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五卷 九州風雷 第440章 補天之石
    ▉

    「啊?」武三思駭了一彈慌忙道,「微臣……無異議。小說網專業提供電子下載於今之計,是該派譴援軍營救西征大軍,死守蘭州。」

    「哼……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這次西征的許多將領乃至主帥,都是你一力舉薦的。」武則天鼻子裡輕哼了一聲,眼神冰冷的看著武三思,彷彿自言自語一般的道:「那武懿宗和武攸寧,怎麼就不見了呢?莫非是被吐蕃人的鐵踏進雪堆裡變作了肉泥?」

    「呃,這……」武三思心神俱駭強作鎮定,「微臣也……不得而知。」

    武則天突然作陡然暴怒,重重一巴掌拍在御案上:「此前朕已下達旨意去西征大營,勒令西征諸將聽從統一指揮合兵一處。為什麼、為什麼那馬敬臣還將軍隊屯守在外?如果合兵一處,吐蕃人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得逞!」

    眾臣都嚇得一彈,沒有人再吭聲說話。

    武則天餘怒難消,臉面已然漲得通紅。上官婉兒急忙道:「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武則天深吸一口氣重重吐出:「朕,饒他們不得!」

    這句話,每一個字都如同鑌鐵雷錘敲在了眾臣的心頭。

    冷場。升著爐火的御房中,彷彿比室外的冰雪地裡更讓人不寒而慄。只有魏元忠輕聲道:「陛下,現在不是追討罪責的時候。此時降旨下罪,恐怕只會火上澆油。當務之急……」

    武則天點了點頭總算是稍稍平息了怒火。沉默半晌後她自己開了腔:「西征大軍要救。蘭州一定不能失。可是就連左右衛大軍都敗給了吐蕃人。我大周還有哪支軍隊可與吐蕃一戰?」

    「有!」一記宏亮地聲音響起。美髯飄飄地張仁願挺身而出。「陛下。不可因一時之敗而氣餒!我堂堂中華且曰無人可敵吐蕃?微臣斗膽。向陛下進言。」

    所有人將眼光投到了張仁願身上。武則天雙眼一瞇:「講。」

    張仁願重重一抱拳:「微臣認為。西京薛訥所部地左玉衛。與涼州都督唐休璟麾下右威衛。可與吐蕃一戰!」

    「臣附議!」張仁願身為宰相上官。也沒有擺什麼架子。言辭肯切地道。「陛下。張仁願所言極是。切不可因一時之敗而妄自菲薄。薛訥所部左衛衛。近在西京兵精將勇。招之即來來之即戰可堪大用;唐休璟常年坐鎮西域統率河隴。所部右威衛大軍驍勇善戰。更可托付重任。」

    武則天思索了片刻道。「可是我西征大軍地主帥都不見了。何人可統籌這一場戰役?唐休璟雖然可靠。但他所鎮轄地涼州也是軍事重鎮不容有失。因此他地右威衛最多只能配合作戰;薛訥有帥才。但資歷名望不足。讓他去指揮黑齒常之與唐休璟等人。顯然不妥。」武則天很自然地將眼神投到了魏元忠身上:「魏元忠。你可願去?」

    「微臣願意!」魏元忠果斷的回答,但馬上話鋒又一轉,「但是陛下,請恕臣無能。這一場西征大役,微臣恐怕無力肩挑。」

    「為什麼?」武則天顯然有點不快。

    「請陛下聽臣直言。」魏元忠道,「微臣雖是文官,但也熟於軍事,本不該推托。但是,微臣如若掛帥,有此三弊:其一,不知敵。歷年來,微臣從未與吐蕃軍隊有過接觸,對他們知之甚少。在這一點上微臣已失先機。如果不是一場急切的營救之戰,微臣尚能勝任。但是現在,|:來就不曾到過河隴,對那一帶的天文地候一無所知。如今正當隆冬冰封時節,行軍在外不識地理就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其三,不知己。左右衛與薛訥唐休璟所部的將軍士兵,微臣無一人認識。誰有所長誰有所短全然無知,到了軍中也無法做到量才用度指揮若定。綜上三敘,微臣不知己不知彼亦不識地理,因此萬不敢匆忙之中接掌帥印。」

    「連你都不肯接掌,誰還勝任?」武則天既失望又有點生氣,忿忿然的瞪向了堂中眾人。

    張仁願遲疑了一下,終是沒有吱聲。他的情況與薛訥相似。雖有能力也得皇帝信任,但無奈名望資歷不足。

    「陛下!」突然一個聲音響起,「現有擎天大柱補天之石在此,為何不用?!」

    「懷英!」武則天眼前一亮,「你有何高見?」

    狄仁傑走了出來不急不忙拱手一拜,朗聲道:「此次出征的大軍,乃是左右衛,我大周最精銳的軍隊。然而,右衛大將軍劉冕卻因和突厥公主的大婚未能隨軍出征。微臣竭力舉薦劉冕掛帥,重拾戰事!他,就是如今的補天之石,定能力挽狂瀾!」

    「劉冕!……」武則天暗吸一口氣緩緩點頭,「朕,何嘗沒想過他?但是君無戲言,朕已然准了他延長假期,又怎能朝令夕改讓他回朝,再不近人情的讓他拋家棄小離開新婚的妻子,去往邊疆征戰?」

    「陛下多慮了!」狄仁傑一板一眼道,「向來國為大,家是小。劉冕當朝重臣將中之帥,正當用人之際他當仁不讓。再,劉冕向來最重大局一切以國事為先。此前他與慈安郡主的婚禮,不都是在軍營裡舉行的麼?因此,陛下也不必顧慮!」

    「這……」武則天仍是有些猶豫,心中思慮萬千。

    如果召劉冕回來,當初的一切打算,都要落空了。而且,自己這個懷有二心的皇帝在劉冕面前,也會有點無地自容顏面盡失啊!……但是,眼前這個萬分危急的境況,也唯有他才能收拾殘局啊!

    「陛下,微臣也同舉劉冕!」魏元忠大聲道,「方纔微臣所言,臣自己有三弊不可掌帥,劉冕卻有三利。其一,左右衛與左玉衛,他相當的熟悉,此為知己;對吐蕃,他也並不陌生。幾年前在蘭州,他就隻身進入吐蕃大營說得論弓仁來降,此為知彼;其三,既然是到過蘭州在那裡帶過兵,劉冕對河隴地形天候也是瞭如指掌。再加上他足智多謀勇冠三軍,實是接掌帥印的不二人選!」

    「臣附議!」張仁願重重一抱拳,「微臣還請願隨劉冕一同出征為國效力,請陛下恩准!」

    武則天並沒急於說話,而是轉頭看向了武三思:「武三思,你怎麼一言不?」

    「臣、臣附議……」武三

    抬頭拱手拜言,「劉冕,的確是比較合適的人選。

    「比較合適?」武則天冷哼了一聲,「那你可有更加合適、最為合適的人舉薦嗎?」

    武三思膽戰心驚惶恐不安:「回陛下,微臣……沒有。」

    連武三思都不敢多話了,群臣很容易就統一了意見達成共識非得搬請劉冕出山收拾殘局不可!

    可是武則天仍有些猶豫。審時度勢,她何嘗不知道如今劉冕是唯一可用之人?可是……如果再度啟用他,自己這張皇帝的老臉往哪兒擱?

    就在不久前,她這個皇帝還洋洋自得的派人去劉冕那裡炫耀過呢!無非是要向劉冕表達這麼一個意思:別以為你真的很了不起,我大周缺了你就真的不行。看吧,這西征沒有你,照樣大勝。

    這才過了幾天,怎麼就風雲突變成了這副樣子?

    武則天知道,自己後悔了。平生很少後悔的她,真的後悔了。

    她在想,或許從一開始,她就錯了。整個國家的軍事戰略以攻代守主動出擊,這都是劉冕提出來的。這個大膽勇魄又富有創意的戰略,同樣也不是一般庸碌之輩能夠執行的。從一開始,要麼就不要採納這樣的軍國策略,要麼在採納之後就該讓劉冕來擔綱。

    這是最讓她後悔的。

    可是當時她這個皇帝的如意算盤,不得不圍繞東宮之爭這個核心。李武兩家在朝堂之上的勢力勉強可算勢均力敵,可是在軍隊之中卻是嚴重失衡。以劉冕為的少壯派將領,手中握有大周大部份的兵力,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身為皇帝,如何平衡黨派勢力、方便自己的駕馭乃是第一要務。正因為這個思想,她才苦心孤詣的想出了武懿宗掛帥、黑齒常之從旁輔佐、讓劉冕的戰略思想與右衛精銳之師一起代做嫁衣的高明之策。

    沒有想到,這一切全都辦砸了!

    原本在皇帝的心目之中,西征的政治意義就遠大於軍事意義。有黑齒常之這樣的穩重之人從旁輔佐,西征大軍只要穩打穩扎沒有大起大落,不求大功但求沒有大過,這目的就可以達到了。

    可是偏偏出現了這樣巨大的簍子,已然無法收拾!

    這太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武則天這下真的頭疼了,眉頭擰成了一個大疙瘩,一時沒了言語。

    狄仁傑一雙老眼彷彿看穿了皇帝的心思,上前半步拱手低聲道:「陛下,此事極為重大,不可倉促以下定論。正當午時,微臣建議陛下何不先行用膳略作休息,稍後再議?」

    武則天聽出了狄仁傑話中之音,點點頭道:「如此也好。眾卿都辛苦了,午時就都留在宮中吃頓便飯吧。朕也的確是累了,稍事休息一會兒。婉兒,命尚食局安排眾卿午膳。」

    上官婉兒領過旨來,帶領眾臣出了房。

    群臣方才退出房,心急的李昭德就扯住魏元忠與狄仁傑道:「二位,這件大事該如何區處,已是顯然易見。皇帝為何還要遲疑不決?難道她心目中還有比劉冕更適合的人選?要不我們一起再去奏請皇帝一番?」

    「不要。」狄仁傑與魏元忠異口同聲,然後心照不宣的同時笑了一笑。

    「你們笑什麼?打的什麼啞謎?」李昭德急了,「快快告訴老夫。」

    狄仁傑正待說話,身後傳來上官婉兒的聲音:「狄閣老,陛下有請。」

    「哦,馬上就來。」狄仁傑意味深長的對著李昭德笑了一笑,轉身走了。魏元忠拉著李昭德往尚食局走去:「走吧,沒什麼可操心的了。劉冕,必能順利掛帥。」

    御房中,武則天單肘支在御案上,用手指按著額頭,一副苦惱鬱悶的神情。狄仁傑入見後立下堂下,武則天焦急道:「懷英,方才人多嘴雜,朕知你未嘗盡言。給朕說說,朕是不是真的應該啟用劉冕掛帥,來收拾這一桌殘局?」

    「毫無疑問,劉冕就是不二人選。」狄仁傑非常肯定的回答,「陛下,不必有什麼顧慮了。」

    「可是……」武則天面露難言又止,長歎了一口氣道,「朕,卻有難言之隱衷啊!」

    狄仁傑也不追問,只是淡然的微笑:「那陛下何不派個說客前往,讓劉冕主動請纓來領過個帥印?」

    「哦?」武則天愕然一驚顯然喜出望外,「這倒是個不錯的法子誰可前往?」

    狄仁傑面帶微笑拱手而拜:「陛下若信得過微臣,微臣倒是願去那汴州走一遭。」

    武則天的臉色頓時陰霾轉晴,露出喜色指著狄仁傑快語道:「事不宜遲,你馬上動身!」

    「微臣遵旨!」狄仁傑領了旨意,轉身欲走。

    「懷英!」武則天突然出聲一喚,還起了身來走到狄仁傑身邊,凝視著他緩緩道,「辛苦你了。」

    狄仁傑微然一笑拱手長拜:「為君分憂,臣之本份。陛下請放心,微臣定然不辱使命告辭!」

    武則天輕輕點頭,眼神變得越加凝重:「天寒地凍路滑難行,你要保重啊!」

    走到御房口門,武則天久久凝視著狄仁傑離去的背影,終於長長的吁了一口氣。那一顆提到嗓子眼的心,好不容易終於落回了胸腔之中。

    這一場大雪,還真是沒完沒了了。又接連下了兩天兩夜。官道之上,每天都有專人在清掃路面,但仍免不了有厚重的積雪阻礙通行。

    狄仁傑也是拼了一把老骨頭,兩天兩夜沒有停歇,艱難的在雪地之中趕路,終於在這天黃昏日落之前來到了老劉家莊前。

    下馬車的一刻,狄仁傑幾乎就要站不穩了,眼眶深陷,整個人都要瘦一圈去。路途本不遙遠,可是這樣惡劣的天氣與顛簸艱難的行程,著實讓他有些吃不消了。

    劉冕一家人,正緊閉大門圍著火堆,準備享用晚膳。突然聽到守院的家犬狂吠,劉冕親自打開了房門朝外張望。

    「狄仁傑!」劉冕心中一堵,不禁暗歎一聲:不出所料啊!!

    >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m,章節更多,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