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一) 第39章 .「南進」「北進」,遲疑不定的棋手 (2)
    日本的「北進」戰略,在蘇聯方向,主要由蒙古高原、外東北和西伯利亞組成。日本關東軍最低目標是佔領伊爾庫茨克以東的蘇聯遠東領土。如果得手,則一直向西席捲,與希特勒的納粹德軍沿某條雙方議定的界線分割蘇聯。

    在「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與蘇聯隔邊境成對峙狀態。而蘇聯正在崛起之中,在第2個五年計劃完成後,國力和軍力得到加強,遠東配備的兵力急劇增加。雙方邊境糾紛不斷。最終導致「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戰役」這種大規模武裝衝突。

    兩次戰爭後,激烈的裝甲現代化戰爭讓日本深深地感到軍備不足。

    二戰前的德國,在歐洲處於被包圍的境地,西面法國與東面波蘭,這兩個國家不僅直接與德國接壤,而且存在複雜的領土糾紛和歷史舊怨,並且形成針對德國的聯盟;而英國,借助大陸力量對抗德國,依托海洋控制陸地的海上強權;德國東面是虎視眈眈,橫跨歐亞的蘇聯顯而易見,德國東西兩線都面臨軍事大國,早期的戰略只有著眼於生存,由於受到《凡爾賽條約》的制裁,德國西部重要工業區和軍事緩衝帶的萊茵蘭,南部薩爾等地被法國軍隊佔領,以北大部分被劃為非軍事區,1923年由於德國賠款能力枯竭,法國出兵輕鬆佔領魯爾區,就對德國人強調了這一事實。

    另外一邊,波蘭雖然國力弱小,但在1930年代早期,波蘭一度想憑借30萬軍隊的優勢,主動對德發起進攻;英國與法國都希望藉著波蘭來制衡德國,最終「但澤走廊」地帶割給波蘭,由此形成對德國的合圍態勢。於是德國的精英階層,總是想衝破凡爾賽體系的不平等角色,建立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一勞永逸地消除安全隱患。面對重新崛起的德國,英國、法國與蘇聯各有打算,都將德國當成消減對方實力的一枚棋子用。英法想鼓動德國向東進攻蘇聯,讓德國與蘇聯惡鬥,減輕歐洲的壓力。蘇聯則希望德國向西進攻英法,由於法國東面有堅固的馬其諾防線,一旦德國陷於與英法的苦鬥中,蘇聯則可一舉西進打敗德國。而之後英國、法國等國的綏靖政策,也源於此。[15]

    二戰爆發後,納粹德國在歐洲使用了閃電戰打法,先是波蘭,僅10多天時間,就使波軍全線潰敗,27天後波蘭首都陷落,國家滅亡。1940年4月至6月間,德國採用「曼斯坦因計劃」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攻佔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國。同年6月22日,法國投降。接著德國於7月16日入侵英國,實施「海獅計劃」,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各大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而日本看到德國橫掃了歐洲戰場,勢力強大,便想得到德國的支持,日本的地緣戰略中,恰恰與德國不發生衝突,是天然的盟友關係。但兩國又隔的太遠,分居於亞歐大陸最東最西兩端,無法合力的狀態又成為兩者的弱點。而利用德國牽制英、法、蘇、美,使自己有機會將勢力範圍擴張到全中國及東南亞,是日本比較現實的戰略選擇。

    由於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德國對美國的動向也很擔憂,想讓日本在亞洲牽制美國,迫使美國不能參戰。於是,德、意、日三國舉行談判,於1940年9月27日三國在柏林簽訂軍事同盟條約,即《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條約的簽訂標誌著德、意、日軍事同盟已形成。

    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和大本營聯絡會議多次討論日本對此的立場和應採取的政策。力主避免和美國開戰的日本外相松崗,堅持馬上進攻蘇聯。但是,松崗的觀點未能得到軍方的支持。軍方認為,蘇聯在遠東駐有大量的兵力。日本軍方根據諾門罕戰爭的經驗認為,由於德國對蘇聯進攻的牽制,蘇聯無能力在亞洲主動攻擊日本軍隊,但從抵抗日本軍隊進攻的能力來看,蘇軍實力仍遠強於南洋的英美軍隊。據日本軍部對美國的估測,美國必須兼顧中國大陸和歐洲大陸兩個方面,但其兵力嚴重不足,只有35個師和戰術航空兵200個中隊。美陸軍師由29個步兵師、4個裝甲師和2個騎兵師組成;兵力不過140萬人,其中正規軍50萬人,國民警衛隊30萬人,預備隊5萬人,以及徵集新兵。同時美軍的戰鬥力很差。日本僅看到這一點,錯誤地估計了美國的軍事潛力。

    關鍵環節是,日本要真正將戰爭繼續下去,最急需的是一片油田,避免美國對其石油禁運後日本的戰爭陷入癱瘓的局面,「北進」的路線中還沒有發現大型油田。當時離日本最近的大型石油產地只有東南亞。日本如陷入對蘇戰爭後,就會更依賴美英,因為它們控制著這些原料的產地。在歐洲戰場上,蘇軍受德軍牽制,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等國被佔領,英國也陷入歐洲戰場,使日本決定「趁火打劫」,盡快收取東南亞的英法荷屬殖民地,由日本直接控制所需資源,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因此,日本御前會議宣佈了「加速南進」的政策。

    1940年8月1日,日本外相松岡洋佑發表「皇道外交宣言」,其中稱「要根據我們皇道之偉大精神,首先建立以日、滿、華三國為一環的『大東亞共榮圈』」。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正式使用「大東亞共榮圈」一詞。

    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由「東亞共榮圈」和「南方共榮圈」兩個部分構成。東亞共榮圈主要由「日、滿、華」組成,「南方共榮圈」主要是指原來屬於英、美、法、荷等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和附屬國。「南方共榮圈」在大東亞共榮圈中的作用有兩方面:首先是在安全上起保衛核心圈的作用;其次是取代歐美列強的宗主國地位,形成一「南方經濟圈」,以滿足戰爭經濟自給自足的需求。

    1940年底日本脅迫法國簽訂軍事協定,迫使法國當局同意日軍進入越南紅河以北地區,並將河內、海防、金蘭灣讓給日本。日本在佔領越南的頭幾年裡,仍保留了法國的殖民機構,通過這些機構掠奪越南的資源。日軍允許法國的勢力留在越南的原因是日軍將戰線拉得太長,以至於當時還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取代法國的統治,控制整個中南半島的局勢。

    日軍侵入越南後,實行「統制經濟」,把越南變成了維持戰爭機器運轉的「燃料」來源。大米、橡膠、煤炭等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從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運往越南北部。按日軍的「統制經濟」政策,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大米供應量從15公斤驟減至7公斤;越南人在一省範圍內一次不得運輸超過50公斤的大米;收購大米的行動由各省銀行和大米協會壟斷。越南農民一般都有貯存大米以備荒年的傳統,但日軍的徵收,1944年,由於很多人在前一年將留作種子的大米吃掉,及自然災害等,越南北部爆發了大饑荒。據越南歷史學家估計,死於那場大饑荒的人數在100萬至200萬間。

    日本當時的石油產量為35萬噸,而東南亞1940年的石油總產量為1040萬噸,是日本年需要量的3倍,且屬於輕質油,並且是整裝的油田和煉油廠,日本勢在必得。1940年日本攻佔越南,名義上是切斷國際上的「援蔣通道」,實際上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讓軍隊接近馬來西亞半島,下一步是奪取荷屬東印度(即印尼)的大油田。美國看穿日本的意圖,於1941年8月1日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日本每年約290萬噸的石油進口渠道被完全封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