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到心坎裡把事做到點子上 第24章 這樣的話,請機智地說 (1)
    逐客的話,要巧妙地說

    「逐客」是拒絕的另一種形式,為了不使人難堪,必須把這種拒絕說得巧妙委婉,美妙動聽。要做到兩全其美:既不挫傷對方的自尊心,又使其變得知趣。

    許多時候,我們不懂得如何說出逐客的話,反而會給自己帶來不利。請看下面這個故事片段:

    小劉終於站起來,小柳以為他要走,他卻活動了一下筋骨又坐下了。屋外的風大聲咆哮起來,使屋裡的人愈感難捨難離。誰都不說話了,氣氛更加濃厚。小柳真有些慌了,害怕呂銀仙此時回來。她抬頭看看床頭的鬧鐘,已經十一點了。她知道該讓小劉走了,然而這種逐客的話她難以啟齒。她的臉被電爐子烤得通紅,眼裡彷彿有波光蕩漾。小劉忽然起身,嚇得她一哆嗦。小劉到鏡子前照了一照,說:「你看,我怎麼覺得咱倆長的挺像的。」小柳趁機站起,笑說:「你這麼漂亮,我哪比的上。」小劉拉過她一起映在鏡子裡,一邊說:「你看看,眼睛,鼻子,嘴巴,是不是有點像?——哎?咱倆不會是近親吧?」小柳大笑起來。

    小劉又反手在在腦後揪起一個小辮子,左顧右盼地說:「你瞧,我要是個女孩,咱倆不是一模一樣嗎。以後我就扎這個小辮了。」小柳又是一陣大笑。慢慢就不笑了,小劉在她身後抱住了她,溫柔地吻著她的臉。她渾身都嚇軟了,掙扎著說:「你別這樣。」小劉的雙手在她腰間緊了緊,急促地小聲說:「秋紅,我愛你,真的,別拒絕我。」小柳感到他長長的胳膊有力地圍著她,他的下巴正抵在她耳朵上,她完全被他裹住了。她一陣戰慄,用盡力氣推開了他。小劉向後跌了幾步,紅著臉瞪著她。小柳出了一身汗,慢慢坐回椅子上,捧住了臉。小劉低聲說:對不起。你別生氣。小柳搖搖頭說:沒關係。我只希望以後再也別發生這種事了。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小柳沒有及時「逐客」,給自己帶來了不愉快。

    朋友來訪,促膝長談,交流思想,增進友情是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益事。宋朝著名詞人張孝祥在跟友人夜談後,忍不住發出了「誰知對床語,勝讀十年書」的感歎。

    然而,現實中也會有與此截然相反的情形。下班後吃過飯,你希望靜下心來讀點書或做點事,那些不請自來的「好聊」分子又要擾得你心煩意亂了。他嘮嘮叨叨,沒完沒了,一再重複你毫無興趣的話題,還越說越來勁。你勉強敷衍,焦急萬分,極想對其下逐客令但又怕傷了感情,故而難以啟齒。

    但是,你若「捨命陪君子」,就將一事無成,因為你最寶貴的時間,正在白白地被別人佔有著。魯迅先生說:「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任何一個珍惜時間的人都不甘任人「謀財害命」。

    要將「逐客令」下得有人情味,可以參考一位智者總結的如下方法:

    一是以婉代直。

    用婉言柔語來提醒、暗示滔滔不絕的客人:主人並沒有多餘的時問跟他閒聊胡扯。與冷酷無情的逐客令相比,這種方法容易被對方接受。

    「今天晚上我有空,咱們可以好好暢談一番。不過,從明天開始我就要全力以赴寫職評小結,爭取這次能評上工程師了。」這含意是:請您從明天起就別再打擾我了。

    「最近我妻子身體不好,吃過晚飯後就想睡覺。咱們是不是說話時輕一點兒?」這句話用商量的口氣,卻傳遞著十分明確的信息:你的高談闊論有礙女主人的休息,還是請你少來光臨為妙吧。

    二是以寫代說。

    有些「嘴貧」(北京方言,指愛亂侃)的人對婉轉的逐客令可能會意識不到。對這種人,可以用張貼字樣的方法代替語言,讓人一看就明白。

    影片《陳毅市長》裡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在自家客廳裡的牆上貼上了「閒談不得超過三分鐘」的字樣,以提醒來客:主人正在爭分奪秒搞科研,請閒聊者自重。看到這張字樣,純屬「閒談」的人,誰還會好意思喋喋不休地說下去呢?』

    根據具體實際情況,我們可以貼一些諸如「我家孩子即將參加高考,請勿大聲喧嘩」、「主人正在自學英語,請客人多加關照」等字樣,製造出一種惜時如金的氛圍,使愛閒聊者理解和注意。一般,字樣是寫給所有來客看的,並非針對某一位,所以不會令某位來客有多少難堪。

    三是以熱代冷。

    用熱情的語言、周到的招待代替冷若冰霜的表情,使好閒聊者在「非常熱情」的主人面前感到今後不好意思多登門。愛閒聊者一到,你就笑臉相迎,沏好香茗一杯,捧出瓜子、糖果、水果,很有可能把他嚇得下次不敢貿然再來。你要用接待貴賓的高規格,他一般也不敢老是以「貴客」自居。

    過分熱情的實質無異於冷待,這就是生活辯證法。以熱代冷,既不失禮貌,又能達到「逐客」的目的,效果之佳,不言自明。

    四是以疏代堵。

    閒聊者如此無聊的消磨時間,原因是他們既胸無大志又無高雅的興趣愛好。如果改用疏導之法,使他有計劃要完成,有感興趣的事可做,他就無暇光顧你家了。顯然,以疏代堵能從根本上解除閒聊者上門干擾之苦。

    怎樣進行疏導呢?如果他是青年,你可以激勵他:「人生一世,多學點東西總是好的,有真才實學更能過上好生活,我們可以多學習學習,充實充實自己。」如果他是中老年,可以根據他的具體條件,誘導他培養某種興趣愛好,或種花,或讀書,或練書法,或跳迪斯科等。「您的毛筆字可真有功底,如果再上一層樓,完全可以在全市書法大獎賽中獲獎!」這話一定會令他欣喜萬分,躍躍欲試。一旦有了興趣愛好,你請他來做客也不一定能請到呢!

    逆耳忠言,請有策略地說

    忠言相告講究藝術,才能既達到的目的,又不至於傷害接受忠言的人的自尊心。忠言若能做到「良藥不苦口」,才算是真正做到家了。

    聖人說:聞過則喜。生活中有幾人可以如此?人常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為什麼良藥一定要苦得讓人難以下嚥?忠言為什麼非得讓人聽了難受?難道沒有其他的辦法說出忠言嗎?

    有一個員工不小心做錯了一件事,主管批評她,並要扣她的獎金,結果那個員工自殺了。

    有一個學生被老師批評之後,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用紅領巾上吊自殺。

    有一個兒子受不了父母的批評指責,揮刀殺死他們。

    之所以批評者好心沒有得到好報,是因為那個被批評的人沒有真正意識到其中的「好」,反而認為是有害的。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只要被批評者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好意,他當然會從善如流。或許當我們去批評別人的時候,都希望對方像唐太宗一樣,而自己可以像魏征那樣直言不諱,可這並非良策。批評是一種人際互動,方法得當事半而功倍,方法不當事倍而功半。

    批評是對人的一種否定,其實質是懲罰,在改善人的行為時,鼓勵總是比懲罰效果明顯,一定不能濫用懲罰,懲罰是消極的,尤其是過度懲罰非但不能達到預期目的,還會扭曲行為,那個殺了父母的兒子就是如此。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古人把「忠言」與「苦藥」等同,足見批評的話確實不中聽。因此,開展批評時,要講究一點語言藝術,像藥師把「良藥」外包上糖衣一樣,把批評的話變得順耳、悅耳一些。

    現實生活中之所以人人都不願意聽批評之語,逆耳忠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批評者不懂批評的方法,不善於把握批評語言的分寸。

    以下幾條原則是批評藝術的集中表現,可以使人愉快地接受批評。

    一是使用旁敲側擊法,效果會更好。

    不直接批評對方,而用打比方、舉例子的辦法提醒對方,促使對方解除疑慮或恐懼,提高認識改正缺點。有時,無聲的行為更甚於有聲的批評。

    例如有一個大老闆開辦了許多大商店。他每天都要到商店去看看。一天他發現一個顧客在櫃檯前等著買東西。誰都沒注意到他。售貨員站在櫃檯的另一邊正在聊天。這時,這個大老闆沒說一句話,只是自己站到櫃檯後面,給顧客拿了他要買的東西。他的這種行動便是對售貨員的無聲批評。

    二是批評的重點不在錯誤。

    一般的批評,只是把重點放在對方的「錯誤」上,卻並不指明對方應如何去糾正,因此收不到積極的效果。積極的批評,應在批評時,提出建設性意見,以利於對方改正。被批評者也會更加認識到你批評得很有道理,心悅誠服。

    三是設身處地地替對方想一想。

    設身處地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讓被批評者站在批評者的角度,讓他想一想:「如果你是我,你想想,我出了這樣的錯,你批評不批評?」讓他換個位置來認識自己的過錯。二是讓批評者站在被批評者的角度,假如我是他,我對自己的過失是否已經有了很深刻的認識,甚至會主動檢討而不希望被人嚴厲呵斥?

    雙方均為對方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在作出批評與接受批評方面就容易協調起來了。批評者也就能視對方過錯認識程度的深淺而把握批評程度的分寸。

    四是批評要注意場合。

    某些批評本來是公正有理的,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效果不錯。但如果選的時間、地點不對,效果會截然相反。比如某人常常在同事面前被老闆批評,他一定會感到羞辱窘迫,甚至是不滿、憤怒。事後他最先想到的是同事們會有什麼看法和想法,而不會注意到老闆批評的內容。這樣批評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讓他產生其他想法。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批評取得更大的效果,就應該注意說話的時間、地點,該一對一批評的就不能有第三者在場。當著不相干的第三者或眾人之面直接批評某人,不僅使被批評者沮喪或氣惱,還可能會使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到尷尬,擔心「下次會不會輪到我」,從而與你在心理上產生疏遠感,等於是批評一個,得罪一群人。

    仍然從以上晏子和齊景公的故事說,從表面上看,晏子在數燭鄒的罪狀,實際上卻是在批評齊景公的重鳥輕士,並指出了它的危害。間接而巧妙的批評,使景公心悅誠服,主動改正了自己的錯誤。

    造成批評難、難批評的原因很多,《領導廣角》中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批評的語言藝術不高,提高語言藝術的方法還有就是區別對待。

    批評下級:宜循循善誘,忌「電閃雷鳴」。

    領導者在批評下級時,要注意方法,講究藝術。下屬對領導的批評是相當敏感的,尤其關注「弦外之音」是否含有不信任的意味。「以理服人,威信自生;以勢壓人,無威無信」。因此,領導者在批評下屬時,應該是說服而不是壓服,應該是鼓勵而不是威脅,應該是尊重而不是鄙視,應該是循循善誘而不是「電閃雷鳴」。要善於從正面肯定下屬為完成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不失時機地給予適當的讚揚和鼓勵,讓下屬首先從領導者那裡獲得安慰和自信,進而指出他的不足以及改進的意見。如果一味刺耳地批評或者不冷不熱地採取「我不管,你自己看著辦」的態度,不僅會挫傷下屬的自尊心,讓下屬對你「敬而遠之」,時間長了還會使其產生逆反心理而消極怠工,甚至「破罐破摔」。

    批評同級:宜義正辭和,忌「聲色俱厲」。

    同級之間,彼此的職責和地位相等,相互之間沒有統屬關係。在開展批評時,往往容易使被批評者產生「越界干涉」、「出風頭」、「多管閒事」、「故意找茬」等誤解。因此,在開展批評時,除了要態度誠懇、分寸適度外,既要有理有據、客觀公正,更要和顏悅色,善於用平和的語氣、中聽的措辭,以消除對方對批評的反感。批評時,宜採取商討式、雙向交流式,一般可用「我想」、「我覺得」、「我個人認為」等語氣來向被批評者表明其批評意見純是個人的看法,使被批評者感到你是為了溝通,而不是為了教訓人,這樣才容易使對方接受。切忌用「你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我早就料到會是這樣」這類語言。

    批評上級:口氣要宜間接委婉,忌以眾議壓人。

    被質問會給人產生一種不信任感,會把對方逼到敵對、自衛的死角。被訓斥會讓人覺得低人一等,被藐視,感覺人格上受到污辱,會使對方感到很壓抑、反感。而口氣溫和、委婉,會使對方心理上產生內疚感,從而愉快地接受批評。因此批評時,態度要誠懇,語氣要溫和。得體的語調、表情或其他的身體語言,可以避免在彼此意見溝通時產生敵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領導者來說,應具有「聞過則喜」的雅量。然而,如果批評時以「眾議壓人」,就會觸犯領導者的威信和尊嚴,十有八九是要碰壁的。因此,批評領導,宜用「商計式」、「啟髮式」、「迂迴式」的語言。

    以上幾種批評的方法若運用得合理恰當,能給批評方和被批評方都帶來相對平和的心態和較好的結果,反之不但會傷了和氣,還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分歧。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問題的解決,因而批評方式的採用是為批評目的服務的。只有批評方式恰當而合理,別人才會欣然接受,這樣的說話方式別人才最愛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