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不吃藥 第33章 順應天時養生 (2)
    但是“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辨脈篇》中指出:“……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大致可以這麼理解,春夏身體外面感覺溫暖甚至炎熱,叫做陽氣外表,實際內寒,體內陽氣不足,秋冬季身體感覺涼颼颼的甚至寒冷,叫做陰氣外表,體內陰氣不足,陽氣郁結,內陽過旺。臨床驗證,這些論述都很符合實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認為夏季不可貪涼冷飲,冬季不可過著厚衣錦裘,就是這個道理。諺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夏季確有陽虛內寒洞洩之症,冬季不乏陰虛內熱盜汗症。一般來說,有余之病易治,不足之症難調,故養春夏之陽,育秋冬之陰既可防其過盛,又可避其不足,這是養生良法。臨床上常於春夏用辛熱的方劑擴陽,以得“養生”、“養長”;秋冬之季,用寒涼方藥育陰,以收“養收”、“養藏”,這種順時令而治之法是符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的,能在四季之中均能達到陰陽平衡。所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不能太過。

    “藥王”孫思邈活了101歲,是一個壽星。他把飲食與季節的變化聯系起來,根據季節的不同和身體的營養需要來確定進食的重點,就使得平日的一日三餐成為養生健身的手段,避免了隨心所欲的進食方式。“春七十二日,省酸略甘,以養脾氣;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秋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肝氣;冬七十二日,省鹹增苦,以養心氣;季月各十余日,省甘增鹹,以養腎氣。”可見,四季養身,應該各有側重。

    祖國醫學好,常識要知道

    祖國傳統醫學中,有很多養生之道,這些養生之道合乎自然規律,並且比較注重預防,保護好身體以免生病,有些常識性的知識需要了解,特別是老年人體弱多病,更需要好好呵護,退休在家更好,有精力有時間有條件來完成上班族們無法做到的養身工作。在這裡,介紹一下中醫理論裡的致病原因——外感六淫。

    六淫指的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這是一些傳統中醫的常識,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多了解一些有利於身體的保健。由於六淫致病多從外而起,故稱為"外感六淫"。在中醫裡,生病的原因可以歸因於一種或者是幾種病邪。

    風、寒、暑、濕、燥、火原本是六種不同的自然屬性,反應不同的氣候變化,通常稱為“六氣”。正常的“六氣”一般不會使人體犯病。只有當四季氣候變化無常,六氣太足或者是不足,比如夏天炎熱異常,冬天酷寒難耐,這就是太足,過猶不及;假若冬天暖洋洋的,夏天反而“六月飛雪”,那就真是“竇娥冤”了,不冤死也得被這樣的氣候折磨死。這樣的情況就是不足,不足當然就不夠了,不夠也就意味著不合格。近幾年氣候異常,如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冬天應該是寒冷的季節,卻出現了暖冬,連南極的冰川都開始融化了。再就是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忽冷忽熱的天最容易生病,這時候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六氣就有可能入侵身體,在身體裡為非作歹,成為致病因素。中醫理論將反常的六氣稱為“六淫”。“六淫”使人生病,民間習慣在形容不好的東西時用“邪”字,所以又稱為“六邪”,屬於使人生病的外在原因。

    我們可以通過“六淫”的特點,來掌握“六淫”的脾性,從而能有有效地防治,將他們扼殺在搖籃裡。“六淫”有其特定的產生原因。

    一是多與季節氣候有關。“二月春風似剪刀”,春天春風過剩,真的會像剪刀一樣剪傷你的身體,所以春季多風病,由“風”引起的病症有感冒、中風、風疹等;順口溜“夏日炎炎正好眠”,夏天炎熱,人都不願意動彈,免得凍出一身臭汗,但是熱到極致的時候不動也一身臭汗,還精力不振,頭暈眼花,你就得注意自己是不是中暑了。夏季是雨季,雨水也極多,所以也容易犯濕病,如風濕、濕熱。秋天則是雨季過後的干燥期,這時候農作物豐收,需要干燥的天氣來晾干糧食儲藏起來,但是人體卻是需要水的身體,天干多燥病,肺火旺盛,胸兩側就像小火爐,一會就把水分烤干了,總想喝水;冬季嚴寒,多寒病,容易生老寒腿,胃涼的人容易發作胃潰瘍等。可見,季節不同,最突出的邪氣也不盡相同。

    二是與居住環境有關。古代的人是比較注意居住環境的,白居易《琵琶行》裡提到“住進湓江地低濕”,表達對“低濕”的居住環境感到不滿。久居濕地常常會因為濕邪而犯病,象南方的農村,氣候濕潤,長期的農田勞作,農民多患有風濕。高溫環境作業的人又常犯有燥熱或火邪等病。

    三是可單獨或者幾個相兼使人犯病,如寒邪可以單獨襲擊髒腑引起洩瀉,如果與風相兼襲人就會引起風寒感冒,與濕熱一起襲人就引起濕熱洩瀉等。西醫裡面凡是發燒都是一樣的治療方法,而中醫還有濕熱和寒熱之分,顯得比西醫更合理更科學。在相兼襲人中,風邪最厲害,可以與它相兼的邪氣很多,諸如風濕、風寒、風熱,風燥等。而且一年四季都有風,有風可能產生風邪。風邪,具有風的特點,如果空氣停止不動,就不會有風,流動而成為風,風症在體內也會游移不定,一會這兒有症狀,一會那兒有症狀,很多人一出現骨關節疼痛就說是風濕,其實不然,如果固定一個地方疼痛,采取護理措施會緩解的話,就不是風濕。如果關節今天這裡痛,明天又換了一個地方疼痛,散漫不定,那就是風邪挾帶濕邪在你的體內發威了,這樣的症狀是典型的風濕症。

    四是六邪可以互相影響,甚至相互轉化。例如風寒入裡可以化為熱,此熱為虛弱,不是濕熱,但是表現出熱的症狀。暑濕長期集結體內可以化為燥而損傷陰氣,產生陰虛的症狀,使得陰陽失調,急火攻心,造成外陽虛弱,表現出來就是感覺寒冷,正如很多高燒患者一邊發著高燒,一邊嘴裡叫喚身體冷一樣。凡事過猶不及,跟人的情緒是一樣的,樂極生悲,過頭了就往相反的方向轉變。自然的規律教會我們人生的哲學。

    五是從口鼻、皮膚入侵身體,有一個由表及裡的發生和傳變過程。說口鼻入侵,這個很好理解。像感冒,西醫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可見西醫就將感冒當作了一種呼吸道疾病,其主要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了細菌、病毒。而在中醫,不僅僅通過口鼻感冒,還可以通過皮膚。不少人都是因為晚上睡覺著涼了,要不就是被雨淋了,或者出汗後吹了冷風。著涼也好,雨淋也好,受風也好,影響的都是皮膚,而不是口鼻。大家可以作一個實驗:晚上不蓋被子,戴上口罩睡覺,看你感不感冒?有一些人不還真的不感冒。這是因為正氣強盛。有的人晚上著涼,涼著胃了,一陣上吐下瀉,身體就自己調節好了。所以,防范六氣變成六淫,強盛正氣和做好防護工作是十分關鍵的環節。

    所以牢牢地記住,尤其是老人小孩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不要認為這些群體經常生病是不可以預防的,他們不生病誰生病,其實只要生活中注意保養,再是先天不足後天也差的人,也可以調養出好體質,只是得有耐心,不要急躁。可以從現在開始,大冷天的,跑出一身汗水的時候,就千萬別貪圖一時的涼快把衣服脫得很少,剩下一件浸透汗水的貼在身體上,這麼下來,你不生病誰生病?

    六淫又與季節和髒器相關。春生風,通於肝,春天肝火旺盛,肝火由氣結集而成;夏生火,通於心,常說急火攻心;長夏生濕,通於脾,有的濕熱症狀稱為脾虛濕熱型;秋生燥,通於肺,常吃秋梨化燥;冬生寒,通於腎,冷天腰疼就是腎氣不足的表現。四季調養中,要注意季節特點,有針對性地調節自己的身體。

    仲夏保健好,冬至發病少

    古人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就是告訴人們,一葉知秋,要早做准備,及早“養陰”。

    祖國醫學有冬病夏治之說,仲夏保健好,冬至發病少。

    仲夏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盛的時節,按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觀點,這自然是一個容易患病的時節。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心腦血管病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數九寒冬和仲夏酷暑,這是氣象綜合症的常見現象。

    仲夏時,心腦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有三高,即中暑發病高,腦卒中發病高,冠心病發病高。

    正常人體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能,天冷時通過肌肉張力增加使產熱增多,體表血管收縮使散熱減少;天熱時,通過出汗蒸發散熱,又通過心跳加快,皮膚血管擴張使體表血液循環加快,輻射散熱增多,因此不論外界溫度怎樣變化,人體體溫是恆定的,當然還需要配合衣帽的增減。

    熱天出汗多。一身微汗失水可達300∼500毫升,一身中汗失水可達1000毫升以上,如不及時補充水分或淡鹽水,會導致血液濃縮,血粘度上升,並可使血壓稍稍下降。

    據對5888名65歲以上老人的調查表示,餐後1∼2個小時,血壓的收縮壓平均下降38%,舒張壓平均下降2.3%,這種情況在飽餐後尤為明顯。血壓下降和血粘度上升是腦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重要誘因,因而充足飲水對預防心腦血管意外極為重要。晨起一杯水,睡前一杯水應作為保健常規。特別要注意特別要注意觀察清晨醒來時的第一次尿色,如淡黃清亮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如量少深黃表示體內水分不足,應及時補水。

    每天八小時睡眠是健康的又一重要表現。研究表明:每減少一小時睡眠,病死率約增加9%,但睡眠過多也會使病死率增加。據歐洲一些國家研究表明,老人中午睡半小時左右能使冠心病的病死率下降30%,這與午睡可使人體白天的血壓曲線出現一個低谷,使心髒得到保護有關。在夏天由於人體血壓普遍低,更要注意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飲食的清淡、少油膩、易消化,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少量多餐,以及生活規律等也很重要。夏日防暑降溫時,可用冷飲,但切忌豪飲冰啤、冰水,這是常被忽視的急性心肌梗死誘因。因為食道位於心髒後壁,胃底位於心髒下壁,豪飲大量冰水可使心髒表面冠狀動脈痙攣,導致急性心肌缺血。曾見有一些年輕人一時高興,因豪飲冰啤突發急性心梗而遺憾終生。

    酷暑季節人們心情容易煩躁,更需要注意保持好心情,即好心加好情,好心是愛心、善心、真心;好情是友情、親情、愛情。有了好心情,會感到陽光明媚,天空更湛藍,什麼病都少,一切更美好。

    食物選得好,還要吃得妙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也不是吃了就能保證身體好,有時候反而能吃出毛病來。控制飲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才能保證吃下的是“黃金”而不是“炸彈”。

    什麼都吃,適可而止

    藥學家孫思邈重視食養,他認為,“安神之本,必資於食”,只有吃得好,才能強身防病。孫思邈以101歲的高壽被稱作“藥王”,其實,他也是養生之王。

    養生當中,飲食占有很重要的方面,中國有很多俗話即可證明: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是中國人的飲食中,“發物”一詞很盛行,長期下來,就把吃了不舒服的食物都歸為“發物”一類,導致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碰,成天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生怕吃錯了東西踩著埋在身體裡的地雷。

    “忌嘴”、“忌口”是醫中比較常見的詞語,不少中醫文獻中都有忌口的記載,在民間廣為流傳。比如治痢疾時忌食油腥物;治療胃病忌辛辣食物;治療感冒就應以清淡飲食為主;肝癌患者忌食油炸食品和酒等等。

    但是,一些忌口並沒有科學依據,非常盲目。

    例如,有一位腫瘤病人去診所就診,說自己食欲差,要求醫生給他開一些開胃的中藥。醫生問他每天的飲食情況,結果讓醫生大吃一驚:這位病人幾乎天天喝稀飯、吃醬菜。

    醫生問他為什麼不吃些雞、魚、蛋等食物,病人說:“家裡人說這些都是‘發物’,吃了會加重病情,不讓我吃。”

    醫生問:“那你想不想吃?”

    他說:“當然想吃了。”

    醫生說:“其實你胃口很好,根本不用服藥,只要控制好吃‘發物’的量就可以了。”

    “發物”一般指無鱗魚及蝦、蟹、海參、羊肉、牛肉、香椿等一些高蛋白質和高營養的食物。營養學家指出,“發物”可刺激機體產生激發反應,喚醒機體免疫力,促進生理功能的恢復和提高。例如泥鰍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多種維生素等,是保肝護肝之佳品,急、慢性肝炎病人應該多吃;海參、海藻、烏賊等,不僅是常吃的食品,也是抗癌治療中常用藥物;香椿具有澀腸止血、燥濕、固精等功效,故適用於便血、痔瘡、腸炎、痢疾、婦女赤白帶下、遺精等疾病。

    病人及其家屬,吃中藥忌口是必要的,但要針對具體情況,講究科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