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16章 古代印度哲學 (1)
    印度的人口超過9億人,擁有3000—4000年悠久的歷史,這裡不僅是許多種語言、文化和宗教的故鄉,還是最古老的人類哲學思想的發源地之一,而且也是最古老的人類文明的搖籃之——就目前的古代歷史研究所能作出的判斷而言應該是如此,這部分地取決於一些偶然的考古發現。不管是從地理位置上看還是從精神方面看,印度都是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這個國家幅員遼闊,從北部終年被積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到南部炎熱的熱帶平原,幾乎包含了所有的氣候區。不管怎樣,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達羅文明被歷史學家確定為公元前3000—4000年時期的人類文明,其遺址於1924年首次被發現,發掘的結果表明,這裡是一系列曾經十分繁榮的城市的遺址,這些城市都建在前一個城市的廢墟之上,城市裡有堅固的多層房屋,有商店和寬闊的街道。發掘出的生活用品、帶裝飾圖案的器皿、武器和飾品,從製作工藝上看完全可以與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以及古代歐洲的製作工藝相媲美。

    公元前1600年左右,一個自稱是aryas即雅利安人的民族逐漸地從北部佔領了印度。雅利安人佔領印度是分三個階段進行的,每個階段都持續了幾百年的時間,而且每個階段也與印度在地理上通常被劃分的三個區有某種聯繫:第一階段,大約至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的聚居區只是集中在印度西北部——印度河附近的旁遮普地區。第二階段,又持續了五百年左右的時間,經過與土著居民連年不斷的爭鬥以及雅利安人部落之間的內訌之後,他們的勢力範圍又向東部地區的恆河流域擴展,從那時起,他們的主要精力也開始轉移到了這裡。第三階段,大約自公元前500年開始,雅利安人及其文化也逐漸滲透進了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地區,雖然這一地區的土著人即所謂的德拉維達人的文化仍然保持到了今天,而且還保存下了一個德拉維達語系。

    根據有些解釋,雅利安這個詞原來的意思是「高貴的」,所以雅利安人的意思可能就是「貴族」;也有人認為這個詞的意思是「虔誠的人」,就是說他們是信奉雅利安宗教的人;還有人認為這個詞的原意是「耕種」,這也就意味著雅利安人是農民。當語言學家們於1800年左右發現最初的雅利安語與歐洲語言有某些相似之處時,包括印度語、波斯語、希臘語、拉丁語、斯拉夫語、日耳曼語、羅馬語、凱爾特語和亞美尼亞語在內的語系就被統稱為雅利安語或印度日耳曼語。從語言的相近之處人們推斷出一個結論,認為印度雅利安人與上述的部族都屬於一個印度日耳曼原始部族,關於其發源地,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

    印度雅利安人的思想構成了古代印度哲學的主要內容,關於前雅利安人各部族的精神世界我們至今幾乎還是一無所知。

    1吠陀時期的印度哲學

    在印度並沒有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歷史記載,就是說,他們沒有像埃及人那樣的年代精確的歷史記載。要為印度哲學史劃分出界限分明的時期是困難的,印度歷史的斷代也是如此,這與印度精神的特點有很大關係。印度人關注永恆的東西更甚於關注塵世的和暫時的東西及其秩序,他們鄙薄那種過分嚴肅地看待時間流逝的過程並緊緊抓住它不放的做法。這樣,印度哲學思想就如同廣闊的海洋,我們一旦潛入其中,便很難找到一個確定方向的坐標系。對於大部分印度哲學著作來說,我們都幾乎不可能確切地知道它們誕生的年代。西方哲學發展史可以通過那些有清晰的生卒年代的歷史人物來確定和劃分,與此不同,印度的思想家大都退隱到他們的著作和思想的後面,雖然他們的名字廣為人知,但是關於他們的生平事跡和確切的生卒年代我們卻所知甚少。

    但為印度哲學史劃分出幾個大致的時期還是可能的,這種劃分是令人信服的,這對於我們這篇入門性的簡述來說也就足夠了。

    第一個重要時期大致可確定為公元前1500—前500年,根據這一時期的文獻記載以及對這些文獻的總稱「吠陀」,我們稱這一歷史階段為吠陀時期。《吠陀》指的並不是一本書,而是指由不同年代和不同作家共同寫下的文獻彙編,不過它們都形成於這一段歷史時期。但是《吠陀》中所包含的神話和宗教思想來源於比這一時期古老得多的年代。「吠陀」的意思是宗教的和神學的知識,在更古老的時代也指卓越的知識和神聖的智慧。《吠陀》的篇幅要超過《聖經》六倍之多。

    《吠陀》是古代印度教士的必備手冊,其中包含這些教士必須具備的讚歌、格言和咒語等宗教祭禮方面的知識。因為在每一個祭禮過程中必須有四個教士同時主持,即所謂的宣告者、歌唱者、執行司鐸以及高級司鐸,所以有四部《吠陀》,每一部《吠陀》都有其相應的功用。

    在每一部《吠陀》之中還包含四個不同的部分:

    頌歌——讚歌、用於祈禱的咒語;

    婆羅門書——說明在祈禱、發誓和獻祭時如何運用這些咒語;

    森林書——是供在森林中遁世修行的隱士使用的;

    奧義書——「秘密教義」,其哲學意義最為重要。

    這些文獻被印度教徒視為經典,這就是說,這些經典是基於神的啟示寫成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真理。

    印度哲學史上被稱為吠陀時期的第一個重要時期又根據其不同的形成時間劃分為三個階段:

    1古吠陀時代或頌歌時代,公元前1500—前1000年;

    2祭獻神秘主義時期,公元前1000—前750年;

    3奧義書時期,公元前750—前500年。

    [1]頌歌時代的文化和宗教

    瞭解一下雅利安人生活中的這一段最古老也非常有名的歷史時期的時代背景,對於理解印度哲學後來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梨俱吠陀》的頌歌是吠陀文獻中最古老的部分,而且也是人類最古老的文獻之一,它生動地表達了這一時期印度雅利安人的生活和宗教狀況,這些頌歌當時只在印度西北部傳播。他們那時是一個以農耕和畜牧為主的好戰的民族,對城市和航海還一無所知。諸如鐵匠、陶匠、木匠和紡織工匠這樣一些簡單的手工藝已經存在。他們的宗教觀的特徵是,他們還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自然地把死的與活的、人與物、精神與物質區別開來。最早的神是大自然的力量和因素。天、地、火、光、風、水都被人格化了——在其他民族那裡也是如此,這些自然力量也被認為和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有生命,能說話,有作為,也有各自的命運。《梨俱吠陀》就包含對這些神靈的讚美和歌頌,如火神阿耆尼、雷神因陀羅、太陽神毗濕奴,他們向這些神靈祈求牧群繁庶、禾苗茂盛以及長生不老。

    印度哲學思想的最初萌芽已經顯現出來,他們已經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眾神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一個最終的宇宙本原?整個宇宙是否誕生自這樣一種本原?這個問題後來成為印度哲學中占主導地位的中心主題,已經在印度早期的思想中初露端倪。

    [2]祭獻神秘主義時期——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的形成

    印度雅利安人的勢力範圍向東擴展直至恆河三角洲,並在那裡組成了一個凌駕於其他種族之上的新的統治階層,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形成的社會機構已經帶有明顯的印度生活特徵,從那時起直至20世紀,整個信奉印度教的印度都帶有這種特徵後來的穆斯林部分即今日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與此不同。: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僧侶階層婆羅門的優越地位。

    等級制度形成的歷史原因是,在人口數量上低於土著居民的雅利安人企圖借此與土著人劃清界限,因為他們想保持自己的種族純潔性,從而避免與土著人混合之後雅利安種族逐漸消亡的命運。於是,首先劃分出了雅利安人和首陀羅,被征服者的名稱或許是根據其部族而命名的,由於嚴格的等級制度的建立,種姓之間的界限是不可逾越的。

    繼這種種族劃分之後不久——在古印度語中稱種姓制度為vama,意思是膚色,種姓制度一詞來源於葡萄牙語——在雅利安人內部又劃分出了三個社會等級:

    婆羅門=僧侶;

    剎帝利=諸侯、國王和武士相當於歐洲中世紀的貴族。;

    吠捨=商人、農民和手工業者等。

    位於這三個種姓下面的是首陀羅,再下面就是被驅逐者、不信教的土著人、戰俘和奴隸,即所謂的賤民,這些人至今仍是印度國內最為棘手的社會問題,聖雄甘地尤其為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以上這些種姓劃分之後又相繼劃分出了眾多世襲的種姓等級,其間界限分明不可逾越。只是當歐洲的鐵路和工業技術傳入印度之後,這種等級制度才受到了震動。

    我們在此感興趣的是印度的思想發展,對印度思想發展起特別重要作用的是取得了穩固的優越地位的婆羅門僧侶階層。在吠陀時代,武士階層剎帝利還在社會中佔有著優越的地位,隨著從武士征服階段逐漸過渡到和平的秩序井然的農耕和手工業社會階段,在民眾的眼裡,通過祈求和獻祭來干預超自然的力量已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人們相信,莊稼收成的好壞以及民眾的旦夕禍福都與神靈的意志密切相關。只有婆羅門才擁有如何正確地與神靈打交道的知識,而他們小心地收藏著他們的知識並故弄玄虛,他們精明地散佈並極力聲張一種觀念,使人們相信,獻祭時的一點點疏忽或失誤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除此之外,有關這些古老的祭神儀式和符咒的祭祀知識形成的年代和距離都很遙遠,這樣就更增加了其神秘性和不可理解性。於是,婆羅門——除他們之外別無其他精神勢力——便成了私人和公共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在戰爭中,在締結和約時,國王加冕,嬰兒出生,婚喪嫁娶,是福是禍一切都要取決於這些婆羅門主持的獻祭儀式是否正確。與此同時,他們壟斷著所有較高級的教育,在這方面,他們可謂是大權獨攬。

    與歐洲中世紀天主教教會的統治形勢迥然不同,婆羅門從來沒有追逐過或佔據過世俗的統治權,並且也從來沒有以教會的形式組建一種擁有宗教首領的嚴密機構。他們始終保持著一種自由和權利均等的狀態。

    由於婆羅門主持的祭祀儀式的整個過程不易被人覺察,只有知道內情的人才可看出它的門道,祈求的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祭司的個人意志,所以,那些祭司們就可以想方設法讓那些祈求神靈的人們對他們表示恭敬,並且用盛宴款待他們或送給他們豐厚的禮物,這無形中又進一步加強了婆羅門的權利。源自這一時期的所謂的婆羅門書的主要內容就是關於祭祀儀式的秘傳知識,因此,這些知識也就只可以作為研究印度哲學的間接材料。不管怎麼說,我們可以借此推斷出這一時期印度宗教和哲學的轉變——宗教與哲學在印度始終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可以確定的是,Brahman即「梵」和Atrnan即「我」這兩個概念——它們是所有印度思想的核心——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並且越來越成為哲學關注的問題。在後面的章節裡我們還要詳細討論這兩個概念。

    [3]《奧義書》時期

    由於婆羅門祭司們的符咒彙編及其註解過於僵化並流於膚淺,因而它不可能持久地滿足印度思想求知的渴望。於是,北部森林裡的先知和苦行僧就繼續研究和尋找並最終創作出了無與倫比的《奧義書》。關於這本書,叔本華說:「這是世界上最為值得讚賞而且也最為令人振奮的書,它曾經是我生命中的慰藉,並且也將會成為對我的死亡的慰藉。」

    《奧義書》沒有一種嚴密的體系,它是許多人的思想和學說的彙編。《奧義書》加起來總共有100部之多,而其各部的重要性各異。

    《奧義書》是從upa引申而來的,意思是「近坐」,表示這些秘密教義只傳授給那些「坐在近旁」的學生。

    值得注意的是,全部印度哲學思想都有一種秘傳特徵,這就是說,他們都是在一個小圈子裡只對內部人傳授的。有無數個這樣的秘密傳授啟示的地方,相關的思想只被傳授給那些最親密和最喜歡的學生。

    《奧義書》的作者通常也都是默默無聞的,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位名叫加爾基的女人和偉大的耶吉納伏格亞,後者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不過人們認為確實曾有其人,儘管《奧義書》中歸於他名下的思想並不完全出自他一人之手。

    據傳說,耶吉納伏格亞出身於一個富裕的婆羅門家庭,他有兩個妻子,一個叫麥忒勒依,一個叫加達耶娜。為了能夠在孤獨中尋找真理,他想撇下他的兩個妻子離家出走,這時麥忒勒依請求他,把她一起帶上。

    「麥忒勒依,」耶吉納伏格亞說,「你看,我正想離開我們這個國家出門遠行,我想為你和加達耶娜尋找一種最終的解決之路。」

    麥忒勒依說:「我的主人,如果整個世界的財富都是我的,那麼我會因此而獲得永生嗎?」

    「不,不,」耶吉納伏格亞說,「財富並不可能使人永生。」

    麥忒勒依說:「那麼,我拿那些並不能使我永生的東西做什麼呢?我的主人,如果你知道,就講給我聽吧!」

    自此以後,這位麥忒勒依就踏上了尋找真理的哲學之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