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和愛 第七章情商(二):用規矩和愛發展孩子的興趣
    在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時,父母既要有正確的培養動機,又要能發現孩子的特長,並通過持之以恆的學習讓孩子的興趣走得更遠。

    首先!父母要有正確的動機。培養興趣應該以發展孩子的素質而不是以父母自己的願望和功利為基本出發點。不少中國的父母希望子承父業,把複製自己作為培養目標。也有的父母讓孩子幫他們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功利和自私的培養目的很容易傷害孩子的人格和學習興趣,甚至會學什麼恨什麼。幾年前,我在美國遇見一位中國學生。早期曾經在少體校接受過乒乓球專業訓練,還是二級運動員。但卻對乒乓球深惡痛絕。他親口告訴我:「王老師,我看到球拍就想吐。」我大惑不解,他解釋說:「以前訓練都是父母逼著的,太苦了,拿了二級運動員能加分了,他們(父母)不逼了,我就不想再碰球拍了。」當功利的目標實現後,留下的只有憎惡和痛苦。

    其次,父母要研究孩子,知道孩子的興趣和才能。在這一點上年輕鋼琴家郎朗的父親郎國任真是獨具慧眼。他自己懂得音樂,用自己細心的觀察發現了兒子是個音樂天才。在一次採訪中,郎國任是這樣說的:「當他才兩歲的孩子,在電視上聽到《貓和老鼠》的音樂,就馬上在鋼琴上把它彈出來了。那時他還沒學鋼琴呢!就是在那一刻,我在心裡認定了:天才!」郎國任還不放心,又請了很多專家確認自己的判斷。然後不遺餘力地培養孩子。我讀了郎朗的自傳《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覺得郎國任逼迫孩子的很多做法很不可取,甚至非常危險。但是他在認定孩子的才能上確實比一般家長做得仔細、專業。當然僅僅發現孩子的興趣還是不夠的。孩子的原始興趣就像是埋在土裡的一顆種子,還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抽芽破土。所以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時,我們要鼓勵孩子持之以恆而不能淺嘗輒止。所以在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功的訓練上,還是需要一定的逼迫。

    在培養孩子的興趣上,困擾中國家長的一個問題是需不需要逼迫孩子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情。現實中兩種方式都有成功的例子。虎媽蔡美兒可以說是逼迫孩子的成功例子。而「股神」巴菲特卻是不逼迫孩子的成功例子。他從來沒有給孩子作任何人生選擇,只是告誡他要持之以恆。最後小兒子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音樂的最高獎——艾美獎。所以不要只被表面的逼迫和不逼迫所迷惑。如果你仔細讀虎媽和巴菲特的育兒故事,你會發現虎媽有虎媽的愛,而巴菲特有巴菲特的規矩。他們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規矩和愛在不同家庭文化中的體現。但是無論用哪種方式都需要父母有一個正確的培養動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