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和愛 第六章情商(一):培養客觀積極的自我意識的建議
    瞭解自我意識發展的年齡特點

    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懂得這樣的發展規律可以幫助父母對可能產生的一些心理行為的變化做到心中有數。一開始嬰兒對自身的感受和對外在的環境的感受並沒有明確的區分,隨著對外界環境認知的分化,開始慢慢注意自身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一歲半到兩歲是孩子自我意識迅猛發展的階段。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叫「胭脂測試」。把紅色的胭脂擦在孩子的鼻尖上,然後把孩子放在鏡子面前,觀察孩子是去觸摸鏡子裡自己影像上的胭脂還是自己鼻子上的胭脂。結果發現年幼的孩子都是去摸鏡子裡的胭脂,到了1歲半至兩歲,孩子開始摸自己鼻子上的胭脂。說明孩子已經明白鏡子裡的影像和自己的身體之間的關係。

    有意思的是,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第一次用人稱代詞「我」來代表自己,連用手語的聾啞兒童也不例外。由於自我意識的迅速發展,在行為上也有很多特別的變化,這個階段也叫「可怕的兩歲」。很多孩子用兩個基本的手段來確立自己和別人的差別。首先是對別人說「不」。通過否定別人,來突出自己的特別。第二,用對人和物的佔有來標誌自己的權力。如果你知道了這個規律,當孩子接近這個年齡的時候,你要提前做好應對的策略。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雖然在此之前孩子對你不但依戀而且百依百順,但你要意識到孩子的反抗已經不遠了。除了溫柔而堅定的態度,你還要學會讓孩子選擇。請你比較一下孩子在哪種情況下更容易說「不」。

    A.媽媽:「吃青菜。」

    B.媽媽:「寶寶是先吃青菜還是先吃黃瓜?」

    在對物的佔有上,充分滿足他合理的需要。例如他的小床、他的玩具、他自己的物品都可以按照他的要求擺放。你也可以把他的照片貼在他的床上,客人來的時候也可以讓客人參觀一下,不要忘了說一句:「這是我們寶寶自己的小床。」當然,這個年齡也要開始教育孩子學會分享。但是一開始的分享是和爸爸媽媽或者還依賴的人之間進行,在分享的過程中想方設法讓孩子感覺到分享不但不一定是失去,有時還有更大的樂趣。在此基礎上才慢慢地學會和別的小朋友分享。這一步一開始還需要有父母的介入。

    孩子的自我意識除了受自身心理發展的影響,有時候也會受環境突然變化的影響。例如上幼兒園就會讓孩子自我意識產生巨大的變化。在家庭環境下,孩子往往是眾多大人的注意中心,需要也隨時能夠得到滿足。但是到了幼兒園裡,自己就和周圍的小朋友平等了,情感依戀的資源也突然不見了。所以常常會引起很多自我意識的變化。有的孩子有一種突然被父母拋棄的感覺,安全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所以在這裡我要特別談談幫孩子完成入所入園過渡的問題。

    上托兒所對孩子的挑戰在於較大的環境、活動和人際關係的變化。首先,從熟悉的家變成了陌生的教室。其次,從比較自由的自發活動變成了有組織的集體活動。最大的變化是人際關係的變化。不但自己可以依戀的對象不見了,而且自己從社會關係的中心變成了非中心。現在有些幼兒園也開始有了入園的過渡。例如,開學前有老師的家訪,小朋友參觀自己的教室,看到自己的照片貼在了衣櫃上,一開始可以有半天時間讓媽媽來陪伴,等等。這些都很好,都是在環境、活動、人際關係上減少變化的反差。在這裡,我補充一個可操作的方案,那就是在開學前幫孩子找到一個或兩個同班同學,在開學前幾個家庭就開始相互交往,建立家庭間的大人和孩子的關係。在第一個星期這幾個家庭先在外面集合,然後一起把孩子送入教室。由於這樣能讓孩子之間產生相互的情感支持,入園的過渡就比較平緩。

    總之,懂得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規律和需要,能幫助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讓孩子的自我意識得到健康發展。在運用發展規律教育孩子上有三類父母。第一類父母知道了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規律,心理上和行為上都有準備了,防微杜漸,孩子過渡得比較平穩。這種父母是先知先覺型的父母。第二類父母是要看到孩子的行為有了變化,才去學習明白為什麼。這是後知後覺型。最糟糕的是碰到那些情況後束手無策,只知道發脾氣的父母。他們屬於永遠糊里糊塗的不知不覺型。

    來自父母客觀具體的評價

    孩子產生怎樣的自我意識與在環境中得到的對自己的評價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在發展早期,父母對孩子的表揚和批評對孩子形成積極客觀的自我意識有著直接的影響。表揚和批評都是教育的藝術,需要父母好好學習。其實表揚和批評就是愛和規矩的一種表現形式。前面關於愛和規矩的原理都可以運用在表揚和批評中。例如第五章中講到做規矩時要考慮孩子的動機,給予的懲罰要孩子自己能夠接受等,在批評孩子時也一樣。在這裡,我要特別探討如何通過表揚來培養孩子客觀的自我意識。

    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多表揚,孩子就會變得積極自信,就會勇敢地面對挫折。但是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並沒有完全支持這樣的設想,單純地提高表揚頻率對孩子產生積極客觀的自我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會有損害。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表揚的效果取決於為何表揚和如何表揚。首先,有效的表揚要建立在孩子真正付出努力的基礎上。因為孩子付出了努力,他自己能感到自己配得上這樣的表揚,心裡很踏實。這樣的表揚對增加孩子的自信有很大幫助。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在判斷孩子某個行為是否值得表揚時,應該考慮他們的年齡和實際的能力。其次,表揚的內容要具體客觀。同樣是表揚孩子的繪畫,讀了下面兩句話,你覺得有什麼不同感受嗎?

    A.媽媽:「寶寶畫得真棒。」

    B.媽媽:「寶寶把這個小朋友的眼睫毛都畫出來了,真仔細。」

    如果總是簡單籠統地說「你真棒」「真聰明」,對孩子的表揚會越來越沒有力量。動不動就這樣表揚孩子,會讓孩子覺得這樣的表揚很廉價,甚至會影響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和表揚一樣,批評也要考慮孩子行為的動機,需要就事論事。和籠統簡單的表揚相應的是給孩子貼標籤。下面兩句話同樣是批評孩子做錯了數學,你讀了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嗎?

    A.爸爸:「又錯了,你笨死了。」

    B.爸爸:「你好像已經三次忘記進位了,是因為特別難嗎?」

    如果你每天對孩子說20遍「你真棒」,孩子長大未必一定棒。但是你每天對孩子說20遍「你真笨」,孩子長大了就真的笨給你看。因為你這樣貼標籤式地批評孩子,非但不能幫助孩子注意到自身具體的問題,而且會讓孩子不知不覺接受你給他的品質能力貼上的負面標籤,產生不客觀的自我評價。以後碰到困難就會畏縮:「反正我很笨。」相反,具體客觀的批評不僅可以引導孩子注意需要改進的具體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對孩子自尊心的傷害。很多時候我們用情緒、用標籤來批評孩子,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對孩子自尊的傷害。下面是幾年前我所目擊的一個例子。

    那是一個冬天的傍晚,天早早黑了。當我路過上海一小區遊樂場時,鞦韆滑梯上的孩子們都回家了。迎面走來一對母女,手拉手邊走邊說著話。女孩大約6歲,話很多,而媽媽滿臉嚴肅,一言不發。當女孩提出一個要求時,媽媽停下腳步突然開口了。

    孩子:「媽媽,明天我做完作業以後,你讓我到這裡來玩一會兒吧?」

    媽媽:「不要這樣假惺惺的,想玩就直接說。說什麼明天,說得這麼可憐幹嗎?」

    看到孩子低下頭不敢看她時,媽媽又冒出這樣一句話:「想玩現在就去玩一會兒吧,以後不要這麼假惺惺的。」女孩鬆開了拉著媽媽的小手,緩慢地走向鞦韆……

    我當時真想上去和這位媽媽講幾句,但又怕當著孩子的面說媽媽會傷害到孩子。我不知道這位媽媽是否那天自己有不高興的事情才這樣對孩子說話。要知道你這樣說話對孩子有多大的傷害。雖然表面上你滿足了孩子玩的需要,但是卻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你為什麼說你的女兒提這個要求是「假惺惺」呢?要知道你的孩子是多麼渴望能在小區的遊樂場上和小朋友玩,她能說「明天我做完作業以後」再玩是多麼不容易。這個年齡能有這樣的自我克制是高情商的表現。你對孩子的優點感受這麼愚鈍,還要一次又一次地說孩子「假惺惺」,想一想你被別人說「假惺惺」或者「虛偽」,你自己是什麼感覺?這是給一個人的品質貼上負面的標籤啊。既然自己不喜歡被別人這麼說,為何要這麼輕易地對自己的孩子說這些傷害的話呢?你每天這樣說,這個孩子會「如你所願」,真的能學會假惺惺和虛偽。

    這件事情過去很久了,那個女孩在黑暗中緩緩走向鞦韆的背影時時還會浮現在我眼前,彷彿是在責備那天我沒有上去和這位媽媽理論。現在我把這件往事寫出來,但願能對我們年輕的父母們有些警示:我們要提高孩子的情商,先提高自己的情商。

    來自父母積極而又客觀的期望

    孩子有怎樣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怎樣看孩子,怎樣期待孩子。關於教育者的期待有一項非常有名的研究,它所揭示的原理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一則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他深深愛上了這個「少女」,並給他取名叫蓋拉蒂。他還給蓋拉蒂穿上美麗的長袍,並且擁抱它、親吻它,他真誠地期望自己的愛能被「少女」接受。最後,他的真誠期望感動了一位女神,她使雕像有了生命而讓皮格馬利翁如願以償地獲得真愛。

    後人用皮格馬利翁效應來表達讚美、信任和期待的巨大作用。哈佛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是第一個用實驗的方法揭示教育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他在考查某校時先讓學生參加了一項沒有什麼意義的測試。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非常有潛質的人才。」事過半年,羅森塔爾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超過一般,長進很大,再後來,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幹出了非凡的成績。由於他這項首創性的研究,後來也有人把教育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叫羅森塔爾效應。

    根據羅森塔爾的分析,主要有如下四個社會教育心理機制:一是氣氛,即對他人高度的期望而產生了一種溫暖的、關心的、情感上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氣氛;二是反饋,即教師對寄予期望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讚揚;三是輸入,即教師向學生表明對他們抱有高度的期望,教師指導他的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啟發性的回答,並提供極有幫助的知識材料;四是鼓勵,即對所期望的學生,教師總給以各種各樣的鼓勵,使他們不斷朝向期待的方向發展。

    既然在教室裡能產生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家庭裡也同樣可以。羅森塔爾所總結的四個社會心理機制概括起來就是積極而又客觀的期待加上愛的鼓勵,這些都是愛的具體體現。由愛而產生積極互動,使你對孩子積極客觀的期待成為孩子自己積極客觀的自我意識和相應的努力。後來羅森塔爾還提出影響積極效應產生的兩個重要因素:期待目標的可能性和期待者的權威性。期待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大,就說明父母的期待既客觀又積極,是一種理性的體現。而期待者的權威正是通過規矩而建立。所以,簡單地說規矩和愛的氣氛是產生家庭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基礎。羅森塔爾提出的這兩個重要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現在很多專家提倡賞識教育。我不否認賞識鼓勵的重要性,但是不是一味誇獎孩子,對孩子說「你能行」,就能產生積極的效應。如果目標不客觀,你說行,結果還是不行。等你下次再說「行」的時候,孩子就開始懷疑了,因為你在孩子面前的權威降低了。賞識教育還是要依賴家長的權威,依賴所設定目標的合理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