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養生 第2章 察言觀色知健康 (1)
    ◎眩暈,不一定是腦袋出了問題

    前段時間,有一位40歲左右、神經恍惚的女病人來找我看病,她說自己患了一種怪病,時不時就會眩暈一兩秒鍾,之後倒沒什麼感覺,一切正常。她說她去過一家有名的醫院,在那裡做了一個腦血流檢查,結果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大夫說她很可能是心髒早搏,建議她去檢查一下心髒。這位婦女檢查了心髒,但結果仍然是正常。她去找大夫問究竟,大夫有些不耐煩,告訴她:“你看,所有檢查都是正常,你根本就沒有病,你一定是心理有問題,要不去看一看精神科?”這位婦女聽到這話很生氣,也很無奈,於是她找到我。我先給她把了脈,發現她肝火旺,我說:“你最近是不是感覺口苦啊?”她說:“是呀!可不口苦嘛。”我說:“噢,你沒什麼大問題,只是有些肝風。”於是我給她開了一個極其簡單、方便的方子。幾天之後,這位婦女就又一次來找我,說她的頭暈病好了,對我表示感謝。

    或許大家會感到奇怪,頭暈與肝有什麼關系呢?其實頭暈,在西醫的治療方法中,首先是檢查頭部的供血問題,然後再查一查心髒,如果經過這兩項檢查,一切正常,而仍然頭暈的話,那麼根據西醫的臨床經驗,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治療的辦法了。但是,對於中醫來說,中醫會另辟蹊徑。根據《內經》上的記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如果腦供血和心髒都正常,那麼出現短暫的暈眩現象很可能是肝出了問題,而肝與膽相連,肝熱轉移到膽,膽熱上升,病人就會感覺口苦。

    在我們體內的五髒中,同其他四髒一樣,中醫所指的“肝”的范疇比西醫要廣得多,除了那具肝髒外,中醫裡提到的肝更多的是指人的植物神經系統。因此,我們可以想象肝對呼吸、循環、消化、內分泌和睡眠等平時不用我們操心的生理活動是至關重要的。

    在中醫理論中,肝主要負責藏血和疏洩。它就像一個物流中心,負責管理身體各種物質的流通及運輸。所謂疏洩,即對氣、血和水這些資源流通的管理。情緒、睡眠、飲食甚至藥物等,均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如果一個人的肝火旺、肝陽上亢,那麼他就會出現頭暈、失眠、口干、耳鳴、眼睛干澀、頭痛,甚至肝炎等一系列的病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調節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這對肝髒的養生保健最為重要。

    情志養生保健:中醫理論認為肝“在志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與肝的關系最為密切。如果肝的疏洩失常,則可導致情志失常,從而出現急躁易怒、心煩失眠或抑郁寡歡、情緒低沉等症狀;而導致肝的疏洩失常的最關鍵一點就是大怒,常常伴有心煩易怒、面紅目赤,甚至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狀。所有,再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注意調節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使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這樣有益於肝的養生保健。

    順時養生保健:中醫理論認為“肝屬木”,“喜條達而惡抑郁”,“肝與春氣相應”。也就是說,肝髒是與自然界中春季生長之氣相呼應,保持柔和舒暢、升發條達的狀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既不要過於激奮,也不要低沉抑郁,使情感世界保持在一種平和的狀態中,則對肝的養生保健極為有利。春季既是肝養生保健的最好季節,也是肝病易於發生的季節,所以在春季更應注意肝的養生保健。春季來臨時,要順應自然界的變化,使自己的身心充分地放松,拋棄一切煩惱和雜念,讓自己有一種融於大自然中蓬勃生長的感覺,對養肝護肝防止肝病有很好的效果。

    環境養生保健: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都要比以往優越,但你所處的環境是否有利於身心的保健呢?寬敞舒適的環境,不僅讓我們感到身心愉悅,更與養生保健有著密切的關系。當然,居住在藍天白雲之下,青山綠水之間,是最理想的事情。但現代的都市人多不具備這樣良好的條件,大多居住在人口密集,交通擁擠,污染嚴重的地方。所以,在城市中居住的人,可以多到居住地附近的公園去活動,那裡有花有草有水有樹,視野開闊,環境優美,空氣新鮮,對健康有益。有便利條件的中老年人,也可以多到有山有水有湖泊有樹林的郊區去旅游,踏青、登山、游泳、垂釣、采摘、漫步都是較好的運動方式。在居室內或陽台上種植一些美麗的觀賞植物,也對改善環境、清潔空氣有好處,有利於身心健康。因為,滿目的綠色會給人帶來舒暢,朝氣蓬勃的好心情,對肝髒的養生保健很有利。現代研究表明,綠色有穩定人情緒的作用,還能夠調節血壓,保持人體血壓的正常。

    另外,我想提醒在冬春季節有眩暈病史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節情緒,避免勞累,加強鍛煉,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保證充足的睡眠。但也不要太貪睡,因睡眠過多也容易誘發眩暈。

    所以,當你感到頭暈時,不要武斷地認為你的腦袋出了問題,更不要用力地敲打你的腦袋。這樣做不僅不能緩解病症,反而會引發其他病症。

    ◎“面部之王”也有困擾

    鼻子,人體健康的預報員,它忠實地擔負著調濕調溫、過濾空氣、滅菌殺“敵”等功能,它外與自然界相通,內與很多重要器官相連接,既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又能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塵的侵入。所以我經常把鼻子稱作是人體的“健康衛士”。

    其實鼻子還有一個小名,叫“面王”,中醫理論中提到“上診於鼻,下驗於腹”。由於它位於面部的正中央,根部主心肺,周圍候六腑,下部應生殖。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膚色澤最能反映五髒六腑的疾病。由此可見它在面部望診中的價值也是頗大的。

    鼻子不僅是呼吸通道中的嗅覺器官,而且還是診斷疾病、治療疾病的途徑。利用鼻子進行疾病的診斷,在我國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古典醫學文獻中就有望鼻的色澤、形態、動態;聞鼻息、鼻鳴、鼻臭;問鼻的嗅覺、鼻塞、鼻癢、鼻酸、鼻痛等多方面的診斷疾病的方法。

    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我發現,鼻子在預報脾胃疾病方面尤其准確。病人出現惡心嘔吐或者腹瀉之前,鼻子上會冒汗或者是鼻尖顏色發生改變。

    去年冬天的一個早上,我乘坐300路公交車到政法大學辦事。當時正是上班的高峰期,車裡人很多,空氣不是很好。我旁邊站著一個20多歲的“上班族”。她身上的香水味與車裡干燥、污濁的空氣混合在一起後,讓人聞著不是很舒服。這時我發現身邊這個上班族的面色煞白,鼻子上有細小的汗珠,還時不時地用手捂著嘴。最初我以為是因為車裡有些悶,不過後來我仔細看了下她的症狀,感覺她八成是暈車了。於是趕緊給她讓了座。她身體緊縮,勉強地說了聲“謝謝”後立刻把嘴巴捂住了,努力不讓自己吐出來。這時我確定了自己的判斷,趕緊給她按摩內關穴和合谷穴。大概過了五六分鍾,她開始放松下來。由此,我想提醒那些有暈車史的朋友,如果感覺自己鼻子冒汗,就得提前做好准備。

    所以說,當我們的這位“健康衛士”出現情況時,它首先會給我們一些暗示,如果你是一個細心的主人,那麼你不會不知道它的這番“苦心”。從鼻子的顏色變化上看,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它所反映的一些疾病。

    如果鼻子的色澤十分鮮明,這是有“留飲”的征兆,說明脾胃陽虛、失於運化、津液凝滯。說得通俗些就是,這個人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汽滯留在胸膈,導致四肢關節疼痛。

    如果鼻頭發青,這說明肝的髒色出現了,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現,而且一般會伴有腹痛。通俗點解釋就是,肝屬木,脾屬土,肝氣疏洩太過,橫逆沖犯脾胃,結果就影響了脾胃的消化功能。這時候就要用一些瀉肝膽、補脾胃的藥。

    如果鼻尖微微發黑,這說明身體裡有水汽。這個症狀是“腎水反侮脾土”的表現。本來是土克水,結果(腎)水反過來壓制住了(脾)土,水氣肆虐,以致腎的髒色出現在臉上。

    如果鼻子發黃,這說明胸內有寒氣,脾的髒色出現在了臉上。這樣的人體內中陽不足,脾胃失於運化,吃下去的冷食或者涼性食物積聚在脾胃,這些寒氣上升又影響到了胸陽,所以寒氣就滯留在髒腑中。如果鼻子發黃,但光澤明潤,那就可以放寬心了,這說明“脾氣來復”,是即將康復的好兆頭。

    另外,我常看到一些朋友不自覺地將自己粗大的手指伸到鼻孔中,使勁地亂挖一氣,或者胡亂拔自己的鼻毛、剪鼻毛,這都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這樣做雖然能得到一時的清爽,但會使鼻毛和鼻黏膜受損而直接影響到鼻子的過濾功能,從而引起鼻腔內細菌感染,還可能引起顱內和耳的疾病。

    作為臉部海拔最高的鼻子,是很需要我們的保護和照料的。通常情況下,我常建議我的病人做一些鼻子“按摩操”。其中有一節是預防傷風感冒、打噴嚏、鼻癢的,叫做摩擦鼻子。方法很簡單,將兩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在有熱感時,用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手法由輕到重,注意不要損傷皮膚。我們可以在早晨起床前,晚間睡覺前各按摩一次,其他空閒時間做也可以。這種按摩鼻子的方法可以疏通經絡,增強局部氣血流通,大大加強鼻的耐寒能力,並能有效預防感冒和鼻病,亦能治療傷風、鼻塞不通。

    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無法避免地要吸入空氣中大量灰塵、細菌、二氧化硫等各種廢氣和病毒。作為人體與空氣打交道的第一關口,鼻子也時刻遭受著污濁空氣的侵擾。雖然鼻腔黏膜有一定過濾和清潔作用,但如果能經常洗鼻,可以及時清除鼻腔內干痂,會使鼻腔更好地發揮過濾、清潔功能。洗鼻的方法是:用掌心盛溫水或溫鹽水,低頭由鼻將其輕輕吸入,再經鼻擤出,反復數次。

    我提倡一年四季都應用冷水洗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臉時,用冷水多洗幾次鼻,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增強鼻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呼吸道疾患。

    如果外界的空氣異常干燥,我們除了要多喝水,勤漱口,提高鼻咽腔,鼻腔的相對濕度之外,我們還可以多吃點水果,如桔子、蘋果、梨、甘蔗等;也可用杯盛熱開水,將蒸汽吸入以改善鼻腔的濕度和血運,加強鼻子功能。

    另外,平時加強鍛煉,主要鍛煉鼻腔粘膜適應氣溫突變的能力和呼吸道的抵抗力,如:早晚用冷水洗臉、擦身、凌晨做體操,常去呼吸新鮮的空氣,慢跑,散步等。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90年代初,相聲界鼎鼎有名的表演藝術家馬季先生的一個段子,叫《五官爭功》,這是他同自己的5個徒弟合說的一段相聲。就像相聲中所說的,人們總是給眼睛以細心的呵護使其明亮,給耳朵以麗音使其愉悅,給嘴巴以美味使其大快朵頤,但對於鼻子,除了偶爾聞到一些香的、臭的味道,好像也沒給其特殊的照顧。所以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要讓你的鼻子老兄經常滿腹委屈地“發怨言”。

    ◎舌頭為何是“心之苗”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如果你去中醫院,當醫生給你把完脈後,總會讓你伸出舌頭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舌頭是藏於口腔之內又易於暴露在體表的一個器官。中醫認為五髒六腑的病理變化,常可以在舌頭上反映出來。所以中醫診病特別重視舌頭,稱“舌為心之苗”。

    按照中醫理論,舌尖為心、肺的反映區。當一個人上火或咽喉疼痛時,舌尖往往會發紅,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如說扁桃體發炎),舌尖就會潰瘍。舌的兩邊是肝、膽的區域,如果舌兩邊發紅,甚至發紫、潰瘍,說明此人肝火旺盛,近來脾氣大。舌的中間反映脾胃,這一點我特別有體會,如果舌中間有裂紋,說明脾胃虛;如果是前半部分有兩條裂紋,我敢肯定你有脾胃方面的疾病。舌根為腎,如果一個人的腎陽氣不足,舌根就會發白,這樣的人容易手腳發冷;如果一個人的手腳愛出汗、尿黃、腰酸,舌根就會發紅。

    有一回,一位40多歲的老總請我到一家五星級大酒店吃飯。在吃飯過程中,這位老總品了口紅酒後,對我說:“高大夫,我這些天身體不是很舒服,你給我瞧瞧,看看我有啥病沒有?”於是我讓他把舌頭伸出來。我瞧了瞧,發現他的舌尖有點紅,舌頭兩側都有齒痕,而且很明顯,這明顯是陽虛;除此之外,他的舌頭後面還有條溝,這是腎虛的表現;舌苔也很薄,說明他還有點陰虛。這位老總是典型的陰陽兩虛,而且體內還有火。於是我告訴他可以買些六味地黃丸吃,也可以試試我給他開的方子。聽了我的話,這位老總心裡有了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