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四卷 翱翔 第二百零三章 李儒的對策
    光熹元年五月六日,司隸黃河北岸的河內郡,周文王曾被囚居七年而徹悟後天八卦的羑里。

    六萬涼州鐵騎沿著官道綿延二十餘里,而騎軍的中軍位置上飄揚著一面大旗,上書一個碩大的董字。董字乜了一眼雄武不凡的大軍,剽悍之氣未失的肥臉上浮起幾絲得意之色,而後手搭涼棚向前方遙望而去。他早就知道,羑里是司隸最北端的小城,過了羑里二十里上下就到了冀州魏縣,他更知道羑里離鄴城也只有百餘里地。

    忽然,前方差點佔滿官道的幾列騎兵紛紛向一邊靠攏,不一會硬是騰出足夠幾匹戰馬馳騁的寬敞馬道,然後,幾個面色緊張的斥候高舉著令牌,喝叫著朝中軍而去。

    董董卓臉上的喜色立刻陰沉下去,他立即催動戰馬向前迎去。當他得知劉謙不但在幽州取得全所未有的大勝,並且成功迫使烏桓人和張舉的餘部投降。昨天,劉謙整頓後的漢州軍高舉太上皇旗號,分兵兩路兵出幽州,一路約四萬人筆直向南,而主力九萬雄兵則朝著鄴城而來。如果說這個消息就讓董卓就大吃一驚,那麼黑山十萬大軍歸降劉謙的消息就讓董卓有點心驚膽戰的感覺了。

    就在這時,一個董卓的親戚嘴吐白沫的將劉謙攻入三輔的情報鬆了過來。原來,在劉謙攻打潼關時,董卓的這個家親戚恰好從雒陽城準備回涼州老家,他因及時隱藏在隱秘處而躲過一劫。他得知劉謙帶三萬大軍奪得潼關並且出兵三輔後,當即沿著小路逃竄了。逃竄途中他認真考慮半天,認為返回潼關去西涼就是送死,不如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消息傳給董卓。要說此人也算運氣不錯,他經常隨董卓來往於雒陽與河東,因為中途正好經過弘農,故此他對這一帶的路徑還算熟悉,為此輕易的從小路過河到了河東,而後又從河東日夜兼程到河內追上董卓。

    董卓聽完斥候回報當下就有收兵而回的意思,聽完他親戚帶來的驚天秘報,一下子被嚇出一身冷汗,渾身的肥肉都跟著顫抖起來。不過長年的習慣讓他還沒忘記把李儒請過來商議一番。李儒聽完之後也是暗暗吃驚,為了獲得更準確的情報而不發生誤判,他親自把斥候等人叫來詳細的詢問一遍。之後,他思量一會就向董卓獻上三計。

    第一,他讓董卓馬上聯繫早就準備好襲擾并州為董卓製造出兵借口的匈奴人,增加重金誘惑匈奴人以最快的速度出兵三輔,因為此刻三輔最北端的雄關蕭關還在董卓的手中,他猜想劉謙也料不到匈奴人猛然間會從蕭關來到劉謙面前,他覺得此戰勝利的把握頗高。

    第二,派素有巧舌之稱的李肅立刻去兗州濮陽會見袁紹,以眼下是消滅劉謙最好時機為誘餌,提出如果董卓滅亡後劉謙就真的鑄成大勢,他們將再也找不到而今如此好消滅劉謙的機會。如果袁紹猶豫不決的話,就讓李肅去見曹操,請曹操為袁紹將唇亡齒寒的道理,力促袁紹下定和劉謙決裂的決心。

    而與此同時,李儒會親自去豫州面見袁術,盡力敦促袁術也扯起反對劉謙的大旗。如此一來,袁家的勢力就被全部調動起來,以李儒的計算,最少能夠彙集十萬大軍。有這十萬大軍參戰,反對劉謙的勢力就會達到三十餘萬,就是沒有匈奴人出兵三輔,他們的勝算也是極高。除此以外,只要袁家勢力和董卓結成聯盟,袁家勢力必然會伸出援助之手,為董卓提供董卓擔心供給不足的糧草。

    第三,李儒怕劉謙勢力太大六萬騎兵不是劉謙的對手,希望董卓將六萬騎兵立即後退到黃河黃河南岸,不然最後落入劉謙的包圍圈那時候就遲了。另外,李儒認為斥候從鄴城打聽到劉謙擁有一支強大水軍的情報不虛,萬一讓劉謙的水軍騰出手來切斷了黃河,那個時候不用劉謙進攻,恐怕吃不上飯的士兵就自己散伙了。

    另外,李儒認為三輔的漢州軍一定是來自南陽郡,而兵力也不會太多,他們之所以打出劉謙的旗號就是為了故意迷惑視聽,現在劉謙的主力絕對還是在冀州。劉謙用兵善於長途奔襲,在不瞭解劉謙具體動靜情況下,讓董卓分出數千死士在河內險關阻敵,為其大軍渡河爭取時間。

    董卓聽完李儒的分析及建議心中大定,情況緊急之下也不敢耽擱,他立刻親自送李儒和李肅兩人出發,而後指揮大軍立刻回頭。

    可惜,李儒雖然自認為他很瞭解劉謙,但是他怎麼也想不到他的對手早就從賈詡變成了郭嘉,因此他猜錯了。他更不知道有一個以前暗算過的老對手已經回到了涼州,用老狐狸特有的計謀下了一盤很大的棋,並且在昨天已經取得了基本上的勝利。就因為如此,董卓的老巢就完蛋了,不久後的董卓和他的數萬涼州騎兵全都變成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如果他知道,他就會馬上聯想到,到那個時候董卓軍的軍心會大亂,只要劉謙拿出制服烏桓人的計倆,數萬涼州騎兵頃刻間就會散去大多半。而失去軍隊的董卓還會有今天的勢力嗎?還會被合作者放到眼中嗎?世界上任何時候都是拳頭大的比較吃香,而世上有許多人卻專愛干痛打落水狗的事情。

    冀州河間國高平,公孫瓚帶領的先鋒騎兵已經來到這裡,他並沒有急促的催趕剛剛歸附不久的新漢人趕路,應為軍師劉曄對他說這次是以勢壓人,最重要的任務不是消滅董卓而是讓加強士兵們的磨合。

    為了在劉謙手下幹出一個模樣,他壓制住以前對異族的偏見,很用心的放下架子和教導員一起下營房,基本上是教導員怎麼做他就怎麼做,為此博得教導系統的一致好評。教導員不知道,公孫瓚心中壓著一肚子火,這些火不是表示他很不喜歡新漢人,雖然他確實對這些新漢人心中有些芥蒂,但是還不至於讓他怒火萬丈,

    他的怒火是針對何進董卓而發。早兩天,他終於得知劉謙原來的平北方略。方略指出先用海路之利平定張舉烏桓之亂,而後會在幽州整頓大軍數月,之後採用海運分兩路攻擊朝鮮,一舉將朝鮮給拿下來。得到了朝鮮,就算是又給大漢北部創造一個糧倉,有這個大糧倉補給幽州,就能為未來北伐夫余摟邑節省運轉軍糧的巨大消耗。

    等到消滅夫余和摟邑之後,劉謙會在哪裡建立一個新州,會遷移大量漢人來到新州定居。有了這些漢人的不斷開墾,幾年之後新州又變成一個大糧倉,而有了這個大糧倉的糧食,討伐鮮卑的時候又會節省大量的糧食。

    但是,如此美好的平北良策卻壞在何進手中,這如何不讓素來對異族沒有好感的公孫瓚生氣!想到此,他忽然回首北方,心中再次湧起對劉謙遠見卓識的欽佩之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