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14章 希臘化時代和古典晚期哲學 (2)
    因此,重要的是能夠認識到何謂善,何謂惡,何謂無關緊要的。不管是在認識正確的價值方面,還是在努力按照所認識到的價值而行動方面,我們都會受到激情或慾望的阻礙。激情會迷惑理性,會令我們將無關緊要的或惡的東西誤以為是有價值的東西,並且會驅迫我們去追逐那些東西。所以,人的任務就是不斷地與這種激情作鬥爭。只有當激情被克服,只有當靈魂擺脫了激情的束縛,德行的目的才能達到。斯多葛派將這種狀態稱為恬淡寡慾(apatheia希臘語apatheia,德語中的Apathie,apathisch即漠不關心就是由此而來的。)。誰要是達到了這種狀態,他就會成為智者。他是自由的,因為他認識到了事物的必然規律並遵從它而行事,所以他也是富足的、符合規則的、合乎道德的和幸福的,他擺脫了一切外在事物的羈絆,獨立自主如同君王。其他所有的人,也就是大多數人都是愚人。

    與犬儒主義倫理學不同,斯多葛派覺得有義務並且也努力使他們的智者的理想與普通大眾的理想協調一致起來。這種願望主要在兩方面產生了影響:首先是在原始的理論方面,即對一切外在之物都持一種無動於衷的態度;其次是對這種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即認為某些事物是有一定的價值的,另一些事物則是無價值的或完全無足輕重的。

    另外,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斯多葛派首次代表了一種廣泛的博愛思想和同樣廣泛的世界主義。犬儒主義基本上是自私自利的。犬儒主義者只注重個人的獨立和內心自由而對其他人漠不關心。與他們不同的是,斯多葛派不僅承認和讚揚智者之間的友誼,而且還提出了兩個基本的社會要求:公正與仁愛——並且他們對兩者的認識程度在當時來說可謂前無古人。他們的這種要求是針對所有人的,也就是說,他們把奴隸和野蠻人都包括在內。這確實是一種革命性的要求,因為在此之前人們所理解的人毫無疑問,從來都只是希臘和羅馬的自由公民。這種要求當然也是那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重組的結果,因為羅馬帝國將那時被看做野蠻人的許多民族納入了自己的版圖,這些人也試圖要求他們的公民權。而他們反過來又極大地促進了這種思想意識的發展,比如羅馬法就受其影響很大。

    [4]斯多葛派哲學的歷史意義

    斯多葛派思想通過羅馬文化在歐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斯多葛派關於高傲和堅不可摧的人格尊嚴,以及無條件地履行道德義務的思想與羅馬上層階級的思想觀點緊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但是,斯多葛派在世界歷史上的意義在於它與基督教的密切關係,或許這比它的思想在歐洲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意義。斯多葛派與基督教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共同之處:斯多葛派倡導一種嚴格的和禁慾主義的道德,並且鄙視一切身外之物。他們認為世界整體是體現在一個至高無上者——可以稱之為「天父」之中的!他們提倡一種跨越種族和社會階層的普遍的人間之愛。這一切都為基督教的誕生準備了土壤。尚在中世紀時,這種思想就已經廣為傳佈,可以說塞涅卡就屬於最早的基督徒。但是,當基督教開始征服羅馬統治的世界時,斯多葛派並沒有立即站在它的一邊。恰恰相反,比如斯多葛派的馬可·奧勒留就堅決地抵制基督教。在這場鬥爭中,斯多葛派站在了傳統的民間宗教一邊,他們不想看到傳統的民間宗教受到破壞,對某些批評意見他們根本不予理睬。

    隨著宗教改革、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生,斯多葛派思想也得到了復興。鹿特丹的愛拉斯謨編纂了塞涅卡著作的經典版本,路德和孜文格利對塞涅卡也給予很高的評價。蒙田在他的一篇散文中說,他的思想是建立在普魯塔克和塞涅卡的思想之上的。一場真正的「新斯多葛主義」思想運動是由弗蘭德人耶斯特·利普斯發起的。他試圖證明,斯多葛主義與基督教是完全一致的。在17世紀,斯賓諾莎的倫理學中也顯露出了斯多葛派思想的痕跡。康德、席勒、歌德以及海因利希·克萊斯特也都接受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在今天已鮮為人知的是,斯多葛主義在17—18世紀的普魯士國家觀念中所產生的影響和表現。當時在普魯士人們稱之為「尼德蘭運動」,這個運動溯源於利普斯和持自然法權思想的尼德蘭人雨果·格羅修斯。被翻譯成法語的塞涅卡、愛比克泰德以及西塞羅的著作——因為它們接近斯多葛派思想——都成為當時的普魯士軍官必須事先閱讀的經典。此外,腓特烈大帝也在一首詩中稱自己是「斯多葛派哲學家」。

    2伊壁鳩魯主義

    伊壁鳩魯有一句名言:「像隱士那樣生活吧!」這說得很清楚,他鄙視國家和政治而更喜歡過私人小圈子裡的生活。他在雅典生活和教學的「伊壁鳩魯花園」裡的輕鬆愉快的集體生活也令當時那些猜忌心很強的市民更加確信,伊壁鳩魯倡導人們追逐一種無節制的感官享樂的生活。我們將會看到,對伊壁鳩魯倫理學作這樣的理解並不是完全恰當的。不過,我們首先還是先考察一下他的邏輯學和物理學,因為伊壁鳩魯和斯多葛派一樣也認為,邏輯學和物理學是倫理學的前提。邏輯學能夠讓人避免錯誤,物理學是能夠使我們採取正確行動的基礎。物理學的任務就在於告訴人們,世界萬物是完全可以用一種自然關係加以解釋的,上帝既不會創造世界也不會干預世界的運行,因此人們就可以從恐懼中解脫出來。伊壁鳩魯並沒有直截了當地否定上帝的存在,在他看來,上帝是「生活於宇宙之間的」,上帝並不關心人類是如何生活的。因此,我們人類也沒有必要關心上帝和魔鬼的事情。

    物理學對宇宙的認識——伊壁鳩魯承襲了德謨克里特的原子理論——其任務就在於,驅除人們心中對超自然力量的恐懼——否則人的心靈會永遠受壓抑——並借此使人變得完全自由,從而使他能夠真正享受塵世的生活,這是伊壁鳩魯真正提倡的生活。

    事實上,伊壁鳩魯自己過著一種模範性的節制生活。在人生的晚年,他用一種真正「斯多葛派式的」恬淡寡慾和自我克制的態度,長時間地忍受著疾病的折磨。但是,伊壁鳩魯並不是教導人們去毫無節制地追逐感官享樂。固然他認為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內心感到幸福,並且把這種幸福簡單地定義為獲得快樂並避免痛苦,但是,他知道,每一種類型的過分縱慾其結果往往都會適得其反,伴隨而來的是更大的痛苦。因此,追求幸福必須通過理性的引導並有所節制。理性告訴我們,只有在一種輕鬆愉快安逸寧靜的生活中,在精神的祥和平靜中,我們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就這一點來說,伊壁鳩魯和斯多葛派的人生觀並無二致,儘管他們常常意見相左。

    伊壁鳩魯認為,實際的人生智慧要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他將肉體的快樂——痛苦亦然——與靈魂的快樂區別開來,肉體的快樂是短暫的,而靈魂的快樂既可以在回首往事中,也可以在展望未來中獲得。所以,為了消除當前的痛苦,人可以回憶過去的快樂也可以期望未來的快樂。誰若是擺脫了對上帝和死亡的恐懼,那麼他就會獲得內心的平靜。因為死亡是超出了我們的經驗範圍之外的事情,所以死亡對我們的生命來說是無關緊要的。

    伊壁鳩魯的大量著作幾乎都已經遺失了。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之後,他關於自然的偉大作品的幾個片段在海格立斯神殿的廢墟中得以倖存。我們關於伊壁鳩魯主義的知識主要是來自羅馬詩人提圖斯·盧克萊修·卡魯斯的教育詩。盧克萊修著作裡所描繪的宇宙整體及其相互關係的畫卷完全是依照伊壁鳩魯的哲學精神而作的。

    羅馬的另一位重要詩人昆圖斯·霍拉修·弗拉庫斯在他的詩歌中也傾向於伊壁鳩魯式的人生觀,他歌頌愛情、美酒、友誼和愉快的生活,以及一種澄明的人生智慧。

    3埃利斯的皮浪及其懷疑主義

    人們將懷疑派哲學劃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懷疑派的創始人是埃利斯的皮浪;中期懷疑派也被稱為學園懷疑派,因為阿卡德米學園是這一時期他們的主要活動場所,其傑出的代表人物是阿爾凱西勞和卡爾尼阿德;後期懷疑派的創始人是安奈西德姆,他大約生活於基督誕生時期。另一位代表人物塞克斯圖·恩皮裡克的著作被最完整地保存了下來,他生活的時期要遠遠晚於前者,在200年左右。

    所謂懷疑派即認為人基本上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認識,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有持這種觀點的人——從智者學派到蒙田和大衛·休謨再到20世紀的阿爾貝·加繆和結構主義者——並且以後也永遠會有。懷疑主義特別是在公元前的最後一個世紀裡得到了廣泛傳播,甚至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哲學派別,這與那時的時代狀況有著密切的關係。除了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後期產生的那種僅憑直覺去評價事物的普遍的「文化厭倦」情緒,另外在哲學內部也形成了與早先智者學派形成時的境況非常類似的境況。當時產生了眾多的形形色色和觀點各異的哲學派別,而且它們往往是以不加批判的方式創立起來的,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懷疑一切的精神也是必然的。

    忒洛澎的理論具有古典時期懷疑主義的特徵。人們往往將他的名字與這樣一種觀點聯繫起來,即認為真理是不可認識的。此外,懷疑派的另一個特徵是,大部分懷疑主義者並不把邏輯和認識論作為自己的研究目的,而是把他們關於一切事物的不可知性的認識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放棄判斷」的態度作為一種前提,目的是達到一種更為實用的理想,即達到一種愉快的和堅不可摧的心靈安寧,因此可以說,他們在倫理學方面與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如出一轍。

    4折中主義

    在哲學領域內不同學派之間發生的相互接近和融合,源於羅馬、希臘和東方文化的滲透和相互融合,以及羅馬帝國將大量的異族納入了自己的版圖。另外,首先是這樣一個事實,即所有的思想體系——不管是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還是柏拉圖學派和亞里士多德學派,以及與上述各派作鬥爭的懷疑派——都不是由羅馬人自己創立的,而是由希臘人創立的,亦即都是外來的。因此,有教養的羅馬人從一開始就喜歡不帶任何偏見地審視所有這些思想派別並從中選取那些他們認為是正確的東西折中主義者Eklektiker這個詞的本義就是「挑選者」。第二個事實就是前面已經提到的羅馬人講求實際的願望,他們從來都不把哲學思想作為目的本身,而是作為現實生活的工具和正確行為的指南,依循這樣一條道路,他們就選擇那些適合於自己的東西並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思想體系。

    在亞歷山大裡亞,也為不同思想派別之間的相互接近和融合準備了類似的條件,那裡是當時東地中海區域的文化中心。亞歷山大裡亞擁有古羅馬時期最好的圖書館,是自然科學(如醫學)書籍的保管所。在羅馬,希臘和羅馬思想相互融合到了一起,而在亞歷山大裡亞,與希臘思想相互融合的則是東方的思想,尤其是猶太的宗教傳統。《舊約》被譯成了希臘語。亞歷山大裡亞的受過教育的猶太教徒一方面對其傳統的宗教信仰保持忠誠;另一方面對希臘文化也持一種開明的態度。

    [1]羅馬的折中主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