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和愛 第一章學做父母:為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計
    《聖經》的《箴言》是以色列歷史上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羅門寫給自己的孩子和世人的訓言。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的。我們教育孩子的果效豈不也是如此。你自己平時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你內心對規矩和愛的態度。你內心是否有愛,是否尊重規矩,要比你對孩子用怎樣的方法和提什麼要求重要得多。可惜很多年輕的父母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求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理念。這種只想用計、不想用心的功利態度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一位年輕的母親為了改善和10歲女兒的交流,開始學著改變自己一貫的指責和批評的口氣,而用表揚和肯定的語氣來和女兒說話。第一次第二次交流還不錯。到了第三次,母親一開口表揚,女兒就打斷:「停!黃鼠狼又來給雞拜年了。你就直接說『但是』後面的話吧。」原來這位母親每次在艱難地表揚完孩子後,馬上跟著一個「但是」,接著就又回到了自己輕車熟路的批評和指責上。孩子是最能把我們看透的人。這個女孩心裡非常清楚:你的指責是發自內心的,而表揚卻不是。

    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發自內心的。《三字經》裡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表面上看竇家教育的成功來自於好的方法(義方)。殊不知這位竇燕山在有孩子以前就身體力行做到這些規矩了。更重要的是,這些規矩是他自己人生教訓的總結。竇燕山30歲以前也曾做過很多傷天害理之事,所幸當時膝下無子。30歲後幡然改過,從善積德。老得五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便有了成語「五子登科」。所以《三字經》裡提到的「有義方」不僅僅指竇燕山好的教育方法內容本身,更重要的是這些好的方法發自於竇燕山內心的理念,而這理念又支配他平時的行為。所以是竇燕山先敬畏接受了規矩,這些規矩才會在五個兒子身上有這樣的結果。設想如果竇燕山在30歲前放蕩不羈時就有了這五個兒子,即使他制定了嚴厲的家規,也一定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所以,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我們身體力行的,教育便是水到渠成的。古人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下面我來舉兩個例子分別說明這兩點。

    這個「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記載在《宋史》裡:

    宋朝時候,有個叫陳昉的人,他的家裡,自從他的祖父陳崇留下法制以來,合族一同居住著,已經十三代了。家裡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共有七百多個人,但是不雇一個傭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親睦,沒有一個人說離間的話。他家裡吃飯的時候,一定大家坐在廣大的廳堂裡,沒有成年的孩子都坐在另外的席上。若有一個人沒有到席,全族的人都不動筷。他家裡養了一百多隻狗,都在同一個槽子裡吃著食。倘若偶然有一隻狗還沒有到,所有的狗都會等待,不肯先吃。因此鄉里間的人家,也都被陳家所感化了。那時候的州官叫張齊賢,就把這個事情奏上朝廷,把他家裡的徭役統統都免了。

    這就是陳昉百犬的故事。當人與人每天以禮相待時,狗也能被感化,更何況孩子乎?

    講完了古代「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故事,再講一個現代「其身不正,令而不行」的故事。我認識一位非常愛兒子的年輕媽媽。她非常好學,而且力求教之有道。但兒子聰明過人卻調皮好動。在恢復國學悄然成風的現今,這位媽媽讀到了《弟子規》,頓時心裡一亮。她立刻讓兒子熟讀背誦弟子規,並用弟子規所說的要求兒子。這位媽媽最喜歡的四句是: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兒子不僅很快背出了弟子規,而且很努力地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但是有一天他突然不幹了。面對媽媽的批評不僅沒有順承,反而歪著頭頂嘴。媽媽即刻要兒子背誦這四句弟子規,兒子背完這四句弟子規後還拖了一句:「那你對姥姥咋不是這樣的?」

    為了孩子,我們做父母的要重新成長。只想改變孩子而不想改變自己的父母古往今來很少能有成功的。

    認識到父母這個崗位的重要性,有了謙卑的學習態度,我們就可以開始系統地學習為人父母的功課。首先需要的理念是牢牢堅持以下四項基本原則。它們是指導我們行動的基礎。

    不佔有原則: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愛他、教育他,但是不能佔有他。

    規矩和愛統一原則:成功的教育是愛和規矩的結合:真正的愛是帶有規矩的愛,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

    情商先於智商原則:一個人的成功至少70%歸於情商,不到30%歸於智商。

    共同成長原則: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己受教育成長的過程。要改變孩子,父母先改變自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