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15章 希臘化時代和古典晚期哲學 (3)
    羅馬折中主義的傑出代表就是馬可·圖留斯·西塞羅,他在希臘接受教育,是一位重要的演說家、政治家和作家。他的文章中值得一提的有《學院派考察》、《論至善與惡》、《論責任》、《論神性》。西塞羅在其中把拉丁語的文體風格發展到極致,他以一種絢麗的語言對較廣泛的受過教育的公眾闡述了他的哲學觀點,他從一種老於世故的懷疑主義者的立場出發,將各種學派——特別是斯多葛派——的思想融合到了一起。

    哲學家的任務不僅僅在於獨創某種思想體系,而且也在於將他們的思想傳達給普通大眾,並且他還應該致力於把他們的思想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我們不應該輕視像西塞羅這樣一位思想家的功績。他的著作在以上諸方面都有非凡的體現,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羅馬文化的精神代表。此外,西塞羅的功績還在於,他將希臘語的哲學術語翻譯成了拉丁語,後來這些拉丁語哲學術語又融入到了西方的所有語言中。

    [2]亞歷山大裡亞的折中主義

    東方折中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亞歷山大裡亞的猶太人佩洛。在語言表達的優美方面,佩洛以及其他希臘化猶太哲學代表的著作無法與羅馬哲學家們的著作相提並論,但是在內容上,前者由於吸收了一些宗教觀念從而比後者達到了一個更深的層次。

    對於佩洛和其他希臘化猶太思想家來說,有一種內在的困難不容易克服,一方面他們堅信,真理唯有在他們的《聖經》裡才得到了表達;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不能否認這樣一個事實,即希臘哲學家特別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斯多葛派也發現了哲學真理。為此,他們為自己找出了這樣一個論據,認為摩西的經書在古代已經為希臘人所瞭解,而希臘思想家們就是從其中獲取智慧的。涉及他們自己的神聖經典,為了使其內容與希臘哲學協調一致,他們就越來越多地從逐字逐句的註釋過渡到象徵的和轉義的或比喻的註釋;除了希臘哲學和用比喻的方式作解釋的經典字句之外,佩洛還發現了人類認識的第三個源泉,而且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源泉,它就是直接來自上帝的內心徹悟。

    佩洛的上帝觀念與《聖經·舊約》裡的上帝觀念相去甚遠。在佩洛那裡,上帝擺脫了一切人的規定性,上帝乾脆就是不確定的和無法認識的,他在遙不可及的遠處主宰著一切。如果上帝在創造萬物時直接接觸了物質,那麼這與上帝的尊嚴是相矛盾的。上帝為了實現其意志會利用與物質相對的特殊力量,「這種力量的真正名字就叫做理念」。我們會發現,佩洛在這裡承襲了柏拉圖的思想。但是,理念的整體就是邏各斯,是主宰世界的理性——他在這裡或許是承襲了斯多葛派的思想,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說法而已。邏各斯並不等同於上帝,它是位於上帝之下的,佩洛稱之為「上帝之子」。邏各斯是介於上帝與人之間的媒介,是人在上帝面前的代言人。顯而易見,基督教的思想在這裡已經預先形成了。

    5新柏拉圖主義及其思想

    新柏拉圖主義所產生的影響從公元2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6世紀。在古典時期將近結束的時候——與此同時基督教哲學開始繁榮起來,在與基督教展開鬥爭的過程中,哲學思想又一次發展為一種包羅萬象的體系。在其中,過去的哲學思想不僅以折中主義的方式或多或少被鬆散地聯繫在一起,而且還按照統一的基本原則,被系統地結合到了一起形成了新柏拉圖主義思想體系。

    它的創立者被認為是亞歷山大裡亞的安莫紐·薩卡斯,關於其學說我們所知甚少。他的最偉大的學生普羅提諾是這個學派的思想體系的真正創立者。

    [1]普羅提諾

    普羅提諾於205年出生於埃及,經過豐富多樣的學習和漫遊之後,他來到羅馬,在這裡他創辦了一所學校,直到他於270年去世為止,他一直領導著這所學校。羅馬皇帝加裡奴斯以及皇后都非常寵愛他,民眾對他的崇敬也達到近乎迷信的程度。所有關於他性格的記載也是相互吻合的,都認為他是一個謙恭、溫和、淳樸和極為虔誠地追尋上帝的人。

    普羅提諾共寫有54篇文章,後來由他的最重要的學生頗菲利編輯成書,共分6集,每集都有9篇,故名《九章集》。第1集收入了他論述倫理學的文章,第2集和第3集涉及他的宇宙論,第4集是論靈魂的,第5集是論精神和理念的,第6集則論述最高原則和至善,這也只是一種大概的劃分。

    普羅提諾曾經計劃在意大利建立一座哲學家之城,被稱為柏拉圖之都,他想把柏拉圖的理想國變為現實,但是這個計劃最終並沒有得以實施。普羅提諾以及其他新柏拉圖主義者認為,他們並非一種新體系的創立者,他們只是柏拉圖忠實的學生和註釋者,他們只想還原被歪曲了的柏拉圖著作的本來面目,實際上這個體系的名稱也說明了這一點。而事實上,他們卻創立了一個自己的思想體系,雖然這個體繫緊密地承襲了柏拉圖的思想,但是它與柏拉圖的思想體系有著根本的區別。他們認為,世界萬物是逐級地從「太一」那裡流溢出來的,並且也將復歸於「太一」。

    雖然有歷史學家將普羅提諾的思想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不過關於他的學說的核心內容我們可作如下描述:

    「如果現在有一個次於它的實體,而它本身是不動的,那麼,這個次於它的實體的產生,一定不需要『太一』方面的任何傾向、意志或運動。這是怎樣造成的呢?我們應當怎樣來想這些圍繞著『太一』的常駐不變的本質的次等實體呢?我們應當把它想成一種從『太一』發出來的輻射,從常駐不變的『太一』裡發出來,正如圍繞太陽的太陽光永遠不斷地從太陽裡產生出來,太陽的實體卻毫無改變和運動一樣。當萬物繼續存在的時候,也都必然憑它們自身的力量,從它們自身的本質中產生出一個實體在它們自身之外,並且圍繞著它們,附著在它們身上,產生出一個形象,就是那產生它的原形的形象。火由自身發出熱來,雪也並不把寒冷總是保留在自身之內。這種事實的最好的證據是發出香氣的東西。因為只要這些香的東西存在,便在周圍發散出一種東西來,被站在附近的人聞到。一切事物在達到完備程度時都產生出別的東西,永遠完滿的東西則永遠產生永恆的東西;不過被產生出來的東西要次於產生者。我們現在對那最完滿的東西說些什麼呢?從它而來的東西只是它以後最偉大的東西。它以後最偉大的次等的東西就是心智。」

    這段話已經清晰地表明了前述普羅提諾的基本思想,此外,他的基本思想與亞歷山大裡亞的佩洛的學說是相近的,並且受其影響很深。太一、元一、永恆者、至高無上者、善、超善或普羅提諾所稱的上帝都超然於一切對立面和一切可理解性之上,這在普羅提諾那裡比在佩洛那裡表現得更為明顯。如果上帝與物質直接接觸,這不僅與上帝的尊嚴不相符,而且如果它渴望與物質接觸或者果然那麼做了,那這也是根本不可想像的事情,因為上帝是自我完成和獨立自足的。這就是說,世界不可能是通過上帝的意志力量被創造的,那麼它又是如何被創造的呢?「太一是充溢的,流溢出來的東西便形成了別的實體。」太陽輻射出熱量,其實質並不會因此而受損,世界萬物也是這樣從「太一」中流射出來的,就彷彿是「太一」的光芒和陰影。

    這種流射是分階段發生的。根據與上帝之間的距離,有一種不同存在範圍的次序。流射的第一個階段是精神,這個過程不是按時間順序進行的,而只是按照其級別進行的,整個過程是無時間性的。這個神聖精神——如在佩洛那裡——不是上帝本身,它超然於上帝之上。這個精神與柏拉圖意義上的理念極為相近。流射的第二階段是世界靈魂,即靈魂的世界。在靈魂的世界與物質的世界之間,存在著作為中間環節的個別靈魂。個別靈魂是最不完善的,是最遠離上帝的表現形式,因而也被認為是陰暗的和醜惡的。

    普羅提諾所描述的個別靈魂與世界靈魂的關係與印度哲學中的梵—我思想極為相似。他說,全部世界靈魂顯現於每個個別靈魂之中,彷彿每個個別靈魂都包含著整個的宇宙。「因此,靈魂首先會思考,然後它創造了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並給它們注入了生命的氣息,它創造了大地、海洋、空氣和蒼穹裡的神聖天體,它創造了太陽和這遼闊的天空,它使天空充滿秩序,它引領繁星週而復始地運動,它是一種更高級的自然力量,它高於萬物,高於它所賦予秩序和賦予生命並使其運動的任何事物。」

    普羅提諾關於人的學說以及他的倫理學思想合乎邏輯地產生自這樣一種觀念,即認為世界萬物是從「太一」那裡流溢出來的,人的靈魂來自神聖的起源。在他看來,人的最終目的以及他的幸福就在於,使他的靈魂重新與「太一」融為一體,因為他的靈魂就起源於其中。普羅提諾認可柏拉圖所提出的四種德行,只不過他把這四種德行看做是通往最終目的和幸福的最初階段。通向那裡的真正道路是一條精神之路,這條路不是伸向外界,而是伸向人的內心世界。哲學思想或思辨是一種較高的境界,但還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完全沉浸於自我之中,亦即沉浸於寓於我們內心的神之中。這種最高境界超然於一切思想和意識,從而達到一種忘形出神和心醉神迷並且能夠與上帝合而為一的狀態。

    在普羅提諾那裡,我們看到了那種直接與神融為一體的忘我的神秘主義思想,對於所有過去的希臘哲學來說,這種神秘主義是陌生的。相反,它在本質上與印度哲學的基本觀點非常接近。但是普羅提諾對印度哲學不可能有詳盡的瞭解,據他的學生記載,他曾經參加過遠征波斯的戰役,其明顯的目的就是想進一步認識波斯和印度哲學。但是這次遠征卻失敗了,普羅提諾只好無功而返。但是他的意圖已經表明,不管怎麼說他對那個精神世界曾有過耳聞,而且他對那個世界也賦予了很高的價值,以至於他為了認識波斯和印度哲學而甘願去冒極大的風險。

    我們到處都會遇見這種神秘主義,它非常認真地對待人的靈魂本質與神的思想,在普羅提諾之前有印度人,在他之後有中世紀偉大的基督教神秘主義者。

    [2]新柏拉圖主義的結束與古希臘羅馬哲學的終結

    新柏拉圖主義還有敘利亞學派和以普洛克魯斯為代表的雅典學派。

    529年,查士丁尼皇帝下令封閉了自柏拉圖以來一直存在的阿卡德米學園,沒收了他們的財產,禁止他們繼續講授希臘哲學。學園的最後七名教師被迫流亡。新柏拉圖主義的雅典學派同時也標誌著古代非基督教哲學時代在開始獨立的東羅馬帝國內的結束。儘管新柏拉圖主義與基督教在思想觀念方面存在著內在的親緣關係——它們都試圖以不同的方式適應那個時代強烈的宗教需求,但是恰恰因為這一點使得新柏拉圖主義遭到了日益占統治地位的基督教的強烈抵制。

    在西羅馬帝國,新柏拉圖主義的最後一位偉大傳佈者就是波依修斯Boethius,生於480年,由於政治原因於525年被基督教教父國王提奧德裡希處死。,表面上他是個基督徒,內心裡卻熱衷於古代非基督教哲學——斯多葛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他在地牢裡寫的《哲學的慰藉》是古代非基督教哲學的最後閃光,人們稱他是「最後一個羅馬人和第一個經院哲學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