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顆健康的心 第29章 寬容豁達篇:心中不要裝著憎恨 (4)
    回到遊覽車,他們出示新買的東西,得意地說他們以驚人的速度看了許多名作,同行的人都好羨慕,其中有個人突然問:「門票很貴吧?多少錢?」老張和太太一下子怔住了,因為他們一直到出來,才發現沒買門票,他們居然是由「出口」衝進去的。

    所幸他才怔了一下,那問話的人就把話題帶到別的地方,解除了尷尬。

    直到今天,老張都記得那一刻,對那解除尷尬的人很感激。他推測:「或許,她當時心裡說不定在想,我根本只是到個街邊的工藝品店買個複製品,就回去吹牛逛了盧浮宮,所以答不上票價多少。但是也因為她這樣猜,怕出我的洋相,所以立刻又把話題帶開。」

    他不能想像,如果她繼續就「門票」問題對他們窮追猛打,他將如何應付。是承認自己無意的「逃票」行為,還是狗急跳牆,死不承認?無論如何,這在公共場合都是一件不體面的事情。真得感謝這位好心人的「該收手時就收手」。

    著名作家劉墉曾在一篇文章裡寫道:「我常常看到電視上的政治談話節目,話題尖銳,來賓立場鮮明,針鋒相對。可是我發現,即使是政客,當他抓住對方弱點,可以窮追不捨、打死為止的時候,卻常常問著問著,看對方已經詞窮而招架不住時,突然剎車,不再繼續。」劉墉曾好奇地問一位政壇高手,為什麼會這樣?對方這樣說:「誰贏了,誰輸了,誰被問倒了,誰理虧了,觀眾早看在眼裡,何必欺人太甚?今天我抓住了對方的小辮子,給對方留一條生路,改天我處於弱勢,落在對方手上,對方也會給我開一條生路,不會太難堪。」

    精神健康之道

    人與人之間其實存在著一定的生存法則。互相謙讓,和平共處,就可以相安無事。當別人有我們不理解或不欣賞的言行時,即便我們提出異議,也要盡量抱持「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態度。在很多情況下,當我們寬容和容忍別人的時候,實際上是給自己留了一條退路。

    留給別人掀開人生新的一頁的機會

    在法庭裡,法官莊嚴地宣佈:「哈里·巴爾登偷過汽車,後又拒捕。在學校裡劣跡斑斑。下面我再宣讀一份由學校提供的證明材料。」

    法官隨即從卷宗中抽出一封信,念了起來:「哈里·巴爾登確實不是好學生,除了經常偷竊外,還多次參與鬥毆…」

    哈里一聽就斷定是艾斯特小姐提供的。「她一直討厭我!」他恨恨地想。

    哈里最後被判處兩年徒刑。在身陷囹圄、苦海似乎無邊的日子裡,哈里的心中有個念頭越來越強烈—出獄後他要報仇,因為他認為,就是艾斯特小姐向法庭提供的證明材料讓他進了大牢。

    好不容易熬過了兩年的時光,哈里終於出了獄。此時他心裡念念不忘的只有一個人:艾斯特小姐。他默默地向天發誓:「我決不輕饒了她。我要讓她知道:她同樣也得為她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夜幕終於降臨。他來到了艾斯特小姐居住的公寓前。四周並無一人。哈里心裡不禁一陣竊喜:真是天助我也。

    哈里發現艾斯特小姐正端坐在電視間裡看電視。他靈機一動:我去敲門,待她一開門我就衝進去,然後來個「關門打狗」。

    想著想著,他就要動手按門鈴—這時他才發現,大門是透明的玻璃門,裡面的人可以看見來客的模樣。

    經過一番觀察,哈里另生一計:我還不如翻窗入室,叫她更無提防。

    哈里開始翻上窗戶。此時突然聽到有人在下面大吼:「下來,你這臭小子!」

    回頭一看,是一個全副武裝的警官。

    他只得從窗戶上跳下來,心裡更加狠狠地詛咒著艾斯特小姐:「就是她,又要使我第二次坐牢了。」

    「你想幹什麼?」警官問哈里。當然哈里不說話—他又能說什麼呢?

    為了調查清楚,警官按響了艾斯特小姐的門鈴:「抱歉打攪了您。剛才這小子翻到了您的窗戶上,我把他抓住了。請問可以用一下您的電話嗎?我要跟我的頭兒們通報一聲。」

    艾斯特小姐看了一眼哈里,馬上就認出了他。她發現,他的臉色因憤怒而變得蒼白,雙眼似乎在噴火。

    讓哈里吃驚的是,艾斯特小姐突然變得異常平靜:「警官先生,這小子怎麼啦?我也被搞糊塗了…」

    「這小子想翻窗入室,幸好被我及時發現。」警官似乎感到十分自豪,「現在,我準備把他帶到警察局。」

    「警察局?」艾斯特小姐反問一句後突然大笑起來,「警官先生,這完全是誤會!是我要他從窗上爬到房頂,去矯正我的電視天線的。」

    警官聽了,便生氣地問哈里:「為什麼我問你時你一聲不吭呢?」

    艾斯特小姐搶著回答說:「他是被您嚇著了。」

    「這麼說,你們並非生人?」

    「當然了,那還有錯嗎,我教他已經有6年了。哈里,我說的都是實話吧?」

    哈里使勁地點了點頭。誰也沒有發現,此時他的眼裡已滿是淚水。

    警官走了。艾斯特小姐握住哈里的手說:「快進屋吧,外面太冷。」

    進屋之後,艾斯特小姐隨即關上了大門。想到自己剛才設計的「關門打狗」,哈里羞愧難當。在依稀中,他只聽見艾斯特小姐在說:「哈里,快回家去吧。你應該掀開人生新的一頁了…」

    精神健康之道

    佛祖釋迦牟尼說:「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同樣的,以寬容對「敵人」,「敵人」自然消失。當我們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當我們受到不明白的怨恨的時候,當我們受到不合理的對待的時候,我們會很自然地怨恨造成這一切的人,這是人的本能。但這種怨恨除了加深矛盾和傷害之外,往往沒有任何好處。反之,假如我們能夠採取更豁達寬容的

    態度,主動友善地去對待傷害自己的人,則可能「化干戈為玉帛」,使對方警醒改正,為自己贏得和諧的人際關係和愉快的心境。

    大英雄海格裡斯的奇遇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裡斯。

    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海格裡斯踩了那東西一腳。不料,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踩破,反而膨脹起來,加倍地擴大著。海格裡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長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這時,山中走出一位聖人,對海格裡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讓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精神健康之道

    我們在茫茫人世間,難免與別人產生誤會、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們輕動仇恨之時,仇恨袋便會悄悄成長,最終會導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們一定要記著在自己的仇恨袋裡裝滿寬容,那樣我們就會少一分煩惱,多一分機遇。

    感謝對手的康熙大帝

    清朝康熙大帝在繼位執政60週年之際,特舉行「千叟宴」以示慶賀。

    在宴會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莊皇太后,感謝孝莊輔佐他登上皇位,一統江山。第二杯酒敬眾大臣和天下萬民,感謝眾臣齊心協力盡忠

    朝廷,萬民俯首農桑,天下昌盛。接下來,康熙端起第三杯酒說:「這杯酒敬朕的敵人,吳三桂、鄭經、葛爾丹,還有鰲拜。」宴會上的眾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著說:「是他們逼著朕建立了豐功偉績。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朕。朕感謝他們!」

    如果沒有吳三桂這些敵人,康熙會有一番豐功偉績嗎?歷史不能假設,但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身價高低,就看他的對手。」沒有對手,你看不出自己的價值,顯示不出你的能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你不想一生平庸,就微笑地迎接一切挑戰吧,向你的對手敬杯酒,感謝他們給了你成就自己的機會。

    精神健康之道

    豁達樂觀的人,對自己的對手並不全是採取敵視、仇恨的態度,有時也會懷有感激之情。因為對手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逼迫我們努力地投入到「鬥爭」中,並想辦法成為勝利者。在同對手的對抗中,你才能真正磨煉自己,就這層意義而言,你的對手是你前進的推動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劑。

    一個怪老頭的外套

    村子裡住著一個怪老頭,每天他都穿著一件打滿補丁的外套四處遊蕩。令人費解的是,他衣服上的每一處補丁都有著不同的顏色,看上去艷麗奪目。

    一名旅行者經過村子,對這個特立獨行的老頭非常好奇,於是停下來問他:「為什麼你要穿這麼一件怪衣服出來?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嗎?」

    怪老頭答道:「衣服上的每一種顏色都代表鄉親們的一個錯誤。我不想他們忘記自己曾犯下的過失。」

    旅行者接著問道:「那你腋窩下的白色補丁又代表什麼呢?」老人很不情願地答道:「這是我自己的錯誤。我把它放在我看不見的地方。」

    精神健康之道

    每個人都會犯錯,包括我們自己,可是我們往往能很快原諒自己,卻無法原諒別人。這種自我原諒、但不原諒別人的行為是軟弱、狹隘的表現。「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最起碼平等地對待自己和別人的過錯,才是積極、負責的態度。

    木匠和他的鄰居

    一個木匠和他的鄰居,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和氣。背地裡,他們互相指責對方。這樣一來,不但他們兩家形同陌路,就連和他們要好的朋友,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也對他們敬而遠之了。

    後來,木匠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同時也覺得,作為鄰居,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關係如此糟糕,實在是應該自責,心中有愧的他很想和鄰居和好如初。為此,他親自上門道歉,希望握手言和。但是,鄰居並不領情,反而懷疑他是別有用心。萬般無奈,他只好向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請教。

    智者對他說:「從今天開始,只要一有機會,你就向所有認識你的人讚美你鄰居的優點,相信時間一定會讓你們和好如初!」木匠雖然有些不解,但還是遵照智者的吩咐去做了。

    一年時間,只要有機會,木匠就向別人讚揚自己這位鄰居,說他的種種好處。日子一長,木匠就發現鄰居的態度有了轉變,見了他不再是橫眉立目。更讓木匠高興的是,有許多人不斷地上門找他打傢俱,而這些主顧大都是那位鄰居給介紹的,他讚揚木匠的手藝是方圓百里最好的。看來,木匠的鄰居也開始邁出了和解的步伐。

    就這樣,又過了半年,那位德高望重的智者正在家中靜坐,就見木匠領著一個人走進了他的家中。一進門,木匠就高興地告訴智者,說他和自己的鄰居已經和好如初了,而他和鄰居為了表達對智者的謝意,今天特意登門致謝。

    精神健康之道

    不管人與人之間有多麼大的隔膜,只要彼此能夠擁有一顆寬容、友愛、諒解、忍讓的心,本著以和為貴、相互包容的原則,互相體諒、理解對方,在主動承擔自己的過錯和責任的同時,給對方一些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機會,就可以化解一切恩怨,達到彼此和睦相處的目的。

    延續十年的鄰里糾紛

    兩戶人家的空處長著一棵枝繁葉茂的銀杏樹,秋天的時候,成熟的果子落在地上。孩子們撿回一些,卻都不敢吃,老人們說銀杏果子有毒。

    這棵樹不知道是屬於兩戶人家中的哪戶,這樣的日子過了許多年。

    有一年,其中一戶人家的主人去了一趟城裡,才知道銀杏果可以賣錢。於是,他摘了一袋背到城裡,換回一沓花花綠綠的票子。

    銀杏果可以換錢的消息不脛而走。另一戶人家的主人上門要求兩家均分那些錢,他的要求當然被拒絕了。情急之下,他找出土地證,結果發現這棵銀杏樹劃在他家的界線內。於是,他再次要求對方交出銀杏果的錢,並且告訴對方這棵銀杏樹是他家的。對方當然不會認輸,他也開始尋找證據,結果從一位老人處得知,這棵銀杏樹是他曾祖父當年種下的。

    在誰也不肯讓步的情況下,兩家鬧起糾紛,反目成仇。鄉里也不能判斷這棵樹究竟應該屬於誰—因為一個有土地證,白紙黑字,還蓋著大紅章;一個有證人證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自古使然。

    於是,兩人起訴到法院。法院也為難,建議庭外調解。

    兩人都不同意,他們認為這棵銀杏樹本應屬於自己,為什麼要共享呢?

    案子便拖了下來。他們年年為這棵銀杏樹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這樣的故事延續了十年。

    十年後,一條公路穿村而過,兩戶人家拆遷,銀杏樹被砍倒,這場歷時十年的糾紛才畫上了句號。奇怪的是,兩戶人家誰也不要那棵樹,因為樹幹是空的,只能當柴燒。

    為了一棵樹,他們竟然鬥了十年!三千多個本來可以快快樂樂的日子,難道不比一棵樹重要?為什麼不去種一棵樹呢?要知道,十年光陰,小樹完全可以長成大樹了。

    精神健康之道

    有時候,一個狹隘的人為了爭得某種利益,往往會喪失應有的理智和判斷力,執迷於錯誤的方向,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很多的機會和更大的利益。對人更寬容一些,對利更淡泊一些,以寬容的態度去面對紛爭,才能避免兩敗俱傷、得不償失的悲劇。

    足球賽場上感人的一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