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來的天才 第29章 激情來自何處 (1)
    明白有關偉大成就的根源

    2006年,24歲的荒川靜香(ShizukaArakawa)奪得意大利都靈冬奧會花樣滑冰冠軍。想像一下她付出了多少艱辛。她5歲就開始練習滑冰,她奪冠的動作完美無瑕,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荒川靜香的標誌性動作就是上身後仰,下腰下得很深,達到三周跳結合的InaBauer。

    要完美演繹這樣的動作需要大量的訓練,訓練中有著無數一次的摔倒,荒川靜香花了19年時間才練好這個動作。對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調查發現,次優秀的滑冰運動員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他們已經能掌握的動作上,而最優秀的滑冰運動員則把更多時間花在他們還沒有掌握的動作上,而正是那些動作讓他們最終獲得奧運冠軍。這些動作也讓他們經歷無數次的摔倒。

    花樣滑冰運動員的摔倒,意味著你的後背摔在堅硬寒冷的冰上,但卻只有一層單薄的衣服保護後背。用計算器按幾下,我們就能得到一個最保守的估計,在通往冠軍的路上,荒川靜香仰面摔在無情冰面上至少兩萬次。但是,付出得到了回報。回報包括奧運冠軍的榮耀,國民的尊敬,以及突然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時髦詞——InaBauer。

    荒川靜香的故事本身令人難忘,而且還很有價值。兩萬次的摔倒,帶來完美的表現。這個事實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願意為多年以後的某個未知回報經受這樣的磨煉?這是我們在研究傑出成就時的最深層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無限深奧的。它是關於人們決定用他們的一生來做什麼,以及是什麼樣的激情在推動著他們?這個問題也許會深入到無人能去到的精神靈魂。它有時候會帶我們超越心理學而進入精神學,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問題是一個黑洞,或者探討它是沒有希望的。相反,很多研究為我們尋找傑出人士為什麼願意去付出巨大代價提供了啟示,還讓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照亮了前路。

    兩種動力

    關於達成偉大成就的動力的核心問題是,它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人們做某件事是因為受到自己內心推動,還是受到外界的誘使?我們大多數人相信,動力歸根結底要來自內在,因為我們覺得,沒有任何東西能使人們數十載如一日地忍受痛苦和付出巨大代價去刻意練習,除非他們受到自己內在動力的驅使。有很多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尤其是關於研究創造力的動力時,就集中於動力來自內心還是外部。這一研究有兩個方面的意義,首先,創造力在許多領域都代表了最高水平的傑出表現,表明人們超越了舊有的成就,做出了新的貢獻。而創造力同其他任何領域的有效做法一樣,都需要高度專注和集中,這恰恰是最苛刻最難持續的元素。

    眾多領域的研究不斷發現,富有創造力的成就和內在動力是緊密相連的。創造型人士專注於任務(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他們個人身上(解決這個問題會為我帶來什麼)。在科學和數學領域表現超群的年輕人,總是比表現平平的同齡人更有內在動力。人們發現,做出重大發現的科學家對他們從事的領域總有著極端的熱忱。大量具創造力的傑出人士對自己所從事的領域非常熱衷,數十年如一日地尋求對科學、商業、藝術的重大難題的答案。

    縱觀各方面,結果似乎都是一樣的。在數個心理測試中,內在動力分數高的人總能持續不斷地在做出被認為是具創造性的成就。反過來,在更具創造性的領域裡工作的人,例如藝術家、研究型科學家等,在內在動力測試的分數也更高。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米哈里·賽克斯哈里(MihalyCsikszentmihalyi)教授在自己的著作中解釋說,有一種特定的機制(可能是許多存在的機制之一)可以將內在動力和刻意訓練的需求聯繫起來。他的著作提出「心流(flow)」概念,描述了這樣一種狀態:一個人完全沉浸於某項工作,時間彷彿緩慢下來,人的心情變得非常愉快,工作似乎不費吹灰之力。這種興奮狀態來自這種挑戰和個人能力正好相匹配。太容易,事情就會乏味;太困難,就會引起受挫感。當人們去做事時,必須尋求更大挑戰,然後調動更高水平的技能去迎接挑戰,從而一直感受到「心流」。賽克斯哈里說,這正是許多追求創造性工作的人所感受到的,這個過程剛好和不斷推動人們超越自己的刻意訓練平行發展。

    心流這個概念也許可以幫助解釋不懈練習的動力的某個特別疑問。這是一個巨大的「也許」,因為這項研究並沒有展開。但是,刻意練習的理論總是和現實生活產生一些小衝突。在刻意練習的理論中,練習本身並沒有什麼樂趣,因為它需要人們不斷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因此會不斷失敗,這是合理的。但在研究中,至少在體育領域,那些傑出表現者的感受卻與理論相反。在對摔跤、滑冰、足球、曲棍球和武術隊員們的調查中,訓練能讓運動員享受到相當大的樂趣。正如網球冠軍莫妮卡·塞萊斯(MonicaSeles)在1999年對《紐約時報》所講的那樣:「我真的喜歡練習和訓練那些事情。」

    埃裡克森調查的小提琴手的感覺卻跟這些調查報告截然相反,小提琴家們把練習列為相當痛苦的消磨時間的方式。區別很可能是,運動員喜歡練習,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它是社交活動,而小提琴家的練習則不是如此。但是在更深層來看,刻苦練習可能滿足了某些人內心的某種需求,所以他們能在數年維持高強度的練習水平。這樣看來,練習能使人產生高度愉悅的心流體驗,這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

    也有可能是一些更深刻的因素在起作用。在自然科學、數學等領域,對未解難題的著迷程度似乎激發著年輕人。在對多個行業表現卓越的年輕人展開的調查中,本傑明·布魯姆發現有些人從幼年時就潛在這種動力,「對於大多數數學家來說,發現難題的一種新解決方法比得到高分數、受到老師讚揚都要重要得多,有趣得多。」許多針對科學家的調查都有著類似的發現:他們因新難題而興奮,不僅從解答中享受樂趣,也從尋求解答的過程中享受到回報。

    在商業中,動力已經成為無數的調查研究、書籍和參考資料的主題。在有史以來被轉載最多的《哈佛商業評論》文章中,居第二位的是1968年出版的一篇有關動力的文章(第一位的是一篇關於時間管理的文章)。不過此類調查大部分都是專注於激發員工的動力,而不是激發傑出人士的動力。這些研究揭示了多種多樣的動力,但幾乎所有的動力都是內在的,其中可能包括對成功的渴望,對高於他人權力的渴望,甚至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渴望。不過,這些動力幾乎都不是外來的,我們從那些優秀的經理和企業家身上就能夠看到這一點。當他們積累了此生享用不完的財富、贏得別人夢寐以求的名利之後,仍然堅持工作,努力做到更好。這都說明了內在動力是最強烈的動力。

    然而這肯定不是全部的畫面。內在動力可能佔去大部分的畫面,但每個人,包括最成功的人,在關鍵時候都會對外部動力有回應。沃森和克裡克曾為揭開DNA結構而通宵達旦工作,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正在和別的研究小組賽跑。亞歷山大·貝爾發明電話時也是廢寢忘食,他知道自己在和伊莉莎·格雷競爭。結果,貝爾因早到專利局幾個小時而勝出。推動這些人的絕不僅僅是癡迷和樂趣。

    對創造性成就的催生因素進行廣泛調查後,哈佛商學院的特麗莎·阿瑪比勒(TeresaAmabile)提出一個簡單的假設:「內在動力對創造力是有利的,外部動力則有害。」要理解她認為外部動力是壞消息的原因並不難,許多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比如,在阿瑪比勒做的一個研究項目中,女大學生被要求用紙做拼貼畫。其中一半人被告知,他們的作品將由藝術系畢業生來評判;另一半的人只是被告知,研究人員只是想研究她們的心理,對拼貼畫本身沒有多大興趣。作品完成後由藝術家小組評審,發現前者遠遠沒有後者有創造性。其他研究也表明,幾乎所有外來的限制或控制制行為都將降低創造性,連有人在一旁觀看都是有害的。甚至為工作提供獎勵,也比什麼都沒有導致更少的創造力。

    這些發現在其他研究中很多次重現,但指向另一些方向的研究則得到不同的發現。外部動力分為好多種,不是所有的都限制創造性,有一些會提升創造性。具體來說,能夠增強內在動力的外部動力尤其有效,例如,對能力的褒獎就很有效。單純對別人創造力的評價會降低創造力,但如果是恰當的個人反饋,卻能提升創造力。用阿瑪比勒的話說,是要有建設性,不威脅,對事不對人。能幫助別人做他們認為不得不做的事情的反饋,往往就是有效的。即使通常會扼殺創造性的直接獎賞,如果是正確獎賞的話,也是有裨益的,比如給予更多時間、自由和資源,讓他們追求令人興奮的獎勵。這些發現促使阿瑪比勒更正以前的設想:內在動力仍然最好的,外在的控制性動力仍然不利於創造力,但強化內在動力的外在動力卻很有效。

    我們一直仔細研究激發創造力的動力,原因就在於,它能告訴我們是什麼使他們在高成就的苛刻要求中堅持下來。從更廣闊的範圍來看,在某些情況下,外部動力還是有幫助的。比如,我們所謂的創造性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並沒有多大創造性。一旦問題被明確並得到解決(這是創造性部分),就需要評估解決方案,並把已經做過的事情詳細記錄下來和別人溝通。這些工作可是很辛苦的,我們上面談到的外部動力能幫助事情進行下去。

    更重要的是,掌握某種技能,這是刻意練習的主要目標之一,有時也可以從外部動力中受益,特別是在早期階段。即使對布魯姆調查的精英人士而言,他們在剛起步時也需要足夠的外部動力。正如其他父母一樣,他們的父母要求他們練習;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當要求沒有得到回應時,父母會不得不發出威脅,但經常這樣會打擊孩子的內在動力。如果孩子實在不喜歡某樣事情,怎麼威脅都沒用。

    其他的外在動力也很重要,雖然其目的只是幫助孩子在刻意練習的挑戰中堅持下來,它們和阿瑪比勒指出的創造力的有效外部動力是相當一致的。教練和老師的反饋意見專注於任務本身和如何改善上。一些老師追蹤學生們的表現,以此告訴孩子他們正在不斷進步,而且還能繼續進步。競賽有著激勵作用,因為做得好或贏得比賽能贏來讚揚。由於表現出色而贏得關注和稱讚,都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