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一) 第40章 .石原莞爾的「虛擬戰爭」
    對於經濟學來說,出現頻率較多的一個詞,便是止損,相對於風險而言,止損就是一切。在戰爭中,一個戰略決策者一定要提前設立戰爭止損點。

    經濟學有一個原理,投入大,受益也大。戰爭的投入成本很高,風險高,紅利也大得驚人。在戰爭中,通常取得一定成果時,發動者總想著更進一步擴大再停手;反之,當戰爭遇挫時,又想著還能挽回敗局。這種貪心的結果往往使虧損無限擴大,導致戰爭最終全面失敗。

    「7.7事件」發生以後,日本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曾就提出這一觀點,即「不擴大戰爭事態」,如和中國開戰,必須把戰鬥區域限制在黃河以北地區,避免「全面戰爭」。

    石原的這一主張,在日軍軍部「沒有人聽」,被認為是「對皇軍的輕視」,並被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看作前進路上「絆腳石」,最終為東條英機排斥。

    石原莞爾在戰略判斷上,比那些戰爭激進派要深謀遠慮的多,按照石原莞爾的想法,他認為中日戰爭的幕後是蘇聯與美國,將來必然要與其進行決戰。因此,不可以把有限的國力,消耗在中國。因此,他在發動「九一八」的時候,是有「戰爭止損點」思想的,一旦與中國開打,局部戰爭變成全面戰爭,就變成了找不到邊界的戰爭。石原認為「實際上,日本重要產業擴充計劃等已耗盡全力,根本沒有打日中全面戰爭的戰力和國力,只能採取就地解決,不擴大事態的方針。國力(經濟力)不增長10倍,是沒有打日中戰爭的本錢的。而日本只有作戰計劃而實際沒有戰爭計劃。」「如果進入戰爭狀態就必然是持久戰。一直到明治維新為止中國都是亞洲最先進的國家而令人生畏,日本人則從甲午戰爭戰勝了中國以後就認為中國老衰不堪而看不起它」,「中國有自古以來就有高度文明,各個地方有高度的自給的可能,這些都是持久戰的有利條件。如開戰,有可能逼中國進行決戰,但會不會成為持久戰主要取決於中國意圖」。

    對於戰爭的止損點,德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也有論述,戰爭中的一切情況都很不確實……一切行動都像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下進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雲霧裡和月光下一樣,輪廓變得很大,樣子變得稀奇古怪。這些由於光線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須靠才能去推測,或者靠幸運解決問題。因此,在對客觀情況缺乏瞭解的場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運。因此,進攻者往往會在運動的洪流中不知不覺地超出均勢的界限,超過勝利的頂點。甚至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進攻者在進攻所特有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雖然已經精疲力竭,可是他卻像拉著沉重的東西上山的馬一樣,會感到繼續前進比停下來的困難還要少些。

    石原莞爾的預言最終被驗證,在日本的三場戰爭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及二戰中的太平洋戰爭,對於資源基礎薄弱的日本,事實上都是輸不起的,只不過在前兩場戰爭中,日本憑機遇獲勝了。如果前兩場戰爭,日本輸掉一場,或者只是贏得非常慘烈,之後的歷史或許會被改寫。

    1941年10月18日,陸軍大將東條英機接替近衛文縻任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擔任的角色即為一個戰略級的指揮者,東條英機曾擔任關東軍參謀長一職,因其作風獨斷,心毒手辣,有剃刀將軍之稱。

    石原莞爾就曾指出,東條英機最多「只能保管十挺機槍,超過十挺就無能為力了。」石原莞爾的意思是指東條英機善於行動,短於思考。充其量不過是個戰術級的執行者連排級的角色,超過這一角色必然超過其能力範圍。

    早在1936年6月,石原莞爾在第三次修改的《國防國策大綱》中指出,「日本的國策是建立東亞秩序,成為主導者,為此一定要具備能夠對蘇、美、英的抗壓能力。完成了軍備擴充和持久戰準備後,首先要迫使蘇聯放棄進攻遠東的想法。在此期間盡力與美國保持善意友好關係,在蘇聯屈服後也與其建立親善友好關係,將衰敗的英國勢力驅逐出東亞,解放東亞各族。蘇聯與英國屈服後,領導東亞各國合作,擴充實力準備與美國大決戰」

    這個《國防國策大綱》提出的假想敵是美國與蘇聯。即是說使蘇聯放棄進攻東北的想法,在武力充實的後備上與蘇聯談判,不與其交惡。

    對美國則是「努力與美國保持親善友好關係」。對華戰略則是挑動中國在西北的內戰,同時建設「滿洲國」,鞏固華北,之後再和美國進行「最終戰爭」。如石原莞爾的想法能夠實施,日本陸軍就可在更新裝備上入手,不至於在戰爭時使用三八式步槍,木輪的三八式野炮,及薄裝甲的95式坦克去在戰爭中對陣。

    1940年的春天,日本首相近衛文縻還沒有膽量直接與美國衝突,要求陸相東條英機對重大決策需要「小心」行事。東條英機則非常不屑地說:「有些時候,我們也要有勇氣去做點非凡的事情——像從清水寺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樣,兩眼一閉就行了。」於是,東條組閣後,比近衛文縻內閣走得更遠,這就意味著與美國的戰爭越來越近。11月15日,日本大本營和政府聯席會議通過《關於促進結束對美、英、荷、中戰爭的草案》這一瘋狂計劃,規定戰爭的要領為:「實施閃擊戰,摧毀美、英、荷在東亞以及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根據地,確立戰略上的優勢,同時確保重要資源地區和主要交通線安全,造成長期自給自足的態勢;用盡一切手段,引誘美國海軍,適時加以殲滅。」

    石原莞爾策劃了「九一八」事變,由一個默默無聞的中佐變成了將軍,既而在日本引來無數的效仿者,急著要通過這一渠道建功立業,因此石原莞爾的話沒有人聽,他被一次次排擠,先是離開關東軍,之後離開軍部,最後成為預備役,出現在家鄉農場的試驗田,和學校裡。石原失去發言資格之後,他的「最終戰爭」預言全部變成現實。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半個多世紀吞噬的地盤,全部丟失,轉折點即從石原莞爾策劃的「九一八事變」開始。

    1941年12月8日,東條內閣開始發動太平洋戰爭。石原莞爾的評論是:「如果說這場戰爭需要1萬元的話,英美實際上有100萬元,日本只有1千元,這種差距只能用戰略來彌補,而不能用『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口號來補。」在昭和天皇的弟弟,海軍大佐高松宮宣仁親王有一次徵求過石原的意見時,石原這樣說:「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場戰爭的勝負,日本的作戰已經超越了攻擊停止點。有一條原則是戰鬥力和從根據地到戰場的距離的乘方成反比,進行持久戰一定要在一開始就確定攻擊停止點。但日本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