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 第二折 長安馬蹄疾 段三八 謀劃紅白禮
    趙謙和孫傳庭喝了頓酒,頓時放下心來,有這封疆大吏做後台,有人想整自己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而且孫傳庭胸懷天下,甚合趙謙胃口,一時心情大好。人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男的不僅怕入錯行,還怕站錯陣營,想想那秦長封不就是站錯了陣營招來殺身之禍嗎?

    又說那句「女怕嫁錯郎」,張岱突然想起了秦湘,秦湘對趙謙一往情深,瞎子都看得出來,而且張岱認為趙謙也是個不錯的「郎」,可趙謙一天到晚焦頭爛額,完全沒想那事,張岱倒為秦湘的終身大事操心起來。

    因為他是江西秦布政使的老部將,所以對其遺孤秦湘也是忠心耿耿,趙謙被賊人所劫的事已經稟報秦湘了。後來趙謙卻回來了,張岱有諸多繁忙,一時竟忘了給秦湘送信。

    蘿蔔在旁邊見張岱沉思,便笑道:「二哥,想什麼呢……」那揶揄之話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張岱正色道:「老大人的故恩,你可忘了?」

    蘿蔔一聽,收起笑容道:「屬下沒齒難忘,當年我們兄弟在遼東獲罪,走投無路,偶遇押送軍餉的秦大人,這才有了條生路,哪裡敢忘了?」

    「故人已去,將小姐托付給我等,今年就十八了,你看大哥人怎麼樣?」

    蘿蔔摸了摸大腦袋,笑道:「大哥那還有什麼話說,要不就叫大哥娶了小姐算了,咱們也放心。」

    「如果大哥不肯呢?」

    蘿蔔莫名其妙地看著張岱道:「大哥又不傻,他有啥不肯的?」

    他意思是說小姐那般模樣,不願意娶趙謙不是傻了麼?這話多少有些對秦湘不敬,張岱沒好氣地瞪了蘿蔔一眼道:「我是說萬一不肯呢?那小姐還不得傷心欲絕?」

    「那你說怎麼辦?總不成用刀架著大哥逼他娶吧?」蘿蔔覺得張岱是多此一想。

    「我倒有一計,保準萬無一失。」張岱把嘴湊到蘿蔔耳邊小聲嘀咕了一陣。

    蘿蔔聽罷,驚道:「這樣行嗎?」

    「怎麼不行?我們在信上並不寫明,小姐肯定會按照我們的意思去辦,日後如果大哥覺,也怪不得小姐……那個,這也不是要欺瞞大哥,我們又不是要害他,是不是?此事不得洩露半句!」張岱看了一眼蘿蔔,還是比較放心他的嘴,蘿蔔跟了他許多年,雖是個莽夫,倒也分得清輕重,嘴上也很牢靠。

    二人商量完畢,便派快馬給秦湘送信去了。

    秦湘等人住的院子在廣濟街內,本來是一個綢緞商人的府邸,因年老回鄉,就將院子低價轉讓了出來。

    不是很好的是:街口就是鐘樓,鼓樓上懸掛著兩幅巨匾:「文武勝地」和「聲聞於天」,每塊重約數千斤,南北各一塊。「聲聞於天」,顯然有時候不是很安靜……

    秦湘前兩天接到張岱關於趙謙凶險的噩耗後,一直不吃不喝,關在屋子裡暗自垂淚嗟歎。

    她推開雕窗,一陣冷風頓時灌了進來,凍得她渾身一顫。過得一會,見窗外銀裝素裹的樹枝靜悄悄的並沒有動,回頭卻見到火盆裡的火苗子左右晃動,秦湘頓時又落下淚來,喃喃道:「趙大哥……是,是你麼?我……不怕你,你能回來看我,我反倒很高興……」

    正在這時,簾兒在門外敲起門來:「小姐,快把門打開,有急事。」

    秦湘見那火苗子又不動了,怒道:「你做什麼?把人給嚇走了……」

    「小姐,你在說什麼?是趙相公的消息。」

    秦湘心道,剛剛他還在這裡,這回就有消息來了,莫不是專程來給我道別的吧?又急切想知道趙謙的消息,忙抽開門撇,可是兩天沒怎麼吃東西了,手臂上無力,抽了好幾下,這才弄開門。

    門剛一開,簾兒便鑽了進來,將信塞到秦湘手裡,看了一眼洞開的窗戶,埋怨道:「小姐,你怎麼不知道將息自己的身子骨呢,趙相公回來見著你這般模樣該有多心疼。」

    秦湘聽她說「趙相公回來」,前兩天趙謙的噩耗簾兒也看了,此時卻說得如此輕鬆,便急忙要抽出信。

    張岱的親筆書信,隻字沒提趙謙的情況,只說如果小姐對趙謙如有意,就趕緊籌辦「紅白雙禮」,秦湘這幾天身體狀況不好,一看什麼「紅白雙禮」,第一個反應就是趙謙去了?

    簾兒關了窗戶,抽空看了一眼秦湘,見她眼睛裡的淚水轉呀轉的,便嘟起小嘴道:「小姐,怎地還沒看明白?什麼『紅白雙禮』啊,那是張岱應該說的話嗎?那是因為趙相公沒事了,張岱要小姐抓住機會……」

    秦湘這才想明白了,簾兒見她神色緩和,便摸出手帕小心地給她擦著眼淚。秦湘道:「那怎麼成?趙大哥明明沒事了,我們要這麼辦,趙婉妹妹還不得平白傷心一回?」

    簾兒方才見秦湘說胡話,嚇了一大跳,現在見她神情恢復正常,這才鬆了一口氣,便悄悄對門外的小丫鬟遞了個眼色,那丫鬟會意,不多一會便端了碗八寶粥上來。簾兒接過來,一邊說話干擾秦湘的注意力道:「小姐,咱們和趙相公既不是親戚,也不是那個什麼……住在一起,像什麼話,你得為自家考慮一下不是?」

    邊說邊舀了一勺子粥喂到秦湘嘴邊,秦湘無意識地張嘴吃了,還在想簾兒的話,她說得無疑非常正確。

    秦湘喃喃道:「趙相公成日裡都想著天下事,你說他對我有那心思麼?」

    簾兒口齒利落地說:「小姐這般人兒,哪個男人見了不動心?趙相公當真不易,一直對小姐以禮相待,奴婢看呀,可比那些個公子哥強多了。」

    「瞧你那張嘴,好像多瞭解男人似的,你見過幾個男人?」秦湘一張俏臉笑了,簾兒看了也不禁一震,太美了。

    隨即簾兒回過神來,嘟起小嘴佯嗔道:「小姐,你就會損奴婢,哼!」

    「這八寶粥是你做的?」秦湘接過碗來自己吃起來。

    「不是奴婢做的是誰,別人做的奴婢還怕小姐吃不慣呢。」

    秦湘用削蔥般的手指輕輕戳了下她的額頭:「就會賣乖……不過我還真捨不得你,要不過些日子叫趙大哥把你一併納了吧。」

    「小姐!」簾兒滿臉通紅。

    「瞧你那模樣,好像不情願似的,你心裡頭想什麼我還不知道嗎?」

    簾兒低頭扯了半天衣角,不好意思地奔出房間,丟下一句話:「奴婢去安排王福他們置辦物件。」

    她作為女主人的近侍,在整個院子裡地位相當高。綢緞商的老掌櫃是西安人,沒有跟商人回鄉,秦湘買下了這所院子,便請他管理府邸,做了大管家。這個大管家在簾兒面前,也得客客氣氣。

    王福年愈六十,經歷了無數人間冷暖,主人安排的事從來不問為什麼,只管盡心去辦,時間不長,就得到了秦湘和簾兒的信任。

    簾兒吩咐王福置辦靈堂錢紙,又要在靈堂裡貼紅紙喜字,十分古怪,王福心裡納悶,卻不多問,只問清了各種佈置細節,便去辦了。不過這嫁衣等物簾兒不用叫他去辦,因為一般女子長到十一二歲就已經準備好了。

    明代平民女子出嫁時也可享受屬於貴婦衣裝鳳冠霞帔的殊榮,如同平民男子迎親可著九品官服一樣。秦湘出身官宦家庭自不必說,那大紅綢緞的華麗嫁衣早就有了。

    簾兒安排完事情,回到自己的小屋,從床底下的箱子裡拿出一個布包,一層層打開,裡面有套大紅綢緞衣服,這是她小時候娘給她準備的,一直藏在她的身邊。她輕輕摸著那滑手的綢緞料子,長這麼大,還沒穿過絲綢呢(商人奴婢等人不得著綾羅綢緞)。

    她摸著那衣服怔怔出神,一雙美目漸漸迷離起來,一會又好像不高興似的嘟起小嘴,要與另外的女人分享一個男人,內心深處她還是有些不高興,即使那個女人是最親近的秦湘。

    可有什麼辦法呢,作為一個小姐的近侍,自然會跟著小姐嫁出去,叫做陪嫁,一般情況下就注定了是小姐丈夫的小妾。

    還好趙相公是個不錯的人,簾兒只得這樣安慰自己。而且秦湘和趙謙現在經濟狀況也算可以,總比那些「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的要好。簾兒那樸素的心裡,隱隱約約覺得愛情不是三妻四妾,因為牛郎織女不也是兩個人嗎?織女就是七仙女,這個古老的愛情故事中,沒說又多出來些大仙女二仙女……牛郎一併推倒……

    這邊府中忙碌準備時,趙謙也應孫傳庭要求,一起回西安府述職,而張岱蘿蔔等人即任同開朝邑守備指揮,沒有調遣不便回去,只等朝廷的陞官公文:有孫傳庭上書表奏其功,陞官是鐵板釘釘的事。

    趙謙當然想不到,回去將會看到一個聞所未聞的奇特的「紅白雙禮」。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