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齋 第二卷:任平生 第五十八章:臥龍
    (現在衝到推薦榜十四位了,繼續如饑似渴地求進步,求支持!)

    晚飯在一片溫馨的氛圍中結束,說了一會家常話後,各自安歇。

    陳劍臣買下的這座別院,後一進中有四間廂房,其中陳劍臣擁有兩間,臥室一間,書房一間。

    說是書房,但現在裡面幾乎沒有放著幾本書。縱然如此,卻是陳劍臣平生擁有的第一間獨立書房。以前在景陽村,他的書房頗為狹窄,一半的位置還擺放著床鋪呢,根本不像個書房的樣子。

    如今,鳥槍換炮,終於告別了蝸居生涯。

    ——寬敞的書房正中,牆上掛著一幅筆墨卷軸,卷軸上只有一個字,一個大大的「正」字。

    字是陳劍臣寫的,上面蘊含有正氣。

    掛這麼一幅字在這裡,自有鎮宅之意。

    其實筆墨蘊含的正氣,如果載體受到損壞,那些氣息的殺傷威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消失殆盡。

    故而,要小心裝裱成卷軸,才能得到妥善的保存。

    一宿無話,第二天陳劍臣早早吃過早餐,返回學院,只是剛到院門口處,迎頭卻見王復興沖沖地走出來。

    看見陳劍臣,王復一把拉住,興奮地道:「留仙,走,愚兄帶你去見一個人。」

    陳劍臣疑問:「什麼人?」

    王復呵呵一笑,卻故作神秘地道:「你跟我走就是了,包你不會失望。愚兄可是花了偌大的力氣才打聽到他的下落。」

    陳劍臣嘴一撇:「你不說的話,我是不會跟你走的。」

    王復翻了個白眼:「留仙你實在無趣,好吧,愚兄就直白說了,那可是個世外奇人,江湖上人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人物,他的名字說出來你定然會覺得如雷貫耳,乃『諸葛臥龍』是也。」

    對於諸葛臥龍這個非常有氣勢的名字,陳劍臣當然如雷貫耳。這實實在在是個了不得的奇人,在士林中享有盛名——說起來,其實諸葛臥龍並非他本名,而是一個筆名。

    據說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但就是這般的不世之才,卻從二十歲開始考科舉,一直考到七十歲都無法中舉,一生落魄,半世飄零。

    屢試不第,諸葛臥龍終於心灰意冷,轉而憤世嫉俗起來,開始著書敘言,專寫鬼妖狐魅之書,情節跌宕起伏,旖旎情艷,極富傳奇浪漫色彩。其代表作有《閱微堂遊記》、《蘭竹梅》等。

    今有傳言道,諸葛先生正在潛心著作一本曠世之作,名曰《石頭夢記》,不日完書後,到時抄寫風行,定當洛陽紙貴。

    當然,這些無一例外都是朝廷禁書。

    只是他的書,越禁越是流行,越禁越撩人心扉,引人爭相抄寫傳閱。在各大學院中已有斷言:人生不讀《蘭竹梅》,背盡詩書也枉然。

    影響力可見一斑。

    陳劍臣沒有讀過那傳說中的《蘭竹梅》,但對於《閱微堂遊記》卻很是喜歡,在書中,他隱隱看到了另一本絕世之作的影子,也足以稱得上「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的評價了。

    故而,陳劍臣也想去拜會一下這位諸葛臥龍先生,便隨王復而行。

    一路說著沒有營養的閒話,其實大部分都是王復在說,他興奮得不得了,彷彿去會見不得了的偶像,叨叨絮絮著,說道無論如何也要請諸葛先生把那《石頭夢見》手稿一觀,先睹為快。

    走了約莫一盞茶的時間,王復在一棟華麗的房子門前停住了。

    陳劍臣抬頭一看,不禁一怔:遛鳥樓!

    這名字起得有些詼諧,但不折不扣就是一間青樓,在江州薄有聲名的。陳劍臣雖然沒有來過,卻早聞名已久。

    在天統王朝,秀才書生逛青樓實屬平常,在很多人看來,這甚至是很風雅的一件事情。皆因這個世界的青樓女子,有很多都是精通琴棋書畫的,撇開賤籍身份,某些花魁級別的女子皆可稱為才女。

    所以文人騷客到這裡來,並不單純是為了「遛鳥」,「談心」的也不少——雖然,談著談著,最後大部分都談到床上去了……

    諸葛臥龍就在這裡?

    陳劍臣有些疑惑。

    現在天色尚早,晨曦初起,遛鳥樓內一片寂靜無聲,想必裡面的人個個都正在海棠春睡呢。

    那邊王復輕車熟路地和一個長相嬉皮的龜奴搭上話,手底一閃,分明是一錠銀元寶塞了過去。

    接了銀子,龜奴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很爽快就帶著王復和陳劍臣走了進去,七拐八彎的,逕直來到一處偏僻的後院,對著其中一間房間,嘴巴一奴,低聲道:「諸葛先生就住在裡面,你們可千萬不要洩露出去呀。」

    嘴巴上說著,神情卻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一般——要是每天都來幾個像王復這樣的冤大頭,他可要發大財了。

    王復問:「先生高臥未起?」

    龜奴回答:「早起了,估計又在裡面喝酒呢。兩位公子,別怪我不提醒,諸葛先生每天早上都會痛飲一番,還會發酒瘋的。」

    王復道了聲謝,龜奴就跑出去外面繼續做本分工作了。

    王復和陳劍臣邁步走過去,還沒有靠近,蓬的,那房門被打開,一個身材瘦削,頭髮花白的老人手裡捧著一罈酒,跌跌撞撞撲了出來。

    「頻居康了之中,則鬚髮之條條可恥;一落孫山之外,則文章之處處皆疵,側身以望,四海無家,天下之昂藏,時數限人,文章憎命,知半生零落,試問誰是古今痛苦之人?」

    其聲蒼老悲涼,隱隱有激憤之意。

    所謂「康了」,卻有個典故,說是有個柳姓秀才應舉之時,忌諱「安樂」的「樂」字和「落」字同音,所以命令家人不准說「安樂」,只能說「安康」,這就像上賭場不能說「書」字一個道理。

    不過後來,柳秀才還是沒有中舉,僕人看過榜後回來報告,為了忌諱便說:「公子康了」……

    「諸葛先生?」

    看見老人,王復驚喜地叫了起來。

    那老者腳步踉蹌,醉眼朦朧,掃了兩人一眼,忽問:「你們是誰?緣何到此?」

    他喝得明顯超標了,舌頭都有點大,說話含糊不清;移動間,腳步不慎踩到一塊石頭,頓時失去平衡,差點就一跤跌倒在地,幸好旁邊及時伸出一隻有力的手,穩穩地把他扶住了。

    陳劍臣的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