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故事365天 辰卷  酒功之一 (1)
    田中角榮家至今還珍藏著一瓶茅台酒葛水平

    1972年9月29日,北京的天空秋高氣爽,寥廓空明的天宇下長安街上一隊轎車滑過,車上坐著日本總理大臣田中角榮和外務大臣大平正芳。今天的這個日子,是中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宣佈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一個特殊的日子。中日兩國政府首腦在北京簽訂了《中日聯合聲明》,宣告了兩國邦交正常化。

    當晚,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書齋內接見田中角榮一行。見面第一句話,毛主席問客人:「田中先生,和我家的他(指周總理)吵完了嗎?不能不吵啊!」主席的言外之意,怕是要告訴田中,中國人民曾經的戰亂之苦,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有記憶的。在聯合聲明談判過程中,田中與周總理是有過爭吵的也就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了。此時,主席要田中坐下來,猶如兩家鄰居見面,百味人生,歷盡坎坷,曾經的以往有了今天的結果,雙方卻有一種五味俱全的滋味在其中。

    與毛主席的會談持續了近一小時。在會談中,兩人沒有再談任何政治問題,只是談個人、談「孝道」。世事的榮枯更迭,人生的悲歡離合,談古論今,無窮的懸念,不盡的跌宕,兩人的談話興趣早已不限於「秦時明月漢時關」了,天地斑駁,談話的樂趣自在不言中。會談結束時,毛澤東輕聲說:「田中先生,我年紀也大了,神經痛,很快要去天國了。」離別之際,毛澤東從書架上拿過一套《楚辭》,贈給田中。雖未見有黃金屋,但是,現實濃郁的情感、豐富的想像和書中瑰麗的文辭,已經告訴了田中,毛主席是把他當客人了。

    當晚的國宴由於歷史環境的改變,展現在酒宴上的不再是歷史的起起伏伏。也許是國酒茅台的作用,舉杯,再舉杯,再舉杯!歷史豐滿了這個日子,茅台酒豐滿了這桌宴席。一杯縱橫無不如意的酒啊,天也寬了,地也寬了。「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由於談判的順利,加之晚宴周總理不停地勸酒,在飛往上海的專機上,田中角榮在周總理身邊睡著了。臨行前,周總理專門囑咐外交部禮賓部門送給田中兩箱共48瓶茅台酒。兩國首腦喝茅台酒的故事在日本傳開後,茅台酒在日本市場上的售價一下子漲了三四倍。據說當年周總理送給田中首相的茅台酒在田中家現在還保留有最後的一瓶。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瓶酒與兩個國家的外交關係有著緊密的聯繫,但是,田中真紀子曾表示:這瓶酒將作為田中家最珍貴的禮物永遠保存。能夠保存下來的,總有它深遠的歷史背景!

    「還是先從茅台開始吧」

    白雪林

    有趣的是古典小說《西遊記》裡的一句話:「成全萬事全靠酒」,真耐人尋味。凡夫俗子如此,就是那些名垂青史的人們也是難逃美酒的誘惑。

    酒的發明充分證明了中國人的聰明機智和柔中帶剛的性格。你想瞭解中國人的性格嗎?只要喝幾杯茅台酒就妥,差不多馬上搞定了。

    在1969年秋天中蘇兩個大國之間進行的冗長沉悶的邊界談判中……這次談判長達十年沒有結果……茅台酒就在這枯燥乏味的外交場合發揮了神奇的作用。茅台酒成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中蘇兩國外交家們中間的磨合劑。

    1969年春夏兩季,在烏蘇里江和黑龍江的小島上接連不斷地發生的零星武裝衝突,造成了雙方的一些傷亡。1969年4月和8月,處於中亞地區的中蘇邊界又發生了衝突。8月13日的戰鬥達到了最高峰,造成了雙方的較大傷亡。中蘇兩國的緊張狀態達到了如此的地步以致到了8月23日,中國共產黨發表聲明,宣佈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

    中蘇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空前緊張。

    當時有這樣一個插曲。蘇聯總理柯西金給北京打電話,要求同毛主席緊急通話。我方女話務員得知對方身份後,罵了他一通,說:你這個「蘇修」頭子,不配和我們的偉大領袖通話!柯西金又說:那能否請周恩來總理接電話?這位話務員稱:我們的周總理那麼忙,哪有時間跟你說話。然後,她就把電話掛斷了。毛主席獲悉後批評說,電話是打給我的,怎麼不報告就拒絕了。周總理還指示,應對那位話務員進行批評教育。

    能夠想像,蘇聯總理柯西金被中國女話務員搶白訓斥後的惱怒,沒有辦法,大人物也有被小人物捉弄的時候。

    在蘇聯領導人中,柯西金與我領導人交往很多,而且他的態度相對溫和,讓人比較容易接受,他和周恩來總理私人之間的感情也很深,他欽佩周恩來。

    1969年9月11日,柯西金總理從河內參加越南胡志明主席葬禮後回國途中,在北京機場候機樓西側的貴賓室裡與周恩來總理舉行了會晤。會談持續了三個小時,兩國總理著重討論了緩和兩國邊境地區局勢問題,並達成一些共識。雙方同意,中蘇之間的原則爭論不應該妨礙兩國國家關係的正常化;兩國不應為邊界問題打仗,應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解決前,應該首先簽訂關於維持邊界現狀、防止武裝衝突的臨時措施協議。雙方還贊同恢復互派大使,重新發展雙邊貿易。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兩國總理諒解」。

    這次會見是應蘇聯方面倡議而舉行的,稱之為「機場會見」。

    於是,中蘇之間的談判開始了。

    喬冠華、韓念龍、余湛副外長先後擔任中方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他們都是經驗豐富、才華出眾的老一輩外交家,也是令對方敬畏的談判高手。蘇方代表團團長先由第一副外長庫茲涅佐夫擔任,他是一位資深職業外交官,曾任駐華大使,後因病改由伊利切夫副外長任團長。

    昂尼德·伊利切夫在赫魯曉夫時期曾任蘇共中央書記,主管意識形態工作,是哲學博士,講起話來頭頭是道、頗有哲理,但喜歡咬文嚼字、長篇大論。會談中,他總是瞇著眼睛,悉心捕捉中方每一句話後面的含意。有時他臉漲得通紅,聳聳肩膀,攤開雙手,做無奈狀。回應中方的觀點時,他立場強硬,用詞尖刻,慣於指責中方「拖延」、「封殺」談判;愛說這是「聾子對話」,應該「相向而行」;偶爾也冒出句俏皮話,如說中方是「車拉馬」(意為本末倒置),諷刺中方所提的新建議像是「大山生出了一隻小耗子」(意為雷聲大雨點小)。由於談判沒有實質性的進展,雙方就經常停滯在打口水仗狀態。

    中方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和蘇方代表團團長伊利切夫此時可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了。二人都是哲學博士出身,都喜歡飲茅台酒。二人之間在談判桌上是觀點立場的對手,談判休息時就是拼酒的對手。

    喬冠華平生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不拘小節,酒量很大,很難醉倒。1970年5月,他為毛澤東起草《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的「五·二○聲明」,就是鋪開稿紙,擺上茅台酒,一手握筆,一手端杯,開始寫作的,一斤茅台喝光了,幾千字的文章寫完了。毛主席對他的文章很滿意,稍做潤色發表了。那伊利切夫喜歡茅台,這不是正撞在了喬冠華的槍口上了。

    中國代表團的方針是,保持蘇聯人對談判的興趣,讓談判持續下去,或從另一方面來說,不讓莫斯科發現談判無所進展,從而找到中斷談判和發動軍事進攻的借口。中國人是在走鋼絲,在尋求一種國際平衡,毛澤東此時在想為了對付蘇聯,該和美國、日本改善關係。

    因此整個談判過程,雙方都處於僵持狀態。

    談判的馬拉松架勢已經顯露出來,每次的會談時間都很長,從早晨八點半開始,中午十二點結束,中間需要休息一次。雙方利用休息時間研究一下談判對策,順便用些點心,也能緩和緩和氣氛。談判多數是緊張的,雙方在很多問題上爭論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但是,中國人非常聰明,決不能在談判桌上和蘇聯人鬧翻。中方的招待很豐盛,有各種小吃、葡萄酒,當然少不了中國的國酒茅台。

    只要一休息,伊利切夫的眼睛裡就閃露出了快活的光芒,眼神瞄上了桌子上的茅台酒。他的精神狀態放鬆下來,抻抻衣服,叭噠叭噠嘴,環顧左右地說:「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從哪裡開始呢?」

    喬冠華每次都到蘇聯代表團的休息室來看看,調劑一下情緒。此時,他當然知道伊利切夫的心理,卻故意和他開著輕鬆的玩笑:「副外長先生,春卷是中國的美食,你不想嘗嘗嗎?」

    伊利切夫馬上搖搖頭:「不,春卷等會兒再嘗,咱們還是先從茅台酒開始吧!我喝了它胃口大開。」

    喬冠華故作驚訝地說:「為啥咱倆每天都一樣呢?那就只能我委屈自己尊重你的習慣了。」

    伊利切夫開心地笑了,他能從喬冠華的身上領略到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的魅力,當然他更喜歡那濃香撲鼻的茅台酒,就迫不及待地端起了杯子。喬冠華也優雅地端起了杯子,二人同時一飲而盡,伊利切夫滿足地長出一口氣,讚美道:「美酒,世上少有的美酒。」

    喬冠華故意逗他:「一般,一般吧。」

    伊利切夫裝作有些不高興:「反正我喝了它,一會兒和你辯論起來格外有勁兒。」

    喬冠華哈哈大笑,他那笑聲的爽朗和笑態的瀟灑是世界聞名的。他把酒杯放下:「副外長先生,你先慢慢品嚐,咱們一會兒接著談。」

    喬冠華風度翩翩地離去了。

    伊利切夫忍不住又端起了杯子,茅台酒的幽香已經快讓他失態了。他不理解中國人是怎麼生產出這麼美好的酒的,真是神奇呀。

    一個小時休息結束之後,雙方又重新回到談判桌上,喬冠華會心地笑了,因為,伊利切夫已經滿臉通紅。而伊利切夫看著喬冠華卻是很不舒服,因為喬冠華臉上看不到酒色,這讓他不服氣,於是接下來的談判伊利切夫的火氣就更足了。但是伊利切夫的情緒變化仍然無法改變談判的結果,中國的酒像中國的太極拳一樣神秘莫測,中國人的談判技巧也是高超的。

    從1969年秋天開始,到七十年代末期,伊利切夫多次往返北京和莫斯科之間,每次離開北京讓他割捨不下的就是茅台酒。他喜歡茅台酒,喜歡和喬冠華喝茅台。沒辦法,誰讓他和喬冠華都是哲學博士,都是大外交家了呢?當然,誰讓中國的茅台酒那麼綿軟幽長了呢?

    葉利欽火燒茅台酒

    王海峰

    俄羅斯人尤其是男人好酒,舉世聞名。不論文化層次、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性別年齡,嗜酒豪飲,已經成為他們難以改變的共同生活習性。傳說當年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曾表示:「喝酒是羅斯人的樂趣,沒有酒他們就活不下去。」在歷史上,俄羅斯人與酒的緣與怨也有著一段長長的故事。

    每天下午五六點鐘的時候,許多大街上都是酒民:姑娘們一手牽著寶貝愛犬,另一隻手提著啤酒瓶,因為她們堅信啤酒就是麵包;男人們則手拿著伏特加,邊走邊喝。冬季裡雪地上也常見凍死的酒鬼,大街上隨處可見踉踉蹌蹌找不著家門的醉漢。這一來,酒便給俄羅斯社會帶來了許多危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口死亡率不斷上升,人口數量的不斷下降。這裡,完全可以套句英語諺語:淹死在酒裡的人要比淹死在水裡的人還要多。酗酒造成的種種災難性後果,是俄羅斯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之一。

    在俄羅斯歷史上,政府曾六次試圖壟斷伏特加的釀造,但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結束。每次的壟斷禁止都導致釀酒業大量的犯罪活動以及更加瘋狂的酗酒。1985年5月,戈爾巴喬夫頒布了《關於消除酗酒的措施》,從而成為俄羅斯(原蘇聯)歷史上第一個下令禁止飲用伏特加的領導人。沒有料到的是,禁酒隨即導致全國性的食糖短缺。人們搶購白糖是為了在家裡私釀白酒。鄉村的私人釀酒更是遍地開花。這種私人的燒鍋技術設備簡單,許多有害的物質不能過濾乾淨,對人體的損害很大。為瞭解饞,甚至有人開始飲用古龍水等含有酒精的有毒液體。最後,戈爾巴喬夫不得不放棄了他的禁酒令。在電視上,他給支持禁酒令的人講了一個笑話:人們排起長隊買伏特加,有一個人實在忍受不了了,便說:「我要去克里姆林宮殺了戈爾巴喬夫。」一個小時後,他回來了。仍在排著長隊的人問他:「你殺他了?」他回答說:「殺他?那邊排的隊比這兒還長!」

    俄羅斯人為何如此好酒?原因有二:一是俄羅斯幅員遼闊、疆土寬廣、人煙稀少,大部分地區處於高寒地帶,冬季漫長寒冷。酒可以御寒暖身還可以提神壯膽;二是衛國戰爭之勝利,「伏特加」有特殊貢獻,蘇德戰爭打響後,蘇聯國防部規定,前線戰士每人每天可以獲得100克伏特加的配給,於是戰士們個個英勇無比。這一「功臣」又加助了俄羅斯人的貪杯。

    俄羅斯人喝酒一般只喝本國特產伏特加,不大接受別的酒。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可以說是伏特加酒最忠實的愛好者。他不僅喜歡喝伏特加,而且常喝,並且海量,一次可喝一升。他喝酒很講究,酒具必須精緻,下酒菜必須可口,因而被稱為「酒仙」。

    葉利欽豪放的性情讓人想起伏特加的濃烈,而他與中國國酒茅台的相遇也是一則佳話。1992年12月18日,江澤民總書記在釣魚台國賓館宴請首次訪華的葉利欽。席間,江澤民以探尋的口氣問葉利欽想不想品嚐一下中國的茅台酒,葉利欽過去曾喝過中國大使贈送的茅台,對它當然也是倍加欣賞。第一杯,賓主一飲而盡,江澤民向客人介紹茅台酒是53度的酒時,葉利欽興致極高,稱俄語有句諺語,叫做「檢查以後才能相信」,顯然,酒文化無疑也是國家領導人席間的絕好談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