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完美生活 第一卷 江南秀 第二十一章 壽宴
    (晚了,更新晚了,對不起~~)

    「大老爺、二老爺、大少爺到!」

    老太君今日服了身紫紅對襟暗團花長衫,下著深紅百褶寬幅裙,雲鬢高挽,鳳頭金釵、珠翠妝點其上,貴氣十足。

    )老太君見兒孫、媳婦們都進了來,坐直了身子,「老大、老二都來了?」

    「前面的客人已安排妥當,我和大哥趕著過來給您老拜壽,可不能耽誤了吉時開宴!」陳啟文臉上堆著笑,搶先了一步回答道。

    陳啟正點點頭,伸手撩了衣服下襟,雙膝一曲,跪倒地上,雙手伏地,俯身磕頭,又直起腰身道:「兒子給母親拜壽,祝母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兒子祝母親佛心永恆,福壽綿長!」陳啟文雖比陳啟正慢了半拍,不過因老太君信佛,他這話剛好合了老老人家的心思。

    老太君面帶笑容,看著兩個兒子,「好好,都起來吧!」

    緊接著,陳念、陳愈、陳悟這三個在家的孫子輩上前跪拜行禮,然後便是陳徥領著曾孫一輩的四個兄弟和沐清給老太君拜壽。

    「咦,四哥兒呢?」老太君注意到裡面沒有陳行,扭頭看向周氏。周氏剛要開口,卻見老太君左側站著的陳啟已低頭附耳給老太君說著什麼。

    老太君聽後,惋惜道:「如此,就罷了!讓四哥兒好好歇著!」

    當時在場諸人也知道此事這時提及萬萬不妥,可周氏本想替陳行說幾句好話,卻被阻了,自知挽回無望,委屈地撇撇嘴,跟著家裡的一眾媳婦,上來拜賀。接著,廳裡的諸位宗從親戚、重要客人和女眷也都紛紛起立,拜壽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老太君喜上眉梢,起身點頭示意,謝過眾位,「各位就請入席吧!」

    眾人坐定,陳啟正帶頭,眾人起身執杯,再次共祝老太君壽辰之喜。飲畢,才開始用膳。沐清已覺得有些飢餓,看打架、拜千壽這一番下來,早上喝得那點米粥小菜,早就消化乾淨,起手動筷吃起面前錢氏為她夾好的飯菜。

    酒過三巡,忽然有人朗聲道:「今日恰逢老太君千壽,晚輩特賦壽詞一首,為老太君添壽增福!」

    「好!」

    「這馬公子是何人?」

    「不曉得,聽口音不是杭州的……」

    周圍人小聲議論,有說是陳家遠親,有說是陳家合作的大賈之子,有人說是陳家好友之後,一時間,廳內熱鬧起來,陳啟正見狀,咳嗽了兩聲,止了議論之聲,隨即笑曰:「馬公子是京中名士,所賦者定也是上佳之作!」

    眾人聽陳啟正這般說,便拋開原來的假設,猜想在陳家老太君壽筵上,在內院坐席拜壽者不是陳家親戚,便是杭州有名之人。像馬明遠如此年紀輕輕,不過他口操開封官話,再看其穿著雖簡但卻是上好面料,有見多識廣者隱隱猜出其來自京裡,說不定是什麼貴介子弟。

    「不敢不敢,杭州多名士,後生是晚輩,才學萬及不上在座的前輩們。獻醜賦詩以賀老太君千壽,聊表寸心!」

    其實在座之人中,大多是行商巨賈,真正的文士倒真不多,偶有三四位而已。不過馬明遠自謙卻博得了眾人好感。

    沐清與馬明遠不在一桌,聽他要吟詩,也來了興趣,放下筷子,饒有興趣地看向中間。

    只見馬明遠拱手謝過諸人讚賞,而後才開口緩緩道來:「不祝君兮椿與松,椿松老大空無用;不祝君兮鶴與龜,鶴龜汩沒徒泥中。」

    馬明遠明顯只是誦了半闕,他此時一頓,那幾個文士直是歎氣搖頭。陳家兩輩人裡,好文者甚多,深知貴客不敢表露,但眼中也流露出失望之色。

    沐清卻不以為然,想鄭板橋的《詠雪》不也是最後一句一出才有驚艷世人之效。她也知道這「桃花小廝」雖然有點書獃,但腹中有些墨水,看他成竹在胸的模樣,料他定有後招。沐清托著腮打量著馬明遠,今日換了身裝束,多了些書卷氣,氣質愈發出眾。日後,定也是一派風流人物!

    片刻,馬明遠不徐不疾地繼續道:「祝君願作天上月,歲歲年年常皎潔,杭城初動五更鐘,引領眾星朝天闕。」

    那幾個文士聽罷頻頻點頭,至於那些商賈,不懂什麼詩詞歌賦,聽著順耳易懂,便覺得不錯,高聲讚道:「好!」

    「馬公子,大才!」老太君亦是高興,不由稱讚道。

    沐清雖然不精通詩詞,但十六年現代教育熏陶下,對詩詞歌賦也是有所涉獵,多少還是有些見識,單看上下半闕並無出彩之處,可和在一起卻是甚妙,皓皓明月高高在上,與天地同壽,自然比之凡俗椿松鶴龜要長壽百倍不止。沐清也不由對這小桃花多了幾分讚賞。

    馬明遠躬身謝過落座,神色中多了幾分自得。沐清瞧在眼裡,聳聳肩,還以為這小子謙遜,沒想到也是個愛志得意滿的,也不知剛才中斷是不是搞點噱頭,好讓大家大跌眼鏡,才更顯其才。沐清撇嘴暗想,自己是女兒身,又不屑去剽竊後人佳作,不然抄兩句來應應景兒,也殺殺這小子的威風。

    陳家本家晚輩裡詩文尚佳,且與馬明遠同齡者覺得被外人搶了風頭,有失顏面,不禁在桌下摩拳擦掌,冥思苦想,也想作一首來一較長短。

    二哥陳徹初聽馬明遠詩作時,也是不屑,待他誦完,才發覺這京城來的貴戚並不是胸無點墨之輩,還頗有幾分才氣。雖然有讚賞之意,奈何文人的好勝心作祟,自家曾祖母壽筵讓外人顯能,好像他自家無人一般,這可不行。

    陳徹沉思片刻,起身道:「剛聞馬兄大作,語帶禪機,且應時應景,乃是上佳之作。小子不才,也想湊趣,再添一首詞,敬賀曾祖母壽誕之喜。」

    「好,徹兒孝心一片,快快念來聽聽!」老太君因過身的夫君最喜兒孫們上進求學,所以她此時聽陳徹要吟詩,更是喜出望外。

    「像服華年兩鬢銀,喜逢生日是嘉平。何妨開宴天初晴。酒勸十分金鑿落,舞催三疊玉娉婷。滿堂歡笑祝椿齡。」

    陳徹念罷,雖比馬明遠華麗,但說到其中真味,未必比那首更佳。老太君只覺孫兒出息了,老懷安慰,不住點頭。馬明遠也點頭稱讚,陳徹微笑應之,旋即落座。眾人亦是讚歎不已,齊聲道陳家後輩人才輩出,又贊老太君日後更是大富大貴云云。

    廳內自是一派歡聲笑語,唯有沐清舉著筷子與盤子裡錢氏為她夾好的清蒸鱖魚奮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