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十年 第6章 風雨歲月 (2)
    成不了白馬王子不要緊,他最終還是找到了自己合適的道路。不是每個人天生的樣貌都像白馬王子的,這世間除了白馬王子還有好多其他人,誰說只有白馬王子才能出位?走出自己的風格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幸運的是,陳奕迅一早就明白了這點。雖然他就是最普通不過的人,可是卻有著他獨有的風味。而很多人恰恰就是喜歡這樣的他,就像是女生放在心中好好疼愛的男朋友,他不是最帥的,可是卻是我們放在心中最不願與別人分享的那個。穿著不走尋常路,這就是他的風格,陳奕迅本身就是個不受世俗束縛的人,何苦要把他塞進歸置的西裝中?

    在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或許是粵語最「猖狂」的時候,風捲殘雲似的就席捲了整個亞洲市場。四大天王無疑是這場風暴的中心,這是一種象徵。但是在當時的香港來說,台灣更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許多公司將自己的歌手的發展鎖定這個市場,國語專輯頻發,陳奕迅也在公司安排下走上了這條路,被定位為粵語與國語雙管齊下的藝人。在陳奕迅普通話並不流利的時候,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國語專輯——《一滴眼淚》,打拼台灣市場。

    不過,這張專輯卻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受歡迎。去台灣宣傳的時候,因為是第一張專輯,要待兩到三個月。而那時的他因為是新人,所以只能住在宿舍中。條件說不上是十分艱苦,可和現在的星級賓館也相去甚遠。要說,環境上的艱苦是為了磨煉他的體格的話,那麼專輯銷售所遇到的挫折就是要磨煉他的心智了。當時,陳奕迅的首張專輯只賣出了一萬多張,而同期的藝人鄭中基和范曉萱的專輯都賣到近一百萬張。要說這一萬張相比其他人近百萬張的銷量來說近乎是沒有成績的話,那麼接受退貨就算得上是一種更深重的刺激了。

    在台灣打拼的這段時期顯然可以說是陳奕迅從業以來最蒼白而又無力訴說的日子了。然而台灣也給了陳奕迅新的體驗,令人眼花繚亂的美食,對於他來說可謂是一個不小的誘惑。在旁人因為自己專輯銷量不佳,沒能獲得好成績而覺得難過的時候,他,卻在流連於美食。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人沒有上進心,可是,這就是陳奕迅,愛玩的他,也只能依靠玩樂來給自己減壓。工作空餘時間,他總是喜歡遊走在大街小巷,去發現,去品嚐,於是,在台灣的行程最終以自己的體重上升而結束了。本來就有點肥肥的陳奕迅,變得更胖,成了名副其實的「陳小胖」。

    後來回憶起這段時間,陳奕迅總是喜歡用開玩笑的口氣說,因為自己那時候太土了,不會打扮自己。這聽起來不免有些心酸,娛樂圈因為外貌而葬送了多少可貴之才。一直以來陳奕迅都是以一個頑童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的。總覺得這種人不會過分執著,可是陳奕迅顯然是這種人,只要他認準的事情,就能一直走下去,碰到困難也不能讓他退縮,更沒有放棄一說了。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他從台灣宣傳新專輯鎩羽而歸的時候,1996年,叱吒樂壇流行榜的「叱吒新力軍男歌手銀獎」和「金心新貴新人鑽石獎」,這兩個獎項入懷,無疑是對於一個新人的最佳獎勵,也給予了陳奕迅最直接的支持。當陳奕迅拿著自己的獎盃站在領獎台上說著自己的獲獎感言的時候,不由得感歎,好歌總有人識。他能整理自己,所以能夠更加堅強。想想有多少人曾經遊走在演藝圈的邊緣,不論是因為選秀還是星探的發現,能夠有機會在娛樂圈拋頭露面,但是又有幾個走上了最終成名的路呢?那些離開的人,或許不能忍受的是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不能忍受這圈子太不公平,而自己想要的東西太多了;或許是因為願景過於美好,而現實,總是有點殘忍,有句話說得好,「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確實是這樣。

    當陳奕迅從台灣風塵僕僕地回到香港,上天已經為他打開了一扇門。

    人人都覺得陳奕迅這一路走來是沒有受過什麼苦難的。可是,當人們真正開始瞭解他的時候,陳奕迅已經從那段難熬的時光中走出來了,他開始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是啊,連自己的唱片只賣出去一萬張的歲月都能走出來,對於一個歌手來說,還有什麼是不能接受的困境呢?

    時隔幾個月之後,陳奕迅發行了自己的第二張國語專輯——《醞釀》。而這個專輯似乎是有點和從前的失敗挑戰的意思,更被人稱為是《一滴眼淚》的加強版,在這張專輯中,陳奕迅終於開始擺脫模仿的影子,連錄音方式也改變了,少了很多後期的加工,陳奕迅的聲音變得更加真實,沉穩而略帶沙啞。用自己的聲音來提升歌曲質量的做法,陳奕迅從《醞釀》就已經開始。而這些,就是從前次的失敗中所總結的經驗和教訓,能讓人反思和進步的失敗才是財富。

    3.堅守粵語

    華語流行音樂領域出現過一種全球流行歌壇罕見的現象,那就是一種大多數國民聽不懂的方言——粵語,成為了引領流行音樂趨勢的主流聲音。它在上世紀末的十多年時間裡,真實地存在於中國樂壇,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這就是粵語歌曲。粵語歌曲也是香港流行樂壇的代名詞,它見證了以流行音樂為代表的香港商業文化的興衰。香港歌壇是音樂市場化的典型,這座東方之城將西化的流行音樂文化搬上貨架、打上標價,用商業規則勾畫出上世紀最後20年裡鼎盛的粵語歌曲盛世的景觀。

    哪首歌曲是粵語歌曲最早的起源,到現在還存在著爭議。1974年,由許冠傑演唱的大熱電影《鬼馬雙星》同名主題歌一出,不啻於一顆樂壇的重磅炸彈,成為了第一首在英國BBC電台播放的中文歌曲,在當時名震一時,這首歌也是最受大家對粵語歌起源的認同。

    1982至1992年是粵語歌曲的鼎盛時期。香港歌壇不僅創造了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三大天皇巨星的輝煌,也給粵語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豐富性和超強影響力。

    上世紀90年代,由於譚、張、梅三大巨星引退,留下了王座真空。在爭奪香港歌壇霸主的過程中,雖然張學友在歌藝上相對突出,卻始終遭到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的阻擊,四人的均衡演藝實力旗鼓相當並駕齊驅,經某媒體戲稱為「四大天王」後,這個四分天下的輿論格局一直未被打破。他們四人在華語音樂市場裡戰績彪炳,享受著全球華人對粵語歌的習慣性讚譽。隨著內地市場的開放,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歸,同時加速了香港藝人對音樂的國語化改造和港澳居民的國語趨同。一時間所有藝人都開始練習普通話,推出國語專輯。港澳地區音樂市場生態慢慢發生了改變。再想依靠粵語歌曲影響力爭得華語音樂的掌控權力,已越來越困難。

    經歷過極度興盛的香港樂壇,粵語也走過了她作為香港標誌的時代。曾幾何時的粵語,是那種能夠響徹街頭巷尾的繁華,但是,我們要看清的是,她已經走過了橫行一時的霸道,在我們現在的時光,K歌的盛行,走過了在台上高唱的粵語呼風喚雨的時代,粵語好像真的只是少數人的那盤菜了。也有人說,香港經歷過四大天王的時代,香港走進了青黃不接的尷尬的時代。已故的黃■大師說「香港樂壇已死」,有人覺得這是在聳人聽聞,但難道真的不是這樣嗎?現如今的香港樂壇,還真有點「老的不出來,新的出不來」的感覺。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這個時候總是會出現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人,他能給人們希望,給予人們信心。在香港這樣一個充滿了不息與奮鬥情懷的地方,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注定會有這樣的人出現。

    細數娛樂新聞的標題,人人都在嘗試給淡去的四大天王找接班人,但是真正能夠撐起一片天的人,還真是寥若晨星。就在這時,歷史的大潮將陳奕迅推到了大眾的面前,扛起粵語歌曲振興的大旗。他雖然也出國語專輯,但對粵語文化和香港流行音樂的堅持也使他被《時代》週刊選為影響香港樂壇風格的標桿人物。

    其實,香港是不缺乏藝人的,缺乏的是能夠宣傳香港格調的藝人。許多的藝人只是在香港本土存在一定的市場,內地更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蛋糕,雖然美味,但是,真正能夠嘗到甜頭的卻沒有幾個。

    2000年,陳奕迅躋身香港一線歌手的行列。《富士山下》、《明年今日》、《幸福摩天輪》……一首首粵語將情唱盡,將愛唱盡。陳奕迅式的粵語情歌,將粵語重新帶進了大家的視野之中。很多喜歡陳奕迅的人,沒有趕上狂熱的追逐譚張梅和四大天王的時代。而他們真正理解什麼是粵語,並且喜歡上粵語卻是從陳奕迅的專輯和他的歌聲中。陳奕迅身上總是有一種精神,叫「不想放手」,而這種精神,也正是香港的情懷與精神。當別人問起為什麼他現在還是以粵語專輯為主打的時候,他回答:「我是一個香港人,我最自如的是唱粵語歌曲。你可以說香港人的適應力很強,英國人在的時候英文很好,現在的普通話又成了潮流。我一直覺得,我如果能夠用廣東話來贏得全世界的觀眾,會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但是在內地,可能會覺得你唱普通話是對我們的一種尊重。但是我們國語確實不好啊,當我們講廣東話的時候,可能更能精確地表達出我們想表達的想法。」

    在內地市場中,粵語歌曲一般被視為不具票房吸引力的演唱形式。但事無絕對,陳奕迅就是消費者主動期待演唱粵語歌曲的極少數歌手之一。

    「北京音樂台有一個『十大最想聽的陳奕迅的歌』的統計,結果超過一半都是粵語歌。不過北京演唱會整體上還是國語歌稍多一些。我想如果觀眾反應熱烈,我會在返場的環節多唱些粵語歌,要是不熱烈那就不唱了。」

    可是陳奕迅2010年在上海虹口開演唱會的時候,在歌單的31首歌中已經有20首的粵語歌曲,歌迷越來越喜歡他唱的粵語歌曲,這也讓陳奕迅很開心。在陳奕迅看來,自己身上的任務說是要將粵語歌曲推廣的話或許是有點大言不慚,可是陳奕迅一直堅持著自己歌曲中的粵語比例,並沒有因為要迎合內地的市場而刻意將自己的粵語歌曲刪減,反而將內地的很多人,帶進了他打造的粵語歌曲的天堂中,不能脫離。

    於是,在四大天王之後,我們還能在內地的頒獎典禮上看到陳奕迅旁如無人地唱著粵語歌曲,台下的歌迷能跟隨著節拍互動。然後,看看周圍的人,除了陳奕迅香港歌手就屈指可數了。陳奕迅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天王,但是,陳奕迅並不喜歡這樣的名稱,他總是謙虛地說,這是整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是他的心裡話,因為他覺得他和前輩們之間的差距還很大。

    台上,陳奕迅是萬人矚目的巨星,但在台下,他仍然堅持做「自然派」,過普通人的生活。他會搭乘地鐵,去茶餐廳吃飯,去菜市場買東西,餓了就在路邊攤要一碗魚蛋面,還會不顧形象地大笑,耍寶,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香港市民。和朋友踢完球,陳奕迅也許不需要去什麼高檔餐廳,僅僅是和朋友們一起在一家不起眼的茶餐廳吃點東西,然後幫自己的妻女帶些回去,就能交差。他從不在乎別人的評論,諸如天王也喫茶餐廳等云云,沒有什麼了不起。在今天他的天王稱號可謂實至名歸,但他不在乎,因為天王,不過是一個名稱,而他所要的是梅姐曾經告訴他的——「對歌迷負責任,才是一個好的歌手所應該做的。」

    出道十餘年,細數陳奕迅唱過的歌,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不安於現狀的陳奕迅。如果說他是天生來為人們唱情歌的,很多人會拍手贊同。因為被人稱作是張學友接班人的他,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將張學友唱情歌的精髓「拿來」能成為現代情歌的絕佳演繹者。有人說陳奕迅的歌適合用一整個消沉的下午或頹靡懷舊的夜晚一遍遍地聽,消磨掉你在滾滾紅塵中拚命爭上游的積極,讓你為生命中瑣碎的感動和真情而不可自拔。但是我們卻又能看到不一樣的陳奕迅,他唱歌方式多到令人錯愕。達明一派的黃耀明曾說「陳奕迅還沒有找到他的風格」,可是,我們在等待陳奕迅一首又一首震撼我們心靈的歌曲的時候,他的風格彷彿就在我們的眼前鋪展開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