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 第二折 長安馬蹄疾 段三六 臘梅知我心
    牛老農走後,趙謙和田鍾靈說了會話,要休息時,趙謙這才想起自己還沒地兒睡,只得苦著臉說:「看來我得挨著那大爺湊合一晚。」

    田鍾靈想了想道:「你還是別過去了,剛才一進屋你就說我們是……是夫妻,現在你再過去別人會懷疑,終究是陌生人,咱們還得小心些。」

    趙謙以為然,還是田鍾靈考慮的周到,便說:「可我睡哪裡?總不成我們睡一塊吧?」

    田鍾靈輕咬著下唇:「你睡那頭去,凡事從權,我知道你是個君子,我不怕你。」

    「那怎麼成?」趙謙心道,古人不是非常保守嗎,這田鍾靈倒是看得開。如果是別人趙謙才懶得管,可這田鍾靈他實在不想給她抹哪怕一點黑,便故計重施道,「你睡吧,我還得考慮下同開的戰事,你爹爹要取同開,你是知道的。」

    趙謙很做過很多損人利己的事,但是只要是他覺得好的人,就百般呵護,比如他妹妹。

    田鍾靈臉一紅,心中突然恨起來趙謙來,女人心思微妙,就算是田鍾靈這樣的女豪傑也不例外。她恨恨地把頭偏到牆裡邊,閉起眼睛,心道:晚上凍死你,自作自受!

    趙謙無聊地坐在硬板凳上,像個呆雞一般。

    有比無聊更痛苦的事嗎?有,就是非常無聊。他痛苦地想:如果有本書就好了,哪怕是張滿篇廣告的報紙也好。

    坐了近一個時辰,他開始數起腦中的羊來,數著數著,居然睡著了。

    第二天早晨,趙謙被田鍾靈叫醒,頓覺身上冷得厲害,褻衣(功能是內衣)像塊冰一般貼著皮膚,一點溫度都沒有,不自覺打了個噴嚏。

    「沒事吧?」田鍾靈問道。

    「沒事沒事,咱們吃了早飯就走,我把你送到你爹哪裡去。」趙謙站了起來,覺得腦袋突然大了不少,天旋地轉,又疼又暈。

    田鍾靈見他一張臉白得像紙一般,緊張道:「你是不是受了風寒?快過來讓我摸一下額頭。」

    「可能有些感冒了。」趙謙道,「不礙事,我感冒了連藥也不用吃的。」

    「什麼是感冒?」

    「哦……那個就是受了點風寒。」

    鍾靈秀眼睛一紅:「都怪我,這麼冷的天,你在那坐一晚上怎麼成?」

    「都說了沒事了,真是麻煩。我身體好,你不用擔心。」趙謙不耐煩地說,「你再這麼問下去我會以為我媽在身邊了。」

    田鍾靈噗哧一笑:「那你以後叫我娘親好了,乖兒子。」剛一出口又覺不妥,臉上又是一紅。

    吃過早飯,趙謙覺得口中很苦,渾身無力,實在抱不動田鍾靈,只得睡在她的另一頭休息,一挨著火炕,又覺得渾身都在燃燒。

    老農說感了些風寒,不礙事,叫他們再休息兩天再走。老農心實,覺得收了別人那麼多錢,巴不得留別人多住兩日,以求心理平衡。又熬了一種土黃色的藥湯給趙謙喝,趙謙看著這種東西擔心道:「這是什麼?」

    老農答:「喝吧,土方,去寒的。」

    「我餵你。」田鍾靈小聲道。

    老農見罷,急忙退出了房間。

    「你的手臂能動了?」趙謙奇道,好得這麼快?

    「本來傷得也不重,休息一晚之後,除了疼之外,能使上勁了,只是被你壓了的這支胳膊仍然使不上勁。」

    「還是我自己來吧。」趙謙搖了搖昏昏沉沉的腦袋,便要爬起來。

    「別動,你照顧我那麼久,也讓我照顧你一回吧。」鍾靈秀紅著臉道,她想著昨晚他坐在凳子的樣子,一陣感動,更覺得他隨便這麼一坐就能那麼……(帥?性感?)

    古代女子還是更喜歡君子。雖然趙謙不是君子,卻無意間幹了一件君子才能幹的事。

    趙謙喝著這辛辣的不知道什麼湯,舌頭一片麻木,想起上次生病的時候妹妹照顧自己的事,一時沒有控制住,眼中竟滴下兩大滴眼淚。

    (據有關研究:男人生病的時候心理十分脆弱。)

    趙謙頓覺丟臉,急忙轉過頭去。

    不過還是被田鍾靈覺了,打趣道:「不就是餵你喝點湯嗎,犯得著那麼感動?」

    「我什麼時候哭了,這湯是啥玩意,實在辛辣,我不喝了。」

    「我什麼時候說你哭了?」田鍾靈笑道,一隻利嘴不放過趙謙。

    休息了兩日,正月初五,晴,一輪紅日大早就從地平線上升了起來,田鍾靈的腿好了不少,趙謙感冒也好了,今日兩人就準備啟程。

    走到村口,一株臘梅正在盛開,款款送來暗香,兩人不禁駐足。沉默良久,田鍾靈突然不自然地笑了笑:「你去同開,我往朝邑,我們就到此分別吧。」

    「你的腿傷……讓我再送送你。」趙謙有些茫然,他要去哪裡?見田鍾靈已經一瘸一拐地走了,忙喊道:「什麼時候能再見你?」

    田鍾靈轉身走了,頭也不回,瀟灑地背對著他揮了揮手:「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不要婆婆媽媽的,過幾日戰場上見。」

    趙謙被她的闊達所感染,也哈哈大笑道:「那一言為定,你可要注意自己的小命,打完仗明年我們再來此處賞梅如何?」

    「一言為定!」田鍾靈搖搖頭苦笑道。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田鍾靈那窈窕的背影消失在冰天雪地之中,陽光燦爛,趙謙久久望著她遠去的方向,心中竟不知為何生出一份莫名的傷感。

    趙謙看著西南方向,塵歸塵,土歸土,既然選擇了食大明之祿,就去同開吧。他實在沒地可去了。

    正在這時,遠處十幾騎鐵騎踏雪而來,趙謙看清楚是明軍騎兵,這才放下心來。那鐵騎飛捲而來,當頭一個百戶軍官見得趙謙,臉上大喜,躍下戰馬,單膝跪地倒:「末將參見趙大人。」

    趙謙忙將他扶了起來。那軍官站起來道:「趙大人,您可讓張將軍好找,還以為您……」

    「你們來找我的?」

    「不是……張將軍派人尋了兩日,沒有見到趙大人,以為趙大人已經被擒到賊營被害了……這兩天戰事緊張,孫督師攜一百萬餘兩軍餉到西北赴任,到了潼關,聞得這邊賊寇凶凶,親調山西、潼關衛等地精兵五千餘前來救援,張將軍率軍策應,兩下夾擊,田賊大敗,身受重傷,只餘得十數騎逃走,我等騎兵分散尋覓蹤跡,孫督師說了,斬田見秀級者,賞銀五萬!」

    趙謙一聽大喜,真是水到山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忙確認道:「孫督師就是孫傳庭大人嗎?」孫傳庭就是孫傳庭,一方大員,竟敢親率五千兵與賊寇一萬餘對碰,而且大獲全勝,千古名將的名頭並非浪得虛名!

    「正是。」

    「哈哈,那不耽擱你們財了,給我一匹馬,我得盡快回去。」趙謙道。

    軍官不好意思道:「田賊哪裡那麼好捉,我等不過就像碰碰運氣,這下不期遇到趙大人,就讓我等護送趙大人回去吧,那個……這也是功勞不是?張將軍也會賞的……」

    「哈哈,那我就卻之不恭了,走吧。」

    趙謙的心情實在是好,這孫傳庭一來,不僅解了同開之險,而且是個不錯的後台人選!你想想,洪承疇在西北經略得好好的,朝廷為什麼會另外派個大員下來?肯定不只幫助洪承疇那麼簡單。這孫傳庭初到西北,根基不深,急需大批人才,此時投奔,不正是雪中送炭嗎?

    趙謙多日的陰晦之氣蕩然無存,而且對這個明末名將也是仰慕已久,現在居然有機會一睹風采,真真是馬作地驢飛快……「雁門督師受專征,登壇盼顧三軍驚。身長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叱風雲生。」這孫傳庭是何番人物,趙謙已經迫不及待了。

    因趙謙以往喜歡名將的生平事跡,還記得這感懷孫傳庭的詩,想起這,他又想起了另一:「急傳使者上都來,夜半星侈馬流汗.覆轍寧堪似往年,催軍還用松山箭.督師得詔初呻吟,撅起長刀忽長歎,古來得失由誰算?我今不死非英雄!」一時的光輝,悲劇的下場,趙謙一時又是黯然。

    催軍還用松山箭,云云,是指皇帝催促洪承疇冒險出擊導致松山慘敗的前車之鑒,不料重蹈覆轍,顯然是在暗諷故計重施的皇帝.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對於孫傳庭的死,是感慨系之的.有人故地重遊,在潼關品憑弔英魂寫下了不少千古名句……

    明末人才濟濟,不少濟世之才,不少風雲之將,奈何以悲劇收場?趙謙仰天長歎,這是一個戰亂的時代,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更是中華民族高亢氣節的迴光返照,上到皇帝,下到多少馬革裹屍的英雄,用生命與鮮血喊出了中華最後的氣節,最後的不屈,最後的驕傲。此後茫茫數百年,我們一步步淪為奴才,淪為三等公民……

    趙謙擦了一把濕潤的眼睛,使勁揮了揮馬鞭。

    路上,他突然想起一個問題,聽說這個孫傳庭好像是楊嗣昌的學生,楊嗣昌的政治主張是在西北實施懷柔手段,這個孫傳庭倒是好,一來就率軍剿殺,雖說這仗不大,可孫傳庭來得如此之快,足見其骨子裡的主張與楊嗣昌有些相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