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 正文 第216 劉邦和項羽(1)
    宣州,丹陽湖。

    冬日的丹陽湖,顯得格外的平靜,絲毫沒有被周圍蔓延的戰火所波及。微風輕拂而過,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蕩漾,不斷有活蹦亂跳的魚兒從湖面上跳出來,然後再深深的潛入到水中,在平滑如鏡的湖面上,蕩漾起一圈圈的漣漪,慢慢的消失在一望無際的丹陽湖裡面。湖面上偶爾有幾朵落花飄蕩而過,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吹來的落花,將湖麵點綴的多了幾分靈氣。一艘樓船靜靜的從水面上劃過,船頭輕輕劈開晶瑩的浪花,在船尾留下長長的漣漪,久久都沒有消失。

    太陽剛剛出來,金黃色的陽光灑落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折射出一層層瑰麗的色彩。冬天的太陽,照在人的身上,顯得格外的和煦。由於樓船行駛的速度很慢,樓船上的每個人,都顯得有點懶洋洋的,哪怕是隨行的鬼雨都戰士也不例外。他們難得的解除了緊張的戒備狀態,享受著冬日的溫暖。秦邁和令狐翼在樓船的兩邊望,蕭騫迪、藏勒昭他們則躲藏在船尾,在劉鼎和艾飛雨看不到的地方,準備了釣具和魚簍,忙著捕捉丹陽湖裡的銀魚。

    據說,丹陽湖裡面的銀魚是極其富有營養的,鮮嫩美味,品嚐過的人都回味無窮。秋天本來是捕捉銀魚的最好季節,可惜他們錯過了時機。不過沒有關係,這個時候的銀魚品質也差不到哪裡去,加上秦邁的手藝,絕對是旅行中的解饞佳餚。作為哨兵的令狐翼,時不時的探出頭來,悄悄看著船頭的位置,那裡,只有一張茶几,茶几上有兩杯清茶。劉鼎和艾飛雨相對而坐,正在娓娓而談。看到沒有需要招呼的地方,令狐翼於是也走到後面來幫忙捕魚了。眼看著一條條的銀魚被撈上來。在木桶裡活蹦亂跳地,孫婧慈忍耐不住低聲的叫喚起來,於是令狐翼急忙將她帶走了。

    艾飛雨自然聽到了船尾的動靜,臉上卻沒有絲毫地神色變動,接著自己的話題說道:「飛雨知道大人熟知三國時期典故,對各般人物也是瞭如指掌,只是中間有些許的謬誤而已。然而,大人若是希望用後漢時期的人物作為榜樣,飛雨認為並不恰當。曹操、劉備、孫權、袁紹,皆不過是草莽豪傑。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人,不過一將,呂布、郭嘉、諸葛亮、鄧艾等人,虛構成分尤多,不足為信。大人欲成大事,須放眼長遠,以秦末漢初的劉邦、項羽等人為榜樣,方能成功。」

    劉鼎隨意的點點頭說道:「可惜我對劉項瞭解的不多。」

    艾飛雨說道:「大人可曾知道劉邦?」

    劉鼎說道:「知道一些,漢高祖,斬白蛇而起。創下大漢四百餘年的基業。」

    艾飛雨說道:「那大人知道項羽嗎?」

    劉鼎微微有些興奮的說道:「當然知道。項羽乃西楚霸王,勇冠三軍,天下無敵,有萬夫不當之勇。民間素有王不過霸的說法,可惜他最後被劉邦此等小人算計。兵敗下,被迫烏江自刎,留下一曲千古絕唱。」

    艾飛雨「目光熠熠」地盯著劉鼎,一字一頓的說道:「大人願意做劉邦還是項羽?」

    劉鼎微微一窒:「……」

    艾飛雨淡淡的說道:「大人覺得劉邦為人如何?」

    劉鼎不假思索的說道:「他是個無賴。」

    艾飛雨微微一笑,依然是淡淡的說道:「那麼,大人覺得項羽為人如何?」

    劉鼎微微沉思片刻,堅決的說道:「他是個真正的英雄。」

    艾飛雨的笑容有些高深莫測起來,慢悠悠的說道:「劉邦是無賴,項羽是英雄……然而。為什麼最後是無賴打敗了英雄?而不是英雄消滅了無賴?大人可曾研究過這個問題?」

    劉鼎悄悄的皺了皺眉頭。慢吞吞地說道:「……時運不濟吧……也許是英雄不夠無賴卑鄙?」

    艾飛雨輕輕的搖搖頭,微笑不語。^^劉鼎欲言又止。最後保持沉默。劉邦為什麼能夠打敗項羽,他的確從來沒有認真的想過。論武力,十個劉邦都不是項羽地對手,論個人形象,十個劉邦也都拍馬跟不上項羽,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劉邦也要比項羽差很多,然而,項羽為什麼最後卻失敗了?為什麼是項羽被迫拋棄了自己地女人,拋棄了自己的駿馬,在烏江邊自刎,而不是劉邦這個無賴被萬眾矚目的英雄吊死在廣場的燈柱上?

    浪花翻滾,流水潺潺,海天一色,陽光明媚,卻始終無法打斷劉鼎的沉思。這個問題他還真的沒有好好的考慮過,他最多也就是考慮過為什麼是曹操打敗了劉備,而不是劉備打敗了曹操?曹操是奸雄,陰險狠毒,殺人如麻,這是毫無疑問的,幾乎沒有幾個人會喜歡卑鄙陰險的曹操,他本人就喜歡劉備。然而,歷史總是殘酷地,最終被雨打風吹去地,乃是劉備而不是曹操。劉邦和項羽也是一樣,總是壞人才能夠活到最後。這是為什麼呢?

    艾飛雨看到劉鼎沉思,在旁邊靜靜的品茶,沒有發出絲毫地聲音。他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來研究劉邦和項羽,試圖從他們的身上發現某些規律,某些能夠應用在這個亂世的規律。終於,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他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但是,這個道理他從來沒有對其他人說過,包括秦宗權和蕭致婉在內,但是現在,在這艘樓船上,在這平靜的丹陽湖之上,他將拖出自己全部的心得。從前的艾飛雨,是衝鋒陷陣的艾飛雨,是可以左右天下大勢的艾飛雨,現在的艾飛雨,只能躲藏在別人的背影裡,靜靜的衡量著天下大勢了。

    樓船從溧陽城出發,在丹陽湖已經航行了一個晚上,很快就要進入姑熟水了。姑熟水從丹陽湖流向長江。從姑熟水出去,就是浩浩蕩蕩的長江。在鎮海地區耽擱了三個月地時間以後,劉鼎終於可以返回舒州了。溧水城和溧陽城在崔碣、王承顏的管理下。已經快速的恢復了正常地秩序,大量流落在外面的難民,也都開始返回城內居住。李君和薛朗屯兵在金陵城以東,直接和周寶的鎮海軍對峙,鷹揚軍暫時可以從緊張的戰場脫身出來了。

    樓船經過丹陽湖北面的姑熟水,剛好可以看到東面的當塗。由於鷹揚軍水軍已經派遣戰船截斷了姑熟水,駐守當塗的宣州軍,已經被暫時斷絕了和宣城之間的聯繫,當塗城內的宣州軍,士氣非常的低落。回去舒州地飛營。也在行軍途中抵達了當塗城下,隨時都可以展開進攻。一部分的鷹揚軍水軍,也在當塗西面的長江嚴陣以待。

    但是,艾飛雨堅決反對劉鼎現在進攻當塗,兩人首次合作,就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最終,艾飛雨表示要和劉鼎詳細的談一談,於是,就出現了船頭上的一幕。在樓船前面的甲板上,只有艾飛雨和劉鼎兩人。其餘的人都識相的站得遠遠的。這是他們相遇以後地第一次詳談,話題卻不是有關攻擊當塗的決定,也不是當今的天下大勢,而是關於劉邦和項羽。

    劉鼎前半生生活在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對於劉邦和項羽地認識,都是來自小人書。在小人書的描述中。劉邦是無賴,是地痞,這是毫無疑問地,他吃喝嫖賭,樣樣齊全,為人陰險狠毒,笑裡藏刀,動不動就誅殺手下的大將,連韓信都被他殺死了。項羽是英雄。這也是毫無疑問的。他功夫蓋世,武勇過人。每次戰鬥都衝鋒在前,摧枯拉朽,天下無敵,他率領的軍隊,是當時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所向披靡,他的夫人,是當時最漂亮的女人,柔情萬種,就連他胯下的駿馬,也是當時最好的戰馬,壯猛剛烈。小時候,劉鼎最崇拜地就是項羽,最憎惡地人就是劉邦,如果不是劉邦,項羽就不會死,哪怕是現在長大了,他還有斬不斷的項羽情結。^^

    然而,劉鼎地確沒有認真的考慮過,為什麼英雄最後輸給了無賴?為什麼勇猛蓋世的項羽,居然輸給了地痞無賴的劉邦?為什麼那麼多的名臣良將,都願意追隨地痞流氓出身的劉邦,而不願意跟隨英雄蓋世的項羽?難道真的是時運不濟,還是英雄不夠卑鄙?還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

    艾飛雨的眼睛雖然沒有了,卻似乎能夠看出劉鼎的內心,他靜靜的等待著劉鼎從沉思中慢慢的清醒過來,肅容說道:「飛雨認為,劉邦不是真無賴,項羽也不是真英雄,項羽的失敗,不是英雄的失敗,劉邦的勝利,也不是無賴的勝利。就像曹操未必就是奸雄,劉備未必就是聖賢,他們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我們總結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就是盡量避免他們所犯下的錯誤,減少前進道路上的波折。不知道大人有沒有興趣聽飛雨詳細解說?」

    劉鼎端正身體,恭謹的說道:「願聞其詳。」

    艾飛雨神色平靜的說道:「請問大人,你能總結出劉邦的幾個優點?」

    劉邦還有優點?

    劉鼎努力的想了想,努力搜刮著小人書裡面有關劉邦的各種故事,慢吞吞的說道:「他出身社會底層,比較容易和人相處、不會看不起人、善於納諫……好像就這些吧……我倒是知道他的很多缺點。」

    艾飛雨神色恬然的說道:「那麼,大人你能總結出劉邦的幾個缺點?」

    劉鼎精神一振,立刻說道:「那就多了,好吃懶做、不事生產、游手好閒、好色貪財、不講信用、反覆無常、屠戮功臣……」

    艾飛雨臉上沒有絲毫的感情,依然是冷淡的說道:「項羽的優點呢?」

    劉鼎敬佩的說道:「勇冠三軍,大智大勇,浪漫癡情,說一不二!」

    艾飛雨嘴角邊浮現出一絲絲不經意的冷笑,似乎有些輕蔑的冷笑,卻很快消失不見,隨後慢慢的說道:「項羽的缺點呢?」

    劉鼎不假思索的說道:「項羽沒有缺點!他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艾飛雨深深地「看」著劉鼎,一字一頓的說道:「劉鼎。你若如此推崇項羽,則死期不遠矣!」

    劉鼎輕輕皺皺眉頭。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後,還沒有人用這樣的口氣和他講話。說真地,他一時半會還接受不了。他的臉色下意識的變得有些漲紅,臉龐也繃緊了,甚至連手指都本能的握緊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的舒展開來。在這期間,艾飛雨始終紋絲不動,似乎在傾聽著劉鼎的心跳。事實上,劉鼎的確有些不愉快,覺得艾飛雨的話好尖銳,刺激到了自己。心跳和呼吸都出現了異常,不過努力控制了一會兒以後,總算恢復了正常。

    艾飛雨緩緩的說道:「大人覺得我是危言聳聽?」劉鼎猶豫片刻,最終點點頭。項羽沒有什麼不好的,自己和項羽一樣地勇敢,才有了今日的地位,如果項羽是這樣一文不值,那自己豈不是同樣?倒要聽聽艾飛雨的高見。

    艾飛雨「目視」劉鼎,毫不客氣的說道:「大人覺得項羽沒有缺點?非也!飛雨覺得,項羽渾身上下都是缺點!而且全部都是致命的缺點!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刻薄吝嗇,不能容物!正是這些缺點,注定了他敗亡的命運!即使沒有劉邦的存在。他同樣無法一統天下!」

    劉鼎微微一怔,下意識的尋思著「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刻薄吝嗇,不能容物」等十六個字,他怎麼都想不到艾飛雨居然用如此嚴重的字眼來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越想越覺得不服氣,冷峻地說道:「有何依據?」

    艾飛雨冷笑著說道:「劉鼎,你可曾仔細研究過劉邦和項羽?」

    當然沒有。

    否則早就反駁你了。

    艾飛雨神色嚴峻的說道:「飛雨本乃一書生,精研古籍,惜逢亂世。報國無門。不得不投筆從戎。飛雨先後在忠武軍和淮西軍效力,累功至淮西軍大將。然。飛雨手無抓雞之力,出入從不帶兵器,何以成事?乃因飛雨始終覺得,當今亂世,看似武夫橫行,流氓當道,實則武夫不能成事,只有智者,才能脫穎而出,掌控天下大勢。所以,飛雨即使在行軍之中,也無日無夜的研究前任的歷史,試圖找出亂世之中地生存法則來。秦末亂世,群雄並起,劉項乃是其中典型,所以飛雨翻遍典籍,精心鑽研,終於從中找出某些有用的法則來。飛雨原本籍籍無名,最終得以聞名於世,後又遭此大難,一切都拜劉項所賜。」

    劉鼎神色一正,恭敬地說道:「願聞其詳!」

    艾飛雨神色莊嚴,目光炯炯有神的「看」著劉鼎,緩緩的說道:「大人崇拜項羽,原本不是壞事。項羽此人,的確是勇冠三軍,無人能敵,秦軍聞風喪膽。他這輩子,似乎沒怕過什麼,只有別人怕他。他的身體也好。《史記》說他長八尺餘,力能扛鼎,可以想見其英武魁偉、肌肉發達、孔武有力,或許可以這麼說,項羽的身材和你差不多,行事作風也和你差不多,皆是每戰必衝鋒在前,所向披靡,血肉橫飛。」

    「秦末群雄並起之際,趙王君臣被秦兵圍在巨鹿,告急的羽書雪片般飛來。當時救趙的諸侯之兵凡十餘壁(營壘),卻無不作壁上觀,只有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一以當十,與秦軍血戰九次,每戰都是驚天動地,血流成河,把諸侯將士的臉都嚇白了,這才大破秦軍,救出趙王。當日大人在小金園迎戰淮西軍,身先士卒,陣前殺敵,武勇不在項羽之下,其時飛雨已經注意到大人,覺得大人和西楚霸王是如此地相像,恐怕當初令尊晉封大人為西秦霸王之時,也曾想到過西楚霸王吧。西秦霸王,西楚霸王,天下都僅此一人而已。」

    劉鼎淡淡地說道:「廖讚了。」

    艾飛雨微微一笑,卻沒有恭維的味道,反而是聲音淡淡地說道:「小金園一戰,大人其實沒有必要那麼早介入戰場,恐怕有些事情,大人尚不自知罷了。正如項羽不自知。有這樣的膽量,又有這樣的體格,還有如此高超的武功。項羽便覺得如果不讓它們有用武之地,實在是一種浪費,埋沒了太可惜了。所以項羽便常常要逞威逞武。盡情的眾人面前展露自己地武功。他雖然是主帥,卻喜歡衝鋒陷陣。每次戰鬥,都身先士卒,自然也都所向披靡。往往是,項羽的兵器還沒有出手,只不過瞪眼一呵,對方便魂飛魄散,肝膽俱裂,目不敢視,手不能發。屁滾尿流,一敗塗地。這樣的戰績,很是不少。飛雨相信,每來這麼一回,項羽心裡一定充滿了快感,蕩氣迴腸,難以自制。」

    他臉色微微一冷,有意無意地「盯」著劉鼎說道:「只怕大人也很欣賞這樣的感覺吧?」

    劉鼎臉色有些僵硬,最終艱澀的說道:「是的。」

    他的確喜歡戰鬥的快感,的確有點和項羽相同的想法。他如此刻苦的鍛煉自己,花費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才鍛造了這麼一身過人地功夫,要是不在戰鬥中展現出來。豈不是明珠暗投,衣錦夜行。完全埋沒了?再說,如果他不身先士卒,又如何帶動戰士們取得勝利?在霍山縣和剛來舒州的時候,是劉鼎最意氣風發的時候,他每戰都親臨前線,親手剁下敵人的腦袋,看著熱乎乎的鮮血噴灑在自己身上,就感覺到自己是不可阻擋的,反而現在鷹揚軍部隊逐漸的擴大了。又有了黑色火藥的幫助。他沒有必要繼續事事親臨前線,倒是覺得沒有以前痛快了。

    艾飛雨冷冷的說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將者,仁勇智信嚴也,勇不過是其中之一,何況大人是帥而不是將,是王而不是侯。大人就算再武勇,也不過殺百人而已。戰場上動輒千萬人,大人能殺幾個?大人想必也知道,劉邦麾下有韓信、陳平、張良、蕭何、樊噲等名臣良將,項羽手下有幾個知名將帥?僅僅范增一人而已!可見項羽實非帥才,不過是一個特別霸蠻特別有力的匹夫。當今天下,劉邦此類地人物極多,朱溫尤甚。大人如果一味喜歡項羽的武勇,只怕前途不妙。飛雨斗膽問大人一句,大人麾下可有什麼名臣良將?又有誰可以當名臣良將?大人進入江東多日,又有哪位江東名士前來投靠大人?」

    劉鼎本能的覺得艾飛雨的話很刺耳,簡直是當面落自己地面子,臉色不免有點難看起來,這個艾飛雨,說話也太不留情面,難道鷹揚軍裡面就真的沒有他看得起地人才嗎?他未免自視過高!不過最後還是忍耐著說道:「受教了,請繼續指點。」

    艾飛雨面無表情的說道:「匹夫之勇,非君子之勇也!路見不平,拔刀而起,一言不合,拳腳相加,這是匹夫之勇。因為只要有幾分血氣,有幾分力氣,不要有任何志向和修養,隨便什麼人都做得到,而且也不會有什麼輝煌的戰果,因此是匹夫之勇。戰場上一味衝在最前線,置整體與不顧,只圖個人的快感,實乃匹夫之勇也,其以楊璧鱗、楊佛午尤甚,是故勇字營休想短期內能夠有大戰績。非勇字營不勇,實在是兩楊太勇,棄勇字營整體於不顧。相反,楊鷺颯雖然年輕,但是能夠以智計彌補剛猛,細心衡量部隊的優點和缺點,然後做出恰當的安排,他日地位,顯然要在兩楊之上。」

    劉鼎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卻沒有說話艾飛雨繼續說道:「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就是君子之勇。顯然,君子之勇表現的是沉著,是定力,這才是為人上者最需要的。為了遠大地理想,可以暫受一時之辱,或不計眼前地得失,韓信此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胯下之辱都能忍受,又有什麼失敗是不可以忍受地。所以,敵進我退不是懦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也不是怯懦。不知進退,一味蠻幹,為當下的面子不顧遠大的理想,非君子之勇也。江東還有數十萬人,隨時都可以徵集數萬將士,項羽為什麼就不能過江東?說到底,都是匹夫之勇害了他,是他捨不得自己的面子!他從來沒有將自己當做是數十萬軍隊的主帥,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為數十萬人而負責,而是為了追求自己殺戮的快感。當他厭倦了,疲憊了,他就自暴自棄,投江自盡了。」

    劉鼎悄悄皺皺眉頭,欲言又止。

    艾飛雨說道:「大人有言,不妨直說。」

    劉鼎緩緩的說道:「飛雨,若你是項羽,你能接受那樣的失敗命運嗎?」

    艾飛雨冷峻的說道:「大人,這正是飛雨即將講述的內容。大人何曾見過百戰百勝不曾一敗的將軍?可曾見過從未陷入困境的統帥?劉邦有白登山之辱,項羽有垓下之圍,諸葛亮六出祁山而無功,苻堅草木皆兵,太宗有玄武門之變,便是最近,郭子儀、李光弼等,又何曾沒有敗績?項羽一生數百戰,只垓下一戰戰敗而已,劉邦被他打敗的次數,要比項羽多得多,但是為什麼劉邦能夠接受失敗?項羽卻不能接受失敗?」

    「正如當今天下局勢,大人在鎮海是順風順水,最終完滿的完成了預定的任務。然而,大人如果不能攻克溧水,又或者是當初不能守住金陵,難道就要像項羽那樣投水自盡嗎?飛雨看大人沒有這個必要吧!大人還有舒州作為根據地,項羽也有江東作為最後的基業。臥薪嘗膽十數年,捲土重來未可知。然而,項羽卻像稚童一樣,霸王別姬,自暴自棄,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威名,卻永遠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