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麼 第13章 人際:認識自己還不夠 (4)
    考慮到社會對待有魅力的人的方式會有所不同,英國阿伯丁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家莉莎·德布魯因(LisaDeBruine)和她的同事認為這個效應可能會跟當事人的相貌有關係。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者從學校裡找了78個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參與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參與者被要求在不同的回合中作出決策,以便把一筆錢分成兩份,一份給自己,另一份給合作者。他們有兩種選擇:1.自己來分錢,但必須分為相等的兩份;2.讓合作者來分錢,而這個人會把這筆錢分更多給對方。也就是說,通過信任合作者,參與者能夠得到更多的錢。實際上,這個合作者並不存在,實驗僅僅關心參與者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表現出對合作者更多的信任。

    為了對參與者在被觀察時受到的影響進行調控,研究人員會告訴他們,在一些回合中合作者會看到他們的照片,其他回合則不會。衡量魅力水平的時候,研究者採取了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參與者的自我評價,用1到7分給自己的長相打分(其中,1分代表一般般,7分代表非常漂亮);另一種是他人評價,由10名與參與者無關的人員依照同樣的標準給參與者打分。

    實驗結果顯示:合作者在能夠看到在他人評價中得分較高的同學的照片時,比不能看到照片的情況下,能更多地作出信任合作者的行為。當參與者感覺自己被人看著的時候,他人評價得分排名第三名的同學選擇信任的次數提高了69%,而倒數第三名則降低了31%。這個結論已經在《進化與人類行為》(EvolutionandHumanBehavior)期刊上發表。

    在這組實驗中,我們注意到信任行為僅與他人評價的魅力值有相關,而與自我評價無關。德布魯因教授認為,這種與自我評價的不相關性說明人們採取行動時並不是由於對個人魅力的自信,她說「這裡很有可能存在一種學習效應——真正有魅力的人會通過經驗發現面對面的交流比通過電話交流的效果要好」,從而可能歸因為別人看到了自己。

    弗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大學的實驗經濟學家拉根·皮特裡(RaganPetrie)同意這個觀點。而對相貌的自我評價與信任的不相關結果,她覺得並不意外。她說:「起作用的不是個人如何看自己,而是他認為別人是怎麼看自己的。」

    帥哥美女在知道別人看著自己的時候會更多地表現出信任。因此,如果你想叫一個帥哥或者美女相信你說的話,看著他說話就對了!韓劇裡更是把這招用到了極致,手段就是把對方約到公開場合進行表白,方式不限,關鍵一定要讓對方感到別人都開始「注視」她,這個時候的成功率可是相當高的。

    使用注意事項:這招針對帥哥美女的時候比較有效。如果對方長相比較抱歉,這樣可是會起反效果的。對於這種情況,建議還是私下偷偷地告白比較妥當。

    不過,沒有人會總是上當,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使用這樣的方法最多也只能暫時騙取他人的信任,紙是包不住火的,假象總有被識破的一天。所以,真正有效的做法還是經由事實來證明自己足夠靠譜。

    用心理學來啟動,用實際行動來強化,不要辜負了別人對你第一眼的好印象哦!災難面前聽誰的?

    By沉默的馬大爺

    經驗說:大難來臨各自飛,誰也顧不了誰。

    實驗說:越是感到恐懼,人們越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為什麼買鹽?即使被反覆告知吃鹽防輻射不靠譜,鹽不會受到輻射的影響,為什麼鹽還是斷貨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買,反正買了再說,因為大家都在買!「三人成虎,眾口鑠金」,這在恐懼時體現得更明顯,心惶惶的人們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據報道,從2011年3月16日開始,全國各地(包括遙遠的新疆)的居民紛紛湧入超市和農貿市場,食鹽以及各種鹹味調料(如醬油)被搶購一空。買鹽的理由五花八門,一些人相信了「食鹽含碘防輻射」、「海鹽受污染」等傳言,一些人則是受到身邊人的影響,還有一些人是為了避免斷鹽,主動囤積。

    這熟悉的場景,哪怕多年以後也會被當作一個大眾謠言傳播的經典案例,反覆講述。

    為什麼看到別人買鹽,自己也跟著做了呢?

    從眾的力量

    圖31阿希實驗示意圖

    社會心理學家阿希(Asch)的經典實驗告訴我們,人們可能比自己想像的容易從眾。他把參與者請到實驗室回答一個簡單至極的問題——判斷三條線段中的哪一條與標準線段長度相等(見圖31)。

    這個任務很簡單,應該沒人會選錯,但是阿希實驗中卻有不少人都選錯了,因為參與者並不是單獨進行判斷,而是和另外六個人坐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反應受到了其他人的影響嗎?

    你可能已經猜到,這6個人其實都是實驗者安排的助手。當前面的幾個人都故意選擇了一條錯誤線段的時候,大約三分之一的參與者最終也會選擇這條線段。即使是那些沒有從眾的參與者,也在實驗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內心的焦慮和衝突。

    從眾的動機

    阿希實驗巧妙地展示了從眾的力量。此後有大量研究表明,人們從眾一般是出於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信息性影響(informationalinfluence)。在不確定或無助的情境下,人們會將他人作為信息的來源,參考他人的行為來決定自己的行動。面對核污染的威脅,由於缺乏科學判斷,人們只能從流言或是身邊的人中獲得參考,於是便將買鹽作為了應對的策略。

    這樣做的人越多,行為的正當性也就越強。形成一定規模之後,人們甚至可能不再深究最初買鹽的原因,只是單純地相信群體判斷的正確性——「既然大家都去買鹽,這樣做一定是有好處的,所以我也不能錯過。」

    從眾的第二個原因是規範性影響(normativeinfluence)。即使一個人並不認為某種行為是正確的,也因為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為了避免被群體或他人排斥,不得不做出從眾行為。阿希實驗中被試的從眾大多是出於這種原因。在買鹽熱潮中也能看到這樣的例子:有些人並不相信食鹽真的有防輻射的功效,但是由於父母長輩的反覆要求,只好乖乖地去超市排隊了。

    從眾的背後——恐懼管理

    當然,這樣的現象並非中國獨有,在美國也出現了搶購碘片的熱潮。實際上,在天災的威脅面前,經常會出現這種大規模的從眾行為。根據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家傑夫·格林伯格(JeffGreenberg)等人的恐懼管理理論(terrormanagementtheory),災難後的從眾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

    恐懼管理理論認為,每個人都面臨著一種最基本的恐懼——不可避免的死亡。為了緩解死亡帶來的焦慮,人們會採取一些防禦機制,如相信來生、追求意義感、提升自尊、獲得他人認可、將自己與不朽的文化價值觀相聯繫等。

    從眾也是應對死亡焦慮的一種方式。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心理學家倫納特·仁科馬(LennartRenkema)等人通過實驗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將大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被要求描述一下想到自己死亡帶來的情緒和想法,成為「死亡顯著組」;另一組,即控制組則要描述一下看電視帶來的情緒和想法。接下來,給所有人看一些抽像畫,並告訴他們有些畫有60%的人喜歡,有些則有60%的人不喜歡,然後讓他們評定一下自己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死亡顯著組」的評定更容易受到所在群體意見的影響。

    從恐懼管理的角度來解釋,意識到死亡的威脅使得人們更加積極地去尋求意義,並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這正好對應了上面所說的兩種從眾的基本動機,從而強化了從眾行為。

    在買鹽熱潮中,這種心理機制可能也發揮了作用:鋪天蓋地的災難報道不斷地送來死亡的消息,使得人們下意識地採取了從眾的方式來進行應對,以此來緩解死亡帶來的焦慮感。你的名字告訴了我什麼?

    ByAmygdala

    經驗說:人如其名。

    實驗說:名如其人。

    人如其名,名字能否決定人一生的運勢?其實,名如其人,一個好名字讓你陞官發財是不可能的,但是從名字中我們卻可以猜到一個人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

    取名蘊藏著怎樣的學問呢?

    加拿大的庫姆(Coombe)夫婦長期糾結於兒子的名字。來自古老的加拿大家族的母親達娜(Dana)喜歡艾登(Aiden)這個名字,而父親傑西(Jesse)則堅持使用賴克(Ryker)。你能猜出來他們最終是如何作出取捨的嗎?

    嬰兒呱呱墜地,取名字便成為了家人的頭等大事。因為常言道:人如其名。就是說取什麼樣的名字就容易變成什麼樣的人,一個人的脾氣秉性乃至旦夕禍福都可能與這個名字有關。劉翔如同他的名字那樣成為了田徑場上的飛人;動畫片裡藍精靈調皮可愛,而格格巫則陰險狡詐。

    果真如此的話,那現實生活中家長都給孩子取名成龍、成鳳,所有人都因此飛黃騰達,豈不皆大歡喜?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性格是由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受教育情況等諸多生活經歷共同塑造而成的。在一般人看來,名字裡包含了長輩對下一代人的殷切期盼。然而最近的一項調查研究卻發現,從孩子的名字中可以看出父母是否具有開拓精神和崇尚獨立的價值觀,可謂「名如其人」——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子女個性。

    在調用了2007年全美社保卡數據庫430多萬新生兒資料,並且把他們的出生地按照定居年代進行了劃分之後,研究者發現,定居年代越是久遠的地區,大眾名字,如威廉(William)、埃瑪(Emma)的使用頻率就越高,如美國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也就是早期移民地區,使用這些名字的概率很高。而美國西部落基山以西的內陸八州則是新移民地區,那些拓荒者懷揣「淘金夢」,長途跋涉來此謀營生,他們就不太喜歡那些「俗名」。

    隨後,研究者又比較了加拿大傳統的東部三省(新斯科捨、安大略以及魁北克)和以新移民為主的西部四省(亞伯達、英屬哥倫比亞、馬尼托巴和薩斯卡切溫)的新生兒資料,最終也得到同樣的結果。

    可能是因為,那些懷揣「美國夢」到未開發地區定居的移民是在獨立精神的鼓勵下,希望在一片嶄新的土地上依靠個人的拚搏獲得成功。能夠背井離鄉來到蠻荒之地開闢自己事業的人,往往都是一群懷揣著「美國夢」的人,他們在獨立精神的鼓勵下,渴望在一片嶄新的土地上依靠個人奮鬥取得成功,父母將這種個人主義價值觀通過「非主流」的名字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

    作為研究者之一的范倫(Varum)說:「拓荒者的生存環境迫使他們減少對他人的依賴並且強調自我的獨特性和自我生存能力……雖然現在不再有人驅趕馬車去『淘金』了,但是祖輩們獨立自主的精神早已成為一種文化,這種開拓精神時至今日仍會對後代造成影響(即家長如何給子女取名字)。」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者又一口氣收集了9個傳統的歐洲國家(奧地利、丹麥、英格蘭、匈牙利、愛爾蘭、挪威、蘇格蘭、西班牙和瑞典)和4個新移民國家(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新生兒資料。在這些國家中,越是強調集體主義價值,出現常用名字的比率就越高;反之越是崇尚個人主義,出現常用名字的比率就越低。

    《自戀是種流行病》(TheNarcissismEpidemic)一書的作者瓊·特吉(JeanTwenge)也做了類似的研究,他對此評論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需要慎重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給孩子取一個大眾化的名字使得他們更容易融入群體,還是用一個獨特的名字使他們與眾不同?」

    中國人普遍認為英文名字就是David、Michael、James翻來覆去地用,爺爺用完了傳給孫子用。原來一個人的名字還與其家族文化背景甚至是社會環境有關。上文提到的那對加拿大夫婦最終給兒子選擇了Ryker這個名字,因為根據新生兒取名網站的統計,Aiden的使用頻率是Ryker的20倍,他們擔心孩子以後和同班同學重名了會很麻煩。

    看來以後遇到外國友人,先問問他的名字,也許還能猜出其家鄉,再問下是誰取的名字,也許還能知道這個人是否具有獨立自主的開拓精神。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