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第一部分 金融危機西與東 (2)
    他們在這本書中指出,美聯儲在過去19年裡最關鍵的時候犯下了一系列錯誤:1987年股市崩潰、20世紀80年代的儲蓄與貸款協會危機、1998年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危機、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對千年蟲的盲目恐懼、2007年以來的次貸和信貸危機等。令人吃驚的是,格林斯潘在每一次危機中所犯的錯誤都是一樣的,他在不停地重複過去的錯誤。而且,他善於改寫自己過去的記錄,以便為自己的錯誤開脫。

    經常被人們提起的「格林斯潘對策」是說,當資產價格下跌的時候,格林斯潘會立即出手,但是當資產價格上漲的時候,他卻坐視不管。比如,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危機之後,美聯儲在1998年9月已經降了一次息,而市場也較為穩定,但到10月15日,格林斯潘就又匆忙臨時召開會議,再次降低利率。這是美聯儲歷史上最不負責任的舉動之一。當市場形成預期,相信只要市場低迷,政府一定會救市之後,投機行為便成了全民娛樂,這直接觸發了1999年之後網絡股的瘋狂上漲。

    是泡沫總會破滅的。當網絡泡沫破滅之後,格林斯潘故技重施,仍然希望通過降低利息刺激美國經濟。而且,在降低利息的同時,美國的住房貸款機構不斷放寬房貸標準,尤其是針對收入較低、信用等級較低的客戶,開發出各種新型貸款,比如可調整利率。這種所謂的創新使得沒有足夠金融知識和風險意識的貸款人盲目貸款。房地產價格從2006年之後開始下跌,很多貸款買房者才震驚地發現,他們所要償還的貸款,已經遠遠超過了房產的價值。

    2008年,格林斯潘在國會作證。他充滿疑惑地說:「我發現了一個缺陷,但是我不知道它有多麼嚴重,也不知道它會持續多久。這件事情使我深感苦惱。」有國會議員問他:「也就是說,你發現你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你的價值觀都是不對的?你過去的一套不再管用了?」格林斯潘回答說:「完全如此,正是如此。這正是我感到震驚的原因。因為在過去40多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我都有非常雄辯的證據,證明我過去的做法都會如願以償,從無失誤。」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格林斯潘製造了泡沫,而他過去所享受的尊重和愛戴中又有多少泡沫呢?股市泡沫破滅了,房地產泡沫破滅了,最後破滅的,則是格林斯潘自己的泡沫。

    引火燒身

    現在,大家都已經比較清楚,這次金融危機的起因是金融機構盲目發放房地產抵押貸款,不嚴格審查貸款人的信用等級,還用「可調整利率貸款」等所謂的金融創新誘惑沒有償還能力的人去貸款。當利率上升、房價下跌之後,這些風險最高的次級貸款的違約率急劇攀升。與此同時,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將抵押貸款打包做成證券,賣給投資者。這就是為什麼起源於房地產市場的危機最後會波及金融市場的每一個角落。

    但是,有一個問題令人困惑。按道理,資產證券化是為了將風險轉移給其他的投資者,因此,應該發生的結果是其他的投資者遭受損失,而商業銀行倖免於難,但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恰恰是那些最大的、最活躍的跨國商業銀行們一個個轟然倒塌了呢?

    關鍵在於,風險並沒有被轉移出去,而是在金融市場上繞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商業銀行自己家裡。

    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知道銀行是幹什麼的。銀行從儲戶那裡得到存款,然後把這些錢貸出去。設想這樣一種情況:如果銀行已經把儲戶的錢貸出去了,但是所有的儲戶同時到銀行,要求馬上取走他們的存款,那麼銀行一定會被擠兌得破產。銀行不可能把所有的存款都放在保險櫃裡面等著儲戶來取。在銀行業發展的早期,甚至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的時候,都出現過這種銀行遭到擠兌而破產的情況。大蕭條之後,美國政府開始對銀行存款實行保險,以政府的信譽擔保銀行的安全。但政府同時要求銀行拿出一部分錢,作為「資本金」,以應對不測之需。後來,這種要求成為了國際慣例。按照國際銀行監管標準——《巴塞爾協議》,銀行的資本金充足率必須達到8%。

    但是對那些自我膨脹的跨國銀行來說,拿出這些錢做資本金是很不划算的,因為這意味著至少有8%的錢不能貸款出去,不能生利息了。銀行想了個辦法,就是把自己的貸款做成證券,賣給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比如,銀行把自己賬上的抵押貸款拿出來,做成MBS。向銀行借錢買房子的人,每個月都要向銀行還錢,銀行拿到錢,就可以支付利息給買它的證券的投資者。左手接錢,右手給錢,不過是換個手的事情。這樣一來,從理論上說,銀行的風險就轉移給了買它證券的投資者,如養老金基金、共同基金、保險公司,甚至外國的投資者。

    但銀行在做這些交易的時候,不是自己親自出馬,而是建立一個銀行之外的金融機構,專門幹這件事情。這種機構被叫做「SIV」(結構投資機構)。這是花旗集團在1988年「發明」的。現在,人們經常把這種機構叫做「影子銀行」,它的功能就是來買這些MBS,或是其他的長期證券。「影子銀行」的錢從哪裡來呢?靠在短期貨幣市場上發行商業票據。

    SIV為什麼能在貨幣市場上圈到這麼多錢呢?當SIV發行短期票據的時候,商業銀行會跑過來給它撐腰,對SIV發行的短期商業票據提供擔保。有了商業銀行的擔保,SIV發行的短期商業票據的利率就很低。它們能用很低的利率把錢圈進來,再去投資利率更高的MBS,就可以大賺其錢。接著,商業銀行跑到監管機構那裡說:「你看,我的貸款已經不在自己的賬上了,在SIV的賬上,你怎麼還能要求我拿出8%的資本金呢?」於是,這些商業銀行大大降低了自己的資本金比例。可是,那些SIV和商業銀行之間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關鍵在於,這種擔保關係把商業銀行和SIV牢牢綁在了一起。當貨幣市場上的投資者發覺這些短期商業票據其實是一出雙簧表演之後,沒有人再願意買這些商業票據,SIV就不能繼續玩借新債還舊債的遊戲了。於是,所有的風險再度回到了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當這些以資產為基礎的證券價格狂跌之後,只有4.3%的損失是由投資者承擔的,絕大部分的損失又傳回了商業銀行。這才是商業銀行遭受巨大損失的真正原因。

    更有諷刺意義的是,到最後,銀行索性不讓「影子銀行」幫它們買證券了,有的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自己赤膊上陣,買了MBS或其他證券,放在自己的賬上。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很多MBS得到了AAA評級,在計算風險權重的時候比貸款的風險更小。2005年夏天,瑞銀集團(UBS)的一個部門專門負責出售抵押債務憑證(CDO,另外一種證券化產品)。到2006年,這個部門發現風險管理部門把這些抵押債務憑證當做無風險資產,但是其收益率卻比真正的無風險資產——如國債——要高很多。這不就是免費的大餐嗎?於是它們不賣了,自己留著。2006年2月,它們自己持有的抵押債務憑證有50億美元,到2007年9月,居然增加到了500億美元。花旗銀行在2007年夏天也持有高達550億美元的AAA級抵押債務憑證。

    總結美國金融危機教訓的時候,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責怪資產證券化,去責怪金融創新。錯不在金融創新,而在於跨國商業銀行做局,最終引火燒身,把自己做進去了。

    該死的金融危機

    為了跟蹤金融危機的最新發展,我們還得補習補習世界地理知識。2008年年底,人們突然開始關注遠在波羅的海沿岸的三個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加起來的總面積還不及江西省,人口大約相當於一個青島市。這三個小國在歷史上或被瑞典佔領,或被德國侵略,或被俄國瓜分,它們曾經是前蘇聯最小的三個加盟共和國,直到1990年和1991年才相繼宣告獨立。還沒有過多久消停的日子,波羅的海三國就被捲入了這場金融海嘯。拉脫維亞政府還因金融危機下台了。但是,這一切和我們有何相干?拉脫維亞的人口只有230萬,不過相當於北京市海澱區的人口,我們為什麼要去操心遙遠的北方的煩惱?

    當年,印度尼西亞發生海嘯的時候,很多人不是死於第一波海嘯,而是死於第二波潮水。當第一波海嘯過去之後,人們的警惕性就放鬆了,但第二波海嘯和第一波一樣突如其來,很多剛剛回到海灘的人們又被捲入了滔天巨浪。如今,金融危機的新衝擊波可能會給整個世界帶來更嚴重的打擊。在第一波金融海嘯到來的時候,有一張流傳甚廣的照片:一位雷曼兄弟的年輕僱員,抱著自己的紙箱,黯然走出公司的大樓,不知自己的前途何在。到第二波金融海嘯襲來的時候,受到影響的已不再僅僅是華爾街的小伙子們。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正在悄然變動,而真正的受害人將正式登場。許多遙遠甚至偏僻國度的窮苦人們,或許就要遭受緣起於金融危機的滅頂之災。

    回到波羅的海三國的故事。這三個國家曾經是東歐的「明星」,被譽為波羅的海三虎。尤其是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2002∼2007年間,它們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分別是9.1%和9%,幾乎要趕上中國了。但2008年9月之後,它們突然遇到了危機。外資大量流出、貿易逆差急劇擴大、國內銀行間貨幣市場流動性突然乾涸、國債違約的風險大幅度提高。到2008年第四季度,拉脫維亞經濟增長已經變成-10.5%。2008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突然提供了75億歐元的貸款給拉脫維亞,這相當於給冰島提供貸款的兩倍。

    時移世易。當年波羅的海三國的風光無限,主要源於外資的大量進入和巨量的信貸擴張。而且,更要命的是,這些國家的金融命脈均由外資銀行,尤其是西歐的大銀行控制。外資擁有拉脫維亞銀行53.2%的所有權,在愛沙尼亞和立陶宛,這個比例甚至高達99.2%和92%。外國公司在波羅的海國家大量投資,主要是因為這裡的勞動力價格便宜,而外資銀行忙於在這裡開疆拓土,主要是因為在這裡貸款的收益率更高。由於這些國家的本國貨幣從長期來看有升值的壓力,因此如果能借外匯,波羅的海國家的企業甚至居民都樂意借外匯。在拉脫維亞,如果你向一家外資銀行貸款買房,你能借到的是外幣,比如瑞典克朗。而且,外資銀行在這裡發放的按揭貸款,很多都不要首付、不查信用,活脫脫是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的翻版。在信貸急劇膨脹的刺激下,這些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泡沫越來越嚴重。在拉脫維亞的首都裡加,一般的公寓房子,能夠賣到140萬歐元,趕上了倫敦的價格。想像一下延邊的房子賣到了上海的價格,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歐洲那些經濟發達的富國從2007年8月起就已經陷入了金融危機。歐洲的很多銀行在投資抵押貸款金融產品中遭受巨大的損失,流動性嚴重不足。為了收縮戰線,它們不得不從東歐國家往回撤。所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有序的撤退很快變成瘋狂的潰逃,資本紛紛「逃向質量」,拋售東歐國家以本幣發行的債券,轉向美國國債、德國國債等更加安全的資產。歐洲央行為了挽救信心,對歐元區的銀行提高了貸款保護額度,相形之下,本來已經風雨飄搖的東歐顯得更加不安全。更加棘手的是,由於波羅的海國家的企業和居民借了大量的外債,出現了嚴重的貨幣錯配(currencymismatch)。歐洲進入經濟衰退之後,東歐國家的出口陡然下滑,貿易赤字不斷擴大,這給其貨幣帶來了貶值的壓力。貶值本來是一種常規的經濟調節手段,但是要命的是他們借了那麼多的外債,一旦本幣貶值,他們還債的壓力就會大幅提高,甚至可能帶來全民破產的局面。

    金融危機環環相扣。一旦波羅的海國家的金融體系崩潰,歐洲的銀行體系將再度受到重創,尤其是瑞典的銀行。瑞典的兩個銀行,一個是瑞典銀行(Swedbank),一個是北歐斯安銀行(SEB),它們在波羅的海國家的風險敞口高達800億美元。德國、奧地利、意大利、法國和比利時等國的銀行也在中東歐有大量貸款。「裡加流感」可能很快會傳染到全球金融市場。

    有沒有辦法救波羅的海國家呢?歐盟東擴的時候,已經拉攏波羅的海國家成為成員國。如果聽任這些歐盟的新成員國破產,歐盟會喪失政治基礎。而如果要救,歐盟又缺乏財政調節機制。很難想像讓英國的老百姓多交稅來幫助波羅的海國家的銀行。如果讓波羅的海國家立刻加入歐元區呢?歐元區內有統一的貨幣政策,但如果通過這一途徑救波羅的海國家,就意味著要幾乎無限制地向他們提供歐元,而這又醞釀著整個歐元區崩潰的危險。小小的波羅的海三國,很可能動搖歐盟和歐元的前途命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