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有學問 第44章 不以裙帶論英雄
    大將軍衛青者,平陽人也。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媼通,生青。……

    青為侯家人,少時歸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為兄弟數。青嘗從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衛將軍驃騎列傳》

    在征討匈奴、揚威大漠的歷程中,漢武帝以「英雄不問出處」擢升的衛青成為重要功臣,他七出邊塞,打擊了匈奴的囂張氣焰。但歷代對於衛青的評價可謂褒貶參半,褒者言衛青的卓越戰功、低調行事,貶者則主要是從他的裙帶關係說起。那麼,真實的衛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衛青發跡前的個人簡介。

    衛青,男,西漢平陽縣人,私生子,父親叫鄭季,是縣中小吏,母親是平陽侯的小妾衛媼,兩人私通而生衛青。

    家庭關係:無溫暖。作為私生子的衛青小時候從平陽侯府回到父親鄭季家裡,父親讓他牧羊。鄭季前妻生的兒子們都把他當做奴僕來使喚,不把他當兄弟看待。

    工作經歷:平陽侯家騎兵,跟隨平陽公主;建章宮職員。

    發跡預兆:衛青有一次曾經跟隨別人到甘泉宮,有個脖子上戴著鐵枷的犯人見到衛青之後,仔細打量了他一番,然後意味深長地說:「這人是貴人之相,將來必定能當大官,位至侯爵!」衛青聽後,頗覺驚訝,淺淺一笑說:「我是奴僕生的孩子,這一生只要是能不挨打受罵就心滿意足了,又怎麼可能封侯呢!」

    發跡誘因:建元二年(前139年),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中,進入皇宮,備受漢武帝寵愛,後來有了身孕。這一消息惹惱了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阿嬌是館陶大長公主劉嫖的女兒,自己沒有生兒子,看到衛子夫不僅受武帝寵愛,還有孕在身,兩方面都感到失敗的她妒心陡起,於是便與其母商量,派人逮捕了衛青。大長公主逮捕囚禁衛青,想殺死他來給衛子夫一個下馬威,好在衛青的朋友公孫敖連同一些壯士把他從鬼門關搶了回來。漢武帝聽到這消息後,對阿嬌極為不滿,當即任命衛青為建章監,官銜為侍中,連同他的同母兄弟們都跟著受益,數日之間給予他們累積千金之多的賞賜。姐姐們也釣得了金龜婿,大姐衛孺做了太僕公孫賀的妻子,二姐衛少兒曾與陳掌私通,漢武帝便召來陳掌加以提拔。救下衛青的公孫敖也跟著沾了光,多次被提升,越來越顯貴。衛子夫後來做了漢武帝的夫人,衛青升為大中大夫。

    衛青的發跡是偶然的,在漢武帝與大長公主、阿嬌的較量中,漢武帝帶著對滿腹怨氣向阿嬌和大長公主叫板:我才是當家的,我就是要重用他們,你們能奈我何?這樣,本為奴僕的衛青一下子被推到了歷史的前台。

    這樣看來,衛青確實是靠著姐姐衛子夫的裙帶關係上位的,真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感覺。宋代的蘇軾對衛青就沒有好言辭,在《東坡志林》中說:「漢武帝無道,無足觀者,唯踞廁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長孺,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

    但是,衛青之所以青史留下英名,絕對不是因為姐姐衛子夫的關係,而是靠著自己的打拼與謙虛。正如司馬遷在《佞幸列傳》中說的:「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才能自進。」衛青、霍去病也是因為外戚的關係而得到顯貴和寵幸,但他們都有一定的才能,並能不斷上進。

    衛青從小受盡折磨,突然之間貴極人臣,面對滄海桑田的變化,他沒有樂昏頭腦,而是懷著感恩之心為漢武帝盡忠。因此,他多次出兵匈奴,出生入死,浴血奮戰,屢立戰功。元光五年,衛青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谷;元朔元年秋,衛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斬首匈奴數千人。元朔二年,衛青兵指隴西,捕獲數千人,畜數十萬,迫使白羊、樓煩王逃走,遂以河南地為朔方郡;元朔五年春,衛青將三萬騎,出高闕,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元朔六年春,衛青出定襄擊匈奴,斬首萬餘人;元狩四年春,擊匈奴單于,捕斬首虜萬餘級,得匈奴積粟食軍,等等。他一生所得的長平侯、平陵侯、岸頭侯、宜春侯等封號都是在征戰有功的情況下,漢武帝對他的賞賜。

    面對漢武帝的賞賜,衛青不貪功。元狩五年,衛青率軍大敗匈奴右賢王,漢武帝加封衛青六千戶,並封衛青的兒子伉為宜春侯、不疑為陰安侯、登為發乾侯。面對這一獎賞,衛青堅決拒絕,衛青說:「依靠陛下神靈佑助,我們才能獲得勝利,這是眾位將士奮力拚搏的結果。陛下您已經加封微臣了,臣的兒子們年齡尚小,沒有經受征戰的勞苦與顛簸,陛下您降恩封他們三人為侯,這不是微臣鼓勵將士奮勇作戰的本意啊!這幾個小孩子怎麼敢接受您的封賞呢!」後來跟從衛青作戰的將帥都受到了相應的賞賜。

    自己有如是赫赫軍功,將士皆能服從,極易滋生人的專權心理,同是外戚的呂後的兄弟就是一個例證,但衛青很低調,衛青很忠心。有一次,他率軍出征匈奴,右將軍蘇建和前將軍趙信與匈奴遭遇,漢軍死傷慘重,趙信本是匈奴降將,兵敗後又投降了匈奴,蘇建則突圍逃回。在如何處置蘇建時,有人認為蘇建棄軍而逃,應將他斬首以立大將軍的軍威,有人則認為蘇建已經盡力而戰了,不應斬首。衛青認為自己已經是皇親國戚,沒有必要再樹立權威,他本有處決部將的權力,但卻不敢擅殺,而是把蘇建用囚車送回長安,由皇帝處理。後來漢武帝赦免了蘇建,令其交納贖金後貶為平民。

    對於衛青,《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記載淮南王劉安謀反之前,認為朝廷派兵鎮壓,必定會派衛青前往,便向他的謀臣伍被詢問衛青為何許人也。伍被用實際事例指出衛青乃是古來少有的良將:伍被的好朋友黃義,曾跟隨衛青出擊匈奴,凱旋歸來告訴過他:「大將軍對士大夫有禮貌,對士卒有恩德,眾人都樂意為他效勞。大將軍騎術高超,騎馬上下山崗疾駛如飛,才能出眾過人。」謁者曹梁出使長安,歸來便說大將軍號令嚴明,作戰勇敢,時常身先士卒。安營紮寨休息時,士兵人人喝上水之後,他才肯喝水。軍隊出征歸來,士兵渡河已畢,他才肯過河。皇太后賞賜的錢財絲帛,他都轉賜給手下的軍官。所以伍被認為衛青武藝高強,通曉軍事,屢次率兵征戰,不易抵擋,即使是古代名將也無人比得過他。

    同樣的看法在《資治通鑒·漢紀十》也有記載:「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才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才,故每出輒有功。」衛青雖然出身低微,本為奴僕,但騎術箭藝高超,才力過人;對士大夫以禮相待,對待士卒有恩情,故而大家都樂於為其所用,加之衛青本人又有將帥之才,所以每次出征作戰都能建立功勳。

    與衛青發跡極為相似的是唐代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他們都是外戚,自己的姐妹都極受皇上寵幸,一家人也連帶受益。當時民間因為這種情況都有相似的歌謠流傳:「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史記·外戚世家》)、「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長恨歌》)。但是,與衛青不同的是,楊國忠專權誤國,好大喜功,以侍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四十餘職;窮兵黷武,兩次征討南詔,使得民不聊生;不關心民生疾苦,上下其手,蒙蔽皇上。兩人發跡途徑一樣,但是,一個是清史留英名,一個是清史留罵名,箇中原因,自然不是一個裙帶關係所能概括的。衛青不能改變自己的出身,也不能左右未知的命運,但他靠著自己的努力為大漢王朝豎起了一道堅固的邊防線。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