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園主義 第十二章 少林少林
    棋盤園主義有個原理叫做「壞銀子驅逐好銀子」:假如坑蒙拐騙貪污受賄掙到的銀子與正當賺來的銀子一樣好花,具有一樣的價值,掙銀子和花銀子都不會遭到報應,不容易被關進牢房,人們就不會奉公守法,而都會積極地學習坑蒙拐騙的技術,學習貪污受賄的本事。根據該原理,百死大毒勾魂丹被製成十全巨補神功丸的根本原因不在晉江百姓身上,而在棋盤園主義。是棋盤園主義給淳樸善良的晉江百姓提供了賺取壞銀子的機會,蜂擁去做假藥、假棋盤園時裝、假化妝品、假食品。假毛、假長條白布帶等等假冒偽劣貨品,牟取暴利。遺憾的是,東門達觀雖然懂得「壞銀子驅逐好銀子原理」,但他只去研究隱藏其中的神功心法,瞭解到棋盤園主義神功是一種邪派武功,並非來自武林正派,而沒有研究該原理對藥品製造行業,對假冒偽劣產業,以及對晉江百姓的影響,從而導致了行刺的失敗。

    武林人士皆知,邪派武功在武林正派人士競爭越激烈、生存越艱難的時候,威力就越強大。禿龍洞功夫最鼎盛的時候,武林多有正派高手中毒斃命,使得眾多正派武林人士投奔禿龍洞拜師學毒。梨花島主原本出身名門正派,卻是在武林各大名門正派爭做武林盟主,偷學邪派手段殘害同門的時節,放棄正派武學,另闢蹊徑秘練各種邪派武功,集其大成自創了天下無敵的梨花島武功。根據東門達觀的瞭解,蒲壽庚也是在改朝換代社會動亂,武林正派人士紛紛抗擊元軍,無暇顧及江湖紛爭的時機,秘練棋盤園主義神功,發展實力,才打出一片新天地。正因為知道「壞銀子驅逐好銀子原理」,知道棋盤園主義神功是邪派根抵,東門達觀才會採用彈卵神通和禿龍洞兩種邪派武功對付蒲壽庚,以毒攻毒,以邪制邪,但卻顧此失彼,恰恰就栽在了該原理上,被晉江假藥坑了一把。

    在服食十全巨補神功丸以前,黑棋被紅帥派遣過河的鶯鶯。昭君、孟姜聯手打得陣勢大亂,子力七零八落,局勢發發可危。中毒後(即進補後),蒲壽庚大叫爽歪歪,不但功力大增,性慾勃發,還因十全巨補神功丸裡的腦白金、健長原素、性命核能等等東西神效奇特,立竿見影,使得他智商倍增,靈感頻迸,先把紅帥的連環馬硬生生拆成蹶腿馬,再棄子擒炮,把湘雲趕出棋盤,然後策馬直驅紅方九宮,車馬合擊,把紅帥逼到九宮西角,動彈不得。紅帥急調鶯鶯與孟姜回宮救駕,卻被黑炮橫架擋在對岸,望河興歎,眼睜睜看著紅帥被黑馬黑車合力擒獲。蒲壽庚艱難地贏得了這盤勝利,興高采烈,得意洋洋,振臂高呼:爽!爽歪歪!輸了棋的紅帥,氣歪歪地走過楚河漢界,向黑將鞠躬行禮,動作幅度偏大,顯得有點氣急敗壞,輸得很不服氣。行禮後,紅帥帶領紅衣棋子向畫樓載歌載舞,高唱恭喜恭喜恭喜你,但那張美麗的臉蛋有些走型,嘴角扯到一邊,鼻子也歪了中軸,眼珠子茫然失神。一起唱歌跳舞的鶯鶯跳到紅帥身邊時,湊近紅帥耳朵邊說,蒲老爺今天怎麼搞的?後半盤那棋簡直不是人下的!

    不是人下的就是鬼下的,只有鬼神才能下出這般神奇的棋,在必敗的局勢中力挽狂瀾,反敗為勝。蒲壽庚超乎神人的表現,不但令紅帥大為生氣,更讓東門達觀憋了一肚子氣,越想越不明白,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不開心,越想越生氣。一直生氣到離開棋盤園,回到少林寺,還在繼續生氣。

    按道理,禪宗大師應看破紅塵,悟透生死,拿棍子打他個半死也不會生氣,怎麼胳肢他也不會發出笑聲。就如西山鐵擔,別人罵他市儈銅臭,他就不發怒,而會積極地給罵他的人提供罵他的素材,或者立即去打一桶清水來,仔細認真地掏洗他的耳朵,常把罵他的人氣個半死,回家把自己臭罵一頓。這是挨罵的情形。挨揍的情形又不一樣。假如有人生起氣來要揍西山鐵擔,老和尚就會取來文房四寶,鋪在案上,恭恭敬敬地把人家要揍他的理由一條一條地寫下來,逐條加以註釋,詳細說明對方揍他的必要性,論證接他的可行性,羅列揍他的正確性,分析揍他的偉大意義,還要請對方一條一條、一字一句地審閱修改,非要對方同意他挨揍的各種必要性、可行性與正確性。假如對方持有不同意見,比如認為必要性沒那麼必要,可行性沒那麼可行,重要性也不那麼重要,西山鐵擔就會認為對方不尊重他的意見,會掄起雞毛撣子一陣亂打,把人家打出禪房。

    如前所說,禪宗大師都是一些行為高深、言談莫測的高人,他們活在世上為的是自尋覺悟,以及幫助別人覺悟。至於覺悟些什麼,覺悟來做什麼,那是說不清楚的事情,要能說得清楚就大家都覺悟了,寺廟與和尚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西山鐵擔就是這樣一個自尋覺悟和幫助別人覺悟的人,所以西山鐵擔是禪宗大師。東門達觀雖然也有禪宗大師的頭銜,但這頭銜是別人給他的,不是自己擁有的,沒有經過他師父西山鐵擔的接引和印證,並非貨真價實,屬於假冒偽劣。就因為不是貨真價實的禪宗大師,沒有看透人情世故,東門達觀便沒有平常心,會在想起他的烈士父親時,萬箭穿心熱血沸騰,淚如泉湧痛不欲生;會在下毒行刺蒲壽庚未遂之後,把自己的鼻子和嘴角氣歪,跟地痞流氓的樣子差不多。這種表情顯然有停佛門宗旨,有違禪宗精神。身為東門達觀的師父,西山鐵擔大師是不能不管的。

    從當年抱過那具活動人體骨架,高唱「我被銀子撞了一下腰」到現在,西山鐵擔對徒兒東門達觀一共進行過上千次啟悟,每次啟悟的方式都不太相同,除了德山大棒、臨濟怒喝、西山歌唱等正統手法外,還使用了掄木魚槌敲、拿板磚頭拍、舉大鐵鍋砸,以及開板車撞(西山鐵擔沒有駕駛執照,不會駕駛若干豬驅動車)等等偏門手法,在這無數極端暴力的行為中,發表了無數莫測高深的禪機,全是因地制宜,手邊有什麼便將就著用什麼,什麼適合啟悟就拿什麼啟悟。舉個例子,東門達觀第一次行刺失敗的次日,到齋堂吃早飯的時候,把蒲壽庚那招阿拉伯式擁抱演示給師父看,討教如何破解。西山鐵擔看完之後,連搖了好幾下腦袋,隨即抄起一碗冬瓜豆腐湯,端到東門達觀嘴巴前,叫東門達觀嘗嘗味道如何。東門達觀嘗了一口後說,這湯太淡。西山鐵擔搖搖頭說,不對。東門達觀再嘗了一口後說,是不對,不是湯淡,是我的嘴巴淡。西山鐵擔又搖頭說,還是不對。東門達觀又再嘗了一口後說,是不對,不是湯淡,也不是我的嘴巴淡,是我的心淡。東門達觀應對完後,西山鐵擔本打算把整碗湯澆到他腦袋上,但因湯裡還有幾塊冬瓜豆腐,大師捨不得,就把湯放回桌上,滿臉歡笑地拍拍東門達觀,然後抓起一張板凳,劈頭蓋臉一頓亂打,邊打邊罵徒兒鶴鵡學舌,拾人牙慧,打著紅旗反紅旗,喊著革命反革命。

    西山鐵擔不肯傳授破解阿拉伯擁抱的招式,東門達觀是能夠理解的,一直以來,師父都教導他不要把恩怨情仇放在心上,說這些恩怨情仇雖然是東西,但若能把它們放在別的地方,它們就不成東西,放到自己心上才成為東西,因此要把這些東西變成非東西,才能解脫和覺悟。東門達觀確曾努力把恩怨情仇放到別的地方,比如衣服櫃子,比如後院菜地,但放了好幾次都不成功,每次放完了之後,它們還是會自動跑回自己心裡。這是東門達觀最不令師父滿意的一點。另外還有一點,東門達觀身為口交會烈士遺孤,一直肩扛著口交會全體義士的重托,肩負著誅殺狡賊奸賊蒲壽庚偉大歷史使命,西山鐵擔對此很不以為然,他啟悟東門達觀說,你的頭毛長在你自己頭上。這句話跟東門達觀啟悟紹興師爺的話一模一樣,當然是從師父那裡學來的。但東門達觀對頭毛禪機的理解要比紹興師爺深刻,他知道師父想讓他明白,自己首先是自己,是自己需要覺悟,而不是一個武林高手、烈士遺孤、口交會殺手、傑出青年需要覺悟,要想大徹大悟,立地成佛,就必須忘記自己除了是自己以外,還是傑出青年、武林高手、烈士遺孤等等東西,這樣才能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理論上說,東門達觀的理解還算八九不離十。眾所周知,佛門弟子的首要工作是學禪修道。覺悟成佛,其次才是習武強身,救苦救難。至於報仇雪恨,那本不是佛門弟子該做的事。所謂佛道,就是無仇無恨、無怨無悔、無愛無癡的大無境界,東門達觀是懂的,但卻做不到。東門達觀的想法是,如果不是義士們從官兵手中把自己救出,帶到少林寺交給西山鐵擔,並投下巨資培養教育,自己就沒有今天,也就沒有了自己,所謂六道輪迴因果相報,自己因口交會而生,亦應為口交會死。東門達觀把這個道理講給師父聽,請求師父理解,卻挨了西山鐵擔一頓雞毛撣子。

    如前所說,禪宗大師啟悟弟子的禪機,常常配合著許多古怪行為,而且通常都很暴力。德山棒常把人打得頭破血流;臨濟喝常把人震得頭昏目眩,比較經典的還有五台秘魔巖大師,用一根木杈叉人家的脖子,把人叉得接不上氣;還有馬祖道一大師,常常一腳把人踢個四仰八叉;鎮州普化大師則喜歡在人耳邊搖銅鈴,非把人家耳膜搖穿不可。也有些大師的做法比較溫柔,既不掄棒子也不飛腿亂踢,而是吟詩做賦,冷不了給你來一句「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之類的深奧詩句,或者來點淺顯些的「少年一段風流聲,只許佳人獨自知」,讓你參個一兩年或者十年八年,參透了就覺悟,不能覺悟就自尋短見去罷。鐵擔大師幫人覺悟用的是「正中妙挾,撣唱雙舉」禪法,歌唱與雞毛撣子結合。可惜的是,這門禪法在西山鐵擔圓寂之後便失傳了。咱們幹別的事情水平一般,把祖宗寶貝失傳掉的事情卻最拿手,所以不能怪西山鐵擔沒把法寶傳好,而要怪他的弟子沒有把法寶學到手。特別要怪東門達觀,他本來最有希望繼承鐵擔禪法,卻冥頑不化,執迷於報仇雪恨,始終不肯覺悟,竟然還跟師父理論什麼生為口交會生,死為口交會死,挨了雞毛撣子也沒能領悟,還是傻愣愣地看著西山鐵擔。見徒弟如此不開竅,西山鐵擔就把雞毛撣子遞給東門達觀說,你現在很痛是吧?既然是因為師父我而痛的,那也應該為師父我而不痛。說完,又給了東門達觀一頓雞毛撣子。

    東門達觀自幼為西山鐵擔教養,兩人情同爺孫,因此西山鐵擔的雞毛撣子打得再怎麼狠,他也不敢運功護體,或躲閃防守,但他又實在很痛,只好強忍著疼痛,摸著自己的腦袋說,師父,這痛跟不痛又有什麼關係嘛!西山鐵擔一聽就笑了,收起了雞毛撣子說,那生跟死又有什麼關係嘛!

    西山鐵擔的雞毛撣子排機,向來高深莫測,非一般人所能參透。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西山鐵擔舉著雞毛撣子問你這是什麼東西,你若如實回答說這是雞毛撣子,那便錯了,老和尚會先給你一頓雞毛撣子,然後告訴你說,誰都懂得這是雞毛撣子,你的見解一點也不比別人高明,一點覺悟都沒有。所以你就不能回答說雞毛撣子就是雞毛撣子,必須另外尋找答案,比如說這雞毛撣子是後現代主義藝術品,也可以說它是一種鳥類家禽之羽毛捆綁在籐條上所製成之用於掃除煙灰塵埃之原始清潔工具,甚至可以說它是佛祖釋迦牟尼。就上述三種回答而論,假如你回答的是第一種,就暴露了你是個耍小聰明的小滑頭,西山鐵擔就會降你的職,把你從齋堂調到藏經閣,讓你再也撈不到回扣;假如你的回答是第二種,就證明了你是個棋盤園主義者,西山鐵擔就會勒令你還俗,叫你到泉州東門城牆佈告欄上那些「高薪誠聘」廣告裡自謀出路;假如你的回答是第三種,即指認雞毛撣子為佛祖,就證明你心中確實有佛,但尚未覺悟,有投機取巧之嫌,西山鐵擔就會掄起釋迦牟尼(也就是雞毛撣子)把你揍一頓。雖然最後這種待遇比較暴力,卻證明你過了六十分及格線,可以繼續覺悟爭取滿分,因此和尚們(追求覺悟的那些)都以挨西山鐵擔雞毛撣子為榮。當然,雞毛撣子的答案並非只有以上三種,還有千千萬萬,到底哪一種回答是正確的,誰也不知道,這要根據當時雙方對答的情況,聯繫上下文,結合環境、表情、動作等等參數,才能予以判斷。之所以說這是禪機,是不可言說的言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方便法門,道理就在這裡。有個成功例子可以說明這個道理。若干年前,有個行腳和尚來找西山鐵擔,問大師什麼是佛。西山鐵擔不答反問,舉起雞毛撣子問說,這是什麼東西?行腳和尚答說,這是雞毛撣子。西山鐵擔連連搖頭說,三歲小孩也知道這是雞毛撣子,你一點都不比小孩高明,還問什麼佛!和尚愣了半天後,問西山鐵擔說,小僧的確愚昧了,還請大師指點,您手上那根東西是什麼東西?西山鐵擔摸著樣子上的雞毛說,笨蛋!這不明擺著是根雞毛撣子麼,這麼簡單的事也要請教我,真是愚不可及!這和尚一下子便開悟了,再不說話,跪下來連連磕頭。西山鐵擔撥開眉毛,看了和尚一眼,把他留了下來。這番對答就是典型的禪門「接引」。行腳和尚被接引之後,在少林寺跟著西山鐵擔參研了一段日子,最後明心見性,徹底覺悟,被西山鐵擔推薦去了同安湧泉禪院,也就是後來的廈門南普陀寺,做了湧泉禪院的住持,繼續自尋覺悟和幫助別人覺悟。

    遺憾的是,像行腳和尚這樣有慧根的人,如今越來越少。這不能怪西山鐵把傳法不力,而要怪蒲壽庚,怪蒲壽庚在泉州搞棋盤園主義,搞生存競爭機制。所謂生存競爭機制,意思是說,人要想生存,必須跟別人進行你死我活的競爭,若想簡簡單單地活著是不可能的,不容許的。從西山鐵擔被迫開辦少林正宗武術培訓班挽救少林香火,從口交會義士被迫到衙門和機構上班,一邊為蒲壽庚服務一邊誅殺蒲壽庚,從晉江百姓被迫拋棄淳樸善良的本性,為生計生產假藥,這一系列現象便可知道,生存競爭機制的力量非常強大。本來和尚之所以做和尚,就是要簡簡單單地活著,無慾無求地活著。以前有信徒為了覺悟來給寺廟燒香進供和捐獻,寺裡也有百十畝良田可以種菜種糧食自給自足,因此和尚們可以過著簡簡單單的日子,不斷覺悟自己和覺悟別人。但在生存競爭機制裡,這種不需要競爭的日子一去再不復返。十二年前,西山鐵擔為了少林逾千僧眾衣著飯食的生存問題,冒著得罪蒲壽庚的風險,把牛棚地窖出租給口交會,還簽訂了出任言貝盟盟主以及為口交會培養武林高手的協議,掙了一大筆簽字費,使少林寺度過了生存危機。但生存競爭機制實在太強大,光靠那一點簽字費和租金,少林和尚們也僅能活一年,無奈之下,西山鐵擔掏出了部分簽字費做啟動資金,讓和尚們搞創收,其本意是想通過創收解決生存問題,再專心覺悟自己和幫助別人覺悟,但問題是,大家搞創收搞得太過投入,最後竟然忘記了覺悟。

    創收是一個新發明的詞,表層的解釋為創造收入,深層的意思比較複雜,也比較費解。光從形式而論,創收其實與商人辦作坊開貨棧是一樣的,但由於行為的操作者不同富內涵上就有很大差別。尋常人賺錢就叫做賺錢,比如商人靠做生意賺錢,百姓靠打工、做白領、賣茶葉蛋、倒騰晉江假藥賺錢,但文化人賺錢則不叫賺錢,而叫做創收。比如說,書院開辦一些家政理財培訓班、名媛修養提高班之類的課程賺錢,是謂創收;機巧淫技院參與開發若干豬驅動車的驅動技術、開發火炮火槍等先進軍事淫技、給社會各行各業提供技術咨詢等等,把機巧淫技轉化為生產力賺錢,是謂創收;文化部門辦選美大賽和詩詞歌舞比賽賺錢,是謂創收;和尚們在佛殿上給香客們抽籤解籤、開食品雜貨棧出售佛像念珠等旅遊紀念品,是謂創收。創收與賺錢的差別是很大的,商人和百姓賺錢屬於拜金主義行為,有銅的臭味,而文化人有知識有思想,同樣的事情做起來另有意義,檔次高出許多,故須予以區別。比如農婦賣茶葉蛋是賺錢,教授賣茶葉蛋則是創收。比如軍火商賣大炮是賺錢,淫技院院士設計大炮則是創收。少林和尚屬於有思想有文化的階層,為生存競爭機制所迫,也需要創收,因此紛紛要求西山鐵擔改革開放。西山鐵擔本想獨擔銅臭罪名,卻發現擔當不起,只好同意和尚們成立創收委員會,領導和管理創收事業。創收委員會拆掉圍牆建起鋪面出租給商家經營,在殿堂開設抽籤攤檔,開雜貨棧賣佛像念珠,還自己動手經營炊飲業,苦心經營十年,終於渡過了經濟危機,競爭出一個全新的生存狀況,香火重新興旺,生意蒸蒸日上。和尚們的創收積極性大大提高,輪番出門做法事、上殿解籤、到法物流轉處(食品雜貨棧)當售貨員,以及到少林寺著名的佛跳牆專賣棧上班。

    少林寺創收產業裡,佛跳牆專賣棧是效益最好的一家,設在寺門左側,門面裝飾豪華,專賣世界名菜佛跳牆。這道菜看上去雖然很一般,把一大堆豬狗牛羊雜碎混在一起煮成一鍋,但據廣告揭示,這道少林正宗秘傳佛跳牆乃是依照少林祖傳八百年秘方烹製而成,是少林和尚體格過人、精神強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道是「習武不進補,練成紙老虎;內功要高強,須吃佛跳牆」,要養出一身少林體格,不練少林神拳是可以的,不上健身院抬槓鈴也沒問題,多吃少林佛跳牆就行。除了強身健體的功效,廣告同時還把佛跳牆的色、香、味全面地介紹了一遍,把佛跳牆的歷史淵源、現實意義都給予了詳盡的闡述,從營養學、食品學、歷史學、享受學、哲學、未來學等等學科角度,縱向聯繫,橫向對比,全方位真心推薦,熱誠奉獻。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少林佛跳牆,羅漢堂每日派出許多武功高強的和尚,進城派發廣告傳單。派出去的和尚個個輕功極佳,半個時辰便可繞城一圈,一天繞上十數圈,派發廣告傳單數千張。因此泉州百姓每家都收藏有許多張少林佛跳牆廣告傳單。特別是摩天、摩雲兩根大廈的居民,收到的傳單最多,這是因為少林廣告武僧都有一身好本事,每次進城派傳單,見到兩根十八層幾十丈高的大樓就技癢,就要施展輕功飛簷走壁徒手攀樓,把廣告傳單送進所有的窗戶。大樓居民因此每天都要收到幾十張佛跳牆傳單,正好用來燒水煮飯,或給小孩練字。

    泉州有句人人皆知的廣告詞,叫做:少林佛跳牆廣告做得好,不如少林佛跳牆好。確實如是,只要一進東嶽山。未進佛光普照中,先聞佛跳牆飄香。步入佛跳牆專賣棧,一群美麗的服務尼姑會引你人座,為你鋪上餐巾,斟上香茶。當然,這些服務尼姑並非真尼姑,如此有違佛門戒律的事情,創收委員會是不敢做的。她們是專賣棧高薪聘請的社會女青年,剃光頭毛穿上僧袍冒充的尼姑。創收委員們對鐵擔方丈說,專賣棧乃創收機構,須遵從創收法則辦事,如今城裡所有服務行業均實行異性服務,如果佛跳牆專賣棧堅守佛門清規獨行其是,肯定無法盈利。佛跳牆廣告做得好,不如異性服務好,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輩心無色,性本空,同性異性本無區別,照理應該高薪聘請蓮清庵的師姐師妹們來做服務,但考慮到常有顧客行非禮之事,為避免擾亂師姐師妹們的清修,誘發主動傍大款的慾望,才另請社會青年代行此職。由於佛跳牆專賣棧實行股份所有制,創收委員會又是民主機構,西山鐵擔雖為一寺方丈,在這些事情上卻沒有最高決斷權,不像別的事情那樣可以獨斷專行,隨意打罵,只好由大家去了。

    從廣告內容比真實內容豐富百倍的情況來看,少林佛跳牆專賣棧使用了與21世紀後輩們同樣的手段,說明他們超前了七百年,略有區別在於,少林寺賣的確實是佛跳牆,而不是神跳牆。鬼跳牆或者妖怪跳牆等等假冒偽劣跳牆。要是你有幸到大元帝國的泉州少林佛跳牆專賣棧嘗一嘗就知道了,當漂亮的服務尼姑把一鍋熱氣蒸騰的佛跳牆端到你面前,揭開鍋蓋,一陣沁人肺腑的香味便會直撲你的鼻孔,讓你未嘗先醉,之後你就會聽到「撲通」一聲巨響。這不是鍋蓋摔碎的聲音,也不是你摔倒的聲音,而是一個和尚從牆上摔下來的聲響。這尊跳牆的佛會直直地摔進專賣棧,迅速爬起,兩眼直盯著你的佛跳牆,鼻孔像吸塵器一般使勁猛吸香氣,然後用一種餓狼撲食的姿式,配以蜻蜒點水的輕功步伐,撲向你這鍋香噴的佛跳牆,再「噗通」一聲巨響,摔暈在你腳下,演一出貨真價實的佛跳牆。

    當然,這尊跳牆的佛絕不會動你的佛跳牆一筷子,他的職責只是蹲在寺牆上,待服務尼姑把佛跳牆端到你面前,再從牆上摔下來,摔暈在你面前。在佛跳牆專賣棧,每賣出一盅佛跳牆都能引出一尊跳牆的佛,幫助你認識佛跳牆,喜歡佛跳牆,享受佛跳牆。這個高明有效的促銷手段,突出了佛跳牆的個性,營造了感性的現場氣氛,彌補了一般食物缺乏動感的缺點,給人客以視覺、味覺、嗅覺、觸覺、聽覺全方位震撼,幫助顧客產生「超值享受」的理念,忘掉佛跳牆的價格。這個極富創意和效果奇佳的營銷策略,連同那份比鍋裡內容豐富百倍的廣告,以及少林武僧施展輕功滿城派發廣告傳單的手法,一併被收錄在泉州經濟局所編《大元帝國泉州坊棧詐錢機關成功案例精選》。所謂坊棧詐錢機關,相當於企業形象策劃,也就是CI設計。泉州少林寺佛跳牆專賣棧這套先進兼完美的營銷策劃,是棋盤園主義時代泉州企業形象策劃的經典案例。

    經創收委員會苦心經營與不懈努力,少林寺逐漸形成以佛跳牆專賣棧為龍頭,以店舖出租、抽籤算命、雜貨零售、武術培訓、導遊講解、化緣拉贊助等等多種產業並舉的,全方位立體式多種經營創收事業,使得和尚們的伙食大大改善,待遇大大提高,體重大大增加,功課大大荒廢。也導致和尚們出現兩極分化,一批和尚對過分的創收深惡痛絕,拒不參與;一批和尚則積極投入,堅決發展創收事業。各持兩種觀點的和尚們分裂成兩大派,一派叫佛跳牆派,積極創收,掙了好多獎金,寄回老家給父母兄弟們建大厝,買良田,並吩咐家人替他們相好親家,等掙夠了錢後還俗回家娶親;另一派叫羅漢帝派,整日拜佛唸經,打生修禪,努力覺悟自己和幫助別人覺悟,還點著許多佛香,驅趕佛跳牆的肉香。這兩派和尚非常不團結,羅漢齋派整日苦瓜著臉,既不勸香客買旅遊紀念品,也不拉遊客抽籤,只對求佛問道者和顏悅色,有問必答。佛跳牆派則在勤奮工作之餘,批判羅漢齋派游手好閒坐享其成好吃懶做。有個別羅漢帝派脾氣不好,被指責便怒氣衝天,與佛跳牆派打起來。由於羅漢齋派平日不搞創收,有時間練功習武,武功都比佛跳牆派要高,單打獨鬥只贏不輸。但佛跳牆派福利較好,願做佛跳牆派的越來越多,在人數上佔有優勢,經常群毆亂打,滿寺追殺羅漢齋派。久而久之,許多羅漢齋派呆不下去,紛紛離開少林,離開泉州,投奔到同安湧泉禪院、福州雪峰山廣福撣院、湖州知福寺、杭州淨慈寺、天台山善興禪寺等等禪宗寺院。值得慶幸的是,大元帝國搞生存競爭機制的只有泉州一個地方,假如是整個大元帝國,甚至全世界都搞生存競爭機制,羅漢齋派就真沒活路了,只能躲進深山老林裡與野獸為伍——還必須是自然保護區,別的地方全不是深山,也沒有老林。但進入自然保護區要冒著被驅逐的危險,那種地方是給野獸住的,是人類把許多動植物搞得瀕臨滅絕後,覺得不好意思才設立的保護區,因此人是不能進去住的。假如進不了深山老林,羅漢齋派就只好到摩天、摩雲兩根大樓上一頭跳下來自行了斷。當然,尋死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非要跳樓,可以去撞若干豬驅動車、引爆定型摩絲、吞服各種化妝品、進美容院整容、到斡脫所門口等警匪火拚,或者站在街道上什麼都不幹,只用鼻子、耳朵、心肝脾肺等器官治理空氣污染和噪音污染,雖然死得慢些,但也一定死得了。在棋盤園主義時代,生存的難度越來越大,尋死的方法卻越來越多,根本無鬚髮愁。羅漢齋從個別出走,漸漸發展到集體逃亡。令人費解的是,西山鐵擔對此現象竟不加阻止,反而積極地給他們寫介紹信,推薦到泉州以外的各家寺院廟觀,請求在那些廟觀的方丈們接納。與此同時,許多在生存競爭中失敗,陷入失業困境的社會青年,漸漸發現了做少林和尚的好處,成群結隊地投奔少林申請出家,加入佛跳牆派,投身於翻越牆頭摔進專賣棧的事業。這頭紛紛逃離,那廂紛紛加入,羅漢齋與佛跳牆兩派的數量對比越來越懸殊。

    隨著少林寺伙食水平提高,福利待遇看漲,和尚們體重紛紛增加,體積不斷擴張,惟有方文西山鐵擔依舊骨瘦如柴,不但沒有膨脹,反而還收縮了一點,所以和尚們都說,鐵擔方丈老了,身體不行了,腦筋也不行了。說西山鐵擔腦筋不行,是因為西山鐵擔這些年來的行為越來越怪誕,講話越來越語無倫次。比如有一年春天大雨,水漫東嶽山,西山鐵擔卻挑了一對大水桶到後國菜地澆菜,還命令創收委員會所有委員跟他一起參加勞動。委員們不敢違抗方丈法旨,一起在滂淪大雨中挑水澆菜,活活把菜泡爛掉,白白澆走了許多銀子,心疼不已,竊罵方丈越老越糊塗。但羅漢齋派卻不這樣看,他們從西山鐵擔的「雨中澆菜」中悟出禪機,有的馬上收拾包袱投奔別寺,有的即刻把自己關進禪房苦苦參研,可見這兩派弟子的想法完全是兩回事。還有一次,西山鐵擔與創收委員們坐在殿前,給全寺僧眾發獎金。那是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毒辣辣的陽光直照著馬鞍桌的賬簿,創收委員們對著賬簿點算獎金,被陽光晃得兩眼直冒金星,西山鐵擔卻從大殿裡取出幾十支香燭,點燃之後,滿桌亂插,說是要給大家照得亮一些,好看清楚數目,不要搞錯了。創收委員們很想說,你才搞錯了,這麼大的太陽,還點蠟燭給我們照明,抽什麼瘋了?但面對位極權高的方丈,創收委員們又不敢放肆,只好齊聲感謝方丈的愛護體貼,阿彌陀佛!然後在陽光和燭光下面瞇著眼睛算賬。彙集在大雄寶殿面排隊領獎金的僧眾,看到如此荒誕可笑的情景,都笑出了聲來。但所剩不多的幾個羅漢齋派又有不同看法,他們好像領悟了什麼新禪機,很快便都去找西山鐵擔寫介紹信,在方丈門外流淚磕頭拜別,然後離開了泉州,到廣福禪院、淨慈寺等地方覺悟自己和覺悟他人去了。發展到最後,少林寺的羅漢齋派便只剩下一個弟子——東門達觀。

    說起來,東門達觀比任何一個佛跳牆派都有錢,他到棋盤園下棋是有高額出場費的。蒲壽庚向來出手闊綽,每次邀請東門達觀到棋盤園之前,他都會叫大奶派人送一箱銀子到少林寺,名日添油進香,這樣既不虧待了東門達觀,也不佔少林寺的便宜,面子上大家都好看。不過這些銀子沒有送進東門達觀的房間,而是全部上了少林創收委員會的賬戶。做為交換條件,佛跳牆派絕不為難東門達觀,更不與他打架,免得與武功高強的東門達觀傷了和氣。但不管怎麼有錢,東門達觀仍是個鐵桿羅漢齋派,每次有羅漢齋派被佛跳牆派欺負,東門達觀都會出手相助,把佛跳牆派打個落花流水;每次有羅漢齋派離開少林寺,東門達觀都會到寺門與師兄弟們依依惜別,互相勉勵對方早日覺悟得道。這倒不是東門達觀同情弱者,喜歡劫富濟貧,而是他天生與羅漢齋派有親近感,追求覺悟而非創收,按照西山鐵擔的說法,東門達觀很有慧根,因此是個不折不扣的羅漢齋派。

    關於慧根,就跟禪機一樣,也是一種說不清楚的東西。比如你在街上看見這麼一個三歲的小男童,他一見小女孩就撲上去跟人家擁抱並且啃上幾口,這就是一種慧根(當然不屬於佛門的那種),說明這個小男童長大後多半會成為花花公子或者色狼。當然,假如教育有方,使得這小童一見女孩就吐個七葷八素肝腸寸斷,那麼他就肯定成不了情種或者色狼,而是很可能一輩子只與一個女人發生關係——假如他生活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或者很可能變成一個同性戀——假如他生活在20世紀的美麗奸合眾國。這裡沒有歧視同性戀的意思,只在說明慧根與慧果的關係。從兩者的關係可以看出,慧根並不必然導致慧果;但若是沒有慧根,就根本不可能有慧果。根據世界上覺悟者比愚昧者少得多的事實,便可知道有慧根的人比沒慧根的要少得許多。舉個例子,前文說過的那個喜歡踢人的禪宗大師馬祖道一,門下弟子數千,被他那條鐵腿踢過的和尚更是不計其數,但能被馬祖道一腳踢翻便即開悟的,典籍記載僅有洪州水潦和尚一人。水潦和尚被馬祖道一踢了好幾個跟斗之後,立即開悟,成了禪宗大師,收了許多弟子,他常對自己的弟子說,自從被馬祖踹了一腳,直到如今笑個不休。洪州水潦的話說明了他很高興,很開心。眾所周知,一個人無緣無故地高興和開心,並且是天天高興天天開心,就證明他已經沒有了煩惱,也就是已經覺悟了。這便說明了水潦和尚有慧根,所以被馬祖一踹就通。

    遺憾的是,東門達觀沒有洪州水潦那種機緣,雖被西山鐵擔打過無數雞毛撣子,聽過無數鐵擔歌聲,卻仍不開悟,不像洪州水潦那樣無緣無故高興開心,而是天天苦大仇深地苦思冥想著如何行刺蒲壽庚,報他那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無疑是一種煩惱,一種障礙,使他的慧根被掩埋,結不出佛果,因此無法從西山鐵擔的「雨中澆菜」裡悟出禪機,也沒有從「日下燃燭」裡覺悟自己,甚至還會生氣,七情上臉,在毒殺蒲壽庚未遂之後,回到少林寺裡大生悶氣,氣得鼻子歪歪嘴巴歪歪,再想到蒲壽庚爽歪歪的樣子,就更加歪得厲害,連腦子都氣歪了,竟然作出了一個很歪很歪的決定,當夜潛入蒲家大厝,以少林無上武功絕技直接行刺蒲壽庚。這就是東門達觀行刺蒲壽庚的第三次行動。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