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熹 第二卷 試飛 第五十五章 軍國大事如兒戲
    中平三年冬,韓遂趁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勢力虛弱之時,設計殺死諸人,乘機吞併他們的部曲。b111.net中平四年夏四月,韓遂擁兵十幾萬舉旗於金城,隨即進攻隴西郡,隴西太守李相如舉城投降。涼州刺史耿鄙督率六郡郡兵討伐韓遂,可惜用人不當,先鋒官程球貪沒士卒糧餉,在狄道,手下士卒的不滿達到頂峰,最終嘩變,殺死了耿鄙和程球。在耿鄙軍司馬,馬騰的影響下,原西涼郡兵大部投靠韓遂,而後韓遂和馬騰,共同推舉西涼名士王國為帥,進犯漢陽,漢陽太守傅燮堅守不出,緊急向朝廷求援。

    大將軍府,正在舉行著第十二次出兵涼州的會議。幾個大佬坐在上位,不知在議論些什麼。反正也討論不出有價值的東西,年輕一代就聚在一起閒聊。

    「廷益可知傅燮此人厲害?」袁紹伸手從酒爐上舀出一勺溫酒,慢慢的倒入酒爵隨口問道。

    劉謙搖搖頭笑道:「小弟孤陋寡聞,怎可與知交遍天下的本初兄,相提並論。」

    袁紹哈哈一笑道:「三月初,廷益正忙著平剿張湯之亂,沒有聽說也是正常,回來後傅南容已經遷漢陽太守,傅南容此人平時為人耿直,沒少得罪人,一般情況下,大家實在不願提到他。

    三月月初朝會時,司徒崔烈以涼州拖累大漢財政為由,認為可以放棄涼州,使大漢休養生息——」

    劉謙先是一愣,而後勃然大怒,霍地拍案而起,「荒唐!名士崔烈無尤之極,不愧是拿錢買官的敗類,徒有虛名的小人而已。」

    廳中眾人全都大吃一驚,實在想不到,平時挺能隱忍的劉謙,今日會大發雷霆,語言極端尖酸刻薄,公然指責位列三公的司徒崔烈。

    何顒仔細看劉謙兩眼,幽幽說道:「謙兒不要意氣行事,崔司徒也是無奈之舉,發發牢騷罷了。大漢還真是處於多事之秋,中平元年年底,黃巾之亂還沒徹底平息,邊章、北宮伯玉等便起兵金城。中平二年春二月,黑山賊寇冀州。三年春二月,江夏趙慈反叛。冬十月,武陵蠻反叛,進犯州郡。冬十二月,鮮卑擄掠並、幽二州。今年春二月,滎陽張湯暴亂。近幾年戰亂不斷,國庫早已空虛,動用大軍平亂需要錢糧,司徒府掌管天下稅賦錢糧,沒有錢糧,什麼事情都是空中樓閣,而陛下的少府——」

    袁紹沒有因劉謙打斷他說話而不悅,劉謙最近間接幫了他的大忙,袁紹是袁家長子不錯,可他卻不是嫡長子,他親生母親出身妾室,這也是他同父異母弟弟,袁術看不起的根本原因。由於母親不同,袁術生下來就決定了,他是未來的袁家之主,年紀比他小,陞官比他快,一句話,只為出身不同,袁術永遠壓在袁紹頭上。

    就因為出身有點瑕疵,袁紹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名望,通過十幾年奮鬥,袁紹的聲名遠在袁術之上。近些年,袁紹在家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家中長者也把袁紹列為,家主繼承人之一,這也是兩兄弟,矛盾不斷升級的主要原因。朝堂發生之事,袁術完全沒跟袁隗商量,毋庸贅言,袁術回家後挨了一頓臭罵。這可是近些年來,幾乎沒有的事情,袁紹怎麼會不高興。

    袁紹大笑道:「想不到廷益也有發火的時候,正是我輩中人,如果廷益見到傅燮,一定會成為知己。傅燮可是當場指著崔烈的鼻子罵道:『斬司徒,天下乃安。』哈哈!傅南容說,涼州乃是天下要衝,可斷匈奴之右臂,今天放棄一州,天下必為之震動,漢室威嚴盡失,天下大亂不遠矣!為此請調涼州。」

    劉謙自嘲一笑:「傅漢陽真是我大漢錚錚真男子,謙豈敢和他相比,讓諸位見笑了。只是,此事就沒有其他辦法了?」

    廳外傳來「蹬蹬瞪」的腳步聲,之後曹操風風火火闖了進來,臉色陰沉道:「沒有援兵,漢陽太守傅南容戰死,漢陽失守,賊眾兵犯司隸三輔,舉朝震驚!陛下當場罷免張溫,拜崔烈為太尉。」

    許攸猛然踹倒案幾,緩緩站起來,側身乜視著劉謙,冷言道:「辦法不是沒有,可是誰能夠說服天子,拿出內庫錢孥,哈哈哈哈!」語氣裡竟然有幾分悲苦,看來許攸對當今天子早已失望透頂,不然也不會在中平元年前後,他和冀州刺史王芬等陰謀廢除靈帝,立合肥侯為新帝,可惜以失敗而告終。不過劉謙還是十分佩服許攸的膽色,公然在雒陽露面,就不怕被天子知道削了他。

    「沒用援兵,只為沒有錢,天子私人有錢,卻不願拿出來,哈哈!他自己的國家他都不愛惜,讓臣子如何自處。這真是大漢的悲哀。」劉謙第一次對大漢失望了,對大漢天子失望了,他的心很疼。一個滿腔熱血、深愛大漢的英雄,就這樣被他的天子拋起了,哪怕不久前,天子還十分賞識,遇到重大的事情還會詢問他的意見。

    劉謙的心情再也無法平靜下來,多年一來劉謙受到的教育是,我們要自強不息,我們要寸土必爭,為了一個強盛而完整的大中國,我們不怕付出任何代價,我們不怕任何挑釁。為此我們在釣魚島,我們在西藏,我們在南沙,與妄想侵佔中國領土的敵人,展開一次次戰鬥,也許有些戰鬥沒有硝煙,可是他們總是牽扯著我們的心臟,讓我們的心臟和他們一起跳動。如今劉謙有機會參與歷史的變遷,他總要做些事情。

    「最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為我是中國人。」劉謙默默地對自己說。

    想到這裡,劉謙一改往日作風,積極踴躍的發言,用強硬的態度鼓吹戰爭論,表達他希望出兵的決心,不斷遊說他認識的朋友親人,希望可以改變大家的決心。遺憾的是,大家雖然對他的建議非常有興趣,可是大家都為沒錢而搖頭不止,場面有點扯皮。

    「我要去,我必須去,我必須去為這片土地,這個民族做點什麼。另外,我要用這次戰爭磨練自己,以後我要面對的,是曹操這樣的無雙梟雄,這次叛亂好像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太多漣漪,也許又是我的機會,揚名立萬的機會。」

    劉謙挺起胸膛,苦笑道:「這樣和拋起涼州又有什麼區別?難道我們就這樣乾等著,等到明年還是後年?」

    「聽廷益話中的意思,難道廷益還有良策可行?」荀攸忽然開口問道。

    荀攸今年三十歲,白淨的面孔上,有一雙非常靈動的眼睛,只是配合在那副豆包臉上,顯得有些木訥,再加上他那瘦小的身板,給人的印象頗為愚鈍懦弱。荀攸平時言語不多,可是卻沒人敢小看與他。

    聽說他十三歲時,祖父過世,他祖父的學生張權主動要求為其守孝,荀攸對他叔父道:「這個人神色有異,我猜他隱瞞了什麼事情。」詢問之下,張權說出事情,原來張權在外殺人,想以守墓躲避追緝。自此,荀攸名聲在外,如今官拜黃門侍郎,屬於皇帝的近侍。

    「不錯,謙願意發起募捐,為朝廷募集出兵的糧草軍餉。」劉謙頗有點驕傲的說道。心中想:「剛建國那會,抗美援朝戰爭,不是在全國各行各業的募捐中踏過鴨綠江嗎?5.12汶川地震也是通過全國人民,募集了大量的救援物資嗎?這就是現行的良策,崇拜自己吧,哈哈哈哈!」

    結果在一片白眼中,劉謙灰溜溜地踏上回家的路,這件事讓劉謙認清一個現實,世家的理念是:先有家,後有國,皇帝連自己的天下都不在乎,他們在乎什麼?

    其實劉謙也知道,這些清流在乎什麼,這次西涼反叛,主打的旗號是「除宦官,清君側。」「都什麼時候了,還在為西涼起兵的理由而沾沾自喜,認為是扳倒十常侍的良機。偶狠狠地鄙視你們,這些自以為是的清流!

    哎!話說回來,人家根本不把西涼小丑放在眼裡,誰讓東漢出了如此多的名將,開過有二十八宿,以及馬援之類的名將。中間有一個書生把筆一扔,王八之氣立刻爆發的班超,還有品行不濟,依然把異族當西瓜砍的陳湯,最可恨的就是這個張湯,他還叫囂著:「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再近些的有「涼州三明」,之後是皇甫嵩、盧植。

    說實話,真的有點沒天理,東漢的正規軍不多,可是名將輩出,隨便拉出兩人,說不住就是赫赫有名的人才,過去就不提了,三國要來了,靠!名人名將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

    鬱悶中走到了雒陽狗窩,正要邁進大門,家丁恭謹說道:「西涼名士賈詡賈文和求見!正在客廳閒坐,葛玄作陪。」

    劉謙感到十六級雷系魔法正劈在他的腿上,當場打個趔趄,摔倒在地。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