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五卷 九州風雷 第441章 揮之即去,招之難來
    ▉

    安靜的房中,狄仁傑坐在火堆旁烤熱了僵硬的身體,喝下了幾杯熱汽騰騰的薑湯,一片灰白的臉上才泛起一絲紅潤色澤,算是緩過了氣來。小說網專業提供電子下載

    「天官啊……老朽這把爛骨頭,險些就要葬送在冰天雪之中了。」狄仁傑自嘲的呵呵直笑,「老嘍,不中用嘍!」

    劉冕也不著急,悠然道:「狄公歷盡千辛萬苦跑到這窮鄉僻壤來,不是為了閒聊吧?」

    「好吧,直入正題。」狄仁傑抹了一把鬍鬚,正色道,「西征之事,天官知道多少?」

    在狄仁傑的面前,劉冕也不必隱瞞什麼,於是說道:「年三十的晚上,魏晃匆忙趕來報過信。如果不出意料的話,西征大軍必然是境況不妙戰事失利了。」

    「哎,是的……」狄仁傑長歎一聲,點頭。

    劉冕雙眼之中精光奕奕:「那是皇帝派你來,喚我回朝聽用的了?」

    「不!」狄仁傑馬上否認,「是老朽自己要來的。」

    「來幹什麼?」

    「勸請天官主動請纓接掌帥任,臨危受命擎天補缺!」

    「不出所料!」劉冕微然一笑:「如果我拒絕呢?」

    狄仁傑始料未及惶然一驚:「天官你說什麼?」

    「我說。我拒絕。」劉冕一字一頓。

    「這!……」狄仁傑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這是劉天官說出來地話?」

    「不錯!」

    「為什麼?」

    「理由嗎?太多了!」劉冕也不著急,悠然道,「狄公對於許多的事情,可能並不知情,今日在下也不妨直言相告。當初皇帝准我假期讓我歇息,你以為她真是一番好意體恤下臣嗎?還有,在我假期結束之後,我再次申請延長假期,她又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大方的給了我兩個月的時間在家陪伴親人。

    如果我願意,假期還能更長、甚至是永遠。」

    「老朽知道。」狄仁傑歎了一口氣道,「皇帝的用意,無非是為了東宮之事。此次他派武懿宗掛帥,用意就是要收剿你的兵權劃分為武氏所有。老朽也承認,皇帝的確是有錯在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能有什麼錯?」劉冕漠然的笑了一笑,「皇帝為了東宮之事左支右絀煞費苦心,也是情理之中。我劉某人不是那麼小器的人。」

    狄仁傑驚訝道:「如此說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冕說道,「太平公主懷有身孕之事,狄公可能還不知道吧?」

    「啊?」狄仁傑微然一驚,「這……老朽的確不知!」

    劉冕的臉上平添一絲慍色:「在這件事情的做法上,皇帝讓我劉某人非常之寒心!」

    「她……陛下幹了什麼?」

    劉冕淡然道:「將太平公主斥罵軟禁自是不在話下,後又禁止我與她見面,更不准我迎娶公主。最令人寒心的是,皇帝幾次三番想要暗中下手,在飲食中下藥除去公主腹中之兒。要不是太平公主處處謹惕小心提防,恐怕……」

    「有、有這樣的事情?」狄仁傑也嚇到了,「皇帝,這也的確是有點不近人情了啊!」

    劉冕的表情依舊淡定:「這是天底下最辛秘之事了,狄公左耳聽入右耳放出,就當沒有這回事好了。」

    「哎……事關皇族家事,老朽也的確是……愛莫能助啊!」狄仁傑話鋒一轉,「可是天官,現在是國家危難勢如累卵,你且能因一己之私怨而廢天下之公,這不是你劉天官的為人啊!」

    「一個寒了心的人,還能有什麼雄心壯志和忠君報國之心?」劉冕撇了撇嘴,冷笑一聲,「剿我兵權趕我出朝,棒打鴛鴦謀殺我兒,這樣的皇帝,我劉某人還有心情去侍奉她嗎?天下之大人才濟濟,我劉冕是個什麼人物,反正是『有我不多無我不少』。狄公還是另請高明去吧。休怪劉某人不近人情,國事重大,狄公速請回朝覆命吧!」說罷劉冕一拂袖,轉身欲走。

    「呃……這!……」一向從容淡定有如高山之松的狄仁傑,這下可就真是有點慌急了,「天官、天官,你別這樣!或許這其中,真有什麼誤會!」

    「誤會?」劉冕冷笑一聲,「在下倒是想聽一聽,狄公所說的誤會,從何說起?」

    狄仁傑長歎一聲道:「天官,老朽知道你是在故作矯情洩一下心中不快。以你的為人是不會如此絕情,放任你的親勳大軍至生死險境於不顧的。關於太平公主一事,事關天官私事與皇族,老朽不知詳情也不便評說。相信,只要天官現在肯回朝,皇帝定會給天官一個滿意的說法和答覆的。這莫非不是一個好的契機嗎?難道天官這樣矯情推辭,就能將事情辦得圓滿?未必吧!再,初前皇帝起用武懿宗掛帥,用意的確是想平衡李武兩家的軍事力量。但皇帝也未必就真的是要棄天官不用、過河拆橋呀!要不然,皇帝為何還要煞費苦心的派老朽來請天官出山呢?」

    劉冕啞然失笑,連連大笑數聲:「狄公啊狄公,你這老狐狸,終於肯承認是皇帝派你來的了?」

    「呃?這……」狄仁傑只得苦笑,「好吧,老夫承認了!的確是皇帝委託我來的。但並非是下旨命令,而是委託。你明白這意思嗎?」

    「明白,我當然明白。」劉冕微然一笑,「皇帝不好意思再親自下令讓我回去效命,在我面前,她會感覺有點顏面掃地無地自容。」

    「這是你和皇帝之間的私密,老朽不想去聽。」狄仁傑連連苦笑道,「天官哪,你就別再為難和戲弄老朽了。你可是剛果大氣的英雄豪傑,怎能跟一介女流……」

    「一般見識是吧?」劉冕哈哈的大笑起來,「好啊狄仁傑,你居然私下說皇帝壞話,瞧不起她!看我不去舉報你!」

    狄仁傑無奈的苦笑搖頭:「哎,老朽真是怕了你了!」

    劉冕呵呵的笑了幾聲,又在狄仁傑身邊坐了下來:「說吧老狐狸,前方戰事究竟如何、朝中又是什麼情況了?」

    狄仁傑這才一五一十的將收到的軍情奏報、以及朝中御

    的情景,詳細說給了劉冕聽。

    聽完之後,劉冕陡然大怒:「這武懿宗!老子誓要剝他的皮抽他的筋!這畜牲、敗家子兒、垃圾!人渣!……」便如滔滔江水痛罵不絕。

    狄仁傑看到劉冕這副盛怒的,反而將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笑了。

    「老狐狸你還笑?」劉冕一肚子氣沒處撒,揪著狄仁傑火上了,「你興災樂禍不是?」

    狄仁傑卻只顧呵呵的笑:「老朽看到天官這副模樣,就知道天官心中其實是異常的牽掛西征、牽掛你的軍隊。愛之深責之切,天官既然如此的深愛的自己的軍隊,又怎麼可能置若罔聞棄之不理呢?」

    「哼,老狐狸!……」劉冕忿忿的哼了幾聲,沒好氣的問道,「皇帝讓我劉某人回去,究竟是怎麼安排的?」

    「臨陣換帥,擎天補缺。救西征大軍與蘭州於危險,挽天下之狂瀾。」狄仁傑也不開玩笑了,正色抱拳道,「天官,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多苦難。此前你受了委屈與刁難,這都不假。皇帝肯屈尊派老夫再來請你出山,必是心中有所悔悟,也會有所改進。天官何不暫且放下私怨,救天下之急?」

    劉冕也不開玩笑了,輕擰眉頭緩緩道:「西征大軍與蘭州若有閃失,則西域與河隴一併落入吐蕃賊人之手。由此,則絲路徹底斷絕,朔方與劍南同時告急。拿下蘭州後,吐蕃便可長驅直入直搗河套關中。到那時候,兩京受敵天下震動,我大周江山芨芨可危、九州中原將面臨一場巨大的浩劫啊!」

    「是啊!」狄仁傑神情凝重的點頭,「跟這件大事相比,些許朝堂爭鬥與私人恩怨,都算不得什麼了。天官此時若肯回朝西征力挽狂瀾,皇帝必然視你為救命恩人,還能不對你盡棄前嫌感恩戴德?說不定這龍顏一悅,你的什麼要求都能答應了呢?」

    「哼,我才沒那麼幼稚,指望皇帝的好心施捨呢!」劉冕冷哼一聲道,「不過你說得對。我劉某人也不是那麼沒器量的角色,不會因為私人恩怨而誤了國家大事。」

    狄仁傑心中一喜:「那天官就請快點準備,隨老朽回神都吧?」

    劉冕故作愕然:「我有說過不回去嗎?」

    狄仁傑一愣:「你剛剛明明就說!……」

    劉冕一副茫然的神情:「我哪有?我說什麼了?」

    狄仁傑真是哭笑不得,「好吧,沒有就沒有。是老朽這耳朵不靈光,聽錯了,聽錯啦!」

    「哎,其實我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了。」劉冕的心情還真是挺複雜,感歎道,「我也不知道我現在是該慶幸,還是該鬱悶。皇帝招我回去,免不得要給些好處,我也迎來了一個新的契機;可是一想到我辛辛苦苦打造的右衛大軍危在旦夕,我這心裡就怎麼也高興不起來。沒有想到,我劉某人也有國難財的一天啊!」

    「話不能這麼說。」狄仁傑勸道,「凡事皆有因果,冥冥自有定數。天官你是一等一的人才,總會有你揮能力展現風采的時候。為人臣子,是不容易。帝王需要忠臣能士,但太過能幹的又處處提防。古往今來皆是如此,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情啊!」

    「好吧,說正事。」劉冕道,「現在這副亂攤子如何收拾,朝廷已有定案了嗎?」

    「應該是有了。」狄仁傑道,「會派出援軍,馳援蘭州營救西征大軍。可能會派出薛訥所部左玉衛,再調動涼州唐休璟所部右威衛參戰。皇帝的意思,是想任命你為最高統帥,指揮河隴一帶所有軍事。」

    「這恐怕還不夠。」劉冕道,「河隴一直就是異邦諸胡雜居之地,民族問題比較敏感。我光是只有軍事指揮權可不行,我還要民政權與官吏任免權。只有這樣,我才能在河隴一帶大刀闊斧的辦好事情。否則,辦起事來處處掣肘還需時時請示,根本沒有效率。狄公,皇帝為何會如此果斷的同意我所提出的『以攻代守』的軍國戰略,你可知道是為什麼?」

    狄仁傑略作尋思而道:「不外乎兩點。其一,吐蕃乃我大周心腹之患,與其坐等其來犯然後固守,不如以攻代守。從這一點上看,天官你提出的軍事戰略很有魄力也很有創造性;其二,就是為了財賦收入。我等當朝大臣都知道,眼下大周天下雖然一天天富裕,可是朝廷國庫卻依舊空虛。皇帝不敢提高賦稅從老百姓那裡收刮錢財,只好指望從別的途徑增加國庫收入。這幾年來她不斷的鼓勵和提倡從商,已略有收穫。但是至從數年前薛仁貴在大非川一役戰敗後,我大唐就失去了去吐谷渾的控制權,乃至喪失了安西四鎮,絲綢之路的控制權也落入了吐蕃的手中。皇帝這一次果斷的出兵攻打大非川,很大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她的眼睛是盯著絲綢之路上可觀的經濟收入的!」

    「不錯!」劉冕道,「所以,這一次的用兵,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軍事行動。皇帝想要達到最終目的,就必須要給我足夠的權力。雖然我未必就一定能打敗吐蕃,重奪吐谷渾打通絲綢之路。如果不給我這些權力,我就一定無法辦到這些事情。也就是說,行軍在外,我要絕對自主的權力!你說,皇帝她能答應嗎?」

    狄仁傑皺眉沉思,然後認真的點頭:「我想,皇帝如果是清醒的、明智的,就一定會答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她要當真是誠心啟用你,就不能再懷疑你。」

    劉冕輕揚嘴角笑了一笑:「狄公畢竟只是狄公,代表不了皇帝的態度。我有言在先,要我劉某人為國出力,這可以,我也很樂意。但我有三個條件:其一,對於此前的戰敗,朝廷不得追究左右衛任何一名將士的罪責;其二,除了軍事指揮權,我還要河隴經略大權,掌管一切民生政務,四品以下官吏有直接任免權;其三,在國法軍規的範圍內,我可以先斬後奏一視同仁。這三條,但有一條不能答應,我都不會接掌帥印。」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m,章節更多,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