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雲台書屋>>百科書籍>>中國科普佳作精選>>方宗熙>>古猿怎樣變成人

雲台書屋

九、細菌洩露的秘密

  在進一步揭開遺傳秘密的探索過程中,人們曾利用細菌弄清了基因的物質基礎。
  細菌之類的微生物也是遺傳研究的好材料,甚至是比植物和動物更好的遺傳學材料。因為它們的結構比較簡單,細胞裡含有的基因比較少。它們的生活史比較短,大腸桿菌在適宜的條件下,每30分鐘就可以完成一代,也就是完成一次細胞分裂。
  細菌的種類很多。有許多種類對人有害,能引起疾病,危害健康。但是還有不少種類對人有益。例如,有一種腐敗細菌,能引起屍體腐敗,把複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使物質在地球上循環不止,為植物和動物提供豐富的養分。
  下面著重談談肺炎雙球菌。這是一種致病的細菌,毒性很強。
  肺炎雙球菌如果寄生在人體內,人就會患肺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死亡。
  這種細菌如果寄生在小家鼠體內,小家鼠就會患敗血症而死亡。
  肺炎雙球菌是怎樣使小家鼠致命的?從中又揭示出了什麼秘密?
  英國微生物學家格裡弗裡斯的實驗室裡有兩種肺炎雙球菌:一種的細胞周圍有一層厚厚的莢膜。莢膜的主要成分是多糖,也就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它是有毒的類型,一進入小家鼠的體內,小家鼠就會發病致死。另一種的細胞周圍沒有莢膜。說來奇怪,這種細菌進入小家鼠體內不會使小家鼠患病,它是無毒的類型。
  1928年,格裡弗裡斯用這兩個品種的肺炎雙球菌對小家鼠進行了實驗。
  他先把有毒型細菌加熱殺死,然後把死細菌給小家鼠注射。小家鼠安然無恙。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注射進去的是死的細菌。
  後來,他又把加熱殺死的有毒型細菌和活的無毒型細菌混和在一起,注射進小家鼠體內。結果小家鼠發病死了。小家鼠怎麼會死的呢?格裡弗裡斯進行了分析。他從死鼠體內分離出了活的細菌。
  是什麼活細菌呢?  


  
  圖3-9-1 1.注射無毒型細菌,小鼠不死。2.注射有毒型細菌,小鼠死亡。3.注射加熱後的有毒型細菌,小鼠不死。4.注射活的無毒型細菌和加熱後的有毒型細菌,小鼠死亡。

  是有毒型細菌。用顯微鏡觀察,那是帶有莢膜的細菌。
  他把這活細菌注射給小家鼠,小家鼠又得了致命的病症。於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這些活的有毒型細菌是怎麼來的呢?
  是死的變成了活的嗎?這不可能。
  是活的無毒型細菌轉變成有毒型的嗎?這是最可能的。
  但是,轉變是怎麼產生的呢?分明是活的無毒型細菌受到了死的有毒型細菌的影響,因為它們是一起注入小家鼠體內的。
  怎樣影響的呢?
  這個問題,當時的科學水平還不能回答。
  到了40年代,科學有了很大發展。生物化學進步了,人們對核酸的知識瞭解也比較多了。
  人們研究知道,核酸和蛋白質都是大分子。核酸主要分佈在細胞核裡,而蛋白質一大半在細胞質裡。
  經過生物化學工作者的進一步探索,弄清了核酸有兩大類,一類是去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
  組成DNA或RNA的主要成分是核甘酸。一個一個的核甘酸前後連接起來,就成為一種直線結構,不分枝,像一個一個的氨基酸組成蛋白質那樣。
  後來又知道,組成核甘酸的有3種成分:糖、磷酸和有機的鹼基。但是人們還不知道DNA和RNA的功能。
  1944年,美國的生物學家亞弗利、麻克裡奧和麥卡第合作,在格裡弗裡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基礎上進行了細緻的工作。
  他們把有毒型的細菌殺死,磨碎它們的死細胞,提出了5種成分,有多糖、脂質、蛋白質、RNA和DNA。它們都是性質各不相同的有機物。
  他們把這些成分提出來以後,分別加進培養活的無毒型細菌的試管裡。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他們從各試管裡取出細菌的樣品,進行觀察。
  於是,真相大白了:只有去氧核糖核酸能夠使無毒型細菌轉化成有毒型細菌。
  這說明了什麼呢?
  這說明了多糖、脂質、RNA和蛋白質等成分都不是這種細菌的遺傳物質,只有DNA才是這種細菌的遺傳物質。
  細胞的遺傳物質終於找到了。這是遺傳學研究的又一個突破。
  但是,是不是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也都是DNA呢?這在當時並沒有弄清楚,只初步知道DNA的成分比較簡單,是由4種核甘酸組成的。  


  
  圖3-9-2

  1953年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對DNA是遺傳物質的研究,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以前,科學家只研究出DNA分子有兩條長鏈。至於兩條長鏈的關係是什麼?它們又是以什麼方式彼此發生關係而組成DNA的大分子的?這樣重大的研究課題,都在這一年裡揭曉了。
  美國的沃森和英國的克裡克合作,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提出DNA分子的結構模式,認為DNA分子是一種螺旋形的結構,每條長鏈都由四種核甘酸組成,如果分別用字母ACGT表示,就是C和G配對,A和T配對,兩條長鏈相互扭曲盤旋在一起。
  他們在研究中發現,這種結構有新的變化。比方說,原來的結構如果是:
  那麼,後來兩條鏈分開,各自作為樣板,每個成分各自配對,就由一個DNA分子變成了兩個模樣完全一樣的DNA分子了:
  這就是說,DNA具有自我複製的能力,這是遺傳物質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圖3-9-3

  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從此,遺傳學的研究深入到分子裡邊去了。分子遺傳學成為生機盎然的科學,迅速地發展起來了。
  接著又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作為基因的化學分子DNA是怎麼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呢?
  經過科學家的實驗知道,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牽涉到細胞裡的許多結構。如果長話短說,這個複雜的過程包括兩個重要的步驟,就是轉錄和翻譯。
  什麼叫轉錄呢?
  轉錄就是DNA含有的遺傳信息(基因),在一種叫做轉錄□的干預下,轉錄成RNA的過程。這個RNA當然就含有基因的信息了。在這裡,把RNA就叫做DNA基因的副本。
  翻譯就是按RNA所含有的信息,把氨基酸一個一個按一定順序連結起來,合成某種蛋白質的過程。也就是以RNA的信息來決定產生什麼樣的蛋白質。例如:
       酪氨酸□基因DNA
              ↓(轉錄)
        酪氨酸□的RNA
              ↓(翻譯)
              蛋白質
              (酪氨酸□)
  這就是說,基因(DNA)的分子成分就決定了蛋白質的組成。
  這個過程怎樣實現的?遺傳信息的分子基礎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科學家們在細緻的實驗中發現,DNA或RNA所含有的遺傳信息是由遺傳密碼組成的。遺傳密碼就是決定氨基酸的不同鹼基的排列順序的密碼。
  前面談到,DNA或RNA都是由核甘酸組成的,蛋白質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核甘酸怎樣成為氨基酸的遺傳密碼呢?
  DNA和RNA是由4種核甘酸(或4種成分)組成的。組成DNA分子的是A、T、C、G4種,而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4種核甘酸所含的遺傳信息,怎麼能決定蛋白質分子中20種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呢?
  假定一種核甘酸是一種氨基酸的遺傳密碼。4對20,遺傳密碼顯然不夠用。
  2個核甘酸的組合成為遺傳密碼,行嗎?
  也不行。4種核甘酸,任意取出2個來,可以得到42=16種組合。16對20,遺傳密碼仍舊不夠用。
  任意取出3個來怎樣呢?43=64,可以得到64種組合,64對20,密碼不但夠用了,而且綽綽有餘了。
  用3個核甘酸的組合作為遺傳密碼,那就好比用3個字母來組成一個字,代表一個意思,一個信號。
  科學研究已經充分證明,遺傳密碼確實是由3個核甘酸組成的;而且弄清楚了,各種氨基酸有各不相同的遺傳密碼:甲硫氨酸的遺傳密碼是TAC,酪氨酸的遺傳密碼是ATT和ATC,丙氨酸的遺傳密碼是CGA、CGT、CGC和CGG,等等。
  這就是說,有的氨基酸的遺傳密碼是1個,而有的氨基酸的遺傳密碼有3個以上。這樣,用3個核甘酸所組成遺傳密碼的核酸,就可以用來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了。
  假定某種蛋白質所含有的氨基酸和排列順序是:
  甲硫氨酸、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那麼,它的DNA分子中的遺傳密碼就是:
  TAC、CGA、ATT、CGA……
  於是,應用化學方法來分析某個蛋白質的氨基酸及其排列順序,就可以知道是哪個基因遺傳信息的遺傳密碼了。基因這個遺傳單位或遺傳信息,就由抽像的概念落實到具體的物質了。
  這一研究成果為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性,使生物更好地為人類服務,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途徑。
  從肺炎雙球菌的遺傳性發生改變的實驗,到弄清基因的物質基礎,幾乎花了整整25年,就是從1928年到1953年。時間所以那麼長,主要是因為那個時期的科學發展的基礎比較差。
  後來情況不同了。從1953年最終闡明DNA是遺傳分子以後,大約經過了13年的努力,到了1966年,所有20種氨基酸的遺傳密碼都研究清楚了。
  到了70年代,有許多重要的□也分離出來了。例如,一種專門用來切割DNA分子的□,叫做內切□,是從細菌裡提取出來的,它會在一定的鹼基位置上,像一把手術刀一樣,把DNA分子切開。
  另一種□叫做連接□,在它的作用下,被切開或斷裂的DNA分子又可以彼此連接起來。
  就在這些科學成就的指引下,遺傳工程出現了。它標誌著遺傳技術又有了一個重大的突破。

  

 
上一頁 b111.net 下一頁
雲台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