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 正文 第158章 苦中作樂(1)
    夜,非常的陰沉,沒有絲毫的星光,凜冽的寒風不斷的刮過,將城頭上的軍旗吹的獵獵作響。劉鼎等人迅速的回到城頭上,靜靜的凝視著淮西軍的反應,桐城內的每一個戰士,都做好了等待淮西軍瘋狂反撲的準備。

    果然,淮西軍的大營很快就有了動靜。三聲劇烈的爆炸過後,淮西軍的地道被全部震垮,近千人被埋在地下,淮西軍統帥顏覺酈幾乎氣炸了。他當即下令,淮西軍全軍出動,準備猛攻桐城。一聲令下,淮西軍的大營內,***通亮,到處都是來往的人群,大量的雲梯和投石機都被集中起來了,淮西軍將投石機稱作霹靂車,十多輛的霹靂車集中在燈光最亮的地方。各個部隊都緊張的集結,睡眼惺忪的士兵,被軍官從被窩裡面拉起來。從桐城的城頭看下去,淮西軍的大營好像炸開了鍋,如同沸騰的霍山,隨時都會向桐城傾瀉過來。

    「來了!兄弟們!準備!」

    蕭騫迪冷冷的說道,握著緬鐵彎刀的手指骨發出輕微的爆裂聲。在他的周圍,所有的保信軍官兵,全部都做好了戰鬥準備。東門的城牆上,還是罡字營的戰士負責把守,忠字營唐沐楓旅配合,在城樓的後面,忠字營的郭慕旅嚴陣以待,隨時都可以上來支援。大家都明白,淮西軍肯定會發瘋的。

    劉鼎站在軍旗的下面,遠遠看見無數的淮西軍士兵開始列隊,最前面的,自然是有用盾牌的刀盾手,最前面的人都舉著盾牌,稍後面的人則扛著加長的雲梯,再後面則是密密麻麻的弓箭手,至少有上千人,最後面則是攻城兵器。包括大型弩機和霹靂車。不斷有騎馬的淮西軍軍官在軍隊前面呼叫著,發出一連串地號令,現場的氣氛十分的緊張。

    然而,淮西軍雖然在不斷的列隊,不斷的調整著部隊地序列。但是卻始終沒有進攻。不久以後,那些霹靂車和大型弩機都漸漸地退到後面的黑影裡,隨後,列隊的人漸漸散去。重新隱藏在營帳裡面,跟著燈光也越來越少。最後竟然又完全恢復了正常。若不是桐城的城牆上有上千雙眼睛都在注視著他們地動靜。一定有人以為這是幻覺。

    蕭騫迪詫異的說道:「咦?他們搞什麼鬼?」

    旁邊地戰士們也是面面相覷,淮西軍不是要進攻嗎?怎麼又退縮了?難道是要等到明天?

    「留下警戒部隊,其餘人抓緊時間休息!」

    劉鼎也以為淮西軍是準備在天亮以後發動進攻,因此要求戰士們抓緊時間休息,等待天亮以後地惡戰。他自己回到指揮所,將幾個主要的軍官找來,再次研究守城方案,確保萬無一失。同時通過信鴿和懷寧的韋國勇取得了聯繫。得知望江縣的舒州水軍已經基本做好了出戰的準備。隨時都可以順流而下,攻擊廬江。

    然而。第二天天亮以後,淮西軍依然沒有繼續進攻,遠遠的看過去,整個淮西軍大營,一片的忙碌,卻暫時不知道目標的所在。從城頭上可以看到淮西軍地部隊在不斷地調動,各種不同顏色的旗幟在來回纏繞,還有盧瑭、張佶和陳彥地將旗也在不斷的移動,大量的淮西軍士兵在將旗下面集結,隨即向南方開拔,可是始終沒有對桐城發動攻擊。

    狄火揚的情報很快被送入桐城。

    原來,顏覺酈雖然昨晚氣的發瘋,恨不得立刻將桐城撕碎了,但是他冷靜下來以後,卻又立刻修改了命令。在昨天的進攻中,已經清楚的表明,桐城城市太小,城牆又高,淮西軍雖然擁有兵力上的優勢,卻不能完全展開。按照桐城的大小,投入一萬人已經是極限了,就算將另外的一萬人也投入,大量的士兵也不過是在後面排隊而已。而且昨天的戰鬥,讓淮西軍的部分官兵嚴重失去了信心,他們在進攻中還沒有遭受過如此嚴重的挫折,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居然傷亡了超過三千人,而桐城卻毫髮無損,甚至連上面的條石都沒有被砸碎一塊。

    桐城只是一座很小的城市,淮西軍就遭受了如此嚴重的損失,如果一路繼續打下去,不知道淮西軍還要遭受多少的損失。淮西軍的士兵也是人,他們同樣懂得衡量利弊,如果攻佔舒州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他們是不願意繼續進攻的。因為極有可能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喪失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卻什麼都沒有得到。淮西軍的進攻慾望,是建立在強烈的搶掠慾望基礎上的,如果沒有機會搶掠,或者是搶掠的代價太大,他們的士氣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一點,在進攻廬州的時候,就已經表露的非常明顯了。

    在淮南軍的協助下,廬州保信軍成功的守住了廬州,這讓希望進入廬州大肆搶掠的淮西軍,覺得前途非常的渺茫,他們搶掠的希望破滅了,士氣自然而然就會急促的下降,這一點,即使是淮西軍的統帥秦宗權也無法改變,於是,他只好放棄了廬州,跑回去蔡州籌劃登基典禮,就是希望重新刺激淮西軍的士氣。現在這一幕,在桐城又重演了。

    想要搶掠舒州,就要攻克桐城,但是攻克桐城,付出的代價誰也不知道有多嚴重。從昨天的戰鬥來看,舒州保信軍的反擊,絕對是最激烈的,比廬州的保信軍要激烈多了。在劉鼎的帶領下,舒州保信軍顯然沒有將淮西軍放在眼裡,寸土不讓,狠狠的打擊了淮西軍的氣焰,也讓淮西軍搶掠的慾望基本上消失了。

    最可惡的是,那個劉鼎不知道用了什麼妖法,居然將淮西軍挖掘的六條地道全部震塌了,還將近千名的淮西軍士兵活活的壓在下面。那三聲巨大的震響,給淮西軍的士氣帶來巨大的打擊,一時間,在淮西軍的隊伍裡面,傳播著各種各樣的謠言,全部都是對士氣非常不利地謠言。

    有人煞有其事的說,劉鼎乃是雷神轉世。那三聲巨響,就是他引發的雷電。還有人說,劉鼎是神仙下凡,能夠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引發雷電。當然。認為劉鼎是惡魔轉世的人也不少,那三聲巨響乃是惡魔的吼叫。更令人哭笑不得地是,還有謠言說,劉鼎是閻羅王轉世。那些挖掘地道地士兵,全部都被他抓到閻王殿去了。還有人說。劉鼎在舒州殺了五十萬人。因此是名副其實的修羅王,他的殺氣已經覆蓋了整個舒州,沒有人能夠化解。

    聽到這些謠言以後,顏覺酈火冒三丈,整個舒州全部人口都不到五十萬,劉鼎去哪裡殺五十萬人?顏覺酈真想將傳播謠言的傢伙抓出來,將他也殺到閻王殿裡面去,又或者是吊死在營門外地旗桿上。但是謠言又哪裡能夠抓到確切的傳播者?而且這件事情越演越烈。最後居然連盧瑭和張佶都有意地放縱這樣地謠言流傳。因為他倆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三聲巨響過後。所有的地道都全部崩塌。

    火冒三丈的顏覺酈立刻下令,嚴禁談論三聲巨響和地道坍陷的話題,結果反而弄得士兵們心底下更加狐疑,無形中對桐城竟然有了一些恐懼感。桐城的城牆會突然拔高兩丈,又有雷神的幫助,他們怎麼個攻打法?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在身上佩戴鬼畫符,以化解來自桐城的危險。

    桐城既然不能強攻,又不能挖地道,顏覺酈決定採取圍困的辦法。這對於士氣有點低沉地淮西軍來說,算是比較好地選擇。依靠兵力上的優勢,淮西軍可以將桐城團團地圍困起來,切斷桐城和外面的聯繫,等桐城內的守軍士氣低落,乃至逐漸崩潰以後,才發動雷鳴般的攻擊。到那個時候,成功的幾率比較大。

    經過一天的部署,顏覺酈指揮淮西軍將桐城全部包圍起來,在南門、西門和北門都安排了大量的兵力。在西門發現了保信軍挖掘的壕溝以後,顏覺酈下令在其餘的三個門外挖掘同樣的壕溝,不給桐城保信軍出來反擊的機會。一切準備就緒以後,顏覺酈躊躇滿志的認為,只要圍上兩三個月,桐城內的抵抗意志肯定會消失的,到那個時候,桐城就會像熟透的桃子,乖乖的落在他的手中。

    在調遣軍隊長時間圍困桐城的同時,顏覺酈還派遣軍隊進攻皖口城和懷寧,斷絕他們對桐城的增援。盧瑭和張佶自然承擔了這兩個「重任」,顏覺酈要他們率領左路軍和右路軍,分別攻略皖口城和懷寧。結果,從這兩個方面反饋回來的消息,都不是非常樂觀,他們在這兩個地方都遭遇了極大的阻力。

    盧瑭率領的淮西軍,在向皖口城前進的路上,就遭受了不明軍隊的襲擊,損失了三百多人,隨後,在進攻皖口城的時候,又遇到了激烈的抵抗,戰鬥持續了三四天的時間,誰也不知道皖口城哪裡來的軍隊,而且是超過千人的軍隊,結果大意之下,盧瑭指揮的淮西軍左路軍損失了一千五百多人。本來盧瑭的部隊,在桐城下面已經受到了重創,士氣普遍比較低迷,本來希望通過洗掠皖口城來提升士氣,結果遇到堅強的抵抗之後,士氣下降的更厲害。

    根據情報顯示,在皖口城激烈反抗淮西軍的,乃是勇字營的官兵,帶兵之人,正是楊璧鱗。勇字營離開了桐城之後,在皖口城進行自我整頓,以楊璧鱗、楊佛午和楊鷺颯等「三楊」為首的軍官,和忠於貝然清的軍官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辯,最終大家和平分手,分道揚鑣。有部分和貝然清關係密切的士兵選擇投奔廬州,投奔貝禮翊的麾下,但是他們只帶走了不到兩百人,其餘的勇字營官兵,都願意留在舒州,因為大部分的官兵都覺得,舒州要比廬州更加的安全,起碼舒州的霸主劉鼎表現的要比林度和貝禮翊都更加的強勢,讓他們看到了強者的風采。

    最後,勇字營剩下的士兵,大約有六百人左右,本來貝然清強迫他們投降淮西軍,已經是莫大的恥辱,他們帶著這股深深的仇恨,本來就打算殺入桐城去,和罡字營、忠字營的同伴們一起戰鬥。但是他們還沒有出動,盧瑭率領的淮西軍就到來了,於是,楊璧鱗帶著勇字營地官兵,首先襲擊了盧瑭的部隊。跟著又將皖口城的幫會都組織起來。共同對抗淮西軍。皖口城是三不管的地區,彙集了非常多的流亡強盜,這些人地戰鬥力不在正規軍之下,楊璧鱗將他們組織起來以後。皖口城地守軍頓時增加到差不多一千六百人。盧瑭在他們的面前,自然討不了好去。連續的拉鋸戰過後。盧瑭不得不選擇撤退。

    同樣,在進軍懷寧城的時候,淮西軍也遇到了強大地阻力。韋國勇坐鎮懷寧,重新募集了上千名的壯丁,準備了強弓弩箭。舒州地百姓聽說淮西軍又來了,都顯得非常地憤怒,他們在佴泰和諸葛斌的動員下,組織了數千名的民夫幫助守城。林詩梓也出現在了懷寧城的城牆上。視察部隊。鼓勵大家勇敢戰鬥。懷寧的城牆經過半年的加固,高度已經超過了六丈。部分城牆甚至超過了七丈,又有了這麼多的壯丁,可謂是固若金湯。

    張佶率領的淮西軍,背後不遠就是桐城,他擔心劉鼎會突然放棄桐城,從背後殺出,前後夾擊他,到時候,立功地人是顏覺酈,被消滅地卻是他張佶。這種買賣做不來,所以張佶極力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即使在進攻懷寧地時候,也時刻提防桐城的劉鼎。連續進攻了兩三天之後,淮西軍沒有能夠攻佔懷寧,他不敢繼續逗留,於是在懷寧周圍搜刮了一番,就悄悄的撤走了。

    因為要圍困桐城,顏覺酈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兵力來攻打皖口城和懷寧城,雖然對盧瑭和張佶的行為都不滿意,但是也只能暫時容忍,下令張佶和盧瑭兩人的部隊也參與了圍攻,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將桐城的包圍圈構織的更加的嚴密。

    從光啟元年閏三月的下旬開始,桐城的戰鬥就進入了圍困狀態,劉鼎和三千人左右的保信軍被圍困在桐城,但是和外界的聯繫並沒有完全隔絕,悄悄在天空來往的信鴿,溝通了他和韋國勇、董瀾之間的聯繫。韋國勇帶領懷寧城的軍隊,時不時的對桐城西門的淮西軍發動襲擊,讓他們無法安心的圍困桐城。同時,在顏覺酈察覺不到的地方,舒州水軍開始悄悄的集結到楊葉洲,龍歌和馬躍率領的龍戰士,都加強了登陸戰的臨時訓練。

    在桐城裡面,劉鼎隨即對淮西軍的圍困做出針鋒相對的反應。在被圍困的日子裡,總要做點什麼,才能避免士兵的精神過分集中在敵人的圍困上,減輕被圍困的壓力。對於守城的一方來說,保持士兵的士氣和活力,乃是頭等大事,否則,士氣的慢慢衰退,將會導致戰鬥力嚴重削弱。在劉鼎的倡議下,桐城內的保信軍官兵,組織了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以維持較高的士氣和活力。

    蹴鞠似乎是大多數士兵的選擇,城內的士兵組織了多支的蹴鞠隊,沒有戰鬥任務的時候,就展開各種各樣的比賽。蹴鞠其實就是現代足球的雛形。《史記》和《戰國策》最早記錄了足球運動的情況。《史記》和《戰國策》記載都表明,在當時的齊國故都臨淄,蹴鞠已發展成一種成熟的遊樂方式,而且在民間廣為盛行。齊宣王於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由此可以斷定: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歷史時期,在齊國故都臨淄城足球活動就已廣泛開展。蹴鞠已發展成一種民間盛行的體育和娛樂活動項目。

    秦統一六國後,蹴鞠運動一度沉寂。西漢建立後,又復興盛。漢朝人把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不僅在軍隊中廣泛展開,而且在宮廷貴族中普遍流行。《西京雜記》上就記載: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把父親劉太公接到長安城的未央宮養老,吃穿用度極盡豪華,終日看歌舞伎樂。但他卻並不滿意,終日悶悶不樂。原來劉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層,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殺牛之輩,工作之餘的娛樂活動離不開鬥雞、蹴鞠。於是,劉邦就下了一道聖旨,在長安城東百里之處,仿照原來沛縣豐邑的規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來豐邑的居民全部遷住到新城。劉太公和劉溫也遷住到那裡,又開始「鬥雞、蹴鞠為歡」,這才心滿意足。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戰國時期,足球是城市下層人民喜愛的娛樂活動。到了西漢初年。足球也得到貴族階級的喜愛。桓寬的《鹽鐵論》中說,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家,蹴鞠鬥雞」為樂。一般的人們也是在「康莊馳逐,窮巷蹴鞠」。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很喜歡觀看蹴鞠運動。《漢書》記載。漢武帝在宮中經常舉行以鬥雞、蹴鞠比賽為內容地「雞鞠之會」。寵臣董賢的家中還專門養了會踢球的「鞠客」(類似於今天的球星)。可見,在西漢時期,足球活動的社會面更為擴大了。

    由於蹴鞠運動地興盛,漢代還出現了研究這項運動地專著,漢代曾有人寫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體育專業書籍。班固在寫《漢書藝文志》時,把《蹴鞠二十五篇》列為兵書。屬於軍事訓練的兵技巧類。可惜後來失傳了。西漢時期地項處是第一個因足球而名垂史冊的人,不過他地經歷卻很不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淳於意為項處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地第一個狂熱「球迷」。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足球製作技術也有所改進。唐代在制球工藝上有兩大改進:一是把用兩片皮合成的球殼改為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球的形狀更圓了。二是把球殼內塞毛髮改為放一個動物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球,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個發明。

    唐代的球體輕了,可以踢高。球門就設在兩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稱為「絡網為門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漢代是直接對抗分隊比賽,「僻脫承便,蓋象兵戍」。雙方隊員身體接觸就像打仗一樣。唐代分隊比賽,已不是直接對抗,而是中間隔著球門,雙方各在一側,以射門「數多者勝」。從足球技術來說,是一種發展:而間接對抗,從體力訓練來說,卻是足球運動地一個退步。

    由於球體輕了,又無激烈地奔跑和爭奪,唐代開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門地,以踢高、踢出花樣為能事,稱為「白打」。唐代詩人王建有一首《宮詞》說在寒食節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為樂。唐太宗、玄宗都愛看踢足球,當時球門是「樹兩修竹,絡網於上,以門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唐代不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術還很高超。

    不僅皇帝宮中有這樣的習俗活動,民間也有。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中說,「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可見踢球之高。杜甫《清明》詩中也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踢球習俗的普遍。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南宋時期,詩人陸游在《春晚感亭》詩中描寫過這個情景:「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又《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詩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的詩句。

    有比賽就有球星。當時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麼人呢?他們可不是什麼專業的蹴鞠選手,而是街邊隨處可見的惡少年,俗稱的流氓小混混。唐代的各個皇帝,都非常喜歡蹴鞠運動,後宮嬪妃們也相當喜歡,只有楊貴妃是例外,因為她體形比較豐腴,跑動的時候容易出汗,但是楊貴妃很喜歡看別人進行蹴鞠遊戲,身邊的宮女們也多半是蹴鞠高手。

    越是荒謬的皇帝,對蹴鞠就越是沉迷,例如唐文宗,常常爬上一個「勤政樓」去居高臨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這場景可真夠諷刺的,比起列祖列宗,市井氣重了不少。當然,也不只是他一個人如此,等到幾代之後的唐僖宗,自己就變成了一個惡少年,親自蹴鞠鬥雞。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朱溫逼迫著從長安搬遷到洛陽的路上,六軍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批神策軍或者惡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著他,可見感情深厚。

    中唐以後的軍隊當中,本來就有不少是惡少年。平日間就在街上蹴鞠鬥雞賭博的。舒州保信軍裡面。也有不少這樣的惡少年,他們原本都是舒州當地地流氓小混混,只是為了出人頭地,榮華富貴才參加軍隊的。現在重新操回老本行,自然是個個興奮異常。對城外的圍困也就不怎麼在意了。

    在正常訓練和作息之餘。能夠參與蹴鞠運動,又或者是觀看蹴鞠運動,對士兵的身心健康都是巨大的鼓舞。為了調動大家地積極性,劉鼎還煞有其事地按照現代的足夠比賽,設定了比賽規程,鼓勵大家積極參加蹴鞠運動。最後獲得勝利的三支隊伍,都可以獲得豐厚的獎賞。劉鼎甚至許諾,獲勝地三支隊伍。將會得到他親自頒發的一個獎盃:一個精美地瓷器上面。刻印著所有隊員地名字。

    劉鼎甚至還悄悄的讓人在城內開下盤口,進行最原始的賭球活動。那些不能親自參與蹴鞠比賽的士兵,於是又有了新的樂趣。桐城內一個女人都沒有,嫖妓成了奢望,於是賭博橫行,賭球比賭博顯然要有趣得多,於是很多人都將自己的薪金拿出來,參與賭球活動。在短短的兩三天時間裡,劉鼎就回收了超過兩千貫的資金,這些資金很快又成為比賽地獎勵,於是大家地心思,都集中到了蹴鞠比賽上。當然,這裡面的內幕,是極少人知道地,在外人的面前,劉鼎絕對是童叟無欺。

    一時間,被圍困的桐城內部,喝彩聲此起彼伏,賭球運動也是如火如荼,城外的淮西軍偶爾聽到,還以為城內發生了動亂,都眼巴巴的等著看桐城的好戲,甚至連顏覺酈都走到大營的外面觀看,等待劉鼎的人頭被扔出來。但是很可惜,當喝彩聲消失了以後,一切又恢復了正常,桐城還是桐城,還是可以讓他砰的頭破血流的桐城。

    被劉鼎修改過之後的蹴鞠運動,對抗更加的激烈,團隊之間的協作也更加的緊密,賭球能夠贏得的獎勵也越來越豐厚,自然吸引了更多的賭球之人,那些不喜歡嫖賭的士兵,也漸漸的被激烈的賭球運動所吸引,使得這項運動慢慢的發展成一項產業,在以後的保信軍裡面慢慢的發展壯大。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蹴鞠畢竟需要比較大的場地,而且比賽時間也長,同時能夠參與的人不多,大多數人都只能看熱鬧,無法達到讓每個人都鍛煉身體的目的,為了讓更多的人都能夠親自參與,另外一項體育運動很快興起,那就是角力。

    角力其實就是摔跤,比賽只需要不大的場地,甚至不需要正式的場地,人人可以參與。和蹴鞠相比,角力顯然更加軍事化,尤其是在混戰的時候,角力的技術也經常用到,熟悉角力的技術,在戰場上可以給自己增加幾分保命的措施。而且角力的對抗,遠遠要比蹴鞠激烈,也有利於鍛煉戰士們的勇氣和毅力。

    為此,劉鼎專門修改了比賽規則,其實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則,除了不能往要害的地方招呼之外,別的什麼都不限制。這一點,已經有點像兩個人打架了,只是不能生死相搏而已。在這些問題上,劉鼎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設計一個合理的比賽規程,這些自然有盧觀影來完善,他顯然要比劉鼎更加積極於制定各項詳細的規則,彷彿這些已經成為了他的哀嚎。當然,如同蹴鞠運動一樣,角力比賽也少不了博彩業的身影。不喜歡賭球的人,可以去賭角力,不喜歡角力的,可以去賭拳擊或者是自由散打。

    反正劉鼎只需要提個大概的意思,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有盧觀影聰明的小腦袋搞定,於是拳擊和自由散打也紛紛登場。劉鼎的基本的原則就是更加激烈,同時更加直接,更加有利於士兵的勇氣和意志培養,溫柔斯文在角力比賽中是沒有市場的,尤其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分分鐘都要見血,沒有勇氣的人,是無法站到擂台上面去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