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裡森·馬登成功智慧思想全書 第24章 善於獨闢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 (2)
    當然,我們說創造潛力是人人都有的,創造力是人類生命本身的內在屬性,並不是說創造力形成不需要具備任何條件。相反,如果我們能夠瞭解創造所必需的能力,並通過有意識的學習和鍛煉來開發這種能力,必然會有力地更大限度地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心智的活力。

    不要總是循規蹈矩地去解決問題

    奧裡森·馬登發現,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我們稱之為思維定勢。思維定勢使人們習慣於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它是創新思維的天敵。美國康奈大學的威克教授所做的下面的這個著名的實驗就生動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把6只蜜蜂和同樣多只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結果發生了什麼情況?你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鐘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口逃逸一空。由於蜜蜂對光亮的喜愛,它們以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然而,正是由於它們的智力和經驗,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而那些「愚蠢」的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還是黑暗,只顧四下亂飛,結果,「誤打正著」撞上「好運」,這些頭腦簡單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反而順利地得救,獲得了新生。

    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被自己的習慣和慣性思維所左右。如上班時總是習慣走一條固定的路線,出差時喜歡住在自己熟悉的賓館——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們相信經驗,害怕改變,擔心這種改變會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遺憾的是,人們的這種習慣實際上並非最佳的選擇。

    美國第15任總統詹姆斯·布坎南是長老會教徒。1832年,布坎南在駐俄大使任上寫信給他當牧師的弟弟說:

    「我能夠真誠地對自己說,我希望成為一名基督徒。我認為我能夠從空虛和世俗的罪惡中解脫出來而不必忍受許多痛苦。自從我來到這片陌生的國土上,在這個問題上我已經考慮了許多,有時幾乎已經使自己相信,我就是一個基督徒,不過,我經常被懷疑論的幽靈和疑惑所困擾。在許多場合下,我的真實感情是:上帝,我願意相信你,請幫助我祛除心中的懷疑。」

    他的疑惑持續了許多年,儘管心存疑惑,但他終生都是一個積極的基督徒。

    他每天背誦禱文,嚴格地奉守安息日,在任駐俄公使時,拒絕星期天去聖彼得堡舉行的宮廷舞會上跳舞。

    布坎南認為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個現實的上帝存在,這個上帝就是現實生活的陳規舊則。生活的彈性幅度必須在這些規則中屈伸。作為舊式學校培養出來的紳士,他舉止高雅,穿著無可挑剔。他做事喜歡有條有理。多年來,他一直保留著賬本,認真記下他經手的每一文錢。他任皮爾斯總統的駐英公使時,每日都要記下他的男僕的花銷,就連大別針和吊帶紐扣所花去的幾便士都要上賬。

    在政治舞台上,這個上帝就是「憲法」。律師出身的布坎南,把自己的一切活動都置於憲法之下,並且篤信憲法。在南方各州脫離聯邦的危機中,布坎南一籌莫展,不知所措。他想通過修正憲法來保護南方的奴隸制以求消除危機,但是修正案沒有被通過。1858年在布坎南去世前不久,他說:「我一直認為而且現在仍然認為我按照憲法處理了交付於我的所有公務,我對我一生中所從事的政治活動毫無遺憾之處,歷史將證明我沒有玷污我的一生。」

    但是,他錯了,歷史並沒有如此肯定他的一生。人們普遍認為:「他天生是一個偉大的律師,是命運糟蹋了他,使他變成了一個政治家。」

    人生會碰到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如何解決便是一門學問和藝術。解決問題,處理危機,要依靠自己果斷採取適宜的行動,而不要循規蹈矩,或一籌莫展,等待上帝幫你想辦法。一個循規蹈矩的人,永遠不能成為一個傑出的領袖。

    思考問題時,不要只在表面上轉來轉去,更不要死鑽牛角尖,這樣只會離題越來越遠。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只有這樣,才會有所突破。

    1798年5月,拿破侖出征埃及。他擔心在地中海會遭到英國艦隊的截擊,便採用各種手段到處散佈假情報,說法國地中海艦隊將進入大西洋,在愛爾蘭登陸。因為兩年前確實有一支法國軍隊企圖開赴愛爾蘭,曾使英國受到一次虛驚。英國海軍指揮官納爾遜害怕拿破侖這一次是真的進攻英國本土,便把艦隊調集在直布羅陀海峽,準備截擊從這裡通過的法軍。拿破侖看到英國已上了假情報的當,便乘機從土倫軍港出發,開赴埃及,並順利地在埃及登陸。拿破侖「聲東擊西」的詭計得逞。

    1805年,在法軍與俄奧聯軍之間進行的奧斯特利茨戰役中,當法軍經過一系列的謀劃形成決戰態勢之後,拿破侖一面在與俄奧聯軍指揮官進行談判時,故意將法軍已制訂的作戰計劃全部暴露給對方,一面派出人員在陣地上大聲宣讀進攻聯軍的命令。在兩軍對陣的戰場上,誰能相信那高聲宣讀的命令是真的呢?拿破侖這種大膽地洩漏「天機」的辦法,卻有效地掩蓋了「天機」,使聯軍錯誤地判斷了法軍的進攻部署和企圖。

    俄奧聯軍指揮官當時認為,拿破侖是在搞聲東擊西,把他們當成小孩子,讓他們上當,要不,怎麼能把作戰計劃全盤端出,讓對方知道呢?於是,命令聯軍從已佔據的高地撤出,以防中拿破侖的計。然而結果恰恰相反,拿破侖有意暴露作戰意圖,是要使對方形成他「聲東擊西」的錯覺,視真為假,以達到欺騙對方的目的。拿破侖按照暴露給對方的作戰計劃,使俄奧聯軍遭到了伏擊。

    在戰爭中,為了取得勝利,最重要的知己知彼。依靠「聲東擊西」和「聲東擊東」迷惑了對方,你勝算的把握就大了。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思路靈活的人,在遇到困難或障礙的時候,勝算的把握就大。

    在生活中,敢於打破常規,善於隨機應變,能夠因人制宜、靈活處理複雜情況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聰明,也最容易達到目的,獲取成功。

    善於思考的普通人完全可以把握更多的機會

    奧裡森·馬登在針對無數傑出人士的成功案例做了大量研究及探索之後,他做出了以下的結論:偉大的機遇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學會發現機遇、創造機遇、抓住機遇、運用機遇,從而掌握命運。他的座右銘是:「要把每一時刻都當作重大的時刻,因為不知何時命運會來考驗你的品質,把你置於一個更重要的地方去!」下面的這個故事就生動地詮釋了他的這一思想。

    一個擺冷飲攤的貧苦青年人,經過近30年的奮鬥,竟擁有了大小餐館近400家、員工3萬多人、年營業額在4億美元左右的大企業,這雖不是空前絕後的成就,但也決不是大多數人能夠辦得到的。

    創造這一奇跡的是梅瑞特公司的創辦人約翰·梅瑞特,由他的創業事例中,你也許可以發現不少「把小生意做大」的訣竅。

    1927年6月間,梅瑞特帶著他的新娘子來到華盛頓,在這裡他與他的合夥人開起了一家冷飲店。事實上,這個店只是在一家麵包店裡佔了一角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店,只不過是個冷飲攤,而且只賣汽水。

    由於全球經濟衰退,沒多久,他們的冷飲店被迫關門。他的汽水店開在一家麵包店隔壁,來來往往人很多,不管將來是做什麼生意,都是很理想的位置。所以儘管關門歇業了,他還是照樣付房租,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要做生意的決心。

    這一天,正是晚上下班的時候,隔壁麵包店的生意特別好,大有應接不暇之勢,受此啟發,他與愛妻決定開一家快餐店。他推出的熱食品,有辣椒紅豆、墨西哥薄餅,夾烤肉三明治等,以愛麗絲所學的製法來說,的確稱得上是「秘方」,再加上梅瑞特用標語式的字句一渲染,就更顯得奇妙無比了,這正迎合了美國人好新奇的心理。

    此外,他還以強調「熱」來表現特色。他煮了一大鍋玉米湯,不時地掀開鍋蓋,熱氣從鍋裡湧出來,繚繞在店面上空,給人一種熱氣騰騰的感覺。尤其在冬天,這一招特別吸引人。

    同時,這種小店,爐灶是跟店面連在一起的,他把爐灶做成白色的,愛麗絲則穿著時髦的衣服,圍了條白色圍裙,站在爐邊烤肉,這真是一幅很美的圖畫。

    在夫婦兩人齊心合力的經營下,小吃店的生意紅火了起來。

    懷有雄才大略的梅瑞特,一看發展的時機來臨,立即著手準備擴展的計劃。先由太太親自主持訓練廚師,他自己則一有空閒就到外面去勘察地點,以備將來增設分店。

    這時候,美國仍在大不景氣的陰霾籠罩下,豪華的餐廳一家接一家的倒閉,這種大眾化的小吃店,卻成為飲食業的一枝獨秀。再加上梅瑞特夫婦經營的小吃店別具特色,生意就更加興隆了,到了1932年,梅瑞特公司所屬的小吃店已增加到7家。

    從事商業活動的經營者,必須具有根據社會變化而變化的新思維和新觀念,絕不能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產生恐懼;相反地,還應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應變計劃,以備不時之需,使自己能夠敏銳地把握住生活中那些稍縱即逝的機會。

    例如,不斷留意世界經濟的人,一般都會知道什麼農產品今年豐收,什麼今年減產,萬一他所經營的產品中,有以減產農產品為原料的,就應及早找出應變的方法。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找出可以替代該農產品產品,或是趕緊推出另一種新產品上市,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經營者的成功與失敗,主要在於面對困難時,採取的態度是勇於面對還是膽怯逃避。經營者的成功往往是懂得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結果。對於成功的經營者,很多人總是認為是上帝給他們提供了好運氣,卻很少看到他們在順應潮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奧裡森·馬登提醒我們:「當機遇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否則,就會輸掉我們的生活。」

    馬登撰寫的很多文章,都是試圖讓那些「沒有機會」的年輕人堅信,通過自我教育、自我激勵,再加上勇氣、決心和品格,普通人完全可以把握更多的機會,直至獲得成功。

    把善於思考當作生活中的習慣

    奧裡森·馬登說:「要想走上成功的捷徑,應學會思考。」他認為愛迪生是因思考而傑出的楷模之一。

    愛迪生是美國傑出的科學家和發明家,據說,愛迪生幼年時身體很弱,但喜愛勞動和製作各種玩具。他愛觀察,愛思考,同時充滿著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他對什麼事物都愛問個究竟。他上學不久,有一次,上算術課,老師教同學們說:「二加二等於四。」

    愛迪生站起來問:「老師,二加二為什麼等於四呢?」

    老師目瞪口呆,他不僅不認為愛思考是打開未知世界之門的一把鑰匙,反而認為愛迪生是在搗蛋。

    上學才三個月,愛迪生就因「成績不佳」被勒令退學。幸虧他的母親教過書,懂得怎樣教育孩子,從此,愛迪生在母親的指導下走上了自學的道路。

    不滿11歲的時候,愛迪生就讀完了吉本的《羅馬興亡史》和休謨的《英國史》。他還讀了一些科學發明家的傳記故事。母親還給他買了一本帕克爾的《科學讀本》。這是專講物理、化學實驗的書,其中有許多實驗例題,他一邊讀,一邊琢磨,對書中講的一些原理,他都要親自實驗後方才相信。他在自家的地窖裡設有一個實驗室,有試驗用的瓶子二百多個,家裡給他的零用錢,他都用來買試驗用品。這位未來的發明家,就這樣在科學的乳汁的哺育下逐漸成長起來了。

    18歲以後,愛迪生建起了自己的真正的實驗室,正式走上了發明家的道路。勤於思考的愛迪生,在他的實驗室裡貼著一條雷諾爵士的語錄:「人總是要千方百計地逃避真正艱苦的思考」,在這條語錄之後,他加上了自己的一句話:「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