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吾的人生智慧 第19章 送:「得體地送禮」是為人處世的大學問 (1)
    「送」是厚黑學中的求人六字真言之一,即是送東西,分大小二種:大送,把銀元鈔票一包一包的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肘及請吃館子之類。送禮是聯絡彼此感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一定把「禮尚往來」的「送」和行賄嚴格區別開來。有「禮」走遍天下

    厚黑學之所以強調「送」,就是因為充分認識到了「禮」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常言說:「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此話雖然誇張了些,但對禮的作用則可窺見一斑,特別是在請人辦事的時候,如果送一點禮品,則任何話都好說,如果空手求人,只得被別人婉拒。求人要送禮,「禮」多人不怪,這是古老的中國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實用的效果。

    有人經過調查研究指出,日本產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國市場,其中最秘密的武器就是日本人的小禮物。換句話說,日本人是用小禮物打開美國市場的,小禮物在商務交際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然,這句話也許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日本人做生意,確實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別是在商務交際中,小禮品是必備的,而且根據不同人的喜好,設計得非常精巧,可謂人見人愛,很容易讓人愛禮及人。

    小禮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舉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們聰明精明,摸透了外國商人的心理,又運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們瞭解了外國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別人的好感;二是他們採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禮品,因為他們深知歐美商業法規嚴格。送大禮物反而容易惹火燒身,而小禮物絕沒有受賄行賄之嫌;第三,他們又很執著於本國的文化和禮節。

    可見,禮品雖小,人家功夫到了家,你不能不佩服。

    如今商業社會,「利」和「禮」是連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禮」相關,先「禮」後「利」,有禮才有利,這已經成了商務交際的一般規則。在這方面,道理不難懂,難就難在操作上,你送禮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樣到家,不顯山露水,卻能夠打動人心。

    送禮其實已成了一種藝術和技巧,從時間、地點一直到選擇禮品,都是一件很費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在電腦裡有專門的儲存,對一些主要公司、主要關係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愛好、生日日期都有記錄,逢年過節,或者什麼合適的日子,總有例行或專門的送禮行為,鞏固和發展自己的關係網,確立和提高自己的商業地位。

    人們都講禮尚往來,人之常情,在求人辦事時也不例外。如果不借送禮之機大搞歪門邪道,搞權錢交易,拉攏腐蝕國家幹部,那麼,這種人情往來則屬正常。

    送禮是表達心意的一種形式。禮不在多,達意則靈;禮不在重,傳情則行。雙方都不要著重禮物本身的物質價值,而應視收到的是一份濃濃的情、厚厚的意。禮物是一種友情的表示,中國早就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習俗。朋友之間或出遠門旅遊捎回一點當地特產,或年節佳辰,個人喜慶,贈送一點敬賀禮品,表現彼此間的一番情誼則是有必要的,這是一種誠摯的感情交流,是發自內心的贈予,是感情的物化。

    送禮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自有其特定的規律,不能盲目去做、隨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禮者的文化修養、交際水平、藝術氣質以及對受禮人的瞭解程度和關係遠近。在一定意義上講,是一門特殊的交際藝術。

    靠送禮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常言道:「受人之財,替人消災。」送禮不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且在情感上更覺親近。被譽為「紅頂商人」的胡雪巖是深諳此道的厚黑高手。

    左宗棠接見了胡雪巖,兩人互相寒暄一番。胡雪巖說明來意,「久聞大帥英名,願做大帥手下一兵。」左宗棠說:「我也早聞你的義舉。你曾傾囊資助王有齡,又出資支助官兵,可欽可敬!」

    胡雪巖把自己的銀子拿出一部分,為左宗棠的湘軍籌辦糧餉和購買一部分軍火。左宗棠對胡雪巖有了初步的好感,胡雪巖趁熱打鐵,結交左宗棠的幕僚和近侍,局面慢慢打開,胡雪巖投其所需,左宗棠更加信任胡雪巖,並允許胡雪巖走私軍火。

    胡雪巖靠走私軍火和倒賣其他物資,又發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財。

    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胡雪巖仍舊與左宗棠保持密切關係。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創辦福州船政局,胡雪巖參與此事。

    1868年,左宗棠奉清政府命令,統率直隸境內各軍向西鎮壓捻軍。胡雪巖又籌集銀兩,幫助左宗棠。

    左宗棠致力於洋務運動,發展民用工業,但他沒有錢。胡雪巖從洋商那兒借來巨款,協助左宗棠。左宗棠得以先後設立蘭州機器局和蘭州織呢局。

    左宗棠此時已是封疆大臣,握有重權,他並沒有忘記胡雪巖對他的幫助,便向清政府極力保薦胡雪巖。

    清政府統治者見到左宗棠舉薦胡雪巖的奏章,便授胡雪巖為二品官,特許在紫禁城騎馬。於是,胡雪巖成為了清代唯一的「紅頂商人」,胡雪巖達到了他的鼎盛時期,在權與利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從此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縱觀胡雪巖的發跡過程,人們可以得到極深刻的印象:他的成功,並不是由於他真的有奇才大智,他的成功,是由於他洞悉世故人情,投機取巧,善於送禮,因而為自己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得體地送禮」是為人處世的大學問

    人們時常討論給同事送禮的利和弊。其實,在工作中,到底需不需要給上司,給同事送禮,並不是最重要的,送與不送都有可能帶來或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如何送禮?什麼人該送?什麼人不必送?送什麼?

    「該如何送禮」是人情禮儀中很難處理的學問。這門學問,學校沒教,同事沒明說,全憑自己去摸索、去掌握。熟知送禮學問的人往往能八面玲瓏。

    送禮物給同事,是八小時之外建立感情,推進關係的最有效的物質橋樑:同事幫了你的忙,事後不忘認真地選一份禮物親自登門送上,既還了人情,又不致失禮;同事家有婚嫁喜事,根據關係的遠近親疏送上一份合適的賀禮,既添了喜慶,又買了人緣;同事生病,及時前去探望,時間不宜過長,送些鮮花、果籃、營養飲品等足矣,既安撫了病人,又表達了關注……諸如此類同事間的私人饋贈,作為聯絡感情,人情世故的必要應酬,當然未嘗不可,但要注意輕重之分,一般不宜買太重的禮物,免得讓對方感到你別有用心。

    送禮給上司,可視為一種禮貌,表達感謝照顧的心意。上司在公事上給予不少指點,對工作該如何進行也幫了不少忙,謝謝化成禮物,更具體、更難忘。

    有時候,送禮也是一種敷衍,許多人給上司送禮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和所求,只是篤信「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領導收下了自己的微薄小禮,尤其是逢年過節或家中有喜慶事時送上的「順水推舟」便可接下的那份禮,工作中自然就會不好意思過分責難,批評送禮者。

    送禮的時機宜自然,毫無理由的饋贈絕非多多益善。老祖先創造了「禮節」一詞,恐怕也正是暗示「逢節送禮」,而不是沒道理的送。有時,剛到新崗位,剛出成績,剛被提升,倒是送禮的好時機。

    當然,並非所有的禮都能送得出去,萬一禮送到人家門上,卻被拒之千里,可實在是件尷尬的事情。花錢沒討好不說,弄不好還會誤大事。比如,有人自認為眼光深遠,喜歡「放長線釣大魚」,為未來投資而送上司一些大禮,而這種師出無門的大禮恐怕十有八九都會被拒收,弄不好還給上司留個心機太重的印象,真是比不送還糟。

    所以,這禮物送也罷,不送也罷,都是根據情況靈活處理的。一個人只要兢兢業業地工作,誠心誠意待人,擦亮眼睛處事,有「禮」沒「禮」就都不影響其打天下。

    不是什麼禮都能送出去的

    為了聯絡感情,給同事、給上司總是要送些禮品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禮送得恰到好處,而有的卻適得其反,這其中是很講究藝術的。

    善於送禮的高手,所挑選的禮物,總是經過細心的選擇,同時,也因其獨特的風格,使人覺得送禮物還值得收下。選擇自己喜歡的禮物送人,這種在選擇時已費了一番心思的禮物,就能夠使人欣然接受。

    送禮須懂得規矩,不是什麼禮都能送出去的。所以,辦事求人送禮應遵循一定的準則,這樣才起到應得的作用,達到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送禮的時候,應主要考慮什麼因素,遵循什麼原則呢?

    第一,輕重得當準則

    一般而言,禮物的輕重選擇以對方能夠愉快地接受為原則,力爭做到少花錢多辦事,或多花錢辦好事。

    除非在對方有困難時,你送禮是雪中送炭。否則,禮物太輕了意義不大,親朋好友有可能誤認為你小氣或瞧不起他。求人辦事時給對方送禮,禮物太輕,對方不會把你的事放在心上,從而影響辦事效果。

    但是,禮物也忌太貴重,除非對方是愛佔便宜的人,一般人可能會婉言謝絕,因為這樣重的人情收禮人日後不好還禮:還輕了,怕你不高興;照著你送的價值還,有可能會加大他的支出負擔。本來你的禮物是為了促進雙方的感情交流,反而給對方增添了不少煩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