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二卷 試飛 第九十四章 童淵來訪
    近些天劉府上上下下都非常高興,因為劉謙要結婚了,在天子的授意下,劉謙一次將會娶兩個妻子。

    )

    馬荷終於回家了,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新婚前兩人是不能見面的,李冰也想回到王允府上,可是劉謙堅決不同意,他怕在最後關鍵的時刻,被王家玩出花樣來。最後,經過協商李冰住進何苗府上,將以何苗義女的名義出嫁,這樣一來,李冰就不用像馬荷那樣,可以整天和劉謙廝守在一起,不過,晚上的時候還是需要回到何苗府上。

    漢代婚前要進行六禮,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納采:是提著大雁到女方家提親。如果女方接受了大雁,男方使者先要走出大門,而後再回來進行第二項問名。問名:顧名思義就是詢問女孩子的姓名。問名是盡量避免同姓結合。而後回家占卜吉凶。如果卦象顯示吉,男家就要到女家報喜,這就是納吉。

    第四項納徵相當於訂婚,根據身份的不同,男方送的彩禮也不相同,劉謙需要送的彩禮是,淺紅色的帛五匹,鹿皮兩張。請期就是找一個黃道吉日作為結婚的日子,親迎就是新郎需要親自迎娶新娘。

    小劉辨可樂壞了,劉謙最近要去射下十隻大雁,還必須是活的,來滿足六禮的需要,他終於可以親眼見到哥哥的英勇。

    劉謙卻懊惱的低下頭,雖然小劉辨象璞玉一般,沒有沾染宮廷中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很討人喜歡,可是一對熱戀的人兒,中間加上一個小燈泡,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除了這點之外,這兩天,劉謙和劉辨總得來講相處得很愉快。因為何苗說:「謙兒,辨兒從小在宮外長大,始終是學不來宮中那一套,很多人,包括陛下都不喜歡他,皇后一見到他,只會罵他不爭氣。以後,你要對他好點,管他那麼多幹什麼,說不住你和他稱兄道弟,陛下還會很高興。皇位就那麼重要嗎?以我看,不做天子也很好,想幹什麼就敢什麼,活得自由自在。」

    「嗨,弟弟,今天哥哥讓你大開眼界,怎麼樣?」

    「好!哥哥,我可是盼望很久了。縱馬奔馳的感覺真好,他們都不讓我騎馬。」

    劉謙心道:「小祖宗,我也不敢讓你騎馬,摔一下麻煩可就大了。」嘴上卻說道:「放心,跟著哥哥,明年就讓你單獨騎馬,眼下還不行,你的個子太小。」

    「好!只有小舅舅和哥哥最好!可是小舅舅不會武功,哥哥,明天我跟著你學槍,擊劍不適合我。」

    「千萬不要讓大劍師聽到,不然他會氣得吐血。」

    「有你帶我玩,他這幾天正忙著和你的屬下切磋武功,哥哥,你手下的幾個人真厲害,竟然能和師傅打平手。」

    「說了你也不懂,還是看哥哥的手藝吧。下馬。」

    劉謙將小劉辨放在略略發黃的草地上,轉身一躍,一個空翻後,雙臂按著馬鞍,倒立於馬背之上,而後雙手發力,又玩了一個後空翻,雙足穩穩落在在馬蹬之上。在小劉辨的驚呼中,他對著小劉辨擠擠眼,雙臂抱著肩膀,人立在馬鐙上,用膝蓋控制戰馬的走向,戰馬在劉謙指揮下,圍著小劉辨轉起了圓圈。

    小劉辨抬頭看著圍著他打馬盤旋的劉謙,像一個小女孩似地尖叫起來,他看到劉謙的頭輕微後仰,緩緩閉上眼睛,伸出雙臂擁抱著碧空藍天,彷彿享受著盡情馳騁的那種自由奔放。

    此時,秋高氣爽萬里無雲,湛藍色的天空中,一行大雁緩緩向南飛行,雁鳴聲驚醒了劉謙,他飄逸的取出弓箭,就這樣站在馬鐙上,將三石長弓拉圓,卻蓄而不發,神情專注之極。李冰雙目含笑搖頭不語,而小劉辨卻又被這個唬人的POSS,逗得一愣一愣的,向劉謙送上崇拜的目光。

    「注意!精彩即將到來,預——備,發——」

    就在小劉辨將要被劉謙轉暈時,劉謙輕輕放掉手中的箭羽,小劉辨還沒明白過來,天上一隻大雁悲鳴著向下掉落,劉謙立刻疾馳著朝大雁奔去,那隻大雁穩妥地落在他手中。他撥轉馬頭,霍然將手中的大雁舉起來,嘴角劃出幾絲得意的微笑,而後吼出一曲高歌:

    千秋霸業百戰成功

    邊聲四起唱大風

    一馬奔騰射鵰引弓

    天地都在我心中

    狂沙路萬里關山月朦朧

    寂寞高手一時俱無蹤

    真情誰與共生死可相從

    大事臨頭向前衝開心胸

    小劉辨認為曲調有點怪異,是他從來沒有聽過的樂府曲調,不過,配合著此情此情,顯得格外奔放豪邁,小劉辨將這一刻永遠刻在他的心中,劉謙在他心中的形象忽然高大到極點。他知道,劉謙原本不需要這樣做,劉謙只是為逗他開心,劉謙這幾天對待他的態度,與初次見面時,明顯熱情了很多,他在劉謙眼中看到一種憐憫般的關愛,這種眼光他只在他義父,史道長眼中見過,小劉辨感到他的心中暖洋洋的一片。

    「嗨!弟弟,你聽說過驚弓之鳥嗎?哥哥今天讓你見識一下,記著,只有這一次,以後不會再給你演示。」

    說著劉謙再次拉起弓弦,只有一張弓沒有箭羽,他很快連續拉了六次弓弦,空中,六隻大雁撲稜著翅膀,不甘地朝下落來,接連不斷地慘叫聲驚破長空。小劉辨呆了,傻了,他不知道該怎樣形容哥哥的神技。

    旁邊的樹林中,剛從西鄂前來參加劉謙婚禮的黃翼自嘲一笑,他無論怎麼也想不到,他的神技有天會用來作弊,還是為主公騙小孩而作弊。

    截止目前,劉謙的槍法進度確實驚人,可是說到射技他立刻退避三舍,箭法奇臭無比爛的要死。要說射大雁也可以,射出十箭大概能射中四隻,這四隻不是重傷就是早見上帝了。為了自己的終生幸福,他只有作弊一途,這個也是李冰但笑不語的根本原因。

    回去的路上,劉謙這廝為了維持高人形象,一路挺著脊樑,趾高氣揚的扮演者高手角色,並騎而行的李冰強忍著笑意,故意說道:「是不是馬上就要見到馬家妹妹了,看把你美的。」

    劉謙歪頭瞥了一眼坐在他前面的小劉辨,見小劉辨沒有注意,馬上齜牙咧嘴向李冰求同情,李冰嫣然一笑道:「奴家實在忍不住了,反正你要去馬家,奴家跟著也不方便,告辭了。」沒走多遠,空氣中就蕩過來一陣銀鈴。

    劉謙這廝毫無愧色,大手一揮道:「同志們!為了我的終生幸福,朝著馬家進發!」

    撇開劉謙射雁不談,此時劉謙家中又來了一位大人物,他原來就是王越的好友,這次路過雒陽,自然要到王越哪裡拜訪,在王越的引薦下,他跟隨王越來到劉謙家中,想法自然是以武會友。

    此人名叫童淵,原是荊州襄陽人氏,後來為了追求武學的巔峰,他雲遊四方,期間收了兩個徒弟,分別是西蜀張任和涼州張繡,後來他隱居在太行山中,並且收了關門弟子趙雲,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童淵到了劉謙這裡,大家先是客氣一番,而後就交起手來,童淵和王越不同,王越一生追求的是劍道,練習的不是馬上功夫,唯一和他在地上鬥得歡的唯有典韋。童淵此人所學甚雜,但是也以戰馬之上為主,這下幾員猛將都來了興趣。

    大家約好,每人只和童淵戰上五十回合,不然就失去了武者道義,畢竟大家以切磋為主。

    童淵首先和典韋打了一場,老帥哥童淵自然是白馬銀槍,這一出場大家就感到有點眼熟,大家心中納罕:此人怎麼和主公一個德性,愛玩這個調調,你不知道,戰場上先死的就是這種人?

    典韋放下心中的鄙視,緊盯著童淵的眼睛,一聲爆喝後,催馬直奔童淵,很快兩人站到一處,典韋力大威猛,兩隻大戟帶著呼呼風聲,不離童淵左右,而童淵的銀槍抖得像條蟒蛇,槍尖每次都點在典韋的不受力之處,將典韋鬱悶的不行。

    二十幾合後,典韋有點驚訝,童淵的這路槍法和劉謙的槍法套路,有很多地方極為相同,要是細分的話,童淵走的是小巧路線,招式以精妙為主,劉謙的槍法走的是力量和精巧兼顧一途,二者各有千秋。因為他以前經常為劉謙對練,對這路套法非常熟悉,前二十三個回合典韋略佔上風。

    童淵看典韋佔上風,露出淡淡笑意,啥時間,向典韋發起了快攻,銀槍在童淵手中變成了無從捉摸的閃電,這下典韋可就吃力了,頓時手忙腳亂起來,只有堪堪招架之力。典韋走的是威猛路線,招式講究大開大合,最怕是就是這種打法。堅持五十回合後,冷汗浸濕了內衣。

    童淵收回銀槍,淡然說道:「平霸原來不會如此吃力,你是不是最近改變了以往的戟法套路,從新學習了一套戟法?」

    「呃!」典韋大吃一驚。「你怎麼知道的?」

    「呵呵!從你的招式中看出來的,兩種戟法沒有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故此,看著有點生疏。」

    典韋不得不在心中呼道:「高人!」而後致禮道:「多謝前輩手下留情,你的說法和漢升兄一樣,漢升兄勸俺堅持下去,說兩者融合之日,俺又會強上不少,嘿嘿!」

    「哦,說得很有道理,漢升賢弟,請承認。」

    黃忠哈哈一笑道:「望先生手下留情。」

    下一刻,刀影瀰漫槍影如林,只看得魏雄目不轉睛,兩隻手在空中比劃個不停。看得正爽,忽然氣惱得大叫道:「打呀!怎麼不打了?俺正看到妙處!」

    童淵勒馬讚道:「想不到,實在想不到,看你今年不足四十歲,居然達到了先天之境,我還是在五十四歲才達到。」

    「機緣巧合而已。」

    「漢升過謙,我有一事不明,請問,你們的刀法戟法學自哪裡?」

    「先師。」

    「主公。」

    「請問,貴師尊名?」問過黃忠之後,對著典韋道:「你說的主公可是右中郎將?」

    黃忠輕笑道:「這個我來回答,先師玉真子,右中郎將是我小師弟。」

    童淵一下子從馬上跳下來,亦喜亦驚道:「難道說,老師已經故去?師弟,快點告訴我!」

    「你說是我師兄?難道你就是師傅說過的,精通槍術的那位師兄?」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