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地工作 第12章 一味抱怨而不能改變現狀,可恥 (1)
    人為何有抱怨懷才不遇的情緒?客觀原因也好,主觀原因也罷,根本原因在於自己。在於自身人性的弱點——懦弱、膽小、自卑、死要面子等等。正是因為這些人性的弱點,讓你與成功漸行漸遠,讓你的工作陷入連連的噩運泥淖裡。因此,對自己要狠一點,做一個強硬的人,學會擺脫消極思維的操控,以不能改變自己的現狀為恥,主動去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盡可能地發揮才能是畢生的使命

    人生活在世間的目的是什麼?只有兩個:自我理想的實現以及別人的認同。自我理想不能實現就是懷才不遇者;實現了也要獲得別人的認同,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和成功的人生。

    要達到上述目的就必須把自己的才能盡可能地發揮出來。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不要說得到別人的認同了,就是自我理想都無法達到。

    要想發揮自己的才能,就必須最大化的每時每刻都將才能展現給別人看。只有這樣,人家才能夠知道你有才華,其後才會重用你。

    人之所以不能夠最大化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樹立以下幾種觀念。只要你改變了自己的錯誤心理,將它們真正放在自己的心上,你就可以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從而得到他人、社會的認可。

    1.客觀原因存在,但你無法改變它

    人性、社會現實等確實會阻礙發揮才能,但是,這些客觀原因不是個人能夠解決的。所以說,與其自怨自艾地發牢騷。倒不如,踏踏實實地去找自身原因。例如,每個人所在的社會環境,你就無法改變。與其生氣倒不如自己爭氣,別人有天生的背景我有後天的努力。

    2.自身是根本,自強才能成功

    有些人把自己的才華無法施展的責任推給了社會,但當你把眼光放到歷史、放到現實,你卻會發現同樣在一個社會,別人為什麼有著廣大的施展空間,你卻沒有?也許,你會認為那是他們屈就環境換來的。但是,別人可以屈就你為什麼不能?首先你就該捫心自問一下,你高傲的頭真的應該,而且必須高抬著嗎?其次,就該想想是否值得。

    不要去埋怨社會、埋怨他人,它們不會因為你的埋怨而有所改變。反而,會因為你的埋怨會更加地固執。因此,不妨做好以下事情,讓自己的思想先發生改變,之後便是行為改變,符合社會、他人對於人才成才的要求。

    只有這樣,你才能先獲得成功。成功之後,你才有資格和能力對某些確實需要改變的現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條件下進行下面的改變吧,只有這樣你才能最終成功。

    3.借鑒成功者的經驗

    無論你認為自己的才能有多高,只要你認真的思考、觀察,在你的周圍同樣有與你類似的人。他們卻因為某種原因獲得了成功。相反,這些人的才能許多都不如你,但他們成功了!因此,我們不妨把他們作為自己的標桿,先向他們學習。

    你可以通過觀察他的行為、語言、做事方式,熟悉之後在與自己進行思考。找到其中的差距,如此,你就會明白你的差距在什麼地方。

    你也可以通過與他人交流,通過別人的評價獲得成功的經驗。

    你還可以直接同那個人交流,把自己的困惑、不滿向那個人傾訴。記住,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能對事不要對人。在交流中,盡可能地真誠,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交流。其實,既然他和你擁有同類型的才華、經歷,那麼你所說的困惑、不滿其實於他都曾經存在過。只不過,他克服了心魔,而你沒有。

    4.勇敢而有智慧的去掉不足

    當你知道了你的不足後,就需要勇敢而且更需要智慧。你身上的不足,會有不同的輕重緩急。那麼,你就需要考慮先解決什麼問題。越是關於性格方面的心理缺點,越不容易改掉。

    改掉不足的順序,只有兩種。一種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本質改變法,一種是「細水長流驚喜不斷」的逐步改變法。你身上不足越少越應該採用本質改變法;身上的不足越是靠近心理層面,例如性格,就適宜採用逐步改變法。

    比如,某甲這個人他認為自己有如下不足:粗心、愛生氣、懶惰、心胸狹窄。

    按照本性改變法就應該是這樣的解決路徑:心胸狹窄、愛生氣、粗心、懶惰。

    按照逐步改變法就應該是這樣的解決路徑:懶惰、粗心、愛生氣、心胸狹窄。

    對於每個人上述解決路徑都應該按照自己的特點進行,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意志力很強,你就可以採用本質改變法。反之,就應該採用逐步改變法。

    生氣不如爭氣

    懷才不遇者總在埋怨環境,但是一個人無論身處什麼環境,只要自強就會獲得成功。無論一個人的起點有多麼低,只要自強同樣會獲得成功。例如吳士宏,之前的她不過是清潔女工。結果如何?成為了一代「打工女皇」。在IBM、TCL等都做過高管。所以說,不要自怨自艾,停止埋怨吧,這是成功的前提。

    抱怨者最大的困惑在於似乎沒有人理解自己;最大的惱怒在於身邊的庸庸碌碌之輩都獲得了成功,自己卻不能一展宏圖。因此,怨社會、怨領導、怨他人。但是,抱怨者其實陷入了最大的智力陷阱——社會和他人無法為單一的人去改變,無論你這個個人多麼強大,才能有多麼高。與其埋怨、生氣倒不如自己振奮。

    要知道,生氣、埋怨於事無補,百害無一利。不停地埋怨,甚至借酒澆愁那樣做只好傷了自己的心肝脾肺腎;也不能去尋找其它錯誤的紓解方法,例如鬧市中飆車,那樣做只能給社會、他人帶來危險,從而最終傷害到自己。所以,只能自己爭氣。最大的自強就是自己爭氣,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為了更好地讓抱怨者心服口服的去自我爭氣,而不是一味的埋怨生氣,我們不妨細緻的品味一下他們都在生什麼氣。其實,這些氣都是因為我們不具備一些能力造成的。

    1.缺乏真正的理解能力,使得抱怨者很生氣

    許多懷才不遇的人都非常苦惱,為什麼自己的真知灼見沒有人認同。其實,這主要是怪自己不能把自己的真知灼見理解透,如果理解透就可以說服他人。不能說服他人的本質原因,就在於自己本身都沒有真正理解。你認可的理解其實只是自己認為,每當遇到不能反駁的意見便立刻龜縮起來,斥責他人庸庸碌碌為何敢於反駁自己。

    當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剛一出世時,據說全世界的科學家能夠理解的不過兩三個人而已。但隨著愛因斯坦不斷的講解,人們理解這一理論的人越來越多,最終成為科學界公認的真理之一。如果愛因斯坦向世界公佈自己的研究成果時,告訴世界一聲:「喂!聽著。我是天才,所以你們理解的歸理解,不理解的也要理解!」這樣可以嗎?

    相反,愛因斯坦做的卻是不斷地和與自己思想相近的人去做解說工作,向他們說明後再由他們和自己一同向更廣闊的科學家們進行解說。在進行解說的過程中,愛因斯坦不但更全面的理解了自己的理論更使它更加牢不可破。因為,在宣講過程中人們會提出各種反對意見,在不斷的解釋中愛因斯坦也會發現一些疏漏,彌補了這些疏漏之後,他的理論更加無懈可擊。

    由此,可以說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說服他人信服自我。別人的意見其實就是彌補自己見解的最佳機會,如果你不捫心自問這種意見而一味地認為他人不配與自己交流,那麼其結果仍然是自己懂而他人不能理解。理解你的人肯定會少,你肯定會為此傷心不已。

    2.缺乏全面看問題的能力,使得抱怨者很憤怒

    許多懷才不遇的人都非常憤怒:為什麼庸庸碌碌的人獲得了成功。其實,這同樣要怪自己,因為你是在拿你的優點去和人家的缺點比試。每個人都不會是全才,往往什麼都會的人結果就是什麼都做不好。每個人都是在某些方面很有能力,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就會稍弱。

    有兩位職員,某甲工作十年經驗豐富,對於本職工作非常瞭解熟練。某乙在本職工作上經驗不如某甲,但在人際關係、對外交往等方面能力很好。最後,老闆將本崗位的管理職位給了某乙。某甲知道後非常生氣,認為某乙能力不如自己,憑什麼當自己的領導。為此,某甲天天消極怠工。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某甲的工作能力很高,但他所認為的某乙無能不如自己的思想可能是錯誤的。某甲忽略了一個問題:無論你的工作經驗有多麼高,但它們都是基本工作經驗。十年的工作經驗也許就等於一年的工作經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其實都在從事著一個工作、一件事情。

    某乙在工作能力上也許不如某甲,但是管理工作不僅僅是本職工作能力,還包括管理人的能力、與其它工作環節相連工作的整合能力等。也就是說,某甲有的只是單一能力,而某乙則具備整合能力。

    3.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懷才不遇者愛生氣

    有些懷才不遇者非常愛生氣,老闆把本該由他做的工作給了他人他會生氣;他人沏茶倒水的時候,因為人太多,忘了給自己倒水他也會生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實,這在某種條件下代表著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現了問題。領導為什麼會把工作交給他人?是不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不信任。人家為什麼忘掉給自己倒水?是不是因為你自身讓自己忘記了自身的存在。

    懷才不遇者為什麼容易生氣?其實就是因為遇到困難時毫無辦法。倒不倒水是件小事情,但為什麼懷才不遇者總喜歡去為這些芝麻綠豆的小事計較?其原因就是不懂得選擇和放棄。

    針對第二點,許多人只會認為是自己的地位低下,其實這不是問題的根本,根本還是自己的能力問題。說句實在話,在這點上三四千年前的古人就給我們做了典範。

    商湯的妻子在嫁來的時候,有一位叫做伊尹的奴隸。因為他非常會做飯,所以便去做了廚師。經過觀察,伊尹覺得商湯非常仁慈也非常有大報負。伊尹決定將自己的才能展現給他,但是作為奴隸的他根本不會受到重視。所以,伊尹便開始使用了自己的心思。

    例如,他把菜做得非常不定,例如昨天非常好吃,今天就非常難吃;昨天的菜非常淡,今天的菜就非常鹹。由此,商湯便接見了他。發現伊尹非常有才能,便立刻任命他管理商族部落的日常工作。最終,在伊尹的幫助下商湯滅了夏桀,統一天下。

    由此,我們不能不說,還是停止埋怨社會吧!捫心自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展現才華,是不是因為自己缺乏上面三個能力。把它們彌補之後,就可能獲得大的發展。

    停止埋怨並不等於放棄自己的理想,也並不等於安於現狀。而是,因為生氣會與事無補,還徒增消極情緒,還不如自強起來,積極去改變,這樣,一切都會變得美好起來。

    改變環境先從改變心情開始

    抱怨者的心情總是很鬱悶,他們總是在抱怨環境,認為是環境導致他們不能施展才華。其實,當我們仔細和抱怨者進行交流的時候,卻發現導致他們心情不好的直接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某些思想很有問題。因此,應該立即停止抱怨,用正確的思想和觀點重新振作起來。當然,他們抱怨的也都不是空穴來風,有些也確實是客觀存在。

    一般來說,抱怨者之所以心情不好,主要是因為以下五種錯誤思想造成的。解決了它們,心情自然會好起來。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五種思想,我們不妨先暫時停止抱怨,靜下心來。

    停止抱怨也不是讓人們安於環境中不好的某些現象、潛規則。例如,儘管從本質上說,工作是靠本事、實力說話,但也確實有許多工作單位,當發展到某種程度後,也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諸如任人唯親、官僚主義橫行。但是,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同樣有其他人才獲得了大發展。由此,這不能成為懷才不遇者嗟歎的理由。

    懷才不遇者抱怨工作環境不好,老闆賞罰不明、小心眼兒、員工之間互相猜忌使壞等都是他們抱怨的對象。然而,我們仔細考慮一下就會發現:其實問題沒有我們想像得那樣齷齪。我們要明白:領導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公司的生存和發展要依靠員工來實現。

    因此,從本質上講,公司的領導永遠都希望優秀人才不斷湧現。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只要你的能力強、本事多,你一定會獲得好的發展和待遇。為此,我們就應該讓自己適應環境。特別是改掉下面四個壞思想,正是因為它們才導致人們心情不好,只有改正它們我們才能有好的心情。

    1.並非老闆不器重你,而是你沒有用業績說話

    懷才不遇者認為:老闆真是膽小,這個工作有這麼難嗎?只要讓我來本可以很順利的完成。其實,懷才不遇者忽略了這一點:無論你的才華有多高、能力有多強,但這些都是你自己認為,別人無法知曉,能夠讓別人看到的只有工作業績。

    在常態下,業績越突出被委以重任的機會才會越多。我們可以看到,在公司內部越重要的職位、工種、任務,往往都是經驗比較多、業績比較多的人來擔任。有人評價老闆、管理者會像獵豹一樣盯住績效考核。這種觀點雖然有些過,但卻說明了在目前沒有更好的考評辦法前績效是公正透明的方法。

    2.成功並非是一個人之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