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 正文 第479章 函谷關(2)
)    黑夜,沒有月光,沒有星光。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函谷關周圍的山嶺,靜悄悄的,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偶爾間,可以聽到小動物爬行的聲音,它們出現的位置非常飄忽,消失的位置同樣飄忽。白天可以看到的棗樹,現在都被黑夜罩起來了。現在正是春末夏初,誰也不會特別注意這些小動物的動靜。

    在函谷關東面的山嶺中,有個叫做王垛莊的地方。這裡原本是一個村莊,有十幾戶人家居住,後來天下大亂,黃巢起義軍從這裡路過,這些人都參加黃巢起義軍去了,於是村莊也就被丟荒了。在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中,王垛莊逐漸的變得殘破不堪,黃土坯牆基本都殘破不堪了,有些黃土牆甚至只要用手輕輕一推,整堵牆就會坍塌。

    淮西軍佔領了函谷關以後,有部分的淮西軍就在這裡駐紮。在村莊最中間的土牆上,用籐條綁著淮西軍的大旗,旗桿是用臨時砍下來的棗木做成的,只有不到兩丈高,看起來有些耷拉,沒有神氣。不過,也沒有人注意到這些。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上,除了糧食之外,別的都是可以忽略的,何況是淮西軍的大旗?

    深夜時分,莊內的淮西軍,正在歇息。他們大約有兩百人,分散在不同的土坯牆裡面。因為降雨量很少,房屋又殘破不堪,所以他們都沒有住在屋子裡面,而是直接在院子裡擺開了床鋪,將棗樹枝、乾草收集起來,堆放到一起,就成了睡覺用地床鋪。

    函谷關不像普的關塞,有著連綿不斷的城牆,更沒有完整的房屋和兵捨。這裡的城牆,是分散的,和地形結合在一起。這裡的黃土地,被洪水沖刷出高高低低地深溝和山嶺。在高高的山嶺上,只有低矮的土堡,用來監視遠方的動靜。只有在兩個山嶺之間的深溝,才有人工修建的城牆,攔截試圖從這裡通過地人群。其實這些城牆也多半是用黃土修葺起來的,一旦遇到暴風雨,非常容易垮塌。

    這些淮西軍駐紮在這裡,:是歇息,也是防守函谷關。他們處在面對鷹揚軍的最前線,當然不敢麻痺大意,除了高處地明哨之外,在棗樹林裡面,還安排了幾個潛伏哨。午夜來臨的時候,棗樹林裡面傳來幾聲類似小動物的叫聲,好像是小動物扭打到了一起,然後就重新恢復了平靜。

    活該今晚有發生,有個小名叫做二狗的士兵,半夜起來小解。王垛莊裡面是沒有廁所地,隨地都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個二狗是新來的淮西軍士兵,常常被人欺負,他如果在莊內小解,多半會成為其他淮西軍士兵欺負的對象,於是,他就迷迷糊糊的走出了莊外。

    突然間,他覺得外面的情形有點異,原來,他沒有看到自己哨兵的影子。往常他出來小解地時候,第一眼看到的,應該是外面地哨兵。儘管淮西軍的哨兵一向都不太負責任,可是這裡畢竟是對抗鷹揚軍地最前線,哨兵還是不敢怠慢的。現在,哨兵消失不見,只能意味著一件事:他被幹掉了。

    二狗雖然參軍地時間不。保命地功夫卻十分到家。他不假思索地趴下。剛好下面有條溝塹。將他地身體藏在最裡面。就在他剛剛藏好地時候。幾個矯健地身影。就從他地身邊掠過了。一股微弱地血腥氣傳來。顯然外面地淮西軍。都已經被幹掉了。

    「鷹軍!」

    趴在地上。屏住呼吸。一動也不敢動。飄蕩在他身邊地血腥味。隨著幾個人影地消失而消失。顯然正是這幾個人影帶來地。二狗已經敏地感覺到。這些人是絕對是來者不善。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個地點地。除了鷹揚軍以外。不可能還有別地。

    淮西軍佔領了函谷關以後。對鷹揚軍地進攻還是比較警覺地。安排潛伏哨就是一個例子。鷹揚軍幹掉淮西軍地明哨。那不是什麼難事。可是連潛伏哨都幹掉了。說明他們絕對是高手。而且是經驗豐富地高手。淮西軍在王垛莊面地百多人。恐怕要全部遭殃。

    果然。這些鷹揚軍闖入莊內以後。裡面地淮西軍還在蒙頭大睡。完全沒有感覺到危險降臨。直到慘叫聲接二連三地響起。他們才慌亂地爬起來。混亂中。淮西軍也不知道鷹揚軍到底來了多少人。更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進來地。只好慌不擇路地拿起武器。試圖負隅頑抗。

    來襲地鷹揚軍。不但功夫高強。而且裝備精良。他們人手一把諸葛弩。秘密潛入王垛莊以後。馬上控制了幾個主要地出口。只要看到前面有人影晃動。馬上就是一連串地諸葛弩射過去。

    啾啾啾!

    噗噗噗!

    幾乎是一照面的功夫,幾十個試圖衝出來的淮西軍,就被全部殺死了。剩下的一百多名淮西軍,蜷縮在角落裡面,依靠在黃土牆的背後,負隅頑抗。鷹揚軍殺死了試圖突圍的淮西軍以後,繼續向裡面發展。慘叫聲和呻吟聲持續不,一會兒響徹雲霄,一會兒卻是斷斷續續,躲在外面的二狗,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同伴到底是死是活,不過想來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二狗只感覺自己的身體,在拚命的打顫,要不是這條夾縫剛好將他給卡住,他覺得自己身體的顫動,一定會被鷹揚軍發現的。時不時的,還有零星的鷹揚軍從他的上面越過。他們的腳步比之前~揚軍還輕,身上同樣散發著淡淡的血腥味,想必淮西軍的潛伏哨,就是被他們提前幹掉的。

    他只希望這些突然闖進來地殺神,能夠盡快的離開。二狗不知道這些人是鷹揚軍哪個部隊的,可是卻知道他們是自己絕對惹不起的。他們連淮西軍的潛伏哨都消滅了,自己躲藏在這條夾縫裡面,一旦時間長了,多半是小命不保。

    然而,闖進來的鷹揚軍並沒有馬上離開的意思,他們繼續向王垛莊地裡面進攻,一點都不怕附近的淮西軍前來增援。他們甚至點燃了火把,仔細的搜索王垛莊的每個角落。那些躲藏在暗處的淮西軍,要麼被乖乖的攆出來,要麼被弩箭當初殺死。也有人試圖反抗,結果剛開始動手,就被鷹揚軍乾淨利索地幹掉了。

    從王垛莊裡面飄蕩出來~腥味,是越來越濃烈了。二狗趴在地上,耳朵小心翼翼的貼著泥土,仔細地聆聽裡面的動靜。

    他能夠聽到腳步快速移動的聲音,還能聽到身體重重倒地的聲音,還能夠聽到有人小心翼翼走路地聲音,甚至,他還能夠聽到鮮血滲入乾涸的土地的聲音。

    幾乎用腳後跟都可以想像得到,王垛莊裡面的淮西軍,一定是凶多吉少了。來襲的鷹揚軍,可能在五十人左右,可是卻將接近兩百人的淮西軍,打得落花流水,一點還手地力量都沒有。不久以後,剩下的淮西軍都被攆到了角落裡,然後是一陣啾啾啾地弩箭發射的聲音,跟著是噗噗噗

    ,然後就沒有了動靜。

    在戰戰兢兢當中,二狗聽到有人冷峻的聲音喝道:「我們是鬼雨都地!我知道你們有些人還活著,都不要動!」

    鬼雨!

    劉鼎!

    二狗的身體,情不自禁的縮了一下,在裂縫裡面是越陷越深了。

    每個淮西軍士都知道,鬼雨都是劉鼎的親兵,向來只跟隨劉鼎活動,鬼雨都既然出現在了這裡,劉鼎自然也出現在了這裡。

    天啊,劉鼎居然出現在了裡!

    這個念頭簡就像是魔鬼一樣,馬上將二狗全身都冰凍起來。

    作為普通的一名淮西軍士兵,二隻知道鷹揚軍要來進攻函谷關了,他們駐守在這裡,就是為了抵禦鷹揚軍的進攻。可是到底是誰來進攻函谷關,他不知道,連他們的隊長都不知道。

    上級既然沒有明說,二狗:然不敢詢問。無意中從同伴那裡聽來的消息,應該是鷹揚軍的潭都,指揮官是叫做蕭什麼的。潭都在野鴨窩曾經打敗了淮西軍,淮西軍的很多人對此都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淮西軍上下,都針對潭都做出了精心的準備。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是劉鼎親自來了。

    從來沒有見過劉鼎,他身邊的人也沒有見過劉鼎,他所接觸到的淮西軍最高等級的軍官,也沒有見過劉鼎。沒有人知道劉鼎是不是武曲星下凡,也沒有人知道劉鼎是不是三頭六臂。可是,對於劉鼎這個名字,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有關劉鼎的傳說,也全部變了樣。

    有人說,劉鼎其實真的是有三頭六臂,否則不能打敗李存孝。也有人說,劉鼎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武力天下無雙,碰上只有死路一條。每每聽到這樣的傳說,孫儒都要大罵妖言惑眾,甚至要殺幾個造謠者祭旗。

    但是,有一個事實,是孫儒也不能否認的,那就是:淮西軍就是在他的手中,被一點一點的消滅掉的。就連他們的大帥孫儒自己,被迫退出了洛陽,也是因為劉鼎的緣故。孫儒辛辛苦苦才打下來的洛陽,最後便宜了鷹揚軍。

    天啊,劉鼎親自率軍進攻函谷關,他們能夠堅守住嗎?

    「告訴孫儒,馬上讓出函關,要不然,殺你們個雞犬不留!」

    正在戰戰兢兢的時候,二狗聽到有人繼續冷喝。

    淮西軍根本沒有人答話。

    王垛莊裡面靜悄悄的,或許裡面的淮西軍全部都死了,或許有人活著,但是不敢出聲。

    「我是劉鼎。」

    忽然間,四個字傳來。

    二狗頓時魂飛魄散。

    天啊,劉鼎居然就在他的身邊!

    二狗馬上感覺自己的呼吸,都要窒息了。

    「你們想要活命的話,就退出函谷關,退出潼關。」

    劉鼎冷冷地說道。

    說完,劉鼎的身影就消失了。

    那些僥倖活命的淮西軍,感覺眼前的一切,都好像做夢一樣。

    李月順悄悄的打了個手勢,上去兩個鬼雨都戰士,將兩個淮西軍的軍官拉來,帶走了。

    其餘的五十多名鬼雨都戰士,跟在他們地後面,同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撤走了。

    他們撤離了王垛莊以後,很快返回到集合的地點。

    劉鼎的落榻之處,在距離函谷關數十里的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但是現在,劉鼎就在距離王垛莊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這裡有個小山溝,周圍山嶺上都是棗樹,遠處則是一條遍佈野草地深溝。劉鼎和李怡禾、朱有淚、劉夏等人都在這裡等待著。

    看到李月順帶著戰士們回來,劉鼎急忙問道:「情況怎麼樣?」

    李月順立正回答:「一切順利。消滅敵人大約七八十人,自身無傷亡。」

    劉鼎點點頭,讚賞的說道:「好!」

    朱有淚在旁邊說道:「要你們說的話,都說了嗎?」

    李月順點頭說道:「都說了。」

    朱有淚期待地說道:「他們的反應如何?」

    李月順微微露出一絲絲的笑容,說道:「都被震住了。」

    朱有淚興奮的說:「那就好!」

    劉鼎說道:「辛苦了,你們都休息吧!」

    李月順再次敬禮,帶著參戰地鬼雨都戰士退了下去。

    一會兒以後,藏勒昭、夏可舞、秦邁、袁羚也先後帶著各自的小分隊撤下來。

    他們同樣匯報了類似的情況。

    淮西軍根本沒有能力抗拒他們這樣的突然襲擊,在費一些心思清除掉淮西軍的潛伏哨以後,鷹揚軍的各個小分隊,馬上撲向自己地目標。由於戰鬥順利,他們的小分隊也沒有出現傷亡,只有兩個戰士在回程地時候,由於地形太過複雜,不小心崴傷了腳踝,要其他的戰士背回來。

    不過,他們襲擊地地點,淮西軍的人數不是很多,他們殺死了三四十名地淮西軍以後,留下十多名活口,轉達了劉鼎的威脅。那些淮西軍同樣處於極度的震驚之中,對於劉鼎的威脅,完全沒有反應。

    按照劉鼎的要求,各個小分隊都抓回了兩個最高身份的俘虜,都是淮西軍的基層軍官,現在十個俘虜都集中到了一起,他們都驚魂未定,然後是面如死灰。朱有淚馬上下去審訊俘虜去了。

    不久之後,蕭迪、江沁翎、等人,也帶著各自的小分隊撤下來,他們沒有帶回來俘虜,參與襲擊的人數,比鬼雨都的人員也要多。

    鬼雨都今晚發動了四個襲擊,斥候隊發動了一個襲擊,而潭都則發動了七個襲擊。

    斥候隊的襲擊,造成淮西軍四十餘人死亡。斥候部隊多半也是鬼雨都出身,在善於偵察之外,戰鬥力也不容小覷,尤其是在清除淮西軍的潛伏哨方面,他們才是專業的人士。潭都的參戰部隊裡面,也有斥候部隊的人,他們就是專門負責清除淮西軍的潛伏哨的。

    潭都的襲擊,則造成淮西軍接近兩百人的死亡。潭都部隊的戰鬥力不及鬼雨都,蕭迪只能夠盡可能的抽調精銳組成突擊力量。他們襲擊的目標,是距離最近的,是難度最低的,可是他們解決戰鬥的時間最長,耗費的時間最多,同時也出現了傷亡。

    鬼雨都自身,沒有任何的傷亡,斥候隊也沒有傷亡,但是潭都有四名戰士不幸陣亡,七名戰士負傷,死者和傷者都被帶回來了。從各種數據來看,他們的戰鬥力和鬼雨都相比,的確是有一段距離。蕭迪原本是鬼雨都出身,雖然有些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

    劉鼎詳細的詢問了各個小分隊執行任務的經過,就讓他們下去休息了,只留下幾個主要的執行軍官,繼續研究相關的事宜。從這次鷹揚軍的襲擊情況來看,淮西軍還是有空可鑽的,只是函谷關周圍的地區實在是太廣闊了,地形也太複雜,淮西軍的人數也太多,想要通過這樣的手段

    拿下函谷關,不太現實。

    這種小規模的襲擊,更大地作用乃是在心理方面。

    李怡禾說道:「孫儒恐怕~著了。」

    劉鼎說道:「咱們的目的,不就是要他睡不著麼?」

    事實上的確如此,

    孫儒接到相關息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

    他急匆匆的趕到王垛莊,揚軍早就消失無蹤了,現場只留下近百具淮西軍的屍體。從屍體身上地傷口來看,他們肯定是死於鷹揚軍的精銳部隊,因為沒有哪個屍體是有多處傷痕的,基本上都是一刀致命。倖存下來的幾十名淮西軍,都被鷹揚軍嚇壞了,有些人直到現在尚未恢復過來。

    經過統計,淮軍前線被鷹揚軍潛入,有十二個地方遭受襲擊,淮西軍被殺了將近四百人,其中以王垛莊的損失最為慘重。這裡是鷹揚軍最深入的地方,駐守地人數也是最多的。鷹揚軍能夠繞過淮西軍的多個潛伏哨,進入王垛莊,地確有點肆無忌憚的味道,不少的淮西軍軍官在驚恐之餘,防守函谷關的信心再次打了折扣。

    站在王垛莊地廢墟上,孫儒狠狠罵道:「你們都是廢物麼?」

    那淮西軍軍官囁嚅著說:「大帥,劉……劉鼎……可能親自來了。」

    劉:;!

    儒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冷聲說道:「不可能!」

    那淮西軍的軍官畏縮的說道:「大帥……我們親眼看見了,那個人的確是劉鼎!」

    孫儒的瞳孔,頓時收縮起來,隨即射出憤怒地神采。

    該死的,劉自來了?

    他娘地,他還真的是豁出去了啊!

    他和朱玟判斷,鷹揚軍進攻長安,只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控制興元府的朝廷,要是遇到一定難度地話,鷹揚軍是會知難而退的。畢竟,他們想要越過函谷關-潼關一線進入長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何況,在劉鼎的背後,還有朱溫這個強大的對手沒有解決。

    但是,現在劉鼎親自上來了,事情就麻煩了。

    劉鼎的出現,意味著鷹揚軍對函谷關和潼關是志在必得,即使鷹揚軍的主力還在南面,劉鼎也悍然發起了對函谷關的襲擊,目的當然是要打擊淮西軍的士氣。這樣的襲擊,無法直接拿下函谷關,可是卻可以讓駐守函谷關的淮西軍,士氣不斷的低落。如果真的是劉鼎親自參加了行動,那麼這些在前線的淮西軍散兵,除了被鷹揚軍屠殺的份,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他當然沒有想到,劉鼎根本沒有出現在戰場上,那不過是鬼雨都的某個戰士假扮的。

    劉鼎本人的確想出現在戰場上。

    自從去年初夏,在中牟和李存孝打了一架以後,劉鼎就已經很久沒有和人動手了,以致在年初一還和古明輝較量較量,藉機活動活動身體。郁紋裳說他一年之內不能與人動手,現在一年的時間已經差不多過去,劉鼎自然忍不住躍躍欲試了。

    只是,以他的身份,想要參加這樣的行動,那是不可能的,要是他真的跟著鬼雨都潛入了函谷關周圍的山嶺,整個鬼雨都都要跟他急,別的鷹揚軍高級官員要是知道了,有關的勸告文書,甚至是諫書,都有可能雪片似的飛過來。

    無奈之下,他只好在後面等待消息了。

    孫儒不知道內情,還以為劉鼎的確是參與了襲擊行動。

    他明白自己已經到了生死關頭,必須豁出去了。

    「許德~!」

    孫儒突然大叫起來。

    「屬下在!」

    一個黑黑矮矮實實的淮西軍小帥,出現在孫儒的面前。

    「把你的黑雲長劍都拉上來!」

    孫儒氣勢洶洶的喝道。

    「遵命!」

    許德勳大聲回答。

    「我就不信我會輸給劉鼎這個娃娃!」

    孫儒心有不甘的發洩著內心的憤怒。

    黑雲長劍都是他投靠長安傀儡朝廷以後,才臨時抽調精銳組建起來的,人數在三千人左右。

    他原來率領的土團白條軍,是淮西軍的精銳,由於遭受鷹揚軍的攻擊,已經七零八落,已經不成建制的存在,他一早就想重組土團白條軍了。當然,還有個最重要的原,是孫儒覺得自己敗在蕭迪之下,這個土團白條軍地名字,已經不吉利了,必須換一個名稱。

    他這次和朱玫合作,朱玫送給他五千把黑雲長劍,據說是鳳翔府關中秦家鑄造的精銳武器,是朱玫在和李昌符交好的時候,李昌符送給朱玟的。這種黑色的長劍,不但沉重,而且相當鋒利,孫儒親自做過試驗,普通的鎖子甲,黑雲長劍一劍下去,能夠當場砍出一條裂縫來。

    孫儒轉戰各地,沒有固定地後方,所有的物資,都必須依靠戰場繳獲,又或者是從他人那裡爭搶,最缺少的就是精良的武器。中原地區,紛亂頻仍,不可能有地方穩定的鑄造武器,所以,無論孫儒對什麼人動兵,都沒有辦法搞到精良的武器,這次朱玫一出手就是五千把黑雲長劍,地確讓孫儒心動。

    他這次敢來防守函谷關,再次和劉鼎面對面的叫板,就是將希望寄托在這五千把黑色長劍之上。他馬上抽調了三千名最精銳的淮西軍,換上了黑雲長劍,同時將盔甲都集中起來,給黑雲長劍都統一配備,作為淮西軍地拳頭部隊。這支部隊,指揮使乃是孫儒本人,副指揮使才是許德勳。

    許德勳是他麾下的第一大將,跟隨孫儒已經轉戰各地近十年。他沉默寡言,打仗卻是一把好手。當初在洛陽前線,就是許德勳多次打敗了李罕之,最終為孫儒控制洛陽地區,立下了汗馬功勞。美中不足的是,許德勳實在是太矮了一點,長相也甚是醜陋,讓孫儒覺得他有點上不了檯面。

    將無關的人員都攆走以後,孫儒對許德勳說道:「我估計劉鼎是想打擊我軍地士氣,今晚可能還來,你們一定要做好準備。」

    許德勳說道:「明白!」

    孫儒說道:「劉鼎若來,你一定要抓到幾個該死的鷹揚軍,吊死在函谷關上面,讓鷹揚軍嘗嘗我們的厲害。」

    許德勳:「明白。但是,如果鷹揚軍不來呢?」

    孫儒陰沉的說道:「如果鷹揚軍今晚不來,我們明天晚上就主動出擊,打劉鼎一個措手不及!」

    許德勳頓時興奮起來,點頭答應著,告辭而去。

    卻說劉鼎在第二天午飯以後,再次召集昨晚參與襲擊的人員,共同瞭解情況,商討近一步的行動。由於昨晚地行動非常順利,李月順、蕭騫迪等人都建議今晚再來。其中李月順是少有的參與這樣地行動,回去以後,依然興奮得睡不著覺,恨不得今晚再來一次。

    但是,朱有淚和李怡禾都反對,理由是淮西軍今晚肯定會加強防備,他們最好是耐心等待數天,等淮西軍的防備逐漸鬆懈以後,才再次發動進

    不確定地進攻方式,也能夠給淮西軍帶來更大的們時時刻刻都處於恐懼當中。這種無時不在地恐懼,將極大的加快淮西軍疲憊的速度。

    劉鼎聽從了朱有淚和李怡禾的建議,對李月順、蕭迪等人說道:「他倆說得對,孫儒遭受我們襲擊以後,今晚肯定是會加~警惕,今晚就不行動了,三天以後再說。」

    眾人於是各自散去。

    這時候,三眼都送來相關的情報,卻是有關突厥人的。

    李克用在派遣周德威擔任州刺史的同時,還委任劉仁恭為蒲州刺史,劉守光為蒲州防禦使,元行欽為統軍副將,帶領五千名突厥騎兵駐守蒲州。在這五千名突厥騎兵之外,還有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招募的一萬名漢人軍隊,號稱是幽靈軍。

    劉仁恭和劉守父子都是漢人,元行欽則是他們麾下的大將,他們麾下的幽靈軍,骨幹乃是來自被打散的幽州軍隊,兵員則主要是河東道各地的漢人,還有來自河北道的流浪散兵。由於這支部隊在河東一直不佔主流,故鷹揚軍對其不是非常瞭解。但是無論如何,他們出現在蒲州,對鷹揚軍來說,實在是莫大的變數,天知道李克用想打什麼主意?

    李怡禾猜測著說道:「李克莫非是自身實力受到影響,想用漢人軍隊出頭?」

    劉鼎搖搖頭,緩的說道:「李克用不相信漢人,不會重用漢人的。」

    李怡禾說道:「莫非是他劉仁父子可以對付我們?」

    劉鼎說道:「劉仁恭父子建不成,破壞卻是綽綽有餘。他們兩人當初在洛陽,就對洛陽造成了很大地破壞。要是這兩個人在背後暗算我們,我們還真的不能不小心提防。」

    李禾皺皺眉頭,欲言又止。

    李嗣源進攻洛陽的時候,劉仁恭、劉守光父子,也有隨行。在李嗣源在洛陽地區打不開局面的時候,劉仁恭父子主動請纓,成立了清剿軍,專門跟鷹揚軍作對,順便殘殺洛陽當地的軍民,表現得比突厥人還凶殘,把洛陽府尹張全義弄得焦頭爛額,差點兒支撐不下去。

    後來還是李嗣源覺得這樣下去容易激發民變,突厥人無法收拾,這才制止了劉仁恭父子的暴行,洛陽地區的局勢,才逐漸地平靜下來。但是劉仁恭父子的陰險狠毒,已經可見一斑。現在他們覬在鷹揚軍的北面,劉鼎怎麼可能放心?

    三眼都還送來了一份比較特別的情報,是有關宣武軍最近的人事變動的。

    原河陽節度使李罕之手下地兩個人,投奔了宣武軍,並且得到了朱溫的重用。其中一個叫李建及的,是李罕之地義子,因為和丁會爭奪河陽節度使不成,一怒之下投奔了宣武軍。另外一個則是楊師厚,他是李罕之麾下的大將,和李建及關係甚好,跟隨李建及同時投奔宣武軍,還帶走了麾下數百名士兵。

    李建及投靠宣武軍以後,立刻被朱溫委任為護衛將軍,貼身保護朱的安全。

    這個職位原來是龐師古的,後來由高季興接任,但是現在高季興已經統兵征戰了,這個職位就暫時空著。李建及此人力大如牛,驍勇異常,對劉鼎又恨之入骨,正好出任這個職位。

    楊師厚在投靠了朱溫以後,同樣得到了朱溫地重用。不得不承認,朱溫在使用人才方面,也是不拘一格的,只要他認為你有能力,又足夠忠誠,無論是什麼出身,都可以委以重任。朱溫讓楊師厚集合從河陽一起跟過來的數百名士兵,組建一支新的隊伍,這支軍隊的名字,就叫做「銀槍效節軍」,由楊師厚本人統領。

    另外,朱溫還破例提拔了一大批的年輕軍官,彌補葛從周、龐師古、霍存、張歸霸等人投靠鷹揚軍後地空缺。三眼都認為才能最出色的,有三個人,一個叫做劉,一個叫做康懷貞,一個叫做賀瑰。三眼都地情報中,對前兩人的評價都相當高,對賀瑰地評價也不賴。

    他們三人原來都是朱、朱瑾兄弟的麾下軍官,但是始終得不到重用,只能在中層軍官地位置上消磨時間,他們隨大流投靠了宣武軍以後,很快被朱溫發現他們的才華,隨即連升三級,成為宣武軍的高級骨幹。朱溫對他們,也的確是捨得放手,將重建宣武軍的重任,都交給了他們。

    康懷貞接管帳前銀槍都。帳前銀槍都一直都是朱溫的拳頭部隊,原來的統帥乃是葛從周。現在康懷貞接任這個職位,可想而知朱溫對他的器重。據說本來朱溫打算讓朱珍接管帳前銀槍都,但是考慮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康懷貞。

    賀瑰接管了落雁都。在朱溫沒有進入山東地區的時候,朱瑾麾下有一支精銳的軍隊,叫做雁子都。朱溫隨即組建了落雁都,目標顯然是對方的雁子都。最後,果然是落雁都吃掉了雁子都。賀瑰此人在指揮步兵方面,很有一套,大概朱溫看中的,也是他這方面的才華。

    劉則接管了雁子都。雁子都在朱溫吞併朱瑾勢力的時候,已經消亡,可是後來朱溫覺得這個名字還不錯,於是再次借用,準備重組雁子都。這個劉,今年只有三十歲不到,而且外表文弱,不像是將軍出身,誰也想不明白,朱溫為什麼會對他如此看重。

    朱珍則負責組織全新的廳子都。廳子都全部都是馬軍。契丹人終於答應了朱溫的要求,從河北地區給宣武軍送來了部分的戰馬,讓宣武軍可以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根據三眼都的估計,宣武軍的騎兵,應該在五千人左右。

    除了朱珍之外,這些人的年紀,基本上在二十歲三十歲之間,可謂是年輕有為,他們同時也是新加入宣武軍的,和劉鼎沒有絲毫的聯繫。大部分人,都對黃巢起義軍有著刻骨的仇恨。例如劉,他的祖上就是被起義軍殺死的。朱溫如此重用他們,的確讓三眼都覺得非常尋常。

    然而,劉鼎對這份情報並沒有特別重視,他現在的心思,都在函谷關的上面。

    亂之中,殺戮頻繁,人員的更迭是最快的,二十多歲就獨當一面的將領,比比皆是,鷹揚軍麾下,二十來歲的青年將軍,也有一大批,實在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宣武軍大換血,提拔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並沒有什麼異常。

    再說,在葛從周等人投靠鷹揚軍以後,朱溫肯定要大拔新的軍官,才能彌補其中的空缺。康懷貞、賀瑰、劉等人都是出身朱瑾、朱兄弟的部隊,一直都沒有什麼名氣,想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多半是朱溫為了收攏新部隊的人心,才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殊不知,不久以後,劉鼎將會為自己不經意間的疏忽大意,付出相當沉重的代價。

    【召喚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首發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