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細看的歷史 第10章 歷史長河中的那些人 (10)
    福王即位已成定局,卻苦了史可法。史可法因有把柄握在了馬士英手中,有苦難言。當然,他還是以大局為重,沒有鬧意見,轉而護送福王至南京就任監國。當福王一行到達南京時,「所過民家俱供香花,縱市人瞻仰,都人以紗燈數百盞來迎。生員、孝廉時有伏謁於道旁,人情歡豫」,似乎又是一番繁盛的景象。殊不知,這些繁盛的背後正隱藏著重重殺機:馬士英居功專權,阮大鋮小人得志,太監們重新握權,武將們擁兵亂為,黨朋之爭重新加劇,新朝一片混亂……而這一切則與史可法有很大關係。李清評論:「使諸臣果以序迎,則上何至書召四鎮,士英與傑又何得居功?非錢謙益、呂大器誤之而何?」這固然很有道理。但是,錢謙益、呂大器畢竟沒有主持大局,而史可法卻是真正擁有決策大權的人。

    如此一來,南明政權因為史可法的失誤終於定下了悲涼的基調。雖然不能把弘光政權迅速瓦解的責任推在史可法身上,但無論如何,千古名臣史可法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犯了一個致命的失誤,對新朝廷的滅亡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李蓮英的真正死因

    1911年3月4日,64歲的李蓮英在北京死去。長久以來,外界一直認為李蓮英是病死的。幾十年的時間裡,大部分人從沒對這一論斷產生過懷疑。但到了1966年,這個論斷被完全顛覆了。事情的起因是這年初夏,北京一所學校的老師,在革命造反派的監督下,挖開了原清朝恩濟莊太監墳地中的李蓮英墓。令現場所有人吃驚的是李蓮英棺槨裡只有一顆骷髏頭,卻不見其餘的屍骨。

    李蓮英的屍身在哪裡呢,他為什麼會身首異處?

    1984年7月的一天,一名叫佟洵的中年女性來到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借閱檔案,此時她正著手準備畢業論文,她的論文選擇的人物就是清朝太監李蓮英。

    對於李蓮英離開皇宮之後的生活狀況,種種史料都有著幾乎雷同的記載。那就是李蓮英因病而終,並沒有任何意外發生。但佟洵認為,如果說李蓮英真是壽終正寢,那麼又該如何解釋其墓中僅有頭骨的現實呢?

    一天,當佟洵又一次讀到李蓮英的墓誌銘時,發現其中有一處表述模稜兩可:他的墓誌銘用了一個隕字,隕就是死了的意思,但沒有病死的含義。此外,佟洵還發現,雖然相關史料中都提到李蓮英是因病而終,但對他的病因卻隻字未提。

    1985年,佟洵發表了《李蓮英死因之謎》一文。文章中,佟洵不僅首次披露了1966年挖掘李蓮英之墓的全過程,還提出了李蓮英死於非命的觀點。

    除了佟洵對李蓮英病死的說法表示懷疑外,民間傳說中也有大量李蓮英被殺的說法。總之,只有頭骨而沒有屍身的李蓮英,不可能是病死的。身首異處的現實證明他只能是死於他殺。

    1990年,北京文史研究館研究員顏儀民在《縱橫》雜誌發表了《李蓮英身首異處之謎》一文也肯定了李蓮英被人殺害的事實,而且詳細描述了李蓮英被殺的細節:李蓮英在出宮後,一直住在護國寺棉花胡同的一所自家宅院內,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天,李蓮英突然接到一張請帖,發帖之人是清末第一號實權人物,袁世凱身邊的紅人——九門提督江朝宗。請帖中說,要請李蓮英在什剎海會賢堂吃飯。面對這張非同一般的請帖,李蓮英猶豫不定。權衡半天,李蓮英最後決定準時赴宴。不過,他萬萬沒料到,自己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暗算。事後,其家人在後海找到了李蓮英的頭顱,屍身卻不知下落。

    那麼對於殺害李蓮英的兇手,該文中提到了兩個人難逃干係,一位是請客人——江朝宗,另外一位就是太監小德張。小德張,清末又一位名噪一時的太監,因為得到隆裕皇太后寵愛,成為二品太監總管。顏儀民在文中多次強調,小德張是李蓮英的死敵。

    對於顏儀民的觀點,有專家認為故事的細節不合邏輯,因為按古代來說,行刺都是提著腦袋走,沒有留下腦袋扛著身子走的,而且江朝宗在宣統二年(1910年)任陝西漢中鎮總兵,一直到民國二年(1912年)才從陝西回到北京,擔任北洋政府的北京衛戍司令,李蓮英是死在宣統三年(1911年),這時江朝宗還遠在幾千里之外當總兵,怎麼去殺李蓮英呢?

    至於「小德張是李蓮英死敵」的說法,似乎更不合史實,因為小德張比李蓮英小很多,他是在李蓮英出宮後,隆裕皇后當上太后時才慢慢得勢,而且小德張從入宮一直到出宮,從來沒在慈禧太后身邊當過差,所以兩人之間根本沒有利害衝突。

    此外,對李蓮英的死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李蓮英死於革命黨之手,因為李蓮英正好死在辛亥革命時期;另一種是說,李蓮英曾有一個侄孫女,嫁到了山東省無棣縣。他曾去山東探望侄孫女,順便到泰山一遊,走到山東和河北交界的地方被人殺死。當時跟隨的兩個侍從嚇得失魂落魄,只把李的頭顱用包袱兜回了北京。同這一觀點相近的說法還有一種,說李蓮英出宮隱居之後,也還是要出門的。他對慈禧太后,總是感恩戴德,於是每年都要去東陵拜謁慈禧陵寢,結果在半路被人殺害了。他的首級,被人扔到了北京李蓮英家門口。

    從以上這些傳說和推斷中,雖不能確定殺害李蓮英的兇手,但以下幾點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李蓮英死於他殺是事實,病死之說僅僅是其家人的說法,不足信。李蓮英的過繼孫女李樂正說,祖父死於痢疾,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了。但有專家懷疑了這種解釋,因為按1911年3月4日來講,正是初春季節,這個季節得痢疾讓人費解。

    第二,李蓮英是死於仇敵之手。儘管李蓮英圓滑機警,但仍有大量仇家。可以想像「權傾朝野」之人,肯定是踩著別人的屍體向上爬的。仇家可以是革命黨人,可以是宮中同道,也可以是袁世凱授意之人。其實,最有可能殺他的人,則是光緒皇帝的弟弟醇親王載灃,當時任監國攝政,權傾一時。他殺人的動機也是有的,因為有人說正是李蓮英下手毒死了光緒皇帝,他報哥哥被殺之仇,順理成章。

    第三,李蓮英被殺地點並無確切之說。因此,極有可能是兇手扔還了李蓮英的首級。李家的人,找不到屍體,只好將其腦袋下葬。

    李蓮英生前榮華富貴,死後也得以厚葬,其墓前也有「大中至正鞏固千秋」的對聯,有「飾終之典等於元勳」的碑文,但是他的死卻因為身首異處而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對於李蓮英之死,雖然都沒有找到李蓮英被殺的直接證據,但專家認為,那些史料中模糊的記載,以及散佈於民間的傳聞,以至李蓮英後人言語中的諸多破綻,都已經暗示了李蓮英之死的種種蹊蹺。

    賽金花為什麼裹著破棉被死在寒風中

    她曾是整個北京城最為嬌艷的一枝花,是貴族們的寵兒;她有著由花船上的雛妓,一躍成為「公使夫人」,並陪同丈夫出使歐洲的傳奇經歷;八國聯軍攻進北京製造浩劫時,她又成了「亂世女傑」。一個風塵女子,一生中竟兩次與歷史風雲際會,比起古代的蘇小小、薛濤那樣以歌舞詩詞傳為佳話的藝妓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這個女人就是晚清名妓賽金花,她一生三次嫁作人婦,又三次淪落煙花柳巷,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女人之一。

    1936年11月4日凌晨,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公使夫人,在她居住的小胡同裡淒涼謝世。其時正是隆冬季節,這個六旬女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居然僅緊緊地攥住了一床破棉被的被角,來抵禦窗外刺骨的寒。

    第二天清早,來這裡巡查的一個叫普玉的警察聽見了賽金花的保姆的哀號聲,然後衝進了小院。當他看到了如此淒慘的情景時,不是立刻打電話報告自己的上司,而是先將這個消息通知了一家報社。很快,全北京城都知道了賽金花淒慘死亡的消息。沉寂了多年的賽金花再次走進了北京人的視野。而此時,賽金花的身份早從一個傳奇人物轉化為一個飢寒交迫的孤寡老太太。

    同治十一年(1872年),賽金花生於安徽黟縣的一個士紳家庭。母親病逝後,賽金花便跟隨父親來到了蘇州。1886年,14歲的賽金花在一個親戚的引薦下,來到了香風細細的花船上,改名為傅彩雲,成了一名賣藝「清倌人」。賽金花天生麗質、歌聲靈動、笑靨如花、柔情似水,很快就紅遍蘇州城。

    一年之後,15歲的賽金花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於是她令人瞠目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就開始了。這位貴人就是同治年間的狀元郎洪鈞。洪鈞出生於蘇州城內的張家巷,後來擔任了江西學政。能與賽金花相遇,完全是天作之合。其時,年已58歲的洪鈞因母親去世而回蘇州守孝。一天,洪鈞在畫舫裡偶遇賽金花,被賽金花的容貌吸引,將其娶回了家中,成了他的第二房姨太太,並給賽金花改名為洪夢鸞。從此,賽金花由花船藝妓一躍成為「狀元夫人」,由此也完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第一次跨越。

    所謂「兩個狀元配一雙,一樹梨花壓海棠」,艷若桃李的絕色美人嫁給了兩鬢染霜的狀元郎,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雖然洪鈞將近暮年,但其性情和順,與世無爭,自然日子過得不失滋潤。

    1888年,16歲的賽金花跟隨丈夫來到了北京。進京不久,洪鈞就被任命為德、奧、俄、荷四國全權大使,而此時正房王夫人因為懼怕外國人而不肯犯險出洋,這樣賽金花就「名正言順」地以公使夫人的身份走出了國門。

    賽金花與洪鈞以及一大幫隨員和男女僕人,搭乘法國的「薩克遜號」郵輪在海上走了一個月,到達意大利港口熱那亞後改乘火車,直達德國柏林。由於賽金花年輕貌美,長於辭令,很快就聞名於歐洲的上流社會。這是賽金花一生最為亮麗的三年,這三年也使她的傳奇人生進入了高潮。在德國期間,她受過德皇威廉二世和首相俾斯麥的接見,而她婀娜的身姿,嬌嫩雪白的肌膚和水靈靈的一雙妙目傳達了無限情意,細瓷般的氣韻震住了德國皇帝和皇后,讓他們真正見識到了東方美女的風采。她還遊歷過柏林、聖彼得堡、巴黎和倫敦。在歐洲的三年,賽金花憑她的聰明伶俐居然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德語。這是她傳奇經歷到達巔峰的重要籌碼。

    3年之後的1890年,洪鈞任滿回國,並於1893年因病逝世。此時的賽金花才20歲出頭。在扶丈夫的靈柩南歸蘇州時,不甘寂寞的賽金花連夫家都沒回,就又移居到了十里洋場的大上海。

    沒有了生活來源的賽金花只能重操舊業,在延豐裡掛起「趙夢鸞」的名牌。賽金花的名牌黑底金字,頂端紮著朱紅緞子,並且繫上綵球。她在自己的香閨懸掛了一幅洪鈞的照片,亮明自己狀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身份,這也成了她的「賣點」所在。沒有多久,她便成了大上海轟動一時的新聞人物。很多人都是帶著一睹狀元夫人、公使夫人的芳澤的目的而來。於是賽金花名聲大噪,「生意」火暴。民間甚至有傳聞說賽金花還接待過清朝大員李鴻章。

    「生意」越做越大的賽金花於1898年夏天轉戰天津,並且招募了一批年輕漂亮的女孩子,正式在江岔口胡同組成了具有南方風味的「金花班」,自己當起了鴇母,「賽金花」的名號也由此而來。

    到了天津,賽金花與戶部尚書楊立山一見鍾情,並被其帶到了京城。初到北京的賽金花名聲又很快就響遍北京城。追捧賽金花的都是些王公大臣、豪門貴胄。除了戶部尚書楊立山外,浙江、江西巡撫德曉峰也和她打得火熱。這兩位清朝大員出手闊綽,一次就能送上白銀千兩。此外,賽金花也是慶王府、莊王府的常客。

    正當賽金花過著紙醉金迷、花團錦簇的生活,做著平步青雲的大夢時,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城,把北京城變成了人間地獄,也將賽金花推上了詭異的時代浪尖。

    1900年7月下旬,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慈禧、光緒面對八國聯軍的瘋狂進攻,早已逃到了西安,但賽金花留了下來。據說一天晚上,一群德國士兵闖進了賽金花的住所。讓這群瘋狂的德國士兵沒想到的是,眼前這位美麗的煙花女子,竟然曾是德皇的座上賓,而且還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這些士兵們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第二天清晨,賽金花就被德軍派來的轎車接到了德軍司令部。從此,就有了賽金花和八國聯軍司令瓦德西的「歷史性會見」。此後,賽金花便常常身著男裝,結髮辮,頭戴草帽,足蹬緞靴,同瓦德西一起,騎著戰馬在大街上並轡而行,「賽二爺」的大名又迅速走紅,傳遍了北京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