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諾貝爾獎精選 第12章 亂亂腦,全球頂級怪書指南 (2)
    貓何以發出「喵喵」、「咪咪」的叫聲?是表示滿足嗎?不一定。貓在極度痛苦、受傷、分娩或甚至臨死時,往往會大聲地「喵喵」叫個不停。「喵喵」聲表示渴望別人關心。所以,受傷的貓對獸醫發出「喵喵」聲,可能是需要友誼的信號;對主人發出「喵喵」聲,則可能是表示對友愛的感謝。

    許多狗會要求上床睡覺,使主人深感為難。狗即使在成年後仍當主人為父母,因此它們自自然然想偎在父母身邊。

    你對一隻貓說幾句親善話,它可能會就地打滾,舒展四肢,張開嘴巴,舞動爪子,並輕輕搖擺尾梢。對於陌生人,貓很少冒險做此姿態,因為仰面袒腹會使它極易受到傷害。其實,貓做出此種姿態時,它是在說:「我翻滾仰臥是表示信任你。」

    狗對進入主人家中的陌生人幾乎永遠猜疑,見面時總不免狂吠猛嗅一番。舉止斯文自然的來客可以使它們安靜下來,而行動迅速急驟的人,則極容易引起狗的侵犯。

    狗對著你吠叫以為是在威脅你,這種想法乃一般人的誤解。吠叫只是一種警報,而且是對狗群(包括它所從屬的那一群人在內)的其他成員而發。意思是說:「這裡有怪事發生。提高警惕!」

    相反,狗在逃竄與襲擊時,都是一聲不響地疾馳。最兇猛的狗只是直衝過來咬你。

    聲音主要是表示矛盾和沮喪。狗向人侵犯時之所以發出聲音,只是說明最兇惡的狗心裡也有點害怕。露齒嗥叫只是狗略有懼意的典型表示。等到恐懼心理開始佔上風時,嗥叫便會夾著吠聲。意思是說:「我想襲擊你(嗥叫),但我想傳召支援(吠叫)。」吠叫的狗通常沒有膽量咬人。

    在另一方面,貓則像蛇一樣,只會發出呼呼聲和嘶嘶聲——大概是想使人以為它也是有毒的和危險的。

    許多人以為狗搖尾必定是表示友善,其實不然。同樣的,以為貓搖尾必定是發怒也不對。動物搖尾所代表的情感狀態只有一種,那就是心情矛盾。這時,它們的感受實際上是左右為難。

    如果貓叫著要出去,而開門後卻發現大雨滂沱,那麼它就會開始搖擺尾巴。如果它不顧雨淋,衝出去站立一會兒而弄得渾身濕透,它的尾巴便會搖得更凶。可是一旦它立定主意——跑回屋內或勇敢地出發巡遊——它的尾巴便立即停止搖擺了。

    狗搖尾也表示心中疑慮未決,或是因為肚子餓,或是因為想表示友好,或是企圖侵犯而希望停留下來。可是,由於恐懼心理的催促,它又想離開。

    如果說狗對我們絕無愛心,甚至對我們還略存恐懼,這種說法恐怕很難為人接受。但是,鑒於我們的軀體和它們比起來大小懸殊,而且我們對它們的生存擁有那麼多方面的支配力量,因此,它們心中的愛惡交集是不足為怪的。

    有一件事現在大家都已知道,那就是:狗到處小便,並非只是為了排泄,而是為了在它巡邏的住區一帶留下它的獨有氣味,以表示這個區域歸它所有。

    氣味的交換對貓也很重要。貓在人的腿上挨擦,部分原因是想作友好接觸,但實際上還不止於此。它的眼角兩側和尾根都長有特別的臭味腺。在人不知不覺之中,它已經用來自這些腺上的臭味在人身上留下了記號,這樣,它在感覺上便舒適得多了。

    貓辨認氣味記號的能力也很重要。它的辨認方法是,和人相見時先側身挨擦,然後坐下來用舌頭嘗嘗人的味道——辦法只是用舌頭舔舔它剛才已經仔細地在人身上挨擦過的毛。

    貓為什麼要抓扯人最喜歡坐的那張椅子的布面?是想磨利爪子嗎?不錯,但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它是想把用壞了的舊爪鞘剝落下來,以露出下面光亮的新爪——這與其說是像磨利廚房的菜刀,毋寧說是像蛇的蛻皮。同時,這種像在革砥上磨刀的動作也有留下臭味的作用。你最喜歡坐的那張椅子之所以貓最愛光顧,是因為貓對你的氣味有所反應,要加上自己的氣味。

    據一項對心臟病患者所做的研究表明,豢養寵物的人比不豢養寵物的人可能活得長久一些。友善的寵物能令人情緒安定,因而可以降低血壓,這是醫學上的事實。在現代的繁忙生活中,大部分人都過於緊張,壓力太大。相形之下,與寵愛的貓狗作友善接觸,能使人們重振淳樸而直接的童真。

    7.大象的時間和老鼠的時間

    在日本作家本川達雄所著的《大象的時間和老鼠的時間》一書中,關於動物的體型和壽命,有很多有意思的發現——老鼠的壽命只有兩年,大象有近70年,但它們一生中的心跳數卻是相同的;老鼠雖小,但4天就能吃下和自己體重相等的食物;牛個頭大,但要吃完相當於自己體重的食物得花一個月。

    睡相指的是動物睡眠的姿態、睡眠的方式方法、睡眠的程序等。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睡相。各種動物在睡眠之前,都先要找個好場所。良禽擇木而棲,動物選地而寢,各有各的睡處。狐狸喜住山洞,黑熊喜住樹洞,老鼠喜住地洞,松鼠攀樹而眠,珍珠雞每晚都要回到固定的樹上睡覺。海豹睡眠的地方很特別,它本來是水棲動物,卻不睡在水裡,而要到高處巖礁洞穴裡去睡,因為那裡乾爽、安全、不受干擾。類人猿睡在樹上,但它每天都要營造新窩。

    動物睡眠之前一般都有準備活動,經過一系列準備活動才能進入睡眠狀態。狐狸睡前的準備活動是跳舞。它找好睡眠場所之後,先跳一會兒踢踏舞,用爪子搔扒地面,把地面踏平;然後再跳一會兒狐步舞,通過「快四步」把地面踩實;最後再跳一會兒華爾茲,舞姿優美,左轉幾圈,右轉幾圈,身體彎成弓形,鬍鬚碰上了尾巴。它跳累了就坐臥下來,把頭扭向臀部,把尾巴盤在頭部,遮在臉上,整個身軀盤成圓團,於是便進入夢鄉。

    這是動物學家哈森貝格1965年對狐狸睡眠經過的詳細而又生動的記述。他把狐狸的這一系列動作戲稱為「動物的睡眠儀式」。不僅狐狸有睡眠儀式,其他動物也有,只不過樣式不同罷了。

    通常,貓和兔子都是側臥伸腿而睡。獅子是仰面朝天,腹部朝上而睡。馬是趴在地上,前腿跪著睡覺。鬣狗是俯臥而眠,頭和四肢向內彎曲抱團,形成球狀。豹是騎在樹枝上,四肢下垂,懶洋洋地睡。蝙蝠睡眠很特別,它大頭朝下,倒掛懸垂式地睡。

    目前對動物睡眠的科學考察方法是用腦波波譜解析法。此法的具體操作是,先在動物頭蓋上放置一塊電極,通過導線導出動物的腦電波,用腦電圖掃瞄記錄下來,最後由研究人員按圖進行分析。配合腦波解析法有時也使用肌電圖。人們用腦波波譜分析法來檢測了老鼠的睡眠。當老鼠在覺醒狀態時,它的腦電圖呈有規則的小波形,大約每秒鐘出現三個波峰。在老鼠覺醒時所測的肌電圖,則顯示出快速而大幅的波形,這說明老鼠的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在老鼠進入睡眠後直到醒來前,它的腦電圖反覆出現兩種波形,即慢波和快波。

    慢波的波峰較高較寬,不太規則,這時的睡眠叫做慢波睡眠階段,也叫「非快速眼動階段」。快波的波峰較低較窄,波形規整,這時的睡眠叫做「快波睡眠階段」,也叫「眼快動睡眠階段」。處於這一睡眠階段的老鼠,眼球急速轉動,鬍鬚不時抖動,四肢陣發痙攣。

    兩個睡眠階段不僅老鼠有,幾乎在所有哺乳動中都可以觀察到。這說明哺乳動物睡眠是有階段性的,這種階段性是通過腦波波譜解析法檢測出來的。但也有個別例外,如海豚和刺蝟只有快波睡眠階段,而沒有慢波睡眠階段,這是兩個特例。

    老鼠是夜行性動物。它白天睡大覺,夜間出來活動。通過對老鼠24小時腦電圖的連續記錄,可以看出老鼠白天要睡12個小時。其中有10小時是慢波睡眠,兩小時是快波睡眠。在老鼠的整個睡眠過程中,慢波和快波反覆交替出現,並非始終如一。

    從慢波到快波的每一次反覆,算做一個睡眠週期。老鼠的睡眠週期很短,每個週期大約只有10分鐘左右。人的睡眠週期是90分鐘,像的睡眠週期是120分鐘。

    從整個睡眠絕對時間的長度來看,哺乳動物確有長眠者與短眠者。在長眠者當中,最能睡覺的是蝙蝠,每天能睡20小時,號稱長眠冠軍。其次是袋鼠,它每天睡18至19小時,刺蝟每天睡17至18小時,老鼠平均每天睡12小時。

    與此相對照的是短眠者,短眠動物中有馬、牛、驢、象等。它們一般每天僅睡3至4小時,其中大象睡得稍多些。

    像牛、羊這樣的短眠者,雖然每天僅睡4個半小時,可是它們還有「倒覺」的時間,牛每天要有8小時「倒覺」。倒覺時它處於似睡非睡狀態,頭部和頸部依然上舉,身體下臥,這是牛的反芻狀態,是一種從覺醒向睡眠的過渡狀態。

    動物睡眠時間的長短與其物質代謝情況也有關係。一般來說,小型動物代謝旺盛,壽命很短,睡眠時間卻很長。例如,刺蝟的壽命只有6年,可它睡眠時間很長,每天要睡17至18小時。相反,大型動物代謝較低,壽命較長,睡眠時間卻很短。例如,馬的壽命長達46年,每天僅睡3個小時覺。代謝快,睡眠長;代謝慢,睡眠短。

    也有特例,有一種叫做「吉爾瓶鼻海豚」的水棲哺乳動物,生活在黑海,是鯨的同族,體重200千克。用腦電圖檢測這種海豚的睡眠,證明它是用左腦和右腦輪流睡眠的。當大腦左半球處於睡眠狀態時,右腦半球卻清醒著;相反,右腦睡時左腦卻醒著。這樣每30至60分鐘交替一次,從來沒有左右腦同睡或同醒的時候。這種海豚很難區分它是長眠者還是短眠者。

    從生物進化史上看,動物的睡眠可能來源於動物的休息。休息可能是睡眠的最初形態。

    據英國動物學家丹尼斯·林特雷姆的觀察報告,鴿子和大雁這兩種鳥類都可以不睡覺,但都必須要休息。當鴿子單獨睡眠時,它不得不隨時睜睜眼睛,探視周圍有否險情,時刻警惕。當鴿子群居時,大家都睡眠,只留一隻鴿子醒著「值班」就行了。

    大雁這種候鳥,每年春鞦韆裡遠征,南北飛渡,遠涉重洋,有時幾天幾夜連續飛而不能睡眠,這說明高等動物的睡眠不一定是絕對必需的,但大雁在長途飛渡大洋時,暫時滑翔期間的休息卻是不可缺少的。大雁不睡可以持續飛,不休息就不能持續飛。

    在進化史上爬行類是鳥類的祖先。美國的睡眠研究專家愛德華·塔巴對變色龍這一爬行動物的睡眠行動有如下描述:日落之前,變色龍必定爬在樹上,尾巴像鐘錶發條那樣纏繞在樹枝上,一動不動,兩個眼球向不同方向轉動,這就是睡前狀態。這時即使有小昆蟲落在身上,它也無視。日落以後,它閉上環狀的眼蓋,眼球深陷,像冬眠動物一樣,只要沒有干擾,它就以這種姿態過一整夜。這種狀態很難判定它是在睡眠還是在休息。從腦電圖來看,爬行類和鳥類睡眠的波譜也是不一樣的。青蛙和蠑螈兩棲動物,即使在覺醒狀態,遇到低溫寒冷氣候,它也會僵直不動,很難與睡眠區別。

    嚴冬季節對很多動物來說都是難以忍耐的季節。候鳥一到秋天必須飛向暖和的南方,是為了躲避嚴寒。但很多哺乳動物並不逃避寒冬,它們有很多會自行調節體內條件,以對付危境。把呼吸的循環控制在最小限度,創造出與睡眠相似那樣一種休息狀態,那時它們的體溫接近冰點,物質代謝控制在正常值的10%∼15%。刺蝟、蝙蝠、鼬鼠、土撥鼠、倉鼠等就是這樣一些冬眠動物。在冬眠期間,它們靠消耗自己體內的脂肪過日子。

    松鼠、野狗、黑熊等動物並不真正冬眠,而是「冬休」。在冬休期間它們的體溫、呼吸、脈搏等並不比正常睡眠時低下。冬休期間,動物把自己封閉在窩裡,靠消耗身體的儲備和貯藏的食料過日子。熊類冬季「蹲倉」就是一種冬休。向冬眠過渡的動物睡眠是從慢波睡眠開始的,例如山鼬在進入到冬眠狀態時,可以連續地記錄到慢波,但未記錄到快波。因此可以說,冬休不同於冬眠,冬眠也不同於平常的睡眠。

    8.亂亂腦,錢能不能買到幸福?

    人類是否像莎士比亞的名言所寫的那樣,具有「高貴的理性」和「無盡的能力」?或《聖經》的學者所斷言的那樣,如「上帝的形象」一般完美?其實差得太遠。

    美國斯坦福大學行為研究中心知名心理學家蓋瑞·馬庫斯在《亂亂腦》一書中說,人聰明,但也可能愚蠢;人會加入邪教,會沉溺毒品不惜自毀生活,還會聽信深夜廣播談話類節目裡的甜言蜜語。每個人都敏感、易動感情、還會哭——不僅是中下階層,還包括醫生、律師、業界領袖等——這在傑爾姆·格魯曼的《醫生如何思考》和巴巴拉·塔克曼的《愚蠢進行曲》中都得到了驗證。主流的行為心理學對關於自然選擇如何導致適宜的解決方案講了很多,但卻很少提及為何人類大腦一貫容易出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