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博弈 第34章 蟄伏中的理性較量 (4)
    作為一個太監,劉瑾的性格和一般的貪官還不一樣,如果他向你伸手要錢,你就必須給他,否則以太監那種狹窄的心胸,報復起來比一般的貪官更心狠手毒。有一個人剛陞遷,劉瑾便向他要「賀印錢」,其實就是索要賄賂,言外之意是:沒有我同意,你根本就做不上這個官。那個人不肯給,劉瑾馬上就下令讓他退休回老家。

    劉瑾受起賄來也是來者不拒,有的為了得到高官向他行賄,例如劉宇,剛上任巡撫時,用萬金向劉瑾行賄,使劉瑾喜不自勝。後來劉宇又先後給了劉瑾幾萬兩銀子,結果一直陞遷到兵部尚書的位子上。其他的官員多數是害怕劉瑾對自己打擊報復,於是各地官員進京朝拜述職時總是要向劉瑾行賄,叫做「拜見禮」。少的要上千兩,多的則五千兩,有一年,考察地方官時,竟有賄賂二萬兩銀子的。如果升了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謝」劉瑾,叫做「謝禮」。送少了還不行,否則要馬上撤職,但如果你趕緊追加銀子,官職又能馬上恢復。官位基本上成了劉瑾手中賣錢的商品。

    接受別人賄賂之後,劉瑾還枉法行事,直至製造冤獄。御史葛浩原來因為觸犯了劉瑾,被杖責後貶為平民,劉瑾卻收下了葛浩仇人的賄賂,找借口又將葛浩押進京城,處杖三十。有一段時間,劉瑾這個大貪官竟然拒賄了,而且還把行賄的人治罪,他這是聽從了親信的話才這麼做的。親信的話很有道理,大意是說那些給他行賄的人的錢不是盜取的官銀,便是剝削百姓所得,假借劉瑾的名義損公肥私,但給劉瑾的錢僅是十分之一,而今後百姓的怨氣卻都要集中到劉瑾身上。劉瑾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開始拒絕賄賂,像個清官一樣懲罰行賄者。但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改掉貪婪的性格。後來一有機會還是照貪不誤。因為要向劉瑾行賄,各地官員爭相搜刮民脂民膏,給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負擔,逼得百姓背井離鄉,家破人亡。

    事實上,劉謹並非無能之輩,也未曾將國事當作兒戲。史載,劉謹將奏章帶回私第後,都與他的妹婿禮部司務孫聰及華亭人張文冕商量參決,再由大學士焦芳潤色,內閣李東陽審核之後頒發。還是頗為慎重的。用事期間,他針對時弊,對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動,推行過一些新法。即所謂「劉謹變法」。此外「瑾峻刑」其執法很嚴,頗有朱元璋之風。對於打擊官員失職和貪污腐敗不遺餘力,以獨特的「罰米例」,對失職官吏以罰米為單位的俸祿為手段。

    古往今來但凡造反總需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先,師出有名的最好借口自然是「清君側」,就是說我不是衝著皇帝本人來的,我只是幫皇帝除掉身邊的奸臣而已,這個招牌從漢景帝的八王之亂,一直到本朝永樂皇帝的靖難之役被擦的越來越亮。平心而論,景帝的晁錯,建文帝的黃子誠,齊泰都是鐵干忠臣,清君側喊的再響也未免底氣不足,朱寘鐇誅除天下共賊劉瑾的號召則明顯是擊中了要害。劉瑾幾乎氣得抓狂,安化王志大才疏,又偏居西北一隅,要兵沒兵,要糧沒糧,想造反根本是在搞笑。他發神經搞笑倒也罷了,自己又沒惹他,卻活活被他害慘了。他只能但盡人事,死命按住安化王那篇義正嚴詞的檄文,不讓武宗見到。

    劉瑾的料想果然不錯,他到底在此栽了跟頭,因為他碰到了這輩子的第一大對頭楊一清。楊一清,字應寧,成化八年進士,歷任太常寺卿,都察院右都御史,吏部尚書,極有才幹。正德三年,他在擔任總制三邊都御史巡查西北邊防的時候,提出加強守備,軍墾糧田數百里,從而為國家節約開支,不必從內地轉運糧草。而劉瑾等人從每年接受負責轉運糧草的官員得的孝敬極多,楊一清這麼做固然有利國家,卻無疑斷了他的財路。劉瑾誣告他修築邊塞城牆造成浪費,下他到獄中,準備處死,老滑頭李東陽卻出面調停,保下了楊一清的老命。劉瑾礙於面子,一時心軟,得罪人到底沒有得罪到底,終於鑄成大錯。楊一清出獄,恨劉瑾恨得咬牙切齒,也深知以劉瑾的狠毒,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於公於私,都非得除掉他不可。

    劉瑾的另一個失誤是終於按捺不住,和八虎中的張永起了內訌,在武宗面前進讒言,貶他到南京。張永還沒走,他就在內廷貼佈告,不准張永再進皇宮。張永在武宗面前慟哭分辯,才得以倖免,自此和劉瑾誓不兩立。

    這次安化王叛亂,武宗指派楊一清總督西北軍務,宦官張永為監軍一同前往。這兩個人走在一起,劉瑾想活命只怕也難。朱寘鐇的造反畢竟是胡鬧,不足一月就被平定,在回京師的路上,楊一清歎了一口氣,對張永說,這些藩王雜碎的叛亂原本是小事,朝中的奸臣才真正是國之大患,一定要設法除去才好。張永心有靈犀,連連稱是。二人忌憚劉瑾耳目眾多,相約把奸臣的名字寫在手心,一齊伸掌,果然是瑾字,相對拊掌大笑。笑完張永卻皺起了眉頭道,此人心計深沉,勢大難當,又和皇上親近無隙,只怕難除。楊一清微笑道,倒也不難,你這次平定叛亂,立功非小,會受皇上重賞那是不必多說。關鍵是要找機會單獨向皇上匯報軍情,當面把安化王的檄文給他看,指證劉瑾之惡實在是罄竹難書,最關鍵要點明劉瑾居心不良,意圖造反。

    這個安化王把劉瑾的罪狀列成二五八條,好像他越爛自己就反的越有理似的。說他陷害忠良,貪污受賄,擾亂朝綱倒也罷了,居然拔高到意圖謀反,言下之意似乎是我不反,劉某人也要反,好歹我也是正宗王爺啊。他倒也不想想劉瑾一個閹人,哪有造反當皇帝的心?張永仍然憂心忡忡地說,皇上未必會信啊。楊一清鼓勵道,平定戰亂這麼重要的事情,皇上交給你來做,說明是青眼有加啊,當今世上,能除掉劉瑾這個奸賊的只有您一個人。皇上如果不信,你就要以死相諫,劉瑾鐵定小命難保。劉瑾既死,您立了軍功,又剷除奸臣,無論皇上,百官還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會對您感激不盡,前途不可限量啊。千古以來,只怕也只有東漢靈帝的呂強,後唐的張承業兩位公公才能和您媲美,您的大名要流傳後世的。張永聽了他的厲害分析,又被爽爽地拍了馬屁,也是精神倍長,終於下定決心。

    張永回京後,比劉瑾安排好覲見皇帝的時間提前了一個時辰面聖,遞上彈劾劉瑾的奏章和安化王的檄文,說朱寘鐇好端端一個王爺,純粹是因為劉瑾為非作歹,危害天下,忍無可忍才被他激反的,所以一定要殺劉瑾以謝天下。武宗看完後微微遲疑,說劉瑾怎麼可能造反?張永磕頭幾乎磕出血來,泣道劉瑾即使先前不想反,如今他見到這篇檄文,已是騎虎難下,總之狗急跳牆,非反不可。武宗說,明天我找劉瑾來對質好了,你先退下。張永大哭著不走,說我一退就再也見不到您了,劉瑾非要殺我不可。武宗終於被說動,連夜派人捉拿劉瑾。

    劉瑾睡得迷迷糊糊就被人鎖拿。此時武宗還追念往昔的情義,不想要劉瑾的命,只是流放他到鳳陽,劉瑾還苦笑著自我安慰,這其實也算善終啊,好歹我是個富太監,這輩子的錢也花不完。張永,李東陽,楊一清都知道一定不能放過他,聯手組織御史拚命彈劾,牆到眾人推,武宗終於下令查抄劉瑾的家產。抄家的結果除了幾十萬金元寶,無數玉器瑪瑙之外,居然搜到了成百的盔甲,刀劍,武宗得知大怒,確信劉瑾謀反無疑,再不顧念舊情。劉瑾既沒有過人的才學,也沒有特殊的武功,卻能專權五載,轄制百官,積財無數,不能不引起人深思。

    博弈論是屬於抽像化的,十分理性的模型分析理論。而現實生活則是千變萬化的。一般情況下,人都是理性的,在面對具體問題的時候,都不是盲目的。而是能夠在選擇策略的時候有明確的目標,從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每一個歷史個案所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當時具體的歷史環境。在當時的情況下,局勢已經不能挽回,任何人在即成的局勢面前都是無能為力的。

    當我們重新觀察歷史,審視歷史的時候,就會注意到許許多多我們不曾注意的問題,在其中找到新的思路,進而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人生。

    在每個人都有自私的動機下,怎麼樣才能產生合作呢?這是合作中存在的一個根本問題,就像兩個國家之間相互設置貿易壁壘,如果兩個國家消除了這些貿易壁壘都能得到利益,但是無論哪方面先採取行動消除自己一方的貿易壁壘,那麼他就會發現自己處於不利於本國經濟的貿易狀態下,而另一個國家仍然保持它的貿易壁壘是有利的。因此雙方都有利益動機來保持貿易壁壘,儘管這讓雙方得到的利益都小了很多,但起碼沒有得到負結果,這就是雙方在這場博弈中的理性「均衡」。

    三、反覆無常吳三桂

    歷史上有無數可歌可泣的愛國英傑青史留名,也有無數投敵賣國的叛徒賣國賊落下千古罵名。自古成王敗寇,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誰是勝利者,誰有權評價他人的是非,最可悲的是勝利者不說你好,失敗者也罵你。

    吳三桂就是這樣的可悲者,漢人大罵吳三桂是漢奸,他引清兵入關;滿人大罵吳三桂是反賊,他起兵造反。這樣的貳臣賊子真是人人得而誅之。金庸在《鹿鼎記》中,把漢人對吳三桂的痛恨之情寫的淋漓盡致,居然想出了「殺龜大會」的名堂,以金庸史學淵博,也許野史中真有記載了。然而這樣的一個漢奸是怎樣煉成的?他為什麼要做漢奸?難道他不知道做漢奸會招千古罵名嗎?

    這期間有很多誤解漏算。大才子吳梅村有《圓圓曲》,其中著名的詩句「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讓世人蒙蔽,所有人都以為吳三桂真的就是為紅顏一怒。吳三桂不顧民族氣節,卑躬屈膝,投靠多爾袞。在種種普及性常識性的材料中,吳三桂的漢奸帽子戴定了。而且吳三桂投機取巧,兩面三刀,投降清廷,將我大好河山,拱手讓與滿人。歷史真的如此嗎?吳三桂為什麼要一心要投靠清廷?

    倘若不對這樣的事情參詳,罵罵吳三桂漢奸,當是快事,當是不得罪人的事情。但是,當你拿起沉重的史書,翻看字裡行間故事,探察人性的弱點,難免覺得吳三桂做漢奸,也是不得不做了。

    吳三桂領清兵入關,這一次投機行為就他個人而言。實在不是什麼失策的選擇。他這樣做後,南明、滿清都給予他高度的評價,而且都還給他加官晉爵。吳三桂此次選擇,真是名利雙收啊!如果吳三桂在此時不幸死了,蓋棺定論。大約也不是什麼太臭名昭著的人物,相反有可能是忠於大明的忠臣,利於大清的俊傑。但吳三桂並沒有死。如果此時蓋棺定論,還為時尚早。

    後來吳三桂誓死跟隨滿清南征北戰,最終功成名就裂王封王於一方。這一次人生選擇,就他個人而言。實在也不是什麼失策的選擇。要知道滿清可不是什麼普通的邪魔外道,他最終可是修成正果了。當時大江南北的人們都跪在他腳下,開口閉口的我大清王朝如何如之何。後世史學家們也一再盛讚滿清的文治武功。按理說吳三桂效力於這樣的主子,實在不能因此就成為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

    事實上,當時做出如吳三桂一般選擇的人,實在多的數也數不過來。吳三桂在明末清初的歷史中,原來說不上什麼風雲人物。當時好像沒有人太把他當回事。如果看南明時代人們對當時的歷史評論,根本沒有人認為是吳三桂改寫了歷史。事實上明王朝滅亡之後,李自成據西北、張獻忠據西南、鄭芝龍據東南、左良玉據長江上游、高傑、黃得功等軍事實權派據長江下游。與他們相比,吳三桂實在不是什麼有勢力的人物。

    再則從前明王朝還未滅亡時,滿清也是動不動就南下長城肆意踐踏中原大地。現在大江南北一片狼籍,眾多軍閥肆意紛爭火拚。小小的一個吳三桂獨據遼東一隅,率兩三萬軍隊就想阻止滿清進入中原,淚痕以為也實在把吳三桂說太能耐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