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顆健康的心 第4章 愛心奉獻篇:盡自己的所能去助人 (4)
    官員問:「你這麼做,難道是為了讓貧民窟更適應人居住嗎?」

    德蘭修女回答道:「不,只是讓死者死得更有尊嚴。」

    官員又問:「你打算幫助加爾各答數以百萬的病患傷殘嗎?」

    德蘭修女沒有回答官員,而是驚奇地問道:「數以百萬?你怎麼數出是一百萬的?」

    官員不耐煩地回答道:「這不是我的重點,我的意思是無論你怎麼努力,你都是救不完的,窮人太多了,你明白嗎?」

    德蘭修女笑了笑,盯著他問道:「一百萬?你從哪裡開始數起的?」

    官員顯然拿這個修女沒辦法,只好老實回答:「一。」

    德蘭修女立刻扳起手指跟官員說:「我也是從一開始數起的,一然後是二,然後是三,然後是更多,現在我們已經救了一百多個人了。」

    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了德蘭修女。在頒獎儀式上,德蘭修女說:「當我們與世界相遇時,我們遇到的都是一個人,那個人,或這個人,總之是具體的人,而不是抽像的人類。只有愛具體的人,才能真愛人類。」

    精神健康之道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關愛社會,關愛別人,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雖然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很微薄,只要不懈地去努力,所凝聚成的愛的力量,就很大很大,就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障礙,沒有什麼完成不了的目標。

    老華僑願意資助的孩子

    老人是菲律賓華僑,在海外跋涉半生。幾經浮沉,衣錦還鄉的他萌生了濟世助人、造福鄉梓的念頭。

    於是,老人分別給家鄉幾所學校的校長寫了信,希望每個校長能提供十來個學生名單,他從中選定人選,作為他資助的對象。

    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贈,何必把程序搞得這樣複雜?不如來個快捷方式,譬如通過「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計劃」,乾淨利落地了卻一樁心願,豈不是更好?

    老人搖搖頭說:「我的血汗錢只給予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資格得到資助?是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還是優秀生抑或是特長生?誰也不知道老人心裡的答案。

    名單很快就到了老人手裡。老人讓家人買來了許多書,有《泰戈爾詩集》、《紀伯倫詩集》、《十萬個為什麼》,等等,分門別類地包裝好,準備寄給名單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覷:這樣微薄的贈與是不是太寒磣了?大家斷定書中自有「黃金屋」。可翻來覆去也沒有找到夾在書中的紙鈔。只是,在書的第一頁看到了老人的親筆:贈給品學兼優的學生×××,落款處是老人的住址、姓名、電話和電子信箱。

    家人大惑不解,卻也不願忤逆老人的旨意,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書。

    夕暉來去匆匆。老人常常對著電話發呆,又莫名其妙地唉聲歎氣。從黃葉凋零到瑞雪飄飛,誰也猜不透老人所為何事。

    一天,老人收到了一張新年賀卡,很普通。上面寫著:感謝您給我寄來的書,雖然我不認識您,但我會記著您。祝您新年快樂!沒想到老人竟然興奮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終於找到一個可資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終於明白老人這些日子鬱鬱寡歡的原因,他寄出去的書原來是一塊「試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會有資格得到他的資助。

    老人說:「土地失去水分滋潤會變成沙漠,人心沒有感激滋養會變得荒蕪。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個冷漠自私的人,不知關愛別人。縱使給他陽光,日後也不會放射出自身的溫暖,且也不配得到別人的愛。」

    精神健康之道

    俗話說:「涓滴之恩,湧泉相報。」知恩圖報是順理成章的事。施恩

    者不忘報,但受賜者卻不應該忘記。沒有一種給予是理所應當的,沒有什麼是必須應該的;所以,沒有一種領受可以是無動於衷、心安理得的,都應心存感激。

    父親寫給大學生兒子的信

    幾年前,有這樣一封父親寫給大學生兒子的信被貼在了南京某大學公告欄上。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裡出的唯一一個大學生之後,心裡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了。從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到掛蚊帳、縫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的確,你考上大學,你爸媽確實為你驕傲。雖然現今的大學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這畢竟是你爸媽幾十年的夢想。我們那陣,上大學不是憑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繭子和出身成分,有些人還要用貞操和人格去換。這也就是我們以你為榮的原因。然而,你的驕傲卻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份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你說你學習很忙,沒時間寫信,但同院裡你高中時代的女同學,卻能收到你洋洋灑灑幾十頁的信,而且每週一封。每次從收發室門口過,我和你媽看著你熟悉的字,卻不能認領。那種痛苦是怎樣的,你知道嗎?

    後來,隨著你讀二年級,這種痛苦煎熬逐漸少了,據你那位高中同學說,是因為你談戀愛了。其實,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當時,正值你媽下崗,而你爸微薄的工資,顯然不夠你出入卡拉0K酒吧餐廳。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不僅沒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來了一封長信,大談別人的老爸老媽如何大方。你給我和你媽心上戳了重重一刀,還撒了一把鹽。最令我傷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這之前,我在報紙上已看到這種事情。沒想你也同時看到這則新聞,一時間相見恨晚,及時嫻熟地運用這一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雖然,得知真相後我並沒發作,但從開學到今天,兩個月裡,我一想到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經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備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裡,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交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兒善良的心?

    精神健康之道

    父母給了我們身體,父母撫養我們長大,父母給了我們愛,我們要能夠理解父母,感念父母之恩。學會感恩吧!在對父母和社會感恩的心情中,我們才能成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

    一堆被搬來搬去的磚

    一個乞丐來到小楊家門口,向他母親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條手臂都斷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受。小楊以為母親一定會慷慨施捨的,可是母親卻指著門前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堆磚搬到屋後去吧。」

    乞丐生氣地說:「我只有一隻手,你還忍心叫我搬磚?不願給就不給,何必刁難我!」母親不生氣,俯身搬起磚來。她故意只用一隻手搬,搬了一趟才說:「你看,一隻手也能幹活。我能幹,你為什麼不能幹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母親,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

    動兩下,終於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隻手搬起磚來。一次只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幾綹亂髮被汗水濡濕了,斜貼在額頭上。

    母親遞給乞丐一條雪白的毛巾,乞丐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

    母親又遞給乞丐20元錢。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謝謝你。」

    母親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憑力氣掙的工錢。」

    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然後對母親深深地一鞠躬,就上路了。

    過了很多天,又有一個乞丐來到小楊家門前乞討。他母親又讓乞丐把屋後的磚搬到屋前,照樣給他20元錢。小楊不解地問母親:「上次你叫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後,這次你又叫乞丐把磚從屋後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磚放在屋後,還是放在屋前?」

    母親說:「這堆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後都是一樣。」

    小楊嘟著嘴說:「那就不要搬了。」

    母親摸摸他的頭說:「對乞丐來說,搬磚和不搬磚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後還來過幾個乞丐,他家那堆磚就被屋前屋後地搬來搬去。

    幾年後,有個很體面的人來到楊家。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電視上那些大老闆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這個老闆只有一隻左手,右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蕩一蕩的。

    老闆用一隻獨手握住小楊母親的手,俯下身說:「如果沒有你,我現在還是個乞丐。因為當年你叫我搬磚,今天我才能成為一個公司的董事長。」

    母親說:「這是你自己幹出來的。」

    獨臂的董事長要把小楊一家人遷到城裡去住,做城市人,過好日子。

    小楊的母親說:「我們不能接受你的照顧。」

    「為什麼?」

    「因為我們一家人個個都有兩隻手。」

    董事長堅持說:「我已經替你們買好房子了。」

    母親笑一笑說:「那你就把房子送給連一隻手都沒有的人吧。」

    精神健康之道

    一位哲人說:「一個人良好教養的頂點即表現在熱心助人上。」以對方願意接受的方式幫助別人,注重維護對方的尊嚴,而且不求任何回報,這樣的人,才堪稱善良和品德高尚。

    不普通的一元錢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當時16歲的小梁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大學。在這偏遠的山旮旯裡可是件新鮮事,村裡為此專門請鄉電影隊來放了場電影以示祝賀。左鄰右舍,張王李趙的嬸子、大娘知道他家窮,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他家送錢,幫小梁籌學費。望著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幣,他被這淳樸的鄉情、善良的父老鄉親深深感動著。

    但令小梁終生難忘的卻是入學前發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他在家裡收拾行李,準備起程。忽然,聽見門外有個蒼老的聲音喊:「梁子娘在家嗎?」他的母親聽見了,趕忙去開門。門外站著村裡那個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沒兒女,相依為命的老伴死後她大病一場,兩眼就失明了,平常只好握著一根竹竿,摸索著向左鄰右舍要地瓜皮度日。

    母親急忙把瞎眼婆婆讓進屋裡坐下,然後喊小梁倒茶。瞎眼婆婆對他母親講了一大堆讚揚小梁有出息的話,把他喊到自己的身邊,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顫顫抖抖地從灰藍色的土布兜裡掏出了一張皺皺巴巴的一元錢,對他說:「梁子呀,我這個瞎老婆子也沒錢,這兩元錢是我用地瓜皮從小販子手裡換來的,2毛錢1斤,我共賣了10斤,你別嫌少,添著買本書吧。」

    怎麼,兩元錢?瞎婆婆手裡分明拿著一元錢呀!望著瞎婆婆那滿臉刀痕似的皺紋,乾癟的眼睛,小梁和母親瞬間都明白了。多麼奸詐的小商人,他們竟傷天害理地欺騙一個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這10斤地瓜皮,瞎婆婆要風裡來、雨裡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戶呀——「怎麼,你嫌少?」瞎婆婆的話打斷了小梁的沉思,母親含淚示意他快接下。他顫抖著手從瞎婆婆手裡接過那山一樣沉重的「兩元錢」,眼淚早已經奪眶而出。

    許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經去世了,但她留給小梁的那一元錢,他卻一直珍藏著。因為在他的眼裡,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錢了,而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永不貶值的精神財富,它讓他在人際關係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精神健康之道

    儘管現代社會的確存在著奸詐、欺騙、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等某些不良的現象,但真誠的愛心也是永遠存在、隨處可見的。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一個意大利裁縫最後的夢想

    意大利裁縫迪克雷斯9歲失去了母親,從那一年開始,他便跟著爸爸學做裁縫,飽嘗了貧苦無助的各種滋味。成年後,他來到美國,漂泊四方,靠打零工餬口度日。

    一天,他困乏不已,坐在公共汽車上睡過了站,一下子被拉到了郊區。

    那是一處陌生的地方,他不知所措地在街上亂走,突然得知一家裁縫店的裁縫生病,臨時需要個人手頂替,他毛遂自薦,竟然一鳴驚人,其手藝之高令顧客叫絕。

    於是,老闆專門為他立了一個廣告:「週六有迪克雷斯在店擔綱。」從此,他每週帶回20∼40件西服回家縫製,做工精緻,無可挑剔。後來,他管理經營了多年西服工廠,最後,開了一家自己的精工定做西服的商店,而且生意很好。

    幾十年風風雨雨、貧寒苦境的磨難,當這積累達到極限的時候,他轉運了,他有錢了,他不再像過去那樣被人看不起了,他揚眉吐氣了。但是,就在這時,就在他衝破極限後,誰能知道他的心境呢?誰能知道他的下一個夢想呢?50多歲的他是那樣平靜地對別人說出了此生最後一個夢想,這夢想不是成為千萬富翁,而是要在監獄裡為犯人開設縫紉技術課程,以自己多年積累的技藝,教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人。

    精神健康之道

    愛是不分國界、不分膚色、不分貴賤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弱勢群體,我們更應該以更多的熱情和力量去關懷和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煥發他們自強向上的信心。只有把愛延伸到地球的每個角角落落,世界才會真正變成美好的人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