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方宗熙>>古猿怎樣變成人

雲台書屋

十、奇妙的工廠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70年代出現了遺傳工程。遺傳工程就是基因工程。
  什麼叫做基因工程呢?
  就是人們從細胞裡取出所需要的基因,來改造生物遺傳性的工作。這也就是科學工作者應用現代遺傳學的技術,把人所需要的一種生物的個別基因取出來,再把它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裡去,以此來定向改造另一種生物的遺傳性,使它能夠成為人所需要的新生物。
  這實際上是對基因進行了巧妙的操作。
  基因很小,肉眼看不到,用顯微鏡也看不到。這意味著要得到人所需要的基因,需要極巧妙的技術。
  有了人所需要的基因以後,還要把它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裡去,這更需要巧妙的技術。
  一句話,在操作基因的過程中,需要運用一系列的精密細緻的技術,所以把這項工作叫做遺傳工程。
  比方說吧,胰島素是一種內分泌素,一種激素,也是一種蛋白質。它是人體和許多動物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蛋白質,能夠進行一種很重要的工作。
  什麼工作呢?
  胰島素能夠對動物體內糖分的新陳代謝進行調節,使體內血液的糖分維持在一定水平上。就拿人體來講,每100毫升的血液裡含有0.1克的葡萄糖,這是正常的生理狀態。
  如果人體內血糖過多了呢?
  胰島素就從胰髒的細胞裡分泌出來,進行工作。它會使葡萄糖進入身體細胞裡,轉化成為肝澱粉,貯藏起來。依靠胰島素,葡萄糖在血液裡的含量就能維持相當穩定的水平。
  如果體內的血糖過多,人體又不能產生出胰島素,或者產生的胰島素很少,不夠用,那會怎樣呢?
  就會發生病症,引起身體不舒服,使人不能正常工作。同時,過多的糖分會從小便裡不斷地排泄出來,這就是一般所說的糖尿病。
  不消說,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良藥。
  前面談到,胰島素是胰髒細胞所產生的。應該指出,並不是一切胰髒細胞都能產生胰島素。實際上,只有胰髒的胰島細胞才能產生胰島素。
  為什麼呢?
  科學家發現,只有在那裡才有活躍的胰島素基因,在這種基因的指導下,許多種氨基酸才會彼此連接起來,成為胰島素。
  人如果得了糖尿病,只有用注射胰島素的辦法來補充。注射用的胰島素是從大牲口牛、羊、豬等的胰髒裡提取出來的,每100千克的原料大約只能生產三四克胰島素,所以價錢很貴。而且牲口和人究竟不是同種類的動物,所產生的胰島素雖然功能基本上一樣,分子構造卻有一些差異,因此注射之後可能會出現某些副作用。如果能夠用人的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那是最好的了。
  能不能夠得到人的胰島素呢?
  在過去,這只是一種夢想。現在情況不同了:人們可以叫大腸桿菌產生出人的胰島素。這個工作就要由遺傳工程來完成。
  這真是個奇跡啊!讓大腸桿菌產生胰島素的遺傳工程是怎樣進行的呢?
  首先要得到人的胰島素基因。人們已經知道。胰島素是胰髒中的胰島細胞產生的。在胰島細胞裡一定有激活的胰島素基因DNA。既然如此,那裡就有許多這個基因DNA的副本,也就是胰島素RNA。
  原來,產生胰島素的過程可以這樣表示:
         胰島素基因DNA
              ↓(轉錄)
          胰島素的RNA
              ↓(翻譯)
              胰島素
  這樣,從胰島細胞裡,可以得到許多胰島素RNA。在一種叫做逆轉錄□的作用下,就產生出相應的胰島素基因了:
         (逆轉錄□)
     胰島素RNA—————→胰島素DNA
  這個胰島素DNA就是胰島素基因。它的分子並不大,因為胰島素就是一種分子不太大的蛋白質,只含有51個氨基酸。
  有了胰島素基因以後,下一步要找個基因的運載體,也就是能夠運送基因到一定地方去的一種物質。這好比你有了一顆珍珠,要把珍珠送到朋友家裡去。你可以自己送去,也可以裝在盒子裡,讓人家捎去。
  要把一個基因送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裡去,並不那麼簡單。因為基因的分子大小,不容易操作,更不容易運送。
  因此,尋找一個適宜的運載體是非常必要的。經過研究,發現細菌的質粒是一種很好的運載體。
  質粒是什麼呢?
  質粒也是一個DNA分子,它大半存在於細菌的細胞裡,能夠跟細菌的細胞和平共處。在許多大腸桿菌的細胞裡就經常含有質粒。
  質粒是有一定獨立性的DNA分子,它在大腸桿菌裡能夠利用細菌細胞裡的材料,複製自己,由一個質粒變成兩個質粒。這就是DNA的自我複製。
  質粒上也含有許多基因。有些質粒的基因有抗藥性,能夠防止某些抗菌素(例如青黴素)的危害。所以對細菌的生存來說,是有利的。
  質粒的另一個特點是既可以離開細菌的細胞,也可以進入細菌的細胞。這樣的來去自由,就使質粒有條件作為基因的運載體,把基因送進細菌的細胞裡去了。
  讓質粒運送基因,就得把質粒跟所要運送的基因連接在一起,使它們成為一個整體。於是,質粒到哪裡,基因也就跟著到哪裡了。
  怎樣把質粒和基因連接在一起呢?
  質粒和基因都是DNA分子,分子的性質很相似。讓一個DNA分子跟另一個DNA分子連接在一起是比較容易進行的。
  一般是用同樣的內切□來處理質粒和基因。經過處理,這兩個DNA分子都露出同樣的末端。於是,讓這兩個DNA分子彼此連接起來,成為新的結構。也就是:
         質粒DNA+外來基因DNA
            |經過內切□處理
       質粒DNA·外來基因DNA
  這種重新組合的DNA,叫做重組DNA。重新組合DNA,就是遺傳工程的核心工作。
  下一步工作就是把這個重組DNA放到某種生物的細胞裡,讓它在那裡安家落戶。
  重組DNA能夠進入植物或動物的細胞裡去嗎?從原則上講可以,實際上很難辦到。主要因為植物或動物的細胞裡一般不含有質粒,所以質粒一般很難進去定居。
  現在比較容易做到的是讓重組DNA進入大腸桿菌的細胞裡。這因為大腸桿菌的細胞裡本來就經常有質粒存在。
  最後使大腸桿菌的細胞把重組的DNA吸收進去,遺傳工程的工作就基本上完成了。
  胰島素基因進到大腸桿菌細胞裡以後,能夠做些什麼事呢?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胰島素基因會跟質粒一起複製自己,增加基因的數量。同時,隨著大腸桿菌的細胞分裂,使大部分大腸桿菌的細胞都含有胰島素基因。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胰島素基因就會發生作用,產生出胰島素來了。1978年,美國科學家伊太庫拉已經取得這一重大的科研成果。
  大腸桿菌產生出人的胰島素,這不是天下奇聞嗎?
  是的,確實是天下奇聞,這是自古以來的第一次。
  千千萬萬個大腸桿菌的細胞,都變成了製造人胰島素的小工廠了。這是人類的勝利,科學的勝利!
  是不是一切對人有用的基因都可以運用基因工程的技術來操作呢?
  原則上可以,實際上困難重重,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
  比方說,現在基因工程中取得成績的都是小的或比較小的基因。分子大的基因就不容易進行操作。
  還有,進入大腸桿菌細胞的外來基因在新的條件下,能夠比較正常地工作,有一些就不能正常工作。必須展開新的研究來克服這種情況。
  還有,把對人有用的基因移入植物和動物的細胞裡去的研究,目前正在進行,還沒有得到成功。如果成功了,就可以把固氮細菌的固氮基因,移入水稻、小麥或其他穀類作物的細胞裡去。
  固氮基因能夠產生固氮□,利用固氮□,就可以把空氣中的大量的氮氣轉化成含氮的肥料。如果運用基因工程,使穀類作物自己能夠固氮,我們就不必設立那麼多的化肥廠了,不但節省了資金,還可以使環境避免污染。
  雖說萬事起頭難,基因工程一開始就取得了令人注目的一些成就,生產出對人有用的許多化學製品和藥品。
  胰島素是一個。
  生長素是另一個。生長素也是一種激素,在它的作用下,動物和人就能夠正常生長。
  侏儒是人體內生長素分泌不足的結果。而巨人是人體內生長素分泌過多的緣故。
  干擾素又是另一個。它是對付病毒和某些癌症的有效藥物。
  1983年,科學家成功地進行了一項遺傳工程:把大家鼠的生長素基因和質粒結合,注射給小家鼠的受精卵細胞核裡。結果小家鼠長成巨型小家鼠。由此說明許多經濟動物的遺傳性可以加快改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一句話,遺傳工程這個嶄新的遺傳學技術,有強大的生命力。隨著科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它能夠做出現在還只能設想的許多大事業來。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