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傳 第六章 把握未來(19351938) 第六章(2)
    1935年,中共還沒有設後來是黨的最高職務的主席一職,但是,總書記也不像以前那樣是最高職位。遵義會議後,黨的不明確的領導機構在北京公佈的官方史料中也可以看出來,他們只是簡單地說毛從此獲得了「領導地位」。

    毛在遵義會議上提出了一系列策略,這些策略可以說是他的傑出軍事思想的總結。

    ·敵強我弱,紅軍須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不打無把握之仗,大踏步進退,以捕捉戰機。

    ·誘敵深入,避免打陣地戰。

    ·紅軍既是戰鬥隊,又是宣傳隊。對犯錯誤者應予以教

    育,而不能秘密處罰,應讓每一位戰士都知道下一步行動的

    目的及危險所在。

    在該城一座天主教堂裡舉行的群眾大會上,毛解釋了這些方略,同時提出了未來幾個月的口號:「北上抗日。」

    遵義的十二天改變了長征面貌,給這次慘敗的軍事撤退賦予了新的政治使命:為著民族和革命的雙重目的。

    很明顯,中國革命已經從莫斯科的影子中擺脫出來。斯大林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而不再顧及四處流竄的中共,他也根本不相信這批農民軍隊就能完成中國革命的艱巨任務。

    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不再由一個令人敬畏的蘇聯人來領導。這決非偶然,正是在與莫斯科接觸十分困難,共產國際與中共之間聯繫幾歸消失的時刻,權力移交到了毛的手中。

    毛依然景仰十月革命。三十年以後——當他有充足的理由不再講蘇聯的好話時——他告訴安德烈·馬爾羅,當時向西北去的一個原因是「以能與蘇聯接上聯繫」。7但是在毛看來,中國革命的重心還是應該在中國的農村。

    另外在黨和軍隊內部,毛在組織方法上也逐步對斯大林主義進行抵制。這也特別表明他對人的改造所抱的信念和他那靈活、植根於本土以及精神高於物質的軍事策略是正確的。

    毛的最終目的是要到達陝北,並從那裡開始抗日。同時,他還想與四川北部張國燾的軍隊會合,在這個神話般的省份建立蘇維埃政權。

    遵義休整後,長征重新開始時,毛看上去整潔瀟灑。警衛員發現,毛穿上了一套特製的合體的灰軍裝。

    毛有一匹馬,但只是在十分疲勞時才騎上去。有兩次他染了瘧疾,病得很厲害,以至連馬也不能騎,不得不躺在擔架上由兩名戰士抬著行軍。

    在他私人的小包袱裡總裝著雨傘和書。裡面的東西不斷地更換,《水滸傳》卻是一直帶在他身邊。沒有材料表明,毛在長征時帶了馬克思或列寧的著作。

    他常常通宵達旦地工作,但有時他也破慣例在自己的吊床上睡到正午。他一直把身邊的幾位年輕人當作是自己的助手,這些年輕人包括秘書、衛生員和兼作勤務的警衛員。

    一位年僅二十歲的警衛員陳昌奉,慢慢地才知道毛的嚴格要求和喜歡獨處的生活方式。隊伍一停下來過夜,毛馬上就要開水,如果情況緊急,他會整夜不眠地工作。每一次停下來,陳就要趕快為毛佈置好工作的地方——一個小巖洞或一塊乾淨的石頭。8

    有時毛也能稍稍享受一下,他的工作人員十分樂意把他安排去某家有院子,床上鋪有稻草,有可以置放文具和電話的書桌的地主家裡休息或者工作一兩個晚上。

    如若能找到香煙,毛即使在最晦氣的日子也能夠振作起來。有些資料說,在部隊即將開始作戰時,他的士兵甚至用鴉片與對方換取香煙。在沒有煙草的時候,也就顯示出了毛的靈活機智,他把各種各樣的帶有刺激性的樹葉當作煙草的替代品。奧托·布勞恩也有這一嗜好,尋找上好的煙草或許是這位愛大驚小怪的德國人和這位穩重沉著的中國人共有的一種熱情,有時他們共同進行一些冒險的試驗。

    夕陽的最後一抹晚霞染紅了天空,毛身上灰色的軍裝也變成了枯黃色。明月下,錯雜的亂石頓時猶如正在打鬥的龍。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部隊燃起松枝火把照亮前進的路,懸崖峭壁張著血盆大口好像是在尋找機會企圖吞噬這支幽靈般的隊伍。

    每當這種時候,毛就會寫下幾首詩詞。他感到自己「離天三尺三」;他看鵝毛大雪猶如「飛起玉龍三百萬」;湍急的河流在他筆下可使「人或為魚鱉「;層層群山在他看來是「原馳蠟像」。

    毛在長征的路上真正地發現了自己。儘管生活艱苦,有他不熟悉的地理上的挑戰,有死亡的威脅,有黨內的派系鬥爭,還有幾次紅軍幾乎全軍覆滅。但是,十個月六千英里的長途跋涉充分顯示了毛那尋常難以發揮的天才。

    反常的是,毛並沒有受個人生活的牽制,而是開始了一個超群出眾、鴻才大展的時期。他獨身單處卻總是想著集體的使命。雖然說賀子珍也參加了長征,但是在十個月的時間裡,她可能一直都沒有和毛在一起。當時為毛服務的幾個親近的人撰寫的回憶錄中甚至沒有提到她。毛與他生存下來的弟弟澤民的關係也不密切,澤民當時負責照顧財經、檔案和物質供應工作。

    另一方面,長征時期可能是毛詩詞寫作最多的時期。二十年後他有些留戀地說:「在馬背上,人有的是時間,可以找到字和韻節,可以思索。」9詩詞把大自然和歷史融合在一起,這種融合最終成了毛這位革命家和東方第一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成功的秘訣。

    他把崇山峻嶺看作戰鬥序列的一部分:

    山,

    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

    萬馬戰猶酣。

    山,

    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

    賴以拄其間。十

    毛似乎在土地中找到了革命的證據。橫貫十一個省的長征的廣泛閱歷,可取代莫斯科的新權威,毛努力使這種新權威面對中國現實。

    長征結束時,毛甚而面對群山又發靈感,將它視作超出中國自身革命之外的世界和平的象徵;

    而今我謂崑崙:

    不要這高,

    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

    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

    一截贈美,

    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

    環球同此涼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