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揭開中國帝王的身世疑團 第40章 清朝第一帝——康熙皇帝 (2)
    1669年6月14日,是鰲拜照例要進武英殿奏事的日子。一大早,康熙召集這群親信侍衛,問:「你們都是朕的親信手足,你們到底是怕朕呢,還是怕鰲拜呢?」眾侍衛齊聲答道:「我們當然是只怕皇上啦!」康熙於是對眾侍衛數落了鰲拜的種種罪惡,要他們在鰲拜覲見時,當場擒拿。這群天天隨侍左右的年輕人當即表示聽命。

    鰲拜雖然氣焰熏天,但進殿面君時,按制度也不能隨帶保鏢,面對一大群有皇上撐腰的生龍活虎般的少年侍衛,只能束手被擒。李國榮:《康熙智擒奸相鰲拜》,載於《科技文萃》1994年第5期。具體的過程由當今影視劇一遍遍地渲染,現代人大概都耳熟能詳了。

    擒住鰲拜之後,康熙火速命令效忠自己的官員們將其黨羽一網打盡,大臣會議審實鰲拜罪狀30條,議將鰲拜革職,立斬,子侄兄弟一併斬首,眷屬家產籍沒。鰲拜請皇上察看他當年在搭救清太宗皇太極時,身上留下的刀疤箭傷。康熙帝念其歷事太宗、世祖兩朝,效力多年,屢建戰功,不忍加誅,將死罪改為終身拘禁。將同黨多人處斬,其餘分別做撤職、降級處理。不久,鰲拜在幽所鬱鬱而終。

    康熙除鰲拜一事,現在看來是典型的皇帝與權臣的鬥爭。它的戲劇性之處,或者說它令人著迷的地方,就在於這是一位年輕的皇帝用「年輕人的方式」解決的。鰲拜作為「天子自將之師」鑲黃旗的重要將領,忠心事主,始終不渝,在皇太極去世後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爭得福臨即位。為此他與睿親王多爾袞結下怨仇,在後者攝政期間,多次遭受殘酷打擊,三次論死。鰲拜作為清初一員驍將,其性格是耿直倔強、敢於抗爭的。他對故主皇太極忠心耿耿,一片赤誠,對順治也始終堅守臣節,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忠義之臣。但鰲拜的政治思想是落後的,在清朝入關後依然固執地堅持關外的落後制度,背社會、經濟潮流而動。在後期他因擅權而被革職抄家、身死禁所,康熙至此才算做了真正的皇帝。

    三康熙與孝莊——祖孫之謎

    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康熙生母去世。從此,康熙由祖母博爾濟吉特氏(孝莊文皇后)撫育。

    康熙和孝莊的祖孫感情很深,對孝莊言聽計從。孝莊在康熙早期就深深介入了政治。在現在的影視劇中,孝莊是一位熱門人物。在一些後人的筆下和眼中,孝莊似乎成了清政府前期垂簾聽政式的操縱者,一直處在權力和政治漩渦的中心。實際上,這是對孝莊的誤解,也是對康熙早期歷史的誤解。

    孝莊嫁給皇太極的時候才13歲,是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向滿族人謀求政治利益的籌碼之一。在皇太極駕崩前,孝莊的活動很少。雖然她謚號孝莊文皇后,事實上她從未做過皇后,福臨被立之前她是皇太極五位正妃中的最末一個。直到當上太后,她才有了接觸政治的機會。而順治康熙兩帝在位期間,她更多的是輔佐而非主政。

    孝莊與順治母子之間,也有一定的矛盾與隔閡。在教育兒子方面,至少在順治婚姻問題上,孝莊並不是一個成功者。1661年,順治在鬱鬱寡歡中感染天花而病逝。孝莊在極度悲痛中,又把心思精力全部轉移到新的皇位繼承人玄燁身上。孝莊對玄燁的要求非常嚴格,玄燁出痘痊癒後,孝莊就讓他「入書房讀書」,還讓皇孫與隨從「站班當差」,同大臣一起參加各種跪拜禮儀。

    玄燁即位後,孝莊的活動驟然增多。《清史稿》中關於孝莊文皇后最多的筆墨,也是用在敘述她在康熙一朝的作為上。順治去世之後,在孝莊的主持下,宣佈先帝遺詔,由年僅8歲的玄燁即位。孝莊在玄燁即位後,並沒有直接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干預朝政,她表現得像一個極其具有耐心的祖母,以血肉之情關照康熙。玄燁日後回憶:「朕自幼齡學步能言時,奉聖祖母慈訓,凡飲食、動履、言語,皆有矩度。雖平居獨處,亦教以不敢越軌,少不然即加督過,賴是以克有成。」《清聖祖御制文二集》。可見,孝莊對玄燁的飲食起居,言行舉止,都悉心照料,而且十分嚴格,完全按照帝王的標準訓練這個愛孫。為使玄燁自幼就接受滿族文化教育,她指使自己信賴的侍女蘇麻喇姑,既照料玄燁的生活,又教他說、寫滿語、滿文。同時又讓其入書房,請名師為其講讀儒家的四書五經,且「必使字字成誦,從不敢自欺」,使其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根基。在學習滿漢文化的同時,孝莊也給康熙灌輸「祖宗騎射開基,武備不可馳」的思想,讓侍衛教練玄燁的騎射本領,如同讀書寫字一樣,日有課程,終使玄燁弓馬嫻熟,箭不虛發,為日後親政治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清史稿》記載說:太后不干預朝政,朝廷每有大政,康熙「多告而後行」,委婉地說出了孝莊在康熙朝前期舉足輕重的作用。後人在正史中找不出孝莊直接干政的記載,孝莊對康熙早期朝政的影響是間接的,多給予指導性的建議,而不是命令。

    感情是雙向的,康熙對這位老祖母也充滿了深深的眷戀之情。康熙8歲喪父,10歲喪母,因此對撫養教導自己的祖母有特殊的依戀。康熙晚年曾深情回憶說:「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康熙對祖母極好,康熙出行時,如果祖母不能同行,他時時不忘將自己的行蹤向祖母報告。

    一次,孝莊去五台山禮佛,康熙備下八人抬暖轎一乘。因考慮到轎夫行走山路不便,孝莊堅持乘車上山。康熙暗中令轎夫隨車後行,由於山路顛簸,乘車實在不穩,孝莊面露難色。這時康熙命轎前行,來到祖母面前。孝莊大為感動,撫著孫兒的背讚歎說:「車轎細事,且道途之間,汝誠意無不懇到,實為大孝。」

    康照二十一年(1682年)春,康熙以平定「三藩之亂」,率眾東巡盛京祭告祖陵,同時巡邊設防,加強東北地區的軍事防禦。當車駕行至吉林烏拉時,康熙與官兵一起捕魚,收穫頗豐。康熙馬上想到了遠在京城的祖母,他當即命令將親捕之魚浸在羊脂中,差人快馬加鞭送到紫禁城,他說,只為祖母看到魚時能嫣然一笑,可見祖孫感情之深。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莊因年事已高而病倒。康熙見祖母病重,心急如焚。他衣不解帶,睡不安榻,晝夜守在祖母身邊達一個多月之久。所有的藥品及食物他都親加調理,送至祖母唇邊。祖母安睡時,他也不肯離去,隔著幔帳靜候,席地而坐,一聽到皇太后的聲息,立即上到榻前,凡是祖母所需,親手奉上。在孝莊病重的一個多月裡,康熙一刻都不離開祖母的病榻。而孝莊疼愛孫兒,常勸其回宮內休息,但康熙都不肯離開。見祖母的病情越來越重,康熙每日至佛堂禱告,後來他竟不顧嚴冬,步行到天壇為祖母祈禱,在佛前許願,如果能讓祖母身體康復,情願用自己的壽命換祖母的陽壽。其情其景,催人淚下。

    康熙的禱告終於沒能換來奇跡的出現。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皇太后壽終正寢,享年75歲。康熙皇帝悲痛欲絕,泣不成聲,在祖母梓宮前長跪不起,身體大壞,直至暈厥。

    宮中慣例,死人是不能停在宮中過年的。孝莊死在年前,應該趕緊出殯。但康熙破了例,堅持不能草草出殯辦喪事。孝莊的喪事一直籌備到來年的二月才隆重操辦。

    孝莊生前遺言,不願離子孫太遠。康熙就將孝莊太后安葬於今河北遵化馬蘭峪的清東陵旁的昭西陵,也就是順治的身邊。

    四康熙與蘇麻喇姑——師徒之謎

    在影視劇中,康熙身邊還有一位侍女蘇麻喇姑。她陪伴康熙的時間遠遠超過了祖母孝莊。

    劇中的蘇麻喇姑是孝莊太后的侍女,端莊美麗,才智過人,並且與康熙年歲相當。歷史上,蘇麻喇姑確有其人。那麼真實的蘇麻喇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蘇麻喇姑,科爾沁左翼中旗人,蒙古族,原名索瑪勒,又寫成蘇墨爾。她的名字來自蒙古語Somal,意思是毛制長口袋。父母為她起這個名字,也許是剛剛出生的小索瑪勒像家裡的那只口袋一樣珍貴。「索瑪勒」與滿語「蘇喇喇」意思相近,加上她長期生活在清宮裡,後來索性改為蘇麻喇姑。滿語「姑」與漢語中的「姑」同義。

    蘇麻喇姑確切的生年不知,她是作為13歲的孝莊的陪嫁侍女進入清宮的。照此推算,蘇麻喇姑的年紀應該與孝莊太后相仿,也就比康熙大40歲左右。因此蘇麻喇姑的真實形象與現在影視劇中的形象大相逕庭。康熙與她斷不可能產生戀情。

    但就是這個侍女,在清朝前期的宮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影視劇所刻畫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麻喇姑大約在蒙古就學會了蒙古文字,入宮後又系統學習了滿語、滿文以及宮廷生活中必備的各種禮儀等知識,逐步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素養與辦事能力,並以她過人的聰明,很快便受到主人的欣賞與信賴。李文:《傳奇侍女——蘇麻喇姑》,《北京檔案》1994年第3期。她對宮中日益增加的漢語和漢字也留心學習,終於成為會三門語言的少數侍女之一。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裡手,凡她做的衣服,既美觀,又合身。而且,早年的草原生活和後來的塞外經歷,使蘇麻喇姑練就了不凡的馬上功夫。她常常騎馬外出,為孝莊辦理各種事情,是孝莊身邊最得力的侍女。

    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孝莊被封為西永福宮莊妃。也就在這一年,在孝莊的推薦下,蘇麻喇姑參加了「國初衣冠飾樣」的制定,受命制定滿族衣冠服飾。作為一名侍女,她居然能夠參與清開國時期這樣一項重要的工作,可見她頗受器重,開始引起朝野上下的關注。蘇麻喇姑至此算是走出了深幽的後宮,涉足了政治。

    康熙出生後,孝莊為康熙挑選老師,蘇麻喇姑憑各方面出眾的能力中選。

    康熙在宮外避痘的幾年間,蘇麻喇姑往返於宮殿和福佑寺兩地,擔當起了教育玄燁的重任。《嘯亭雜錄·蘇麻喇姑》記載,玄燁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從現存的史籍中,我們可以看到,玄燁的滿文字體舒展流暢,雍容大度。這一成就,固然是因為玄燁刻苦努力、勤加練習,但也是蘇麻喇姑手把手教育的結果。

    8歲的玄燁即位後,為了更好地照顧和培養皇孫,孝莊將玄燁接入慈寧宮與自己同住。蘇麻喇姑就繼續擔負起對玄燁進行培養教育的重任。康熙的許多良好習慣和作風,都是在這一時期逐步養成的。蘇麻喇姑對玄燁的日常生活方面也照顧有加。正是在蘇麻喇姑的精心照料下,小玄燁的身心才得到了健康的發展,為他以後六十餘年的治國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幼年的康熙有兩個老師和呵護者,一個是孝莊太后,一個就是蘇麻喇姑。

    康熙終生都對蘇麻喇姑非常敬重。他尊稱蘇麻喇姑為「額涅」(滿語,即額娘、母親之意),表明了他對蘇麻喇姑的尊敬。終康熙一朝,也只有玄燁的乳母瓜爾佳氏,才能與蘇麻喇姑共享這一殊榮。

    蘇麻喇姑與孝莊文皇后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廝守達60餘年,二人之間實際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僕關係。特別是在皇太極駕崩之後,孝莊文皇后剛剛31歲,正是青春鼎盛時期便過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與她年齡相仿,一直獨身的蘇麻喇姑當然是最佳人選。在公共場合,她們是主僕關係,但在私底下,她們卻形同姐妹。

    正因為如此,蘇麻喇姑在宮中的實際地位很高,頗受尊敬。孝莊文皇后稱她為格格,這是清朝皇室女兒的專用封號;順治皇帝與她論平輩;康熙皇帝則視她為母;康熙的眾皇子們則尊稱她為祖母。內務府在上奏中赫然將蘇麻喇姑置於皇室成員之列,玄燁予以默許。可見,玄燁已將蘇麻喇姑視為自己家庭中的一員,而且宮內外的官員都清楚。陳曉東:《歷史上的蘇麻喇姑》,《歷史雜談》2002年第9期。而蘇麻喇姑卻很有自知之明,始終謙恭謹慎,她不僅在孝莊文皇后面前畢恭畢敬,小心侍奉,而且對小自己幾十歲的康熙帝奉若神明,在皇帝面前總是自稱奴才。徐廣源:《蘇麻喇姑的生前死後》,《北京檔案》2003年第4期。

    蘇麻喇姑一生未曾婚配。在康熙成年後,她又接受孝莊的安排,撫養孝莊的重孫、康熙第十二子胤祹。在蘇麻喇姑的言傳身教下,胤祹長大後,很有辦事才能,曾多次奉康熙的旨意辦理各類事務。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胤祹被任命為鑲黃旗滿洲都統,他是玄燁諸子中擔任八旗都統職位的第一個。他處事不偏不倚,善於同大多數皇子搞好關係。玄燁晚年時,諸皇子拉幫結伙,在成年的皇子中,沒有參與的極少,胤祹便是其中之一。這都是蘇麻喇姑潛心教導的結果。

    1687年12月25日,75歲的孝莊文皇后逝世。痛失相伴六十多年的主人,蘇麻喇姑萬分悲痛。之後,她更是將撫養胤祹作為孝莊給她遺留的最後任務,加倍用心。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