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故事365天 卯卷  酒雄 (9)
    1950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個國慶節。作為新中國的總理,周恩來同志一直為即將到來的國慶節忙碌著。當籌備組向他請示宴會用酒時,周總理毫不猶豫的就把目標定准了茅台。說起來,茅台酒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著國酒的特殊角色: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為推動國共兩黨合作,黃炎培先生親率5位知名人士出訪延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人在中央大禮堂為他們舉行盛大的歡迎宴會,用的就是茅台酒;重慶談判期間,周總理和蔣介石喝的也是茅台酒;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招待貴賓們喝的還是貴州茅台……

    當工作人員到商舖買酒時,才發現整個北京城內竟然沒有茅台酒出售。時間已經進入9月,距離國慶節僅剩20來天時間。刻不容緩!周總理立即讓辦公廳撥通貴州省委的電話,又親自電告省委書記蘇振華,令他火速調運一批茅台酒進京。

    接到遵義地委的電話後,懷仁縣政府沒有絲毫怠慢,立即調集一批老窖茅台酒,準備運往京城。然而,令人擔憂的是,茅台鎮地處深山幽谷之中,背靠大青山,面臨赤水河,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這裡沒有一條可以供汽車通行的公路,想運出去,必須靠人工和牲畜翻山越嶺往外搬。更為糟糕的是,懷仁縣剛剛解放不足十個月,土匪橫行。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想把大批量的茅台酒運送出去,確實不是件易事。

    儘管防範很嚴,但是,茅台酒要起運進京的消息,還是被盤踞在大青山深處的一夥土匪探知。匪首王麻子一聽,頓時眉開眼笑。他仰頭接連干了三碗酒,然後把碗一丟,別在腰間的雙槍早已握在手中:「弟兄們!告訴大家個好消息。山下的茅台酒要往山外運了,如果不給弟兄們留下,你們答應不答應?」

    「不答應!」上百號人齊聲吶喊。

    「喝了茅台酒,我們個個都成神仙了!」

    責任重大,容不得有半點閃失。負責押運工作的是解放軍駐地某部一連。接到命令,張連長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他知道,大青山群山環峙,峰嶺摩天,地勢險要。土匪究竟劫不劫?在哪劫?怎麼劫?一切都是未知數。根據以往鬥爭經驗,張連長先命令幾個偵察員,化妝後沿著押運路線反覆偵查,看和平時有沒有異常。果然,經過偵查發現,山路上的「行人」明顯多了起來,這些人鬼鬼祟祟,時隱時現,完全不像是過路的行人。

    走完第一步,張連長總算心中有數。看樣子,他估計得沒錯,久居深山的土匪,早已對茅台酒垂涎三尺,怎肯放過這個大好時機?從偵查情況來看,敵人這次是志在必得。想從這裡運出去,必須得用計策。可是,我在明處,敵在暗處,用什麼計策才能引敵上鉤呢?

    費了很長時間,一盤妙棋終於在張連長腦海裡成了型。

    第二天大清早,一支由騾馬臨時組成的搬運隊,在解放軍戰士的保護下,浩浩蕩蕩出了縣城。隊伍一進山,滿林子都瀰漫著一股子撲鼻的酒香。不用看,聞一聞就知道馬車上裝的是正宗的茅台酒。

    走到半山腰,突然發現前面有巨石擋道。張連長一邊命令隊伍原地休息,一邊同押運戰士一起到前面清掃路障。剛搬了幾塊石頭,後面就有激烈的槍聲傳來。顯然,土匪們開始動手了。

    戰士們正要往回跑,卻被張連長攔住。正詫異間,一陣劇烈的爆炸聲山搖地動。張連長手指爆炸地點,笑著對戰士們說:「沒想到吧!這幫土匪不但沒搶到茅台酒,卻自己抱著炸藥見了閻王。活該啊!」

    「剛才那些不是茅台酒啊?」戰士們不解地問。

    「準確地說,第一輛馬車上敞著口的那一箱是茅台,不然怎會發出酒香?沒有酒香,又怎會讓這些狡猾的土匪上當呢?至於後面的嘛,裝的全都是炸藥。只要一個響,就能帶動一大片。這樣,我們不但能安全地把茅台酒運出去,還捎帶著把土匪給殲滅了,真是一舉兩得呀!」

    「那茅台酒什麼時候起運?」戰士們好奇地問。

    「你們看!」張連長手指山下。

    大青山腳下,又有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出了縣城。巨龍一樣的隊伍順著蜿蜒的山道,緩緩朝這邊行進。不用說,車上裝載的,全是醬香濃郁的貴州茅台酒。

    周總理關心茅台酒

    呂游

    1971年的一天,茅台酒廠黨委書記辦公桌上的電話突然「丁零零」地響了起來。黨委書記像往常一樣拿起話筒:「請問你是……啊,周總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打來電話的人竟然是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總理在百忙之中還沒有忘記茅台酒廠,這讓他又緊張又興奮,拿著話筒的手也不由微微顫抖了起來。

    電話那頭清晰地傳來了周總理那帶有濃重口音的熟悉的話聲,原來總理是想瞭解一下茅台河上游的水質情況。

    「請總理放心,茅台河上游的水質情況目前良好,還沒有受到污染。」黨委書記緊張而又激動地向總理詳細匯報了茅台河上游的水源保護情況。

    「如果是這樣,那我就放心了!」總理聽完匯報後十分滿意。最後,總理又在電話中一再囑咐道,「請你們千萬要記住,一定要保持茅台河上游的水源不受污染,有情況要及時報告省委和中央。」

    一條小小的茅台河竟然牽動著一國總理的心。那麼,總理為何如此關心茅台河上游的水質情況呢?

    原來,茅台鎮位於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釀製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又稱茅台河)的水。古老的赤水河沿茅台鎮而過,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孕育了獨特而神秘的醬香酒文化。據白酒專家研究,發源於雲南鎮雄、全長523千米的赤水河水質優良,酸鹼適度,入口微甜爽口,又無溶解雜質,且富含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這樣的水經過蒸餾後釀出的酒特別甘美。在與茅台鎮僅13公里之外的中樞鎮和二合鎮,曾有多家投資商和白酒生產企業,按照茅台酒的生產工藝,進行過無數次的艱難探索,但至今也生產不出與茅台酒風格、質地相同的酒。

    好水才能出好酒,得天獨厚的赤水釀出了茅台酒,此話一點兒都不假。如果水源受到了污染,那麼茅台酒的質量將會大打折扣,國酒的信譽也將會受到損失,所以周總理才特別關心茅台河上游的水質情況。

    1935年紅軍渡赤水河時,茅台已置鎮30多年。茅台百姓捧出一杯杯美酒慰勞紅軍將士,並幫助他們用酒擦洗傷口。後來,周總理多次提起,茅台酒為長征和中國革命的勝利立過功。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前夜,茅台酒被指定為「國酒」,宴請開國將士。周總理不但多次詳細詢問過茅台酒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和水質,而且還分別在1956年、1958年兩次指示「茅台河水不容污染」。1963年,他又先後兩次派出工作組到茅台酒廠調查。1972年初,國務院在召開一次全國重要工業會議上,周總理又作出「為確保茅台酒的質量,維護國家民族的榮譽,茅台河上游數十公里不准建化工廠、不准污染茅台河水」的重要指示。直到「文革」後期,病中的周恩來總理依然不忘茅台河上游的水質情況,還在反覆強調「不准污染茅台河水」。

    1963年,周恩來總理出國訪問剛回到北京,還沒有顧得上休息,便拿起最近幾天的《人民日報》翻看了起來,這已經是總理多年來的一個習慣,不管再忙再累,也要閱讀一下報紙。忽然,報上一則簡短的消息吸引住了總理的目光: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茅台酒從冠軍寶座上跌落了下來。看到這則消息,總理的眉頭立時皺了起來。他清楚地記得,9年前,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屆全國評酒會選出的中國八大名酒,茅台酒是名列榜首、被稱為中國國酒的。怎麼才過了短短9年,茅台酒竟然從冠軍寶座上跌落了下來呢?

    周總理立即通知辦公廳讓輕工部部長把參加評選的茅台酒樣品帶來,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輕工部部長一聽是總理的指示,哪敢怠慢,馬上把參加評選的茅台酒樣品帶到了總理辦公室。總理端著酒杯,仔細地嘗了嘗他帶來的茅台酒樣品,臉立時沉了下來,面容嚴肅地說:「這明明是新酒嘛,怎麼能代表茅台酒參加評選呢?」總理停頓了一下後又很內行地說,「只有老窖經過勾兌後檢查合格的茅台酒才稱得上是標準的茅台酒。你們為什麼要拿不合格的茅台酒參加評比,這不是誠心拆國酒的台嗎?」見總理發火了,輕工部部長的額頭上冒出了一層虛汗,始終低著頭不敢辯駁一句。最後,總理丟下一句話:「茅台酒從哪裡被評下去的,你們要從哪裡把它評起來。」「是,我們一定照總理的指示辦!」

    不久,輕工部又組織眾多國家級白酒評酒專家經過重新調查、審議,終於給茅台酒補發了一枚金牌。總理得知後,這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毛朱周交心之飲

    則鳴

    1934年秋,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這是一次中國革命史上,幾乎所有那些後來在共和國的政治舞台上熠熠閃亮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的集體「遠足」。誰也不會想到,由於在茅台鎮的一次短暫的駐足,這批「遠足」者不僅留下了一段佳話,而且在取得政權以後,用自已超凡的智慧,為茅台酒構建了一個無比尊崇的平台,使絕代風華的茅台,成為古往今來的中華第一酒。

    這一天,開完遵義會議,登上中國政治舞台中心不久,又剛剛二占遵義,打了大勝仗的毛澤東和朱德從遵義一路行來,準備帶著紅軍三渡赤水。走到離茅台不遠的鹽津河峽谷時,看見有許多紅軍戰士圍著一孔溫泉,又是用水壺裝,又是用手捧,流水的地方,則笑語喧嘩,大家爭搶著把腳伸到熱水裡去洗去泡,而且還遠遠地飄來一股濃郁的酒香。一問之下,原來在紅軍到來之前,茅台鎮一家燒房的十多匹騾馬,正馱了20多壇茅台酒送往貴陽,路遇隊伍,夥計以為是匪,不敢前進,就把酒罈推下,酒倒在溫泉中,自己趕著騾馬跑掉了。毛澤東走過去,用手一蘸,果然是酒。他一高興,就坐在石頭上和戰士們一起在酒水裡泡腳。誰知道這是溫泉,那二十幾壇茅台酒,差不多有千斤左右,這麼多烈酒傾入泉中,化為熱氣,再蒸騰而上,一般人身在其中是受不了的。毛澤東酒量很小,頓感不適。他後來在1950年接受蘇聯著名作家費德林的採訪時提起這段往事:「開始好痛快啊,腳上長的泡和傷口好像在水裡融化了一樣,我們陶醉了一陣,接著就差點背過氣去,幸好沒有發生什麼問題。」費德林問他後來如何?毛澤東笑著說:「後來,手也好了,腳也好了,一路平安無事」。

    周恩來當時是隨幹部團最先進入茅台鎮的中央領導人。他一走進這個小鎮,就為日日夜夜瀰漫在小鎮上空的酒氣所陶醉。街道的商舖前,東一堆、西一簇,聚集著許多紅軍戰士。他們都是聽說茅台酒曾經在國際上獲得過金獎和世界名酒稱號,前來買上一斤半斤,和戰友們你一口、我一口滿足好奇心的。也不知道是誰首先發現,茅台酒不僅好喝,而且用來擦腳,可以迅速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於是指戰員們嘻嘻哈哈地你幫我擦,我幫你擦,弄得一條原本就酒香瀰漫的石板街道上,那酒香更加濃郁了。沒過多久,連周恩來也涉「足」於這醉人的行列。

    傍晚,毛澤東、朱德等人也陸續到來。毛澤東說;恩來呀,到茅台了,這可是出世界名酒的地方,不喝一點,豈不可惜?我請你和老總喝一回,可好?周恩來說:好哇,主席有興致,我和老總當然奉陪。不過,不要主席請,我這裡有幾塊銀元,就讓幾個小鬼去買酒,回來我們痛飲一場吧。朱德哈哈一笑,說我來弄幾個下酒菜,包你們滿意。毛澤東也是哈哈一笑,說你出錢,老總弄菜,小鬼跑路,那我做什麼?周恩來笑著說,主席就等著喝酒吧。毛澤東揮揮手說,那就叫昌奉他們去辦吧。多年後,毛澤東的警衛員、已經做了江西省省軍區司令員的陳昌奉回憶,當時朱總司令派了軍委工兵連長王耀南,周副主席派了自已的警衛員魏國棟,連他三人,用四塊銀元買了滿滿的兩竹筒散裝茅台酒,回來後總司令炒了幾樣簡單的菜。幾位首長坐下來,把盞碰杯,邊喝邊聊,共同展望中國的未來,直到烏鵲南飛,月上樹梢。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周恩來對他說自己在長征途中曾經一次喝過25杯茅台酒。周恩來提到的暢飲,其實就是和毛澤東、朱德的這次交心之飲。

    解放後,毛澤東曾經對來訪的英國名將蒙哥馬利元帥說,四渡赤水之役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說這句話時,毛澤東思緒翻飛,又回到了當年那些炮火硝煙的崢嶸歲月裡。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推想,正是因為有了茅台鎮上與周恩來和朱老總的那一頓開懷痛飲,才激發了毛澤東在三渡赤水之後,決定迅速回師,四渡赤水,直逼貴陽,調出滇軍,北上陝甘的大想像和大手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