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唐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417章 公主的心意
    心情頗好。一般來說,她在大眾面前都是比較高傲的一個冰山美人,出了名的人人敬畏。可是今天她來了劉冕府上,卻表現得興致高亢輕鬆隨意,全沒有一點點公主的架

    這樣的太平公主,無疑是討人喜歡的,同時也是極為迷人的。

    聽完她一通話後,劉冕只是笑而不語。

    太平公主彷彿有點惱火的抗議起來:「你笑什麼嘛?分明便是不相信我!」

    一旁上官婉兒連忙出來圓場:「殿下,天官偏是喜歡這樣弄作深沉,你也該習慣了。與他計較作甚?」黎歌也笑嘻嘻的附合道:「可不是。天官呀,就算心裡亂成了一鍋粥也總是表現得智珠在握的樣子,好讓人摸不清他的底。」

    「就是。」太平公主嘿嘿直笑。顯然,她把上官婉兒和黎歌當成了一個戰壕裡的死黨。

    劉冕哈哈的笑:「呵,合起來對付我了?——不開玩笑了,說正經的。話說,如果狄仁傑能調入中樞任宰相,那當然是好事。可是現在閣部有好幾位宰相了。李昭德、魏元忠、黑齒常之,加上武三思、范履冰、岑長倩,共計六人之多。這六人當中,很明顯的是李黨三人,武黨三人。,談何容易?」

    太平公主尚未發話,黎歌笑瞇瞇的站起來對眾人道:「我去給你們安排一些好的茶點,慢慢坐著聊呀!」

    劉冕忙道:「來人,扶郡主去歇著。黎歌,這些事情交給團兒去料理吧,你就不必操心了。」

    「也好。那我稍去歇息一會兒。皇姐,婉兒,不要急著走哦!我早已差人燉了燕窩,一起喝湯罷。」說罷。黎歌就在丫環的攙扶下走了。

    太平公主嘖嘖的道:「如此恩愛,羨煞我這小寡婦

    劉冕不禁笑了起來:「少說廢話。跟你討論正事呢!」上官婉兒也被逗得咯咯笑了起來。

    「哦。說正事。說正事。」太平公主故作正經地乾咳了一聲。作沉思狀沉默片刻。然後認真說道:「其實。至從我母親登基以來。一直有個心病。這塊心病。她可從來沒跟旁人說過。」

    劉冕道:「那似乎也不好告訴我們了?」

    「我便說了。有什麼?」太平公主無所謂地撇撇嘴。道。「其實也不是什麼異常機密地大事。就是……這麼多年來。母親身邊一直缺少真正地股肱能臣。話說。她是有一批忠心耿耿願意為她做任何事情地心腹。可是這些人當中。要麼是心術不正一心貪這種貨色;要麼是野心或是無能之輩。比如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也就是說。環抱在皇帝身邊地一些心腹之人。並沒幾個真正有大才實幹地。」

    劉冕不動聲色道:「滿朝文武難道都是祿祿無能之輩?」

    「別打岔!」太平公主白了劉冕一眼道。「你明明知道我說是地實情。奈何要挑我地刺?是。我大周朝廷之上地確能人極多。不乏忠臣能臣。但是。這些人當中有幾個又真正對皇帝死心塌地地效忠呢?——我母親人老了。可是一點也不糊塗。她地心思。比誰都清醒。她曾不止一次地跟我說。能幹地不忠心。忠心地不能幹。身為一個皇帝。身邊居然沒有一個忠心得力地股肱之臣。這皇帝也就當得比較累了。」

    「接著說。」劉冕呷了一口茶。

    「其實皇帝早就有心培養一批忠心又能幹的人,圍繞在她身邊為朝廷出力辦事了。」太平公主說道,「此等私密之事,本來是不太方便跟外人說起的。可是你和婉兒嘛……告訴你們也沒關係了。母親曾對我私語道,遍觀朝中。文如狄仁傑者,武如劉天官者。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她雖沒有把話挑明,但我分明聽出來了。她是想將你們二人培養成朝堂之上文劉冕心頭一凜眉梢輕桃,斜睨太平公主道:「這只是你的猜測。」

    「不。真憑實據一大把!」太平公主非常肯定的說道。「事情說起來,還得從你朔方一役歸來後講起。那時,皇帝早已知道武承嗣與武攸暨被殺的消息了。而且,她很早就將我喚了去,私下詰問於我,是不是我干地。」

    「哦?」這一點,劉冕還當真有點意外。

    上官婉兒也驚訝道:「皇帝很早就詰問過殿下了?」

    「不錯。」太平公主正色道,「我沒那麼傻,當然不會承認。但我清楚,精明如皇帝,不可能想不到這的確就是我幹的。」

    上官婉兒聳然動容:「這……當真?」

    太平公主卻是無所謂的笑了一笑:「婉兒,你不必如此緊張。你也不是外人,我今天就將話挑明了吧。那兩個姓武的,的確是我派人幹掉的。我恨他們,恨不得將他們銼骨揚灰。殺了他們,還算是便宜的了。」

    「這……」上官婉兒的倩臉輕輕抽搐,目瞪口呆。

    劉冕對此事早已知曉,這時也沒什麼心驚了,只是淡淡道:「算了婉兒,這不是重點。個中曲折情由輕重利害,日後再來細說。公主,還是說說你和皇帝之間的事情「其實,我也只是分析。但是你們聽我說來,是非常有道理地。」太平公主說道,「話從頭說起。既然皇帝已經早就知道了你劉冕不是兇手,為何還要派武三思、來俊臣將你私下拘押起來,調查你殺人一案?呵,其實我剛開始的時候聽到你被拘押地消息,也急壞了。我就擔心皇帝借題發揮拿你是問。因為這件事情,我們母女倆是心照不宣的。當時我認為,只要我到神都為你開脫,你定會沒事。正當我要動身時候,被狄仁傑擋下了。他對我說了一通話,讓我茅塞頓開。而且舉一反三的想到了許多事情。」

    劉冕淡淡道:「他說了什麼,你又想到了什麼?」

    太平公主道:「你還記得,黎歌去御史台探望你的時候,轉給你的話吧?」

    「記得。」劉冕說道,「當時黎歌耳語對我說記得李故事否?當時我就想到了,皇帝是在為立儲做準備。」

    「不錯。」太平公主揚起嘴角微然一笑,拿起茶杯不急不忙酌了一口,「那便是我讓黎歌轉給你地原話。」

    劉冕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說,皇帝設計拿我,是為了表達對我地器重。就像當年太宗皇帝晚年時責貶李一樣。」」太平公主說道,「你回頭想一想,難道不覺得奇怪嗎?皇帝拘你拿你,卻沒有像犯人一樣地待你。而且,如此重大的案件,她卻交給頗顯無能地武三思來辦,而不是交給最善長斷案審案的狄仁傑來辦?」

    「想想,也是。」劉冕點了一點頭。

    太平公主道:「皇帝這麼做,有幾層意思。其一。他在試探你劉冕的忠誠度,試探武三思此人的心術城府。顯然,這一次的事件當中你表現得還算不錯。沒有過激的反應,也沒有幹什麼出格地事情。相反,武三思借題發揮嫁禍於你——他有麻煩了。皇帝是什麼人,從一開始就布好的局,當然早就知道你劉冕並非兇手。可是武三思呢,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要把你往死裡栽。本來朝堂黨爭彼此攻訐也是司空見慣。可是武三思的這種手段品行,顯然讓我母親極為失望了。至少,在立儲一事上。武三思就被打了個大折扣去。」

    劉冕輕輕的翹了一下嘴角:「說來說去,一切皆在皇帝掌握。只有她才是最後的大贏家。」

    「話也不能這麼說。」太平公主說道。「皇帝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之前我也說了,她有她的苦衷和煩惱。她設下這樣的局來們,當然也是為了朝堂大局和大周的江山社稷著想。縱然惹來一些私怨,為了大局她也只得承受了。從一開始。她就有想法讓你劉冕和狄仁傑遠離立儲奪嫡之爭。你呢,與武三思有隙。與潞王李賢之間千絲萬縷,與我嘛……自然不必再說。有個什麼樣地辦法讓你脫身於爭鬥之外呢?思來想去。別無良策。皇帝也是沒有辦法了,才出此下策——將你下獄。讓你有驚無險的惹一身麻煩。從爭儲奪嫡的風浪中脫身出來。」

    劉冕笑了一笑:「的確是個比較合適的法子。只是,沒想到其中出現了某些偏差。這個細小的偏差,險些壞了皇帝的大事,也險些要了我的小命。不是嗎?」

    太平公主沉默了一點,只好點頭:「來俊臣被刺殺,這的確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吐蕃人地這一招,也許是出於無心,卻是一招刺中了皇帝的要害。當時她很憤怒,認為是你劉冕沉不住氣了使了手段,在向她老人家叫板挑釁。於是,她馬上責派狄仁傑徹查此案——本來她地想法是,將你下獄,讓狄仁傑遠在長安,都不攬進奪嫡之爭當中來。可是這個變化讓她不得不臨時改變了初衷。所幸,狄仁傑果然能幹,不僅僅是飛快的破安插在神都的眼線細作都給擒獲了。」

    一直未吭聲的上官婉兒心有餘悸的吁了一口氣:「局中有局案中有案,個個都是高手……真是令人生畏!」

    太平公主也輕輕歎了一口氣,聲音也變得柔和了一些,說道:「天官,這一次事情地始末,大致如此,你也都清楚了。我說這麼多,也不是有意在你面前為我母親說好話做什麼調解。你是瞭解我的,我向來說一不二從不歪曲事非。這一次,皇帝地心意出發是對你好的。她器重你,想提拔重用你,就不得不試煉你,這也是人之常情,君之常情。說了這麼多,我其實只想表達一個意思——皇帝想要把你和狄仁傑,培養成領袖群倫地左文右武。」

    劉冕笑了一笑道:「要說狄仁傑還靠點譜。畢竟人家為官多年老而持重,忠心能幹又名聲在外。我呢?年紀輕輕資歷尚淺,何德何能?」

    太平公主忿忿的瞪了劉冕一眼:「你這是矯情,還是故意說反語在表達你地驕傲呢?還記得我母親對你說過什麼吧?——說你是我大周之衛霍。人家霍去病十九歲任大漢驃騎大將軍、統領兵馬掛帥出征封狼居胥——年輕怎麼了?皇帝不止一次的頒發招賢令,向天下人道明心跡——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你以為只說說而已嗎?」

    劉冕不禁笑道:「你幹嘛這麼激動?我只是謙虛一下而

    上官婉兒也輕笑道:「算了殿下,劉冕就是這樣的性格,你別和他一般見識。」

    「什麼、什麼嘛!」太平公主有點不快的吁了一口氣,紅唇輕輕嘟起,「你們這麼說,弄得我像是皇帝的說客一樣了。天官,我說這麼多可都是為了你好。我是擔心你想不清楚這其中的許多奧妙,心生魔障今後走上彎路。我要告訴你的是,你雖然經歷了一些小小的劫難,可是前途已經變得更加光明了,今後定當輝煌騰達一日千里。大好的日子等著你,你可別自抱自棄胡思亂想。」

    「我知道了,公主殿下。」劉冕呵呵的笑,「怎麼感覺你今天像是變成了我娘一樣,還誨人不倦了?」

    「真是討打!」太平公主大怒,掄起粉拳就衝著劉冕胳膊上來了一下。一拳下來卻如同敲上了鋼鐵,疼得自己直咧牙。

    「好啦!不鬧了。」劉冕笑道,「我明白你的心意。還有婉兒、黎歌,以及許多的人。你們都是為了我好。我呢,也不會有什麼事情。可能是最近發生的事情多了一點,讓我的心情稍稍有點亂。其他的你們都不必擔心,我會「那便好。」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異口同聲,各自釋然的微笑起來。

    劉冕拿著茶杯慢慢的飲茶,心中思忖道:還說自己不是說客,分明就是來給皇帝說情的來了。畢竟是母女連心呀,太平公主一邊對我死心塌地,一邊也要為了她母親和她們母女的江山社稷著想。如果我和皇帝之間出現了什麼問題,最痛苦的肯定是她。

    算來算去,最難做人的就是夾在當中的太平公主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