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 正文 第356章 人才哪裡來(1)
    劉鼎在院子裡散步。

    八月份的鄂州,已經沒有炎熱的氣息,有陣陣的涼風吹過,帶來一陣陣清新的氣息。

    槐樹上也沒有知了的鳴叫,四周都顯得靜悄悄的,外面警戒的鬼雨都戰士,已經將一切的雜音都隔絕在外面。

    在這樣安靜的環境裡,的確可以思索很多很多的問題,

    艾飛雨躺在槐樹的下面,閉目養神,同樣在思考問題。

    槐樹大概是生命力最強的樹了,到處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它那寬大的樹蓋,給很多人帶來了陰涼。

    經過兩個月的調整,鷹揚軍各部隊已經到達指定的位置。進攻荊州的部隊也已經準備就緒,目前正在等待合適的機會。舒城地區的韋國勇也已經到達指定的位置,正在籌謀對壽州的大規模進攻。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鷹揚軍極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動對壽州的攻擊,佔領壽州並鞏固之,是執行淮南戰略的先決條件。

    有關淮南地區攻略的基本方針,也在悄悄的進行中。龍春昊全面接管三眼都以後,調整了三眼都的工作分工,將更多的探子派遣到淮南地區,慢慢的將那裡的局勢梳理出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淮南地區是不動手則已,一動手肯定是兩敗俱傷,畢師鐸和呂用之都是輸家。在鎮海地區秘密集結的鷹揚軍部隊,也已經基本到位。

    用一句話來說。軍事上的事情還是比較順利的,沒有什麼意外。

    從三眼都提供地情報來看,各方面的勢力,在這段時間裡,並沒有太大的動靜,整個天下大勢,目前還是比較穩定的。大家似乎都在籌謀著新的舉措,又或者是在等待著新的局勢變化。幾乎每個勢力都堅信,在今年的年底到來之前,天下大勢可能會發生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是生存還是滅亡,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還要仰望老天的眷顧。

    就連宣武軍和淮西軍都停火了。大概是不想兩敗俱傷。七月底。宣武軍和淮西軍逐漸地脫離接觸。最終宣武軍完全撤離了蔡州。原本深入到穎州地宣武軍。也放棄了穎州。縮回了陳州附近。朱溫也帶著各方大將先後回到了汴州大梁。對宣武軍進行整頓。秦宗權地淮西軍。則基本都龜縮到了蔡州。只剩下部分地兵力據守壽州。穎州境內地兵力已經不多。

    朱溫原來地設想。是穩守反擊。外加長途奔襲。希望一個漂亮地突襲就將淮西軍消滅掉。在剛開始地時候。宣武軍地進展還是很快地。他們從南頓出發。很快渡過了小汝水。消滅了數千地淮西軍。一度逼近了秦宗權地老巢汝陽(今汝南)。但是。在度過小汝水以後。他們遭受到地反擊明顯增強。沿途地淮西軍都在拚死地抵抗。宣武軍地進攻越是兇猛。淮西軍地反抗也越是兇猛。打著打著。淮西軍地拚死精神也漸漸地表現出來了。讓宣武軍吃了不少虧。尤其是淮西軍地一個後起之秀。叫做秦無傷地。很是讓宣武軍頭痛。

    事實上。宣武軍和淮西軍。就像兩根彈簧。伸展到最長地時候。力量都不強。很容易被對方打回來。但是被高度壓縮地時候。反彈地力量很強。哪怕對手用盡全部地力氣。也無法將彈簧完全壓垮。尤其是在大家地力量相差不懸殊地情況下。被壓迫地一方反彈力是最強地。最終將另外一方頂了回去。

    當初淮西軍在許州狂攻宣武軍。淮西軍地傷亡很大。現在宣武軍在蔡州境內狂攻淮西軍。宣武軍地傷亡同樣很大。考慮到部隊地傷亡。朱溫下令撤軍。等待新地機會。秦宗權也沒有追擊。而是專心地整理部隊。準備再戰。隨著淮西軍都集中到蔡州一帶。秦宗權親自整理部隊。淮西軍地戰鬥力明顯上升。可見秦宗權氣數未盡。還能支撐一段時間。

    這再次說明了一個道理。本土作戰。可以充分地發揮部隊地戰鬥力。幾乎每個節度使地軍隊都是如此。在即將滅亡地時候。都會顯得非常地瘋狂。儘管淮西軍已經走下坡路。兵員地數量大幅度減少。戰爭資源被大量地消耗。但是在本土作戰中。還是讓宣武軍非常地頭痛。迫使朱溫不得不無功而返。

    這個現象也引起了鷹揚軍地注意。三眼都再次加大了對淮西軍地情況收集。其中包括那個秦無傷。在馬殷被俘虜以後。淮西軍已經沒有什麼傑出地大將。孫儒根本不聽秦宗權地。一心一意爭奪洛陽地區。哪怕秦宗權死了和他也沒有關係。秦宗權身邊地申叢、秦賢、盧瑭、張佶、張、劉建鋒等人都是碌碌之輩。壽州地辛如明顯然也只能防守壽州。這對秦宗權來說。地確是個最大地軟肋。但是此次嶄露頭角地淮西軍後起之秀秦無傷。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這個秦無傷以前可能是淮西軍的無名小卒,因為三眼都只有最簡單的資料,興許,他就是當初艾飛雨的那類人,都是在戰鬥中脫穎而出,完全沒有顯赫的背影,甚至極有可能像艾飛雨一樣,從小就是沒有人關愛的孤兒,為了生存,不得不選擇拿起武器。因為少年時期的苦難,使得他們對死亡無所畏懼。艾飛雨最終選擇了光明,可是這個秦無傷卻彷彿選擇了黑暗,一心一意伴隨著淮西軍而滅亡。正是由於他的決死精神,還有冷酷的指揮,給宣武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最終宣武軍不得不暫時撤退。其實他們有擊潰秦無傷的機會,只是他們付不起那個代價。

    因為宣武軍的突然撤軍,原本從泌陽出發的楊鷺颯,馬上停止了作戰行動。只派遣小部隊進入蔡州,提前瞭解那裡地具體情況。飛營的大部分兵力,還在南陽、泌陽的周圍地區,繼續清剿馬賊,在完全剿滅了馬賊以後,則根據劉鼎的部署,協助新上任的官員推行相關的政策,盡快的將這塊肥沃的土地建設起來。

    於是,整個中原大地,似乎都陷入了難得的平靜狀態。從最北邊的雲州、代州,到最南邊地嶺南、安南,都沒有大的戰事發生。大家都在等待。都在積蓄力量,希望在新一輪的爭奪中。獲得更多地利益。李克用打敗了雲州的赫連鐸,但是沒有徹底地消滅對方,使得自己的側後,始終都有一個隱患存在。

    對於軍隊來說,平靜是最難得的,尤其是對於剛剛擴編的鷹揚軍來說。時間是最最最寶貴的。鷹揚軍必須抓緊這段時間嚴格訓練部隊,提升新兵的戰鬥力。由於加入了大量地新兵,原來的鷹揚軍老兵,幾乎都擔任了什長以上的職務。即使是在幾個骨幹部隊,也不同程度的出現了戰鬥力下降的情況。這種情況不是通過訓練可以解決的,最終部隊還是需要在戰火中成長。

    同樣的,鷹揚軍地整體戰略。也在悄悄地進行調整。戰略物資開始有計劃的向東南方向傾斜,準備對淮南地區地攻略。但是。襄州地區的建設,並沒有拉下。相反地,朱冉淼等人搞出來的不合格的水泥,也開始運到襄州去,用來加固那裡的城牆。因為無法達到足夠的溫度,朱冉淼雖然找到了水泥的配方,可是始終無法達到劉鼎所說的那種效果,最後死馬當作活馬醫,儘管是不合格的產品,劉鼎也下令使用了,反正質量以後再慢慢改進吧!

    軍事上的一切,都在劉鼎的掌握之中。

    非軍事的一切,則讓劉鼎有些煩惱。

    首先是艾飛雨的身體,越來越差,成了劉鼎的一塊心病。自從結束襄州攻略以後,艾飛雨的身體就出現了問題,時不時都會出現頭暈的現象,有一次居然說著說著就昏迷過去了,將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根據孫婧慈的說法,應該是艾飛雨勞累過度了,以致原本壓下去的傷勢,都全部爆發出來了。他本來就是高度殘疾的人,以前都是依靠堅強的意志在支撐,但是現在,由於傷勢實在太嚴重,他已經很難支撐了。

    劉鼎從來沒有罵過蕭致婉是賤人,不過這時候內心裡的確是這麼想的,他曾經暗自發誓,要是抓到這個賤人,他一定會一刀一刀將她剁碎了。她給艾飛雨造成的傷害,實在是人神共憤。由於沒有青黴素,不能有效的制止傷口的發炎,現在艾飛雨的身體正在慢慢的惡化,孫婧慈和盧舜傑對此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用藥物來延緩艾飛雨的傷勢惡化速度,可是卻不能讓傷勢逆轉過來。這也就意味著,始終有一天,艾飛雨將要消失在所有鷹揚軍將士的眼前。

    儘管劉鼎下令從各地請來名醫,為艾飛雨會診,然而,艾飛雨的身體受創畢竟太嚴重,以現在的醫術條件,是很難治好的。艾飛雨的傷口不像是戰士們的傷口一樣,致命的地方只有一處、兩處,艾飛雨身上的致命傷口最少有三處之多,全部都在要害的位置。由於需要用藥物遏制傷口的霉爛,艾飛雨的傷口被層層包紮,在這種炎熱的夏天,艾飛雨承受的痛苦,讓他身邊的每個人都為之心悸。

    艾飛雨本人倒是灑脫,對死亡早已經看透,卻害得周圍的人都心情沉甸甸的,每次在他的面前都要表現出笑容來。在鷹揚軍的高級將領眼中,艾飛雨是如此的俊秀、如此的才華橫溢、如此的機靈果斷,可是卻……女媧造人果然是公平的,太優秀的人才通常都命不長久,這幾乎已經成為歷史的規律了。

    有時候有意無意之中,劉鼎都忍不住想起天生郭奉孝,郭嘉也是短命鬼,要是……

    唉,算了,不要想這些悲傷的事情了,還是繼續考慮政事吧。

    本來劉鼎是很少過問具體的政務的,他對於政務的確懂得不是很多。原來在霍山縣實行地包干到戶,後來也沒有下文了,因為觸動的利益階層太多。十稅一的做法也沒有明確提出,只是在政策上盡量採取十稅一的根本原則。原本劉鼎準備將稅收改革一下,所有的賦稅都全部用貨幣的形式收取,結果最後也沒有實行,因為銅錢的數量嚴重不足。痛苦最豐富的饒州德興地區,目前還掌握在南平王鍾傳的手中。

    隨著鷹揚軍的逐漸擴張,控制地人口和資源越來越多,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他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處理政務。此時此刻,劉鼎武強文弱地本質。就表現得更加明顯了。他從小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教育,長大以後又主要在部隊,大多數地時間都在訓練、打仗。對於經濟政策的細節,瞭解得的確不多。這些事情。他都只能提供一個大概的思路,然後交由下面的人員,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執行。

    一直以來,鷹揚軍下轄地政事基本都是交給佴泰和諸葛斌處理,劉鼎是鷹揚軍節度使。佴泰是鷹揚軍節度副使,諸葛斌是長史,以前的政務,基本上都是兩人統籌管理,倒也沒有出現大的紕漏。然而,隨著鷹揚軍地盤的急促擴大,他們兩個越來越感覺到力不從心。覺得自己的能力實在是跟不上形勢的發展了。劉鼎必須另外物色更優秀的人選。

    現在鷹揚軍統治下地區域,包括山南東道、淮南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地地區。橫跨整個長江中下游,有平原、有水網、有丘陵、有山地。各種各樣不同的地形,各地地人口數量都不相同,經濟發展水平也不相同,需要執行的政策都不盡相同。如何將這所有地地區,都整合到一起,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形成互補,同時在政策上實行,盡快的恢復生產,為鷹揚軍積蓄戰力,是非常艱苦的工作。

    如果按照州的數量來計算,目前鷹揚軍控制的州數已經超過了二十個,由於鷹揚軍在各個州都實行一定的變革,很多問題需要咨詢他們,他們兩個每天處理各州送來的文書,都已經精疲力竭了,佴泰兼任的舒州刺史職務,基本都是諸葛斌在履行。因為州數很多,鷹揚軍的內政人才卻沒有這麼多,導致一些州的官員其實並不合格,可是因為暫時沒有合適的人員去替代他們,鷹揚軍不得不繼續任命這些官員工作。

    要將這些地區發展起來,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出色的人才,需要有懂得總體規劃的人才,需要向劉鼎忠誠的人才,其中最後一個要求只能是私底下的要求,是不能公開表露出來的,但是,絕對忠誠於劉鼎,又是所有要求中最關鍵的一條。如果某個官員一心向著朝廷,又或者是向著其他勢力,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必須慎重考慮。

    鷹揚軍目前最緊缺的,就是一位或者數位能夠統籌所有內政的高級官員,他能夠理解劉鼎的意思,能夠將劉鼎的指示,結合當前的實際,將其貫徹下去,同時能夠考慮到各個州的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政策,能夠辨別和提拔大量有前途的年輕官員,能夠很好的衡量全局,能夠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李怡禾苦著臉說道:「大人,你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劉鼎自己也自言自語的苦笑著說道:「我還沒有說完呢,只說了一半。」

    李怡禾說道:「屬下看諸葛亮復生,興許能夠滿足大人的要求。」

    劉鼎搖搖頭說道:「其實不需要那麼厲害的,不太懂軍事的也可以啊!」

    李怡禾無奈的說道:「那只有希望佴泰大人多多擔待了。」

    劉鼎歎息著說道:「佴泰已經很累了。」

    因為感覺到自己明顯力不從心,無法及時處理這麼多繁瑣複雜的政務,佴泰已經多次寫信給劉鼎,隱諱的表示,自己的能力有限,希望劉鼎另擇賢能,統籌鷹揚軍的全部內政,他自己則專心做舒州刺史,將舒州和蘄州兩個地方管理好,為鷹揚軍輸送更多的戰爭資源。

    但是他的要求被屢屢拒絕。

    不是劉鼎不想答應他,其實劉鼎也知道佴泰的確是油盡燈枯了,繼續下去極有可能將他累壞。可是他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可以全面替代佴泰地人。只好無情的讓佴泰繼續在這個位置上幹著。他在槐樹周圍踱步的同時,將身邊的內政人才全部梳理了一遍,始終還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崔碣和王承顏固然是清官,工作也非常的賣力,但是他們的能力,最多也就是在節度使的位置上,他們從來沒有擔任過朝廷官員,在大局觀方面,還差那麼一點點,興許鍛煉幾年會更好。郭禹也是有能力的。在朝廷方面也擔任過官職,熟悉整體的情況,但是他投入鷹揚軍地時間太短了。暫時還不能完全瞭解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不放心,當然不能立刻提拔。崔綰、張鐸等人,都是從鎮海軍投過來的,能力有限,擔任刺史一級是沒有問題,更上一級。似乎就有些勉強了。史光璧和高郁就更加不用說了,他們是鷹揚軍裡面最年輕的一批人,因為是來自淮西軍,情況特殊,所以他們還需要繼續等待一段時間,等待鷹揚軍全軍上下都接受他們。

    盧觀影地忠誠絕對沒有問題,只是他太年輕了。太容易衝動。年輕人有幹勁。絕對是好事,但是衝動卻要不得。尤其是位置越高,職責越重。衝動帶來的後果就越是嚴重。如果他在節度副使位置上衝動,後果就很嚴重了。盧觀影也有自知之明,暫時是絕對不敢染指這個燙手地熱山芋的。事實上,他目前擔任的常州刺史,就足夠他施展渾身解數了。想要更好的配合劉鼎工作,他還是積累更多的經驗。

    說到底,這也是劉鼎的不足之處。要是他本身地內政處理能力強,這個問題是不用這個煩惱的。但是老天沒有完美的人,他在軍事上耀武揚威的同時,就要承受內政方面的缺陷。同樣的,在戰場上,他能很快的判斷哪個人有沒有軍事才華,可是在內政上,卻沒有這樣地自信。

    除了劉鼎自身地能力缺陷之外,鷹揚軍到現在其實也沒有一個完善的行政機構,也是個很大地問題。現在鷹揚軍的基本現狀是,幾個節度使在各自行事,然後根據劉鼎地意思相互進行協調。相互之間的自發的緊密團結,暫時是沒有的。這幾大節度使包括山南東道節度使郭禹、鄂岳節度使崔碣、鷹揚軍節度副使佴泰、鎮海軍節度使裴易靖、宣歙觀察使張曦均。由於各地的情況不同,個人的水平不同,這中間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偏差,導致各地的發展水平,和他們的能力直接掛鉤,

    二十世紀最寶貴的是什麼?

    是人才。

    這句話用在唐末也是非常合適的,甚至要比二十世紀更加的合適。

    在二十世紀,沒有優秀人才的企業,大不了破產,老闆淪為乞丐,可是在這個年頭,節度使要是沒有優秀的人才,結果卻是要付出人命的。多少節度使就是因為沒有招收到優秀的人才,又或者是擁有優秀的人才,但是卻沒有好好的發揮其才能,最終成為歷史塵埃的?別的不說,單說一個小小的荊南,在短短的四五年時間裡,就換了多少任的節度使了?每一個新的節度使誕生,都意味著上一個節度使到閻羅王面前報到去了,怎麼能叫人不緊張?

    又比如宣武軍,一個謝瞳,一個敬翔,就足以讓朱溫在如此險惡的中原地區崛起,否則,就算宣武軍的軍事將領再多,沒有糧食和武器裝備的支撐,他們也只能是流盡最後一滴血。還有那個叫做張全義的人,搞內政的確是一把好手,河陽節度使這麼個小地方,愣是讓他發展成了小洛陽。相比洛陽的一片焦土,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相反的,在淮西軍裡面,始終沒有這樣的傑出內政人才出現,於是淮西軍命不久矣。又比如李克用,雖然黑鴉軍橫衝直闖,天下無敵,可是境內的內政卻是一塌糊塗,民眾能填飽肚子已經是勉強不錯了。河東軍不是沒有內政人才,李克用的弟弟李克修就是傑出的一個,可是李克用卻猜忌不能用,他白白統治了富饒的河東地區,但是經常要為糧草發愁,也算是一大奇觀了。

    艾飛雨和李怡禾一直在琢磨著,如何將鷹揚軍的管理機構,調整到最佳的狀態,卻遲遲沒有成功。鷹揚軍控制的地盤很大,但是劉鼎真實的官銜,卻只有一個鷹揚軍節度使。他以一個節度使的頭銜,管轄著四個節度使,也算是絕無僅有的了。這也意味著,這是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給鷹揚軍的層級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

    劉鼎在鄂州呆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是潛心研究這些問題去了。

    最終,經過兩個月的商議,經過劉鼎、艾飛雨、李怡禾、張鐸、崔綰、史光璧、高郁等人的仔細研究,鷹揚軍頒布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將鷹揚軍節度使升格為大節度使,以便管轄其餘幾個節度使。同時,舒州、黃州等地改稱雷池節度使,以便和之前的鷹揚軍節度使區別。

    這樣一來,鷹揚軍節度使下轄山南東道、鄂岳、雷池、宣歙、鎮海等五個節度使,暫時理順了中間的架構,鷹揚軍節度使也正式從具體的內政事務中脫身出來,處理整體的政策性問題。考慮到來往信息的便捷,劉鼎將鷹揚軍大節度的大本營設置在鄂州。其實,這個位置並不固定,經常隨著劉鼎的東奔西走而變化,除非是等到崔瀣從長安拐賣人口圓滿成功。

    想到這一點,劉鼎的心思不由得飛到了興元府。

    不知道崔瀣和覃睿兩個,現在怎麼樣了呢?崔瀣的人口拐賣,到底有沒有成功的機會呢?

    事實上,現在的覃睿和崔瀣兩個,暫時狀況還算良好。

    因為楊復恭的阻撓,覃睿和崔瀣來到興元府的時候,並沒有任何官員去迎接他們,只有兩個禮部的小吏,安排兩人的食宿。覃睿被暫時冷落,安置在興元府的驛站,這裡非常的荒涼,空無人員,平常只能見到幾個驛站的臨時官員。興元府本來是非常困頓的,嚴重缺乏物資,驛站一早就關閉了,幸好鷹揚軍送來了物資,驛站才得以重新開張,只是上面的蜘蛛網都還沒有來得及清掃呢。

    和覃睿的被冷落待遇相比,崔瀣的待遇稍微好了一點,他被安排在臨時驛站居住,而不是原來的驛站。什麼叫臨時驛站?就是在行宮的旁邊隨便找個房子,將崔瀣安頓下來。當然,他倆的到來,興元府還是有反應的,事實上,他們的到來,讓興元府都顯得非常忙碌,到處都是神策軍在調動,似乎在醞釀著刀光劍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