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 正文 第100章 秦王殿下(2)
    接上一章

    老人旁邊的大漢身軀挺直,四肢孔武有力,目光有神,卻似乎有意掩飾自己,低沉的歉意地說道:「大人,我爹從望江縣一路趕來,就想跟你說幾句話,誰知道他一看到你,就如此的激動,真是……能不能讓我爹先進去?」

    劉鼎點點頭,讓警戒線打開一個缺口,將這個老人和大漢放進來,然後說道:「老人家,有什麼話就說吧!」

    老人斷斷續續的說道:「大人,能不能到裡面去?老朽的話,不能讓太多的人聽到。」

    劉鼎看了看兩人,慢慢的點點頭。

    他帶著老人回到軍營,屏退左右,緩緩地說道:「你現在可以說了。」

    老人艱難的抬起頭來,上下仔細的打量著他,眼睛裡居然湧出了淚水,喉結不斷的滾動著,似乎有話要說,卻又說不出來。好大一會兒以後,他才顫顫巍巍的說道:「你……秦王殿下,果然是您啊!果然是您啊!」

    劉鼎其實聽清楚了,但是不明白他的意思,下意識的看著他們兩個,一聲不吭。

    老人和大漢忽然跪下,顫聲說道:「臣劉白伊、韋太帥參見秦王殿下!」

    饒是劉鼎藝高人膽大,也不禁被他們唬了一下,失聲說道:「你們說什麼?」

    那老人淚眼縱橫,急切的說道:「秦王殿下,您不認得臣等了?臣是劉白伊啊!」

    劉鼎欲言又止。

    老人淚如泉湧,激動地說道:「殿下,當日您在穎水河邊遇難,臣等以為再也沒有機會看到您。沒想到,天可憐見,天可憐見,臣等在這裡又看到您了!老天待臣不薄啊!老天待臣不薄啊!」

    轟隆隆一聲巨響,一個荒謬的念頭出現在劉鼎的腦海中,劉鼎覺得自己的腦海中有瞬間地空白,跟著無數的念頭匯聚在其中。好大一會兒,他才努力的鎮靜下來。緩緩地說道:「你,確信沒有認錯人?」

    老人駭然說道:「殿下您……臣劉白伊怎麼會認錯?」

    劉鼎竭力將內心的震驚壓下來,盡量將自己的呼吸調整平緩。沉靜的說道:「對不起。我現在的腦子有些不清醒,你說的這些事情,我需要一點時間來消化。劉白伊。你說我是秦王殿下,也就是劉巢地兒子,你有什麼證據?如果你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信口開河詐騙我,我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的!」

    老人急忙說道:「臣斗膽直言。在殿下地大腿根部後方,左右各有兩顆痣,乃殿下天生貴胄……」

    劉鼎狐疑地說道:「你確信?」

    老人再次深深跪地,顯然是確信無疑。

    劉鼎皺眉說道:「你們等等。」

    他走出營房,來到黎霏嫣的廂房,看到沒有別人,也不說話。就脫褲子。

    黎霏嫣頓時鬧了個大花臉。眼睛裡好像要滲出水來,嬌嗔著說道:「大白天的。你想死啊!」

    劉鼎才不管他,將褲子脫下來,硬梆梆地說道:「看我屁股。」

    黎霏嫣臉頰緋紅,轉過頭去,嬌聲說道:「你中邪了……」

    劉鼎著急的說道:「看我屁股,看我屁股!」

    黎霏嫣滿臉羞紅,羞答答的看了他的屁股一眼,立刻轉過頭去。

    劉鼎急切的說道:「發現什麼?」

    黎霏嫣耳根子都紅透了,支支吾吾地說道:「沒有。」

    劉鼎半信半疑的說道:「真的沒有?」

    黎霏嫣又好氣又好笑的說道:「真的沒有……你壞死了,開什麼玩笑!」

    劉鼎喘著大氣說道:「上面是不是有四顆痣?」

    黎霏嫣疑惑的說道:「有啊!這四顆痣早就看見了,你那麼緊張作什麼?」

    劉鼎艱澀的說道:「真地有四顆痣?左右兩顆?」

    黎霏嫣好奇地說道:「你怎麼啦?這四顆痣一直在那裡啊!又不是美人痣,又不是貴人痣……難道,算命先生說著四顆痣要不得?」

    頓時緊張起來。

    劉鼎將褲子拉起來,轉身就走。

    黎霏嫣在後面滿腹疑問,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良久才自言自語地說道:「奇怪了?誰敢動他的屁股?這不是不要命了嗎?」

    劉鼎走出黎霏嫣的廂房,腦子裡一時間亂如麻,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難道,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真的附身到了這個什麼秦王殿下的身上?當時自己就覺得有點怪怪的,前世的自己,雖然身體也非常的強壯,可是還是沒有現在的這個身體強壯,而且當時自己的身體有傷在身,但是傷勢卻不像是爆炸炸出來的,反而好像是重物打擊的內傷。當時自己也沒有怎麼注意,可是現在仔細一想,還真邪門了,十有八九是那個什麼秦王殿下劉鼎的屍體順著穎水飄到了壽州城,自己可能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靈魂轉移了,霸佔了對方的身體,結果被人無意中撈了上來,隨便擱在角落中。

    對!

    一定是這樣的!

    難怪血霸都的那些和尚,都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劉鼎,因為當初陳州大戰之前,周文岱和劉巢起義軍是同一陣線的,那些和尚可能見過劉鼎。後來突厥騎兵南下,周文岱臨機投敵,發動叛亂,殺死了起義軍大將劉方翼,這些和尚才和起義軍分道揚鑣。如此說來,他們並不是失心瘋,而是切切實實的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劉鼎。林雷

    媽的!搞了半天,自己居然弄了這個一個要死的身份。如果現在別人知道自己就是那個劉鼎,是劉巢的兒子,那些節度使不群起攻之才怪。恐怕到時候保信軍、淮南軍和淮西軍都會聯合進攻自己。畢竟,他們對於劉巢起義軍還是非常忌憚地,務必要斬盡殺絕不可。蘇幼惜那裡看來也沒有必要調查了,越調查自己肯定會越被動的。

    該死的,怎麼會這樣呢?

    難道殺了這兩個傢伙滅口?

    重新回到軍營,老人劉白伊和大漢韋太帥還恭敬的跪在地上,連位置都沒有挪動半分,可見他們對自己的恭敬。殺人滅口的念頭轉了一下。終於還是放棄了。劉白伊已經一大把年紀,飽受滄桑,這個韋太帥似乎是個有能力的。肅穆冷靜。有大將之風,這樣殺了太可惜了。

    腦海中不知不覺轉了好幾個念頭,劉鼎緩緩地說道:「你們起來吧!」

    劉白伊恭謹的說道:「謝殿下恩典!」

    然後和韋太帥站起來。依然顯得很恭敬,

    劉鼎忽然覺得自己都有些侷促,似乎不習慣別人對自己這樣畢恭畢敬地,指著旁邊的凳子說道:「你們坐下來吧!」

    劉白伊急忙說道:「不敢!」

    劉鼎皺眉說道:「叫你坐下你就坐下!」

    劉白伊這才斜簽著坐下。

    韋太帥倒是比較坦然,爽脆的坐下來了。

    劉鼎微微苦笑著說道:「我相信你們說地都是真地。沒想到你們居然找到了我。這一晃,大半年的時間就過去了,當日突厥兵來襲,我被打落穎水,中間經歷了很多事情,現在……唉,不瞞你們說。以前的很多事情。現在都不記得了。」

    劉白伊同情地說道:「殿下不必自責,殿下勇武過人。天下間又有誰不知道?」

    劉鼎琢磨片刻,才明白劉白伊的意思,原來是用讚揚自己的勇武,來掩蓋自己腦袋上的缺陷,看來,那個所謂的劉鼎,腦子地確是比較有問題的,連自己人都如此的隱晦。於是說道:「唉,想起來,還是以前的日子好啊!可恨那些突厥人,將我們的希望全部打沉了。」

    劉白伊果然顯得有些激動,憤然說道:「殿下不必憂傷!突厥人如此凶殘,乃是我大漢軍的仇敵,此仇必報!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殿下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

    劉鼎沉默片刻,才緩緩地說道:「陳州大戰之後,你們怎麼到了這裡?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吧?」

    劉白伊和韋太帥同時說道:「有勞殿下關心,雖然吃了些苦,卻不算什麼。今日尋得殿下,臣等著實歡喜劉鼎看他們地臉色,倒是發自真心地歡喜,絕對不是裝出來的,最後一絲絲殺人滅口地念頭也沒有了。

    原來,劉白伊是在陳州大戰快要結束的時候逃出來的。當時的情勢十分的凶險,突厥騎兵從北邊席捲而來,瞬間就完成了對起義軍的包圍,突厥虎將李孝歡、李慈歡等率領最精銳的鐵騎,撕開了起義軍的中央防線,然後迅速向兩邊擴展。突厥騎兵非常的驍勇,劉巢起義軍軍心渙散,根本無法抵擋,最終全軍覆沒。幸好,突厥騎兵的主要目標是劉巢、劉鼎和劉方翼,因此對於一些次要人員無暇理會,使得劉白伊僥倖逃的一條性命。

    陳州一戰,劉巢起義軍主力全軍覆沒,劉巢本人帶著幾十人逃竄山東,周圍的節度使都對起義軍部下了天羅地網,務必趕盡殺絕,尤其是那些當初首鼠兩端的節度使,更是恨不得用起義軍的頭顱來向朝廷證明自己的「忠誠」。劉白伊跌跌撞撞一路難逃,屢屢遇險,差點而死在淮西軍的手中,最後無奈之下,只好隱姓埋名,最後潛伏到了相對平靜的舒州。

    劉白伊原本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樣的結束,因此心如死灰,只等著死神登門,可是數天前,忽然聽聞有人叫作劉鼎的,出現在舒州。劉白伊急忙秘密打聽這個劉鼎是何身份,最後在昨晚的戰鬥中確定,這個劉鼎,正是自己昔日的上司。大漢王朝秦王殿下,有西秦霸王之稱的劉鼎。於是,他迫不及待地聯繫了韋太帥,今日決定前來相認。

    至於韋太帥,則是前幾年就流落舒州了。

    永錫六年,劉巢起義軍轉掠江南西道,轉戰饒(治今江西波陽)、信(治今江西上饒)、池(治今安徽貴池)、宣等十五州。當年三月,在朝廷的嚴令下。淮南節度使高自遠派驍將張麟錫渡江南下,狙擊劉巢,結果劉巢戰敗。被迫退守饒州(治今江西波陽)。勝利的天平開始傾向於朝廷。

    張麟錫乘勝進軍,五月,劉巢又退守信州(治今江西上饒)。春夏之際。嶺南大疫,劉巢軍兵力損失慘重,「死者十三四」,張麟錫窮追不捨,劉巢佯降。又賄張麟錫大量黃金,懇求他手下留情。張麟錫中計,停止進攻。高自遠上奏朝廷,聲稱劉巢軍「不日當平,不煩諸道兵,請悉遣歸」。宰相盧攜以朝廷名義,遣散了諸道唐兵。

    劉巢得知唐諸道兵已北渡淮河。立即與高自遠絕交。五月又北上,乘勝攻佔了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張麟錫於信州戰死,六月,劉巢起義軍相繼攻克池州治今安徽貴池)、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和宣州等地,最後在雷池附近再次擊敗唐軍,七月強渡長江,兵勢甚盛,最終兵鋒直指長安洛陽。

    雷池邊上一戰,劉巢起義軍最終戰勝淮南軍主力,成功渡江北上,為進入長安洛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這一戰也有不少的起義軍將士負傷,這韋太帥就是其中的一個。當時劉巢起義軍裡面,有兩支最精銳的部隊,一支是「黑虎碇」,它的指揮官就是那個劉鼎,一支是「銀刀碇」,其指揮官就是劉方翼。雷池大戰,黑虎碇和銀刀碇付出地代價都相當沉重,不少富有經驗的將士,都在雷池邊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負傷的人員也很多。

    韋太帥原本是起義軍地中層將領,精通兵法,很得劉方翼地器重,只是天公不作美,他受傷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追隨大部隊作戰,後來大部隊進入長安、洛陽,他準備組織隊伍前往響應,可惜隊伍還沒有組織起來,起義軍在長安就發生了危險,最後不得不撤出長安,一直走到滅亡。韋太帥傷心失望,熱血也漸漸的冷卻了,組織隊伍響應的事就不再提,直到今日劉鼎出現,他才重新燃起希望。

    劉鼎內心微微一動,意識到一個巨大地機會就在自己的面前,雖然這個巨大的機會同時伴隨著巨大的危險,他還是毫不猶豫地抓住不放。沉默片刻,劉鼎不動聲色的說道:「你們能夠集中起來地,有經驗的士兵,大約有多少人?」

    韋太帥沉著說道:「不下四百之數。」

    劉鼎來回走了兩圈,緩緩地說道:「他們可有繼續從軍的慾望?」

    韋太帥肯定的說道:「當然!」

    劉鼎斷然說道:「很好!馬上將他們集中起來,編入罡字營!」

    韋太帥微微一躬身,沉聲說道:「謹遵殿下聖諭!」

    劉白伊輕輕的說道:「秦王殿下,您的身份還不宜暴露,因此,臣建議,不可向那些士兵說明實情。」

    劉鼎正考慮這怎麼遮掩這個事情,沒想到劉白伊反而代替自己解圍了,於是點頭說道:「正是。現在乃是非常時期,韋將軍萬萬不可洩漏相關機密。」

    這一點,韋太帥自然省得,當即表示明白,然後回去召集舊部兄弟去了。

    劉鼎想了想,又慢慢的說道:「白叔叔……」

    劉白伊急忙說道:「殿下如此稱呼,臣萬死不敢當!」

    劉鼎不以為然地說道:「現在起義軍已經煙消雲散,大漢帝國也是曇花一現,此刻只有你我二人,既然我不能暴露秦王殿下地身份,你如果繼續這樣自稱臣,豈不是明擺著告訴大家,我就是那個劉鼎嗎?」

    劉白伊這才恭謹的說道:「是。臣立刻變通。」

    劉鼎坐下來,若有所思地說道:「你就給我講講大漢帝國的故事吧?大漢國是怎麼建立的?又是怎麼失敗地?」

    劉白伊沉沉的歎息著,慢慢的述說起來。

    劉巢起義軍從永錫三年開始形成,之後一直征戰各地。甚至遠達嶺南廣州,直到永錫七年以後才逐漸掌握天下大勢。永錫八年八月,劉巢起義軍擊敗淮南的唐軍,渡過淮河,淮北相繼告急。高自遠懾於其威勢,坐守揚州(今江蘇揚州),保存實力。各州縣望風而降,十月。劉巢起義軍攻陷申州(今河南信陽),入穎州(治今河南阜陽)、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徐州(治江今蘇徐州)、兗州(治今山東兗州)。十一月,劉巢起義軍至汝州。十七日攻下東都洛陽。留守劉允章率百官迎接;十多天後從洛陽揮兵西進,僅激戰六日,十二月初三。攻下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初四攻下華州(治今陝西華縣),後抵霸上。

    天順元年初五,唐廷皇帝帶隨從宦官田令文等倉皇逃奔四川成都,田令文恐皇帝見責。獨歸咎宰相盧攜,貶盧攜為太子賓客。盧攜仰藥死。天順元年,劉巢軍進入長安,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眾迎接劉巢大軍進城,「整眾而行,不剽財貨」,群眾達百萬軍。入城後。軍紀嚴明,閭裡晏然。曉諭市人:「漢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向貧民散發財物,百姓列席歡迎。天順元年二月十二,劉巢即位於含元殿,建立了大漢政權,年號金統,起義軍亦改名為大漢軍。原朝官員,四品以下留用,餘者罷之。劉鼎,作為劉巢的大兒子,戰功卓著,驍勇過人,因此被封為秦王,又號稱西秦霸王。

    劉巢建立的大漢政權,很不穩固,其軍隊的紀律性也非常鬆散。不久,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唐宗室留長安者幾無遺類,唐室官員惶惶不可終日,《秦婦吟》言:「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又沒收富家財產,號稱「淘物」,宮室皆赤腳而行。次年,唐軍曾一度攻入長安,大漢軍暫時撤出,駐軍霸上,唐軍入城後燒殺擄掠,不得民心,大漢軍當夜反攻,將唐軍驅逐出城。這一次劉巢恨城民協助官軍,於是縱兵屠殺,血流成河,謂之「洗城」。劉巢未派大軍追擊唐廷皇帝,讓唐軍有喘息機會,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從這一點上來說,劉巢說到底只是一般流寇氣息,軍隊所過之地,只顧著吃糧,極少建設,百姓淨盡、赤地千里。

    天順二年,逃亡四川地皇帝組織軍隊反攻,九月,大漢軍將領朱貴在同州(今西大荔)與河中節度使王達孟交戰中,寡不敵眾,於是向劉巢請求援軍,但是劉巢遲遲沒有回應,朱貴無奈之下只好投降唐軍,被任命為右金吾大將軍,賜名國棟,取「國之棟樑」之含義。隨後,突厥人河東節度使李迪虎又率援軍助唐,率兵一萬餘人南下,大漢軍大將趙璋戰死,華州、蘭田相繼失守。

    劉巢於天順三年四月撤出長安,逃入商山,沿途拋棄黃金珠寶,唐軍爭寶竟不急追。後以猛將孟楷為先鋒,攻逼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軍守將周文岱戰敗投降,六月圍攻陳州(今河南淮陽),遭遇刺史趙頑強抵抗,大小數百戰,始終未能攻拔其城。猛將孟楷挺進河南途中,中俘犧牲。劉巢聞知孟楷遇害,大怒,部隊屯於水,「掘塹五重,百道攻之」,誓為孟楷報仇。為了應付全軍糧食,劉巢以人肉為糧糗,數百巨錘,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無論男女老幼,悉數納入巨舂,稱之為「搗磨寨」。劉巢圍陳州幾三百日,啖食數十萬人。

    此時,突厥猛將李迪虎率領四萬騎兵南下,襲擊漢軍陣營,在混戰中,漢軍名將劉方翼被周文岱殺死,劉巢的兒子劉鼎也在穎水河邊,力戰突厥猛將李慈歡、李孝歡等人,最終精疲力竭,摔入穎水。突厥人判定劉鼎已經死亡,據此而上報朝廷。劉方翼和劉鼎先後戰死,漢軍終於全面潰敗,劉巢率軍逃往山東,最後被殺。

    劉鼎原本是劉巢地大兒子。從小跟隨父親做私鹽買賣,凶悍好鬥,只是腦子不靈光,打仗一往無前,卻極少計謀,因此勝負相當,他率軍連續攻克虎牢關、潼關,但是進入長安以後。就沒有繼續戰鬥,而是沉迷於美酒,直到後來陳州大戰。劉鼎最大地問題。就是腦子因為撞擊而變得非常遲鈍。甚至連男女人倫都不懂,劉巢無奈之下,也只好承認這個殘酷的現實。

    從進入長安到離開長安。劉巢起義軍總共在長安盤踞了剛好兩年地時間,真是應了一句古語:是非成敗轉頭空。起義軍離開長安以後,破罐子破摔,燒殺淫掠,無所不做。這時候地起義軍,已經沒有人擁護了,儘管它已經改名叫作大漢軍。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大漢軍就是空中樓閣,無根浮萍,最終在各方的圍攻下,煙消雲散。

    劉白伊在敘述這些故事的時候。言語間明顯有些偏激。對於劉巢本人的錯誤和缺點也是直指不諱,以此來試探劉鼎是否能夠繼承大漢軍地脊樑。結果發現劉鼎顯得非常的沉靜。並沒有因為自己指責劉巢而發怒,心中對他越來越滿意。事實上,這一番話,都是劉白伊這些日子潛心思緒,痛苦反思,才終於總結出來地,可謂是良藥苦口。劉巢殘暴毒虐,觀念狹隘,嗜好濫殺無辜,攻克長安之後不思進取,未消滅分鎮關中的唐朝禁軍,又缺乏經濟政策,最後被唐軍擊敗。如果後繼者不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恢復大漢國不過是幻想而已。每每說到此處,劉白伊都痛心疾首。往事不堪回首,大部分的錯誤,其實都是起義軍本身可以避免地。

    最令劉白伊痛恨地,就是突厥人和黨項人地騎兵,他們充當了唐軍地最前鋒,所過之處,燒殺淫掠。在起義軍剛剛進入長安地時候,黨項人和回鶻人地騎兵,就連續進入關中,壓制起義軍的勢力。因為起義軍本身缺乏足夠的騎兵,因此對於胡族騎兵非常的頭疼,使得起義軍久久沒有辦法打開關中地局面,最終讓唐軍聚集了足夠的力量進行反撲。陳州大戰,突厥人的騎兵,屠殺了至少十萬以上的漢軍將士,李迪虎甚至公開叫囂滅絕一切反對他的漢人……

    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跟著蕭騫迪進來報告:「小藏回來了!」

    劉鼎霍然站起來,急切的說道:「情況怎麼樣?」

    蕭騫迪沉痛地說道:「虎頭犧牲,其餘眾人都身負重傷,小藏自己也昏迷不醒。」

    劉鼎急忙趕到隨軍郎中處,藏勒昭和其餘四個鬼雨都戰士正在接受治療,郎中們正在忙著給他們清理傷口,止血。這五個人都好像血人一樣,全身上下都是凝固地鮮血,清理傷口的時候,要將一塊塊地血疤暫時掀開,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裡面深深的傷口,白骨時常可見。藏勒昭的傷勢最重,進入醫院以後,就一直都沒有醒過來。

    仔細的看著每個人的傷勢,劉鼎緊張的說道:「大夫,傷勢怎麼樣?」

    大夫打著手勢,讓他安靜,他們暫時還無法判斷他們的傷勢,因為每個人的身上傷口都還沒有完全清理乾淨。

    忽然間,藏勒昭迷迷糊糊的醒來,吃力地舉起一把帶血的匕首,送到劉鼎的面前,艱難的說道:「淮西軍……集結……高河埠……虎頭……虎頭……」

    一句話沒有說完,又昏迷了過去。

    劉鼎接過那把匕首,正是劉虎的,上面的血跡已經乾透,匕首的兩邊開刃,密密麻麻都是缺口,刃尖已經開裂,上面似乎夾著一點點凝固的骨髓,想必是從敵人的骨頭裡面勾出來的。從這把匕首上面,就可以想像得到戰鬥的激烈。劉鼎緩緩地將匕首收起來,仔細的看著他們五個,看到旁邊有個叫作劉敦的鬼雨都戰士神志暫時還清醒,於是急切的說道:「劉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虎頭遇難了嗎?」

    劉敦哽咽著說道:「我們遭遇了淮西軍的主力……被包圍了……虎頭主動向東南方誘敵,將敵人引誘開……我們安全脫離了危險……後來我們回去找虎頭,但是沒有找到,於是順著痕跡找了好久,發現那裡有一片樹林,裡面有激烈戰鬥的痕跡,我們在樹林中找到了虎頭的匕首……」

    劉鼎沉靜的說道:「有沒有看到虎頭的遺體?」

    劉敦搖搖頭,努力的思索著,慢慢的說道:「沒有……我們將周圍埋的屍體都挖出來,仔細的辨認過了,沒有虎頭……都是淮西軍的人……可能是淮西軍將他帶走了,要懸首示眾,現場有幾百個淮西軍的腳印……刀在人在,刀亡人亡……虎頭……」

    劉鼎低著頭在原地轉了兩團,似乎在思考著什麼,片刻之後,他目光炯炯的盯著每個人,擲地有聲的說道:「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你們立刻派人查探虎頭的下落!如果他不幸遇難,我們要將遺體運回來妥善安葬。如果他還活著,我們一定要將他救出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