嘴角,欣喜之情從微微上翹的嘴角邊劃出。

    馬荷看劉謙魁梧的身影離她原來遠近,她急促的爬下馬車。下車之後,她彷彿忽然間失去了力氣,玉手撐著馬車,再也邁不動腳步。她的神色漸漸變為激動起來,櫻桃小嘴輕輕開啟,卻沒有發出聲音。

    劉謙見馬荷如此,心中頓時溫暖之極。他飛跑起來,待到馬荷身前,捧起馬荷的小臉,溫柔地為她擦去淚水,而後用力的把她攬到懷中。

    「廷益奴家好擔心你,以後不要再衝動了,好不好?」

    劉謙忽然將馬荷縱身抱起,隨著馬荷的驚叫聲,在飛雪中打起轉來。十幾圈之後,在馬荷的哀求下,朗笑中的劉謙才停了下來。

    「快放下來,廷益你壞死了!這麼多——嗚嗚!」

    頭暈目眩的馬荷話還沒有說完,就感到她的小口被劉謙堵住了,而後一條靈蛇向她口中探來,她感到腦中一聲轟鳴,將方纔的主張丟到九霄雲外。她只知道用她的雙臂用力的擁緊劉謙的脖子,盡情的品味不足與外人道的甜美。

    良久之後的良久。馬荷感到難以窒息的呼吸終於正常了,她靜靜地望著飛舞的雪花輕輕飄到她臉上。她第一次發現,雪竟然也是熱的,今天的飛雪是如此的美好,竟讓她升起,這場雪永遠不要停止的念頭。

    「好!大人威武!」

    「驃騎將軍威武!」

    宮中城牆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擠滿了士兵,他們大聲為劉謙兩人加油喝彩著。

    「不下來嗎?方才是誰吵鬧著要下來?」

    「不理你了,人家跑這麼遠看你,你居然欺負人家,劉廷益你是個壞人!」

    嬌羞難耐的馬荷第一次留露出小女孩形態,低著頭不敢看人,一邊說著一邊慌亂逃回輅車之上,之後輅車緊急開動起來,在馬兒吃痛嘶叫中匆匆離開這裡。

    劉謙只顧著向大家展示男人的驕傲,他沒有聽到馬荷這句話的最後,馬荷之後低語道:「可惜,奴家愛的就是你這個壞人!」

    第二天朝會。

    叩拜天子之後,劉謙第一個站了出來,沒有在意諸位朝臣的臉色,大步來到殿中啟奏道:「臣有本奏!」

    「准!」

    「望陛下為後世立下規矩,不許**干政不許宦官參政!」

    劉謙一石驚起千層浪,劉謙的余聲還在殿中繚繞,德陽殿中響起整齊的吸氣之聲,隨後就炸鍋了,殿中頓時變成一個菜市場。

    劉謙是來自後世不假,單憑眼界來講這個時代無人能及,可是這個時代的人們並不是傻子,他們也很聰明。劉謙的這番話不是沒人想起,想起來的人大有人在,卻沒有人敢說出來。

    大漢以孝立國,不管天子百姓都以孝道來評價一個人的人品,如果一個人不孝很難在這個時代生存。父母責罵是天經地義,父母責打是天經地義。當然儒家也不希望父母不小心將兒子打死,他們遵循的孔子的政策,那就是小棒受大棒走。意思就是說,父母輕微的刑罰要忍受,當看到父母氣急時要立刻逃跑,等到父母氣消時再回來。

    絕大數情況下,父母的話語是要遵守聽從的,天子也不能例外。平常百姓之家,聽從父母的話,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可是天子就不同了,天子貴為一國之君,每句話都會影響國家的政局,為此兩漢時期天子為了孝道鬧出不小的亂子。這也是臣子明明知道**干政是個弊端,卻沒人敢說的原因。

    現在劉謙這個青頭楞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大家絕對不會反對,反而樂滋滋的等著看何進與劉謙的笑話。**不能干政,受影響最大的除了皇后皇太后之後,就是所謂的後黨了,而當下的後黨自然以何進為首。董太后的娘家已經被劉謙剿滅了,聽說這兩天董太后為了此事沒少鬧騰,可惜眼前是劉謙和何進的天下,董太后只落個徒勞無功的下場。

    再說,何進以後的權利小了,權利自會回歸黨人的手中,作為最終受益人的黨人,他們坐上觀虎鬥何樂而不為。如果劉謙頂不住何進,他們不妨出來為劉謙助威,還賣給劉謙一個天大的人情。

    劉謙見殿中秩序混亂之極,虎吼一聲:「諸位是大漢的重臣,還有沒有重臣的鳳儀?」

    小劉辨見劉謙大喝後,殿中恢復了寧靜,清清嗓子故作老成道:「何解?說來聽聽,如果利於大漢朕就准奏。」

    劉謙將胸前的象牙板笏側到一邊,對小劉辨的表現伸出大拇指,臉上依舊鄭重之色道:「大漢初立,呂後攜呂黨自重,險些將劉氏江山斷送在她是手中。之後幾乎代代**干政,彷彿**干政成了慣例。孝武帝一代天驕,為此也深思熟慮,曾定下欲立天子斬其母的條例,現在看來效果不是很好。

    就是因為**干政,孝成帝始後黨王氏參政,從而導致幾十年後王莽篡奪大漢基業。就憑這一條,就該制定下明文,從現在開始**不得干政。」

    「陛下!驃騎將軍此言差矣!和熹鄧太后當年先後立兩位天子,在她垂簾聽政第二年,全國就有十八郡地震、四十一郡大水、二十八郡遭受風雹侵襲。她日夜操勞事事躬親,減縮宮中節支,減免災民稅賦最終年底還有結餘。

    她執政十六年,旱災就持續十年之久,可是在她執政時期,百姓安居樂業大漢蒸蒸日上。她通西域抗擊匈奴,力保涼州等地的穩定,她還支持蔡侯發明了蔡侯紙等等功績。

    這就是驃騎將軍所說的一無是處的**嗎?大漢建國四百年來,像王莽那樣的後戚亂臣賊子又有幾個?唯王莽一人爾!驃騎將軍總是不能逮到一個壞人,就證明天下人都是壞人吧!」

    劉謙微笑看去,知道這是何進眼中的紅人之一大鴻臚胡康,以善辯而著稱。

    待胡康言罷,他再次挺身上奏:「鄧太后的功績自然不能否定,可是胡大人告訴我,四百年來像鄧太后這樣的太后又有幾個?鄧太后一來,因為後黨而鬧出的大事又有幾樁?

    就是因為前任後黨不放權,幾代來每位天子都要借助宦官的力量奪權,宦官在最近幾十年來越發猖獗,鬧出了史書上從來沒有的十常侍!試問,大家的親戚朋友,死在十常侍之手的又有多少?」

    劉謙霍然轉身,橫眉冷對諸位朝臣,揮臂用手指指著眾人。

    「現在,我們玩一個民主遊戲,之後,我們將這個結果呈現陛下參考。大家也知道我的脾氣秉性,希望大家配合。舉手表決吧,贊成我的舉手!」

    隨著劉謙的大喝,守衛德陽殿的戍卒猛然抽出他們的武器,一陣金戈交鳴之聲響徹德陽殿,德陽殿中頓時瀰漫起一片殺氣。

    劉謙冷笑著走到胡康的案幾前,拉著胡康的脖領將胡康拉起來。

    「就從你開始,」

    「為什麼是我?」

    「呃,哦,是這樣的,我看大人英明神武,一定會起一個好的表率作用。」

    「棄權可以嗎?」

    劉謙搖搖頭。

    胡康的老臉憋得通紅,就是緊閉著嘴巴不說話。

    小劉辨見大哥果然說到做到,心中大喜過望。昨晚劉謙告訴小劉辨今天會給他出氣,並向他保證,從此後他再也不用接受何皇后的嘮叨,小劉辨還有點不信,現在小劉辨心中充滿了希望。他雖然是個孩子,也希望人們能夠肯定他尊重他,他認為劉謙很尊重他,每次行事都要和他商量。這些也許不重要,重要的是劉謙的態度很好,既不罵他也不巴結他,讓小劉辨心中暖洋洋一片。

    他不由地想起魯肅昨晚的嘮叨,魯肅好像說以劉謙的功勞應該享受,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待遇。

    小劉辨暗暗尋思:「魯肅說得很有道理,大哥平時不喜歡別人拜他,自然也不會喜歡跪拜別人,如果眼下大哥手中有柄寶劍的話,是不是更加有趣。」

    「傳旨,特賜驃騎將軍劉謙,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待遇。快將朕的佩劍送給大,啊!劉愛卿!」

    轟!

    如果說方纔的德陽殿是菜市場的話,而今升級為八級以上地震。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