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好孩子 Step 4  發掘孩子像尋寶一樣開發天分 (4)
    現代人才學認為越有個性的孩子,將來越有可能具有創造性。這類孩子容易惹事闖禍,讓人煩心,管教得不好,將來可能成為「敗類、壞蛋」,但如果管教得好,往往比乖孩子更可能做出大成就來。所以要想培養出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就不宜要求孩子太乖太聽話,太循規蹈矩。要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個性,就不要迫使孩子成為第二個自己。馬雲小時候是個頑童,癡迷於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作品,他「對學習不上心,是老師同學心目中的逃課高手」。

    建議家長對孩子自己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自己做主。哈佛大學學生會第一位華人女主席名叫朱成,這是她幼年時自己改的名字,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和個性的培養,造就了今天的「哈佛總統」。

    讓孩子有機會真正作決定。如果孩子有裝飾佈置自己房間的想法,不妨讓他說說看,只要不太影響大局,可以讓他自己拿主意。

    多關注孩子思考了沒有?思考些什麼?而不是記住了什麼、記住了多少。中國的孩子放學後,家長常問的是:老師今天教什麼你記住了嗎、今天考了多少分等;美國家長常問的卻是:今天你向老師提了什麼問題、今天的課有意思嗎?

    鼓勵支持孩子敢於與眾不同。《中國人西方人和他們的孩子》一書指出,在西方國家,如果一個孩子把大海畫成紅色,而不是藍色,他不會受到老師的批評。老師鼓勵孩子個性的發展並尊重孩子的想像力。與眾不同是一種驕傲,猶如鶴立雞群。因此美國湧現出不少小發明家,比如10歲的柯蒂斯·勞森和14歲的劉易斯·巴頓,已經擁有10項美國發明專利權。不少小學生,都會自己組裝機器人。

    要想培養有創造性的孩子,就得給孩子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因為創造的靈感往往產生於放鬆的心態中。如果管教過嚴,不容易培養孩子的主見、自信心,容易產生怕出錯的心理,容易形成懦弱退縮、過於小心謹慎的性格,不利於創造精神和能力的培養。中國人多數不愛或不敢出頭,大家都一樣、彼此彼此才心安。「不出頭不冒頭、不前不後隨大流,一池蛤蟆叫,我才跟著叫。」這種隨大流不敢過於張揚、不敢與眾不同的個性不利於創造力的發展。如今教育界越來越多的專家開始認同「教育要張揚兒童的個性」。

    遇事多徵求孩子的意見,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孩子自認為有理時允許辯論「頂嘴」。

    不輕易對孩子說「不可能」;不用辱罵來懲治孩子;不因孩子犯錯誤而戲弄他。

    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鼓勵孩子自己找出答案、發現並解決問題。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不急於回答,先問孩子怎麼想,鼓勵孩子自己先大膽思考探索,爭取自己查找到正確的答案或發現解決方法。每當孩子有所收穫,哪怕是很小的發現或成果,家長都要表現出極大的快樂和欣賞。

    經常問孩子今天學了些什麼,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書上的知識內容清楚表達出來。為此,不妨經常不恥下問,明知故問,向孩子多「請教」。鼓勵孩子課堂上多發問,肯定孩子的異想天開。

    民主型和放任型的家庭容易培養出高創造力的孩子。但是放任需要有個度,如何把握「民主自由」的分寸,不至於把孩子寵成任性霸道的小魔王?主要有兩個原則。一是抓大放小,大事和孩子商量但由父母做主,小事放手讓孩子做主。比如不必因為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罵他,只要這與他的創作活動有關。二是絕不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2.培養孩子豐富的想像力

    創造離不開大膽離奇的想像。武俠小說裡的隱身法是一種想像,您覺得這可能嗎?據說美國人已經把它變為現實。這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研究項目,代號叫「幽靈計劃」。主要是運用了激光彎曲光線穿透一個固體物質,使人的肉眼無法看到。欲隱身者只需在激光曲折室待上1小時,便可隱身72小時,即在3天的時間裡,別人無法看到他的存在。據說美國曾把這種激光隱身技術用於保護布什總統。他的隱身保鏢,起碼有兩次救了他的命。其中有一次,總統應邀參加晚宴,席間一名喬裝成「外交官」的恐怖分子,突然衝向布什。這時,隱身保鏢立即挺身而出,將恐怖分子擊倒,總統倖免於難。而席間的目擊者還以為「外交官」突然暈倒,對襲擊事件和隱身保鏢毫無察覺。

    年齡越小,往往想像力越豐富。遺憾的是,明明大人不如孩子,卻常常貶斥嘲笑打擊孩子的奇妙的想像。如孩子的繪畫作品裡花上有一個點,在孩子看來是蜜蜂在採蜜,在大人看來則是瑕疵,是敗筆。

    建議家庭從以下方面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1)經常讓孩子改編、續編故事。

    2)多玩七巧板、大型積木等結構性遊戲。

    3)多進行繪畫、用火柴棍拼圖等智力活動。

    4)鼓勵孩子表演看過的電影、讀過的書。

    5)進行想像力針對性訓練。如在規定的時間內,盡可能多而快地想出某個圖形(如半圓形、長方形等)像什麼。多作假設,如「假如地球上見不到太陽……」、「如果我有一雙翅膀……」鼓勵孩子敢於並善於異想天開。

    6)多閱讀,尤其是科幻小說。如《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凡爾納作品《海底兩萬里》等。

    7)多看科幻電影、電視。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發明創造,與他們的科幻電影、電視作品多,孩子從小經常觀看不無關係。

    8)當孩子的想法比較特別,與眾不同時,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可能」、「胡說」等。

    9)創造條件讓孩子多看、多聽、多讀、多嘗試,積累想像的材料。想像高於生活但源於生活。從小生活在閉塞單調的環境裡會束縛一個人的想像力。多帶孩子去科技館、博物館、大自然等,多聽多看,豐富想像的原材料,見多識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3.積極肯定孩子的創作「成果」

    把孩子自己發明或製作的小作品擺放在家中顯眼位置,在他人面前讚揚他。

    豎一個陳列架,讓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孩子幹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讚許的地方。

    多買可拆卸的組裝玩具,當孩子自己重新組裝好玩具及時表示欣賞和肯定。

    當孩子拆壞了家中的貴重物品,如鐘錶、電話機等,不宜過度責罰。

    安排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家務勞動幫著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學校的事情搶著做。

    4.開發右腦,促進大腦左右兩半球平衡發展

    人的大腦可以分為左右兩半球,左半球與右側神經系統相連,右半球與左側神經系統相連。

    人在成年後,大腦左右半球存在明顯的分工。左半球主管人的說話、閱讀、書寫、計算等,而右半球是進行具體形象思維、發散思維、直覺思維的中樞,在創造性思維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多數人都習慣於使用右手,一般性學習活動也主要是運用左腦,這就使大腦兩半球的發展不太平衡,右腦的發達程度往往遠不如左腦。

    多使用左側肢體尤其是左手,有助於右腦的開發。所以從小不必去糾正左撇子,最理想的是左右手都能靈活使用,為此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多讓已經習慣使用右手的孩子多使用左手。如彈琴、玩左手夾珠子等遊戲、嘗試用左手拿筷子夾物、做手指操、體操等。

    日本有個轉筆協會,經常開展轉筆大賽,這是一種非常有益於智力尤其是創造力開發的活動。

    5.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

    1)在5分鐘內,說出手帕的用途。(——擦汗、洗臉、繃帶、道具、裝飾、繩子、信號旗、燃料、口罩、寫字、禮物、過濾、遮蓋等)回答越多、越奇特、越流利越好。

    2)盡可能多、奇、快地想出某物的用途,如磚、筆、書等。

    3)在比較閒暇時,如坐車、做家務時,以「如果……會怎麼樣或怎麼辦」為話題和孩子聊天。

    4)常和孩子一起玩撲克24點等智力遊戲。

    6.保護、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查德·費曼天性好奇,自稱「科學頑童」。他曾偷偷打開過放有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還曾在巴西桑巴樂團擔任鼓手。十一二歲他就在自己家裡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在那裡自製馬達、用光電管做些小玩意,用顯微鏡觀察各種有趣的動植物。

    一些專家、學者指出,我國無論成年人還是小學生,普遍缺乏好奇心。從小提出一些「傻」問題或「怪」問題,大人往往不置可否,甚至嘲笑或責罵。有時問了些有「科技含量」的難題,家長不會回答就想辦法搪塞,如「管那麼多幹嗎?把課本上的東西學會了就好」。或者「這些你只要會用就行,不用問那麼多」。孩子經常遭遇這樣的反應,慢慢地就不愛想,不愛問,最後就不會思考,喪失了科學探索必備的寶貴的好疑、好問、好奇心。

    建議家中壞掉的舊玩具不要扔,讓孩子自己,或者和孩子一起拆開來,一起觀察探索一個個零件的作用,然後再試著裝好。

    葛曉峰是全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個體發明家。他因小時候跌入防空洞後又被誤診,導致脊椎錯位,壓迫血管,造成腦供血不足,一直生活在病痛折磨中。但卻發明了載波錄音、錄像機等多項產品並獲得國家專利。他的成功,源於他強烈的好奇心,而他的好奇心,是在父母從小的保護下不斷成長的。4歲時,有一天他趁父母不在家,把家裡唯一的一塊表拆得七零八落,然後怎麼也裝不起來。爸爸回來時,他害怕得躲在屋裡不敢出來。沒想到父親並沒有發火,還聽見他對母親說:「這小子4歲就能把表拆開,也不容易呢!」因為父親的「縱容」,從此孩子「有恃無恐」,家裡的鬧鐘、收音機等一件件被拆,大都無法再修再用。他的父母都是窮教員,生活清苦,卻對孩子的破壞造成的損失表現出極大的寬容。孩子從來沒有因此挨過打,甚至沒有聽到過一句訓斥。

    7.對孩子的嘗試和努力給以理解和支持

    《全國青少年創造培養系列社會調查》結果發現,如果孩子在拆裝鬧鐘等,40%的中國家長對孩子訓斥、警告,48%的家長以不耐煩、不屑於回答或敷衍的方式對待孩子的好奇行為或問題。這些做法等於從小在扼殺孩子的創造潛能。

    無線電的發明者馬可尼是由寡母帶大的,在母親的教育下他認真讀書,把父親留下的藏書都看遍了,還親自動手做實驗。親切朋友都笑他想入非非,可是母親卻堅信孩子終有一天能夠出成果。為了支持兒子,她變賣家產支持他搞實驗。經過十多年的努力,27歲的馬可尼就發明了無線電,35歲便獲得了諾貝爾獎。

    鼓勵、支持孩子大膽嘗試,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可能」。凱特是美國密歇根州詹姆斯敦小學的一名學生,有一天,她很客氣地給當地一家快餐連鎖店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她希望能終生免費吃炸雞,因為這是她的最愛。讓人吃驚的是,這家快餐店竟然答應了她看上去有點荒謬的要求。這是老師佈置的一個作業——要求班上每個學生給當地企業寫封信,提個「盡可能荒謬」的要求。美國社會比較支持、鼓勵學生異想天開,這是美國的科技競爭力名列世界第一的重要原因。

    不對孩子的失敗表示瞧不起,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荷蘭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叫海克,從幼年起他就對科學實驗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家裡人很支持孩子的興趣。專門騰出一層閣樓,作為他的「天文台」和「實驗室」。有一天,做實驗時,不小心起了火,被大風一吹,將整個房子燒掉了一半。小海克嚇壞了,因為怕受懲罰,整夜不敢回家。母親找到了他,不但沒有責怪他,還對他說:「為了科學研究,你就是把家裡的宅子全拆了,把田地全毀了,我們也絕不會埋怨你!」海克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

    小結: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裡,高創造力者往往能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新」,他們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在那些成績不太好,不太可愛、聽話的孩子們中,往往具有創造的潛在優勢,卻常常得不到理解、發現和支持。

    我們期待著諾貝爾獎零的突破,我們需要創造力!

    三能歌善舞——唱、畫、舞、演等藝術特長優勢

    好媽媽語錄:藝術本身是純潔的、神聖的,能淨化心靈,令人愉悅。如果接近它,讓我們痛苦或心煩,就得打個問號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